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碣石调·幽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碣石调·幽兰》序
碣石调·幽兰《古逸丛书》本首页

碣石调·幽兰》是唯一一首以文字谱形式保留下来的古琴曲,创作年代存疑,一说为孔子所作。此曲共分四段,通过描绘兰花之品格表达了虽不被重用但并不颓丧的感情[1][2]。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手抄本(可能为唐代作品)是现存最古老的古琴谱,也被当做日本国宝

此曲曲名前的“碣石调”为调名,是唯一一首在曲名前特意加上调名的琴曲,而有时也略去调名单称《幽兰》。[1][2]

历史

[编辑]

《碣石调·幽兰》的曲谱序言标题后面紧跟著写有“一名倚兰”,故被认为即是《猗兰操》。据蔡邕的《琴操·猗兰操》,《猗兰操》是孔子“自卫反鲁”时所作,表达身老而不得志的感情[注 1][3]。此外,序言中亦提到此曲是从末隐居九嶷山会稽人丘明手中流传下来的[注 2]。《琴操》之说虽不可信,但根据吴文光之说,此曲既非丘明自创,势必师承有人,因此至少在魏晋时就已经存在了。[1]

现存的《碣石调·幽兰》文字谱共224行,4954字[4][2]明治四年(1871年)至二十一世纪初此谱藏于京都神光院,后来转到东京国立博物馆,被当做日本“国宝”,列品号码为TB1393。[5][6]但究竟是何时流入日本却不为人所知,在进入神光院之前可能藏于日本皇室,后水尾天皇将它赐予一名京都伶人。江户时代荻生徂徕(1666年-1728年)有《徂徕幽兰琴谱》和《碣石调幽兰指法》两部著作,但皆不为人知[7]。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一项研究指出《碣石调·幽兰》序中数个“年”字都是武后新字,因此此谱应该是创作于武则天统治时期。但亦有人疑其断定为“唐代所抄”的证据不足[8]杨守敬光绪六年至十年(1880年至1884年)前往日本访得此谱的宝素堂写本,经当时的驻日公使黎庶昌将其摹写录入《古逸丛书》,光绪十年出版后,此谱才传回中国。[1][4]

根据查阜西所述,此曲的文字谱虽传回国内,但当时京城琴家均不敢擅自打谱。直到1911年,当时琴坛宗师杨宗稷才开始为《碣石调·幽兰》打谱,耗时三年乃成,他确定了此曲应该以正调定弦,并先后发表了《幽兰古指法解》、《幽兰减字谱》和《幽兰五行谱》等相关研究。[1][2]

1953年10月之后,查阜西从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研究所借调出相关文献,与全国各地琴家协商再次谱曲。据查阜西统计,到1956年为止全国能弹出《碣石调·幽兰》者仅有七位,分别是徐立孙姚丙炎吴振平吴景略管平湖喻绍泽薛志章。有现代记谱者为徐立孙、姚丙炎、管平湖、喻绍泽、薛志章、陈树三等人。[9]而有录音者为管平湖、姚丙炎、徐立孙、吴振平、薛志章、喻绍泽等人。[1][10][11]

吴文光在阅读了杨时百的研究成果及聆听了管平湖、徐立孙和姚丙炎的录音后,认为需要再对指法进行订正;除此之外,当时琴人的音乐句法和内容表现有局限,尤其是未能对第四拍进行明确的旋律分句,影响了音乐表现,因此有再深入研究的必要,其成果获得广泛肯定。[1][12]

乐曲

[编辑]

曲名前的“碣石调”为调名,但是此调不见于其他任何琴调文献[1],或许是南北朝时流行的碣石舞所用的曲调[2]。《碣石调·幽兰》序中提到这是“楚调”。但另一说认为“碣石”是音转自“鸡识”,因此应该是“鸡识调”,属于五声调式中的商调,即正调的一种。但实际上此曲应该是借三弦为宫,用正调来弹一弦为宫的黄钟均。杨宗稷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现在大多数《碣石调·幽兰》谱都依杨法。只有徐立孙采用慢三弦的黄钟均定弦演奏。[1]

此曲用音甚广,曲中有大量不协和音程。[13]但基本上依旧是变宫变征的雅乐七声音阶。序中说“其声微而志远”、谱末注有“此弄宜缓,消息弹之”,因此全曲节奏缓慢。谱中“拍之大息”或“拍之”之语出现了四次,因此全曲正好分作四段。[2]

《碣石调·幽兰》开头散起,第一段是引,深沉压抑,但节拍自由。剩下的三段主题,第二、三段交替采用泛音和按音,音色变化较大。最后一段绝大部份都是使用泛音来弹奏的,给人一种明朗的感觉。[2][4]

注释

[编辑]
  1. ^ 原文: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援琴鼓之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
  2. ^ 原文:丘公字明,会稽人也,梁末隐于九疑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以其声微而志远,而不堪授人,以陈桢明三年授宜都王叔明。隋开皇十年,于丹阳县卒。年九十七,无子传之。其声遂简耳。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吴文光. 〈《碣石調.幽蘭》研究之管窺〉. 中国音乐. 2000, (二)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中国古典音乐--【太古遗音】碣石调幽兰. 艺术中国. 2006-03-28 [201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3. ^ 《碣石調幽蘭》. 中国台湾网. 2006-01-21 [201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4. ^ 4.0 4.1 4.2 〈琴曲《碣石调·幽兰》分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李村,《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 东京国立博物馆. 碣石調幽蘭第五(けっせきちょうゆうらんだいご). 东京国立博物馆.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日语). 
  6. ^ 山寺美纪子. 《國寶「碣石調幽蘭第五」の研究》. 北海道: 北海道大学出版会. 2012: 序. ISBN 9784832967625 (日语). 
  7. ^ 〈百余年间《幽兰》古谱之研究述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王德埙,《民族艺术》,1993年01期
  8. ^ 〈《碣石调.幽兰》卷子的抄写年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王德埙,《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01期
  9. ^ 杨秋悦. 〈對《碣石調·幽蘭》打譜的分析和研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 (1): 170-179 [2021-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2). 
  10. ^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絲桐神品》. 北京: 人民音乐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 ISBN 978-7-88792-264-9. 
  11. ^ 国鹏. 《绝响——国鹏辑近世琴人音像遗珍》. 山西音像出版社. 2017. 
  12. ^ 钟欣. 〈情深意遠 絢麗多姿——北京古琴研究會演出散記〉. 《人民音乐》. 1981, (6): 28. 吴文光所奏《幽兰》和《广陵散》是现存最可靠的汉魏遗音。《幽兰》,全称《碣石调幽兰》。 解放后不少琴家曾试奏过,都不太理想。吴文光的演奏,句逗分明,节奏多变,轻重得当,较好地抒写了原曲清丽抑郁的情怀,有其特色。 
  13. ^ 杨典. 《琴殉》. 〈半寸许——谈《碣石调.幽兰》文字谱中的可能性〉 1 (台湾: 木果文创有限公司). 2020: 230. ISBN 9789869691789. 据民国学者李济先生在《幽兰和声》中的统计,‘计幽兰所用之和声,以不协音之长二度为最多。全曲一千馀声,用长二度几两百次。其次就是不完全协音之短三度,及长三度,再次方为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及完全八度。’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