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宝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宝贯(1949年),台湾大气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毕业于台南一中,台湾大学(学士)及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硕士、博士)。1980-2016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1994-1997为该系系主任。2003-2019 任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主任。现为该中心通信研究员[1]

学历

[编辑]
  • 1967-1971:国立台湾大学 大气科学 学士
  • 1973-1975: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大气科学 硕士
  • 1975-1978: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大气科学 博士

经历

[编辑]

曾任:

[编辑]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大气物理研究员(1978-1980), 兼任大气科学助理教授(1980)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大气及海洋科学系 助理教授(1980-1984)、副教授(1984-1988)、教授(1988-2016)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大气及海洋科学系 系主任(1994-1997), 空气资源管理学程主任(1998-2002)
  • 客座(访问)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德国麦因茨大学(University of Mainz), 台湾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义大利费拉拉大学(University of Ferrara),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stry)
  • 欧洲太空总署宇宙及大气粒子系统交互作用计划 (ICAPS) 谘询委员
  • 德国Bremen大学海洋边缘研究中心(RCOM)-海洋环境科学中心(MARUM)谘询委员
  • McGra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顾问编辑
  • Il Nuovo Cimento C,编辑委员(地球物理)
  • 美国纳尔逊工业公司(Nelson Industries)科技顾问
  • 美国气象学会云物理委员会主席 (1991-1993)
  • 中华民国气象学会理事长(2013-2017)
  • 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主任(2013-2019)
  • 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系特聘客座讲座教授(2021-2022)

现任:

[编辑]
  • 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 通信研究员 (2020-)
  • 国立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特聘研究讲座教授[2]
  • 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合聘教授[3]
  • 国立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荣誉讲座教授[4]
  • 中华民国气象学会监事主席
  • 中华民国地球科学学会理事
  • 大气研究(Atmospheric Research)编辑委员

荣誉及奖项

[编辑]
  • 美国Samuel C. Johnson 杰出会士奖 (1992)
  • 德国宏博(Alexander von Humboldt)高等研究奖 (1993)
  • 美国气象学会会士 (2005)[5]
  • 中华民国气象学会会士(2008)[6]
  • 中国时报 1996 开卷十大好书 (天与地,牛顿出版)(1996)
  • 第一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佳作(洞察,天下文化)(2002)[7]
  • 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佳作(洞察,天下文化)(2002)
  • 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佳作(微尘大千,经典杂志)(2005)
  • Research Spotlight, EOS (AGU) (2016) [8]
  • 中央研究院院士(数理组)(2018)[9]
  • 欧洲剧烈风暴实验室尼可莱•铎切克 (Nikolai Dotzek)奖 (2023)[10][11]
  • 第一届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杰出院友 (2024)[12]

学术研究

[编辑]

王宝贯的学术研究是大气科学,特别是下列领域:(1)云物理学(2)云动力学(3)气胶物理(4)历史气候学四个方面。

他是开创深对流系统影响对流层与平流层相互作用这一研究领域的先锋人物。他发现了雷暴云顶的重力波碎裂(gravity wave breaking)机制。通常平流层的稳定度会压制对流层的物质上传,但是雷雨云的强烈上升气流会引发云顶重力波,在适当情况下,这些重力波会产生碎波现象,这碎波能穿透对流层顶,同时把水蒸气及冰晶或其他物质(气体、气胶粒子)输送到平流层,这碎波传输机制也同时解释了为何(HDO/H2O)之比例在平流层中远比以前所认定的水分缓慢上传模式所估计的要高得多。这些水分一旦抵达平流层,将会产生巨大的温室效应,加深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暖化,因此气候预测模式势必把此机制列为可能的影响外力(forcing)方能作出正确预测。平流层的水蒸气又是奇氢族(odd hydrogen species)产生的原料,奇氢族分子会造成臭氧消失,使得臭氧层变稀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后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此机制可能是对流层物质上传的主要管道,例如最近观测到的火成积雨云(pyrocumulonimus)也是以此机制把灰烬大量输送到平流层,并且已有大量卫星观测证实。此机制也是布鲁尔-都卜生环流(Brewer-Dobson Circulation)的重要环节,因为在热带地区的深对流云必然以此方式执行此环流的上升运动。这一发现开创了研究对流层与平流层相互作用的新管道。

王宝贯长期以来致力于云微物理研究,特别是云中冰相粒子(冰晶、雪片、软雹、冰雹)扩散增长(diffusion growth)及碰撞增长(collision growth)的定量化研究。他利用精确的流体力学数值模式,计算出这些降落中的冰粒子所造成的流场,从而计算出冰粒子吸收水蒸气而成长的速率(扩散增长)以及冰粒子撞击过冷水滴而形成软雹及冰雹的速率(碰撞增长),这些都是大气学门里的基本数据。他也曾对雨滴在大气中的降落加速度做了精确的实验测量,其数据被广泛运用于大气、森林及农业科学中。

在气胶物理领域,王宝贯建立了第一个精确的雨滴冲刷气胶粒子的数学模式并从事实验,证实了“格林菲尔德间隙”(Greenfield Gap)—一个大气云雨过程极难清除的粒子尺度(大约0.1-1微米左右)—的存在,并将之定量化[13]

王宝贯也利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如二十四史之五行志及灾异志、方志资料、以及宫廷档案(如故宫晴雨录、雨雪粮价奏折等),来反推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概况。他又曾搜集各式气候替代资料(诸如海底沉积泥芯微化石、孢粉、其他海洋地质资料等),编成气候序列,来推断东亚地区全新世以来之气候变迁情况。近来更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数位化,做成REACHES气候资料库[14],即使国际不谙中文的研究者也能利用来做气候研究。

除了正式学术论文外,王宝贯也致力于科普写作,前后出版了《天与地》(牛顿出版,天文及地球物理,1996开卷十大好书)、《洞察》(天下文化,物理科学史,2002吴大猷科普奖及新闻局金鼎奖佳作),《微尘大千》(经典杂志,日常科学,2005金鼎奖佳作)。

外部链接

[编辑]
  1. ^ 王寳貫. rcec.sinica.edu.tw. [2024-11-04] (中文(繁体)). 
  2. ^ 大气系系办. 王寳貫特聘研究講座 - 台大大氣系. www.as.ntu.edu.tw. [2024-11-04] (中文(台湾)). 
  3. ^ 師資陣容|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2024-11-04]. 
  4. ^ 王寶貫 院士 | 榮譽講座及客座教授 | 中心成員 |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 aerosol.nsysu.edu.tw. [2024-11-04] (中文(台湾)). 
  5. ^ List of Fellows.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24-11-04] (英语). 
  6. ^ 歷屆會士 – 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2024-11-04] (中文(台湾)). 
  7. ^ 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 www.phys.sinica.edu.tw. [2024-11-04]. 
  8. ^ Strelich, L. When Thunderstorms Have Wings. Eos. 2016-06-21 [2024-11-05] (美国英语). 
  9. ^ 院士簡歷. academicians.sinica.edu.tw. [2024-11-04]. 
  10. ^ 中央通讯社. 成大教授王寶貫獲歐洲劇烈風暴實驗室最高獎項 亞洲第一人 | 生活. 中央社 CNA. 2023-03-07 [2024-11-22] (中文(台湾)). 
  11. ^ Holzer, Alois. Nikolai Dotzek Award 2023 to Pao Wang, Martin Setvák and Kris Bedka | European Severe Storms Laboratory. 2023-02-17 [2024-11-04] (美国英语). 
  12. ^ 理學院第一屆傑出院友頒獎典禮. 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 2024-11-08 [2024-11-09] (中文). 
  13. ^ Wang, P. K.; Grover, S. N.; Pruppacher, H. R. On the Effect of Electric Charges on the Scavenging of Aerosol Particles by Clouds and Small Raindrop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1978-09-01, 35 (9). ISSN 0022-4928. doi:10.1175/1520-0469(1978)035<1735:OTEOEC>2.0.CO;2 (英语). 
  14. ^ Wang, Pao K.; Lin, Kuan-Hui Elaine; Liao, Yi-Chun; Liao, Hsiung-Ming; Lin, Yu-Shiuan; Hsu, Ching-Tzu; Hsu, Shih-Ming; Wan, Chih-Wei; Lee, Shih-Yu; Fan, I.-Chun; Tan, Pei-Hua. Construction of the REACHES climate database 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China. Scientific Data. 2018-12-18, 5 (1). ISSN 2052-4463. doi:10.1038/sdata.2018.28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