跳转到内容

无伴奏合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伴奏合唱,中文音译阿卡贝拉阿卡佩拉义大利语A cappella),是指无乐器伴奏的纯人声音乐。又简称阿贝、阿伯。[a]

中世纪的欧洲教堂里, 唯一的音乐就是纯人声无乐器伴奏的圣歌,为了区分在教堂里神圣的歌曲和世俗音乐,人们开始称纯人声无伴奏的音乐为“神圣的” 的音乐,而义大利文就是“a cappella”。

现今著名的无伴奏团体有国王歌手合唱团Voces8史温格歌手英语The Swingle SingersTake 6英语Take 6真实之声英语The Real GroupPentatonixVoicePlayHome freeNew York Voices曼哈顿转运站合唱团以及日本的圣堂教父日语ゴスペラーズ

阿卡贝拉近年也流行于香港,台湾和日本。例如台湾2013年金曲奖最佳演唱组合奖得主欧开合唱团就是无伴奏合唱的合唱团[1]

名称

[编辑]

义大利语原意为“按教堂风格”,一般指无伴奏的合唱或者重唱,以及为此创作的乐曲。在音乐史、古乐中,原为欧洲教堂音乐的一种样式,与伴奏并无关系。然而十九世纪时,文艺复兴时期的复音音乐再兴,加之人们经常误以为乐曲中的声乐部分不需要乐器同时演奏,该词的意涵遂逐渐演变为专指无伴奏的人声音乐。[2]

概要

[编辑]

意大利文“a cappella”直译为英语是“in chapel”,意思是“在圣堂”。之后把它形容词化、名词化,用来特指教堂音乐的一种样式。其特征为

  1.  全曲,或一部分为复调
  2.  比较朴实,歌词容易听懂。
  3.  有多重分组,无伴奏,或者加以哼唱歌曲旋律的简单伴奏。

广义上满足上述条件1和3,或者单纯的条件3就可以指教堂音乐,所以作为曲式,a cappella并不一定是“无伴奏”。

文艺复兴音乐中,音乐家以教堂为舞台,争相创作复杂豪华的乐曲,导致最后喧宾夺主,搞不清到底是宗教仪式还是音乐会,而且重要的歌词反而很难听懂。教廷针对这种情况,在各种教会改革中,倡导教堂音乐的简朴化,于是无伴奏合唱形式孕育而生。代表的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他的作品一般比较易懂。

文艺复兴合唱曲中,带伴奏的作品,乐谱也是以无伴奏的形式记录的。世俗曲一般是加即兴伴奏,宗教曲由于上述3理由,更没有必要用乐谱记录伴奏的谱子。于是这种形式逐渐令人产生了误解,被认为本来就是无伴奏的。之后教会音乐以外的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声乐组合也逐渐增多,这种误解同时渗透到了古典音乐界和通俗音乐界。

古典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

[编辑]

教堂音乐中自文艺复兴时期就有无伴奏合唱,阿雷格里垂怜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浸信会基督教会等各个教派在宗教仪式时都不使用乐器。

作曲家们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和对位法的声部叠加使无伴奏合唱逐渐成形(复调音乐)。巴洛克时代、古典主义时代,随着和声法逐渐确立,形成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声部合唱的作曲方法,无伴奏合唱于是拥有了“横向的流动”和“纵向的和谐”。

流行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

[编辑]

现今的A Cappella,已不单单指某一类型的歌曲,而是泛指一种演唱形式、一种以人声为乐器的编奏法;它的变化也越来越多,从单纯三四声部的合唱,演变到多人重唱,再演变到模拟乐器或大自然等声音,仅仅人声,已经可以创造出类似管弦乐或流行乐曲的丰富效果。我们称现代阿卡贝拉“Vocal Band”或“Contemporary A Cappella”。 如上无伴奏合唱中有古典的合唱曲作品,一部分流行音乐人逐渐关注这种形式,1980~90年代期间音乐剧中的使用开始引起关注,之后出现的TAKE 6等无伴奏合唱组合开始热卖。流行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并没有古典乐中和声、对位的构成,而大多数具有爵士和声。和古典合唱不同的是,由于使用麦克风为前提,用声音模拟打击乐效果等等各种新手法被广泛运用。

正教会圣歌

[编辑]

正教会圣歌中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禁止伴奏的,因此在形态上是无伴奏声乐。因此柴可夫斯基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等在乐曲方面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也为正教会创作圣歌。虽然形式上是无伴奏合唱,但是正教会内部不使用a capella这个词。

定音通常使用音叉,或者按照神父的音高为准。因此经常从乐谱指定的调进行转调。

演奏

[编辑]

有伴奏的场合,调节不同音高是最大的难题。一般在演奏前用音叉、调音笛或口琴等定音,之后要保持同样音高,因此演奏者需要有非常正确的乐感。另外,由于没有伴奏,和声美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因此以低音部为基础的准确的和声非常必要。[3]

现代人声乐团的编制

[编辑]
  • Lead Vocal (主唱):通常负责主旋律,最好是每人都能担当此任。
  • Harmony, Chord, Pad (合音):负责和声的部份,可能比主旋律高或低,也有各种和声的方式。
  • Double Bass(倍低音):指的是人声模拟 Double Bass (或称Acoustic Bass) ,或电贝司的效果,此声部是音乐进行感觉的重要基础,要负责掌握乐曲风格。
  • Vocal Percussion (人声打击), 又称 vocal drumming 或 mouth drumming:通常指的是人声模拟鼓组,但也经常模拟各种其他的打击乐器或各种声响。
  • Sound Man (音响技术人员):也算团员之一,掌握音乐会一半的成败。

不同阿卡贝拉风格及代表性团体

[编辑]
  • 流行/摇滚无伴奏 (Pentatonix, swingle singers)
  • 爵士演唱 (The Idea of North)
  • 古典无伴奏 (The kings Singers)
  • 理发店 (Acoustix)
  • 美国大学无伴奏 (Beelzebubs)
  • 嘟哇或街角无伴奏 (The Alley Cats)
  • 福音无伴奏 (Take 6)
  • 世界音乐 (Eva Quartet)
  • 实验性 (Stouxingers,后改名为Slix)

著名赛事

[编辑]
  • 台湾: 国际重唱艺术节
  • 美国: Harmony Sweepstakes (1985-)
  • 奥地利: 格拉兹国际现代阿卡贝拉大赛(国际史泰尔合唱音乐节)
  • 韩国: 亚洲青年阿卡贝拉音乐大赛
  • 美国: sing off
  • 亚洲巡回: 亚洲杯

无伴奏合唱在香港及澳门的发展

[编辑]

香港的无伴奏合唱组合,过往大多是一些业馀性质、教会诗班或是从一个合唱团当中拣选小部份团员组合而成的合唱小组,第一队正式以商业模式运作的为创团于1994年成立的“姬声雅士”,团员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毕业生及学生,以结合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或其他音乐风格的元素为主;2000年起陆续出现其他的组合,并于不同地方表演这种音乐艺术。现时香港活跃的组合有如:一铺清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etro Vocal Grou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 Sharp Singers、Oran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ound Of Sing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青协香港旋律[4][5]Zen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osai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ENZA A CappellaRepublic-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et Tone Men、Lasagna、摘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 AllStar [6] [b]、以及Hot Potters[7]等。上面提到的“姬声雅士”,则仍是演出最频密的组合之一,它和另一组合Joyous是唯一两支曾出版唱片的香港组合。

2006年,香港当代无伴奏合唱协会(今已改称港澳当代无伴奏合唱(阿卡贝拉)协会)成立,大力推广无伴奏合唱,并为各团队提供服务。2014年,彭祖容创办香港阿卡贝拉学院,开办各种相关课程。[8] 附属于香港演艺学院演艺进修学院,亦定期举办课程。[9]

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门,无伴奏合唱亦开始萌芽,相关团体包括Macao A Cappella[10],Water Singers[11]以及人数较多的纯音雅咏等[12]。2016、17更连续两年举办无伴奏合唱节[13][14]

台湾知名无伴奏合唱团

[编辑]

以无伴奏合唱呈现的流行歌曲

[编辑]
国语流行曲
  • 杨昕曦 - Just A Friend(七嘴八舌版)(1991年,收录于《别在上课偷看我的心》专辑)
  • 曾庆瑜 - 真爱是谁(1991年,收录于《女人主义》专辑)
  • 张雨生 - 无知的岁月(1993年,收录于《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专辑)
  • Singers 101 - 诚挚邀请张雨生(宝哥) 生前好友 Koji Sakurai (樱井弘二) 编曲 ( 2014年,收录于《当我开始偷偷地想你》单曲,时代创艺有限公司发行 )
  • 辛晓琪 - 可爱的玫瑰花(1998年,收录于《每个女人》专辑)
  • 辛晓琪 - 溜滑梯(1998年,收录于《每个女人》专辑)
  • 辛晓琪 - 每个女人(1998年,收录于《每个女人》专辑)
  • 陶喆 - 夜来香(编曲:陶喆,1999年,收录于《I'm OK》专辑)
  • 许景淳 - 天顶的月娘(编曲:赖家庆,2003年,收录于《真感情》专辑)
  • 林忆莲 - 走在大街的女子(Acappella)(2003年,收录于《最好的...林忆莲2003新歌+精选》专辑)
  • Tension - 我们的故事
  • MIC男团 - 心恋(2010年,收录于《V》专辑)
  • ECHO李昶俊 - Dreamer ( 2013年 收录于 ECHO同名专辑)
粤语流行曲
台语流行曲
  • 江蕙 - 再会啦心爱的无缘的人
  • 陶喆 - 望春风(编曲:陶喆,1997年,收录于《陶喆》专辑)

文字著作

[编辑]

随著无伴奏合唱在世界各地日渐流行,相关著作亦陆续出现,如Brody MacDonaldA Cappella Pop, A Complete Guide to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Singing[15] , Deke SharonA Cappella Arranging [16], The Heart of Vocal Harmony: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Group Singing [17], Deke Sharon, Ben Spalding, Brody McDonald三人合著的A Cappella[18]等。中文著作则有"台湾阿卡贝拉之父"[19]朱元雷 的《阿卡贝拉:无线快速上手法》[20] 和"香港A Cappella之父"冯国东的《阿卡人语I – 阿卡贝拉团的成立与营运》[21]、《阿卡人语II - 编写Contemporary A Cappella的十个步骤》[22]等。

注释

[编辑]
  1. ^ “无伴奏合唱”并非真的无伴奏,它只是"无乐器"或"无背景音乐"而已,在主音以外的声部,如低音、和音、人声敲击等,就是伴奏,只不过它们都是由人声唱出罢了。
  2. ^ 然而许多人不认为C AllStar为无伴奏合唱组合,因它亦演唱大量有背景音乐的歌曲,因此称它为"间中兼唱无伴奏的组合"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林怡秀; 游镇槐. 歐開師生抱3獎 下張專輯壓力大. 中国时报. 2013-07-07 [201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5). 
  2. ^ 什么是阿卡贝拉?!. We Love A cappell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5). 
  3. ^ http://www.weloveacappella.co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香港青年协会 活动回顾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10-30., accessed on June 9, 2010
  5. ^ 香港电台新闻稿,青协港台合办国际无伴奏音乐盛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on June 9, 2010
  6. ^ [1]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04-26.
  7. ^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Society of Hong Ko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ccessed on April 7, 2009
  8. ^ 88DBh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ccessed on May 24, 2015
  9. ^ Excel[永久失效链接]
  10. ^ http://www.cashk.org/groups/gcr/macauacappella.ph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港澳当代无伴奏合唱协会网站
  11. ^ http://www.cashk.org/groups/gcr/watersingers.php港澳當代無伴奏合唱協會網站[永久失效链接]
  12. ^ http://www.cashk.org/groups/gcr/chunyinyayong.ph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港澳当代无伴奏合唱协会网站
  13. ^ 百人参演亚洲无伴奏合唱节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12-21.
  14. ^ 亚洲无伴奏合唱节音乐会演出成功[永久失效链接]
  15. ^ A Cappella Pop, A Complete Guide to Contemporary | J.W. Pepper Sheet Music.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16. ^ Deke Sharon|A Cappella Arranging.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17. ^ The Heart of Vocal Harmony: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Group Singing (Music Pro Guides).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18. ^ A Cappella: Deke Sharon, Ben Spalding, Brody McDonald:0038081468945: Amazon.com Books.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 
  19. ^ 朱元雷-台灣合唱音樂中心. [201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20. ^ 博客來 - 阿卡貝拉:無線快速上手法. [201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21. ^ General Education Uni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22. ^ 港澳當代無伴奏合唱(阿卡貝拉)協會.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