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二次恩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据一些基督徒的经验,二次恩典是与上帝互动中发生在基督徒的生命里。这件事的定义在于它是独立于第一次的拯救,而它是会带来信徒持续可见的生命改变。

历史

[编辑]

约翰·卫斯理认为基督徒的经历会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

  1. 第一阶段,转化,信徒获得宽恕并成为基督徒。
  2. 第二阶段,成圣,信徒被纯化和成为圣洁。

卫斯理教导两个成圣阶段可以是瞬时的经验,亦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卫斯理死后,主流循道宗“强调成圣或圣洁的基督徒生活的目标”,的东西“可能这辈子都逐渐瞬间接收,并且应该由每一个神的孩子认真的追捧。”

美国圣洁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这再次强调韦斯利成圣教义的愿望。圣洁的传道人会教导成圣是一个瞬间的体验。

后来,五旬节运动是由圣洁运动产生,除了成为圣洁,圣洁运动教导信徒可以从神和圣灵的恩膏得著能力。在早期的五旬节认为这是被认为第三次的恩典,但随著时间的过去,它已经被视为二次恩典体验的主要组成部分。

圣洁运动

[编辑]

圣洁运动中,二次恩典被认为是从罪到洁净的倾向,这经验叫整全的成圣,这导致人能像基督

五旬节诞生出了圣洁运动。查尔斯福克斯帕勒姆威廉·西摩都是圣洁会牧师,认为这运动是上帝用来恢复教会。

五旬节

[编辑]

五旬节,信徒被鼓励寻求与圣灵的洗礼。在大多数五旬节教会,这个外显现象是代表经历了圣灵(灵洗),最常见的是方言的恩赐。古典五旬学者认为分辨在灵洗中说方言与有说方言的恩赐是基于《哥林多前书》12章8-10节。

基督徒成圣

[编辑]

基督徒成圣(也称为完美的爱、心灵纯洁、圣灵的洗、全然的祝福、基督徒圣洁、第二祝福、二之恩典、整全成圣)是卫理公会的教义,这教义产生圣洁运动。它认为重生是基督徒从原罪中达到圣洁,完全是基于上帝的爱和圣灵在人心里的工作。

早期教会

[编辑]

早期教父波利卡普写道:“如果一个人在这个团体,他已经履行了所有的义,因著他所拥有的爱,使他远离一切的罪恶”(三:3)。这位2世纪的士麦那主教和约翰·卫斯理都相信:

  1. 基督徒从罪中解脱是从“所有罪恶”的概念(参考《约翰一书》1:7),
  2. 爱与罪是互斥,和
  3. “那圣洁的爱产生的生活是荣耀神。”

卫斯理的教导

[编辑]

“基督徒的完全”这教义源自卫理公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该学说在卫斯理的书中被描述为,成圣可以定义为完全的旅程或完全的状态。基督徒的完全是通常被称为“达至完美”。

完全是成圣的过程,既是一个瞬间和恩典向上的工作。它也可以被称为整全成圣,信徒的心思意念能被洁净是透过被圣灵充满后能远离罪恶。基督徒的完全,根据卫斯理的看法,是"纯正的动机,奉献所有归于上帝和在基督里的思想,使我们能够走路如同基督所走的。这是"我们尽心爱上帝,我们的爱人如己。"这是不仅是好行为的修复,更是有神的形象,我们自己能充满神的丰满。"

卫斯理清楚指出,基督徒的完全并不意味著身体的健康或懂得判断正与错。这也并不表示不再违反上帝的旨意,非自愿保留罪过,仍会犯错。被完全的基督徒仍然受到诱惑,并需要不断祷告祈求宽恕和圣洁。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完美没有过错,而是在爱里完全。此外,卫斯理没有教议完美的救赎,而是写道,“完美的圣洁只有通过耶稣基督可被接受。”

卫斯理没有用完美来形容无罪。同样的,完美不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状态,而是选择不犯罪的状态。卫斯理指出完美代表著一种变化,从对故意反叛上帝,不纯正的内心,并骄傲的自由到愿意顺服上帝,内心动机纯正,在真理中的自由。卫斯理并不认为完美为永久性的。

至于有关无罪完美的概念,约翰·卫斯理本人并没有使用这个词,并在他的书《基督徒的完全》(A Plain Account of Christian Perfection)中指出,“……无罪的完全是一个短语我从来没有使用,免得我似乎自相矛盾。”然而卫斯理的指定接班人约翰·威廉·弗莱彻使用了“福音的完美无罪”或“福音无罪”词组,但他在自己著作《The Last Check to Antinomianism》亦指出"对于第一个,也就是亚当,天真和天堂般完美基督的规律,我们几乎可以完全放弃这无罪的完美主义。"

罗马天主教教导

[编辑]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认为,完美的概念可以描述创造,但不恰当的描述神。托马斯·阿奎那,表明他是继亚里士多德,定义了一个完美的东西可解作为一个“它能够拥有其中的性质,神学大全亦指出:“那是完美的东西,它缺乏完美的标准。”因此,在世界上没有完美和不完美,只在更加完美和较少完美。上帝允许在创造的不完美,因为他们需要好的整体利益。而对于人类,很自然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性质。

邓司各脱(Duns Scotus)理解完美后,用更加简单和现实的例子解释:“完美就是一个东西,拥有比没有拥有较好 。”这不是神的属性,但创造的属性:所有东西参与在于它较大或较小的程度。一个事物的完美取决于用什么样的完善标准。一般情况下,完美是一事物其中有可能达到更好的状态 。因此,“整体”和“完美”意味著或多或少相同的意思。

这是一个目的论的概念,它意味著结束(目标或目的)。上帝创造的东西是有特定的目的,甚至创造这些目的,但祂自己不是为著这个目的。既然上帝不是有限的,他不可能被称为完美:因为完美这概念是用以描述有限的东西。完美不是一个理论概念,而是一个本体论,因为它是一个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每一样事都有是的。 在九世纪的思想家Paschasius Radbertus写道:“一切事物都是更完美,更完美的就是像神。”不过,这并不意味著上帝本身是完美的。

路德的拒绝

[编辑]

路德会拒绝基督教完美主义的教导,1530年的奥斯堡信条谴责“有些人主张可能会达到这样的完美生活,他们可以不犯罪。”

路德会,引用《罗马人书》7:14-25和《腓立比书》3:12,认为“虽然我们将努力追求基督的完全,但我们这辈子都不能达致”。现代辩护士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救恩是完整的,只要凭信心接受。好行为是信心的果实。好行为表明我们得救,但对于拯救我们没有参与。变得越来越像神一样是得救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得救只著眼于好行为,我们得救是有疑问,因为我们像上帝般的得救从来都不是完美的。这辈子,我们在这不完全的生活中会陷入良心的困境,但会发现很多的安慰是来自上帝宽恕的应许。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