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自证预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我实现预言,或称自证预言自我应验预言等(英语: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某人“预测”或期待某事的社会心理现象,而这种“预测”或期望之所以成真,只是因为该人相信或预期它会发生[1],并且该人的由此产生的行为与实现该信念一致。这表明人们的信念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人们根据先前对该主题的了解,对人或事件产生后果。

概论

[编辑]

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带有实现它自己的预测。 因此,对可能的未来的预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且是这种未来也会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个基本机制是:人们相信预测。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以实现它的方式行事。期望和行为之间存在正反馈。与自我实现的预言相反的是自我挫败的预言。这样的预言会引发反应,这意味著它只是没有实现。

环境中的三个因素可以共同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可见迹象、感知和信念。当一种现象无法被看到时,当自我实现的预言就位时,我们所依赖的就是可见迹象[2]。当谈到自我实现的预言时,也必须区分“‘无可避免的(英语:brute)和制度性的’事实[3]。哲学家约翰·塞尔 (John Searle) 将差异描述为“独立于任何人类制度而存在的事实;制度性事实只能存在于制度内”。制度事实无法自我实现。例如,当地球是球形的(无可避免的)时,认为地球是平的(制度性的)的古老信念是不能自我实现的,因为地球的形状是透过重要的(科学式)证据证明的。“特定人口中的大量人口”[2]必须达成共识——除了制度、社会或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之外,一个想法才能被视为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预言可以产生消极或积极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为某人或某事建立标签,会显著影响他们的感知并影响他们建立自我实现的预言[4]人际交流在建立这些现象以及影响标签过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人际交往可以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取决于自我实现预言的性质。少数族裔儿童人际关系的期望或自卑感是真实错误信念自我实现的负面影响的例子[5]

社会学家W.I.Thomas和Dorothy Swaine Thomas是第一个发现这种现象的人。1928年,他们提出了托马斯定理(或称托马斯格言),指出“如果该人将情况定义为真实的,那么他们的后果就是真实的”[6]。在社会层面上,即使是错误的假设,也可以根据文化部分的重要性,就什么被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达成共识,并且由于对文化的这种看法,它将成为基于社会行为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的信念透过与结果一致的行为付诸行动,那么一个人的感知可以是“自我创造”的。以托马斯的想法为基础,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使用了“自我实现预言”一词,将“信念或期望,无论正确或不正确,都可以带来期望或预期的结果”这一观点普及开来[1][7]。虽然默顿因这一理论而受赞誉,因为他提出了这个概念;然而,托马斯夫妇更早地发展了它——与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艾伦·格沃斯 (Alan Gewirth) 一起,他们也在其作品中独立地为这个理论背后的想法做出了贡献,这些想法也出现在默顿之前。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更普遍的正回馈现象的一个例子。

此外,吸引力法则被视为是自证预言的一种。

例子

[编辑]

这一理论最著名的实验出自1968年罗伯特·罗森塔尔博士与Jacobson博士所完成。首先,他们给一所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告诉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将会飞跃成长。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非真的高智商,而是随机抽取。因此,他们智商不见得比其余学生还高。随后的实验结果惊人: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事实跟其馀学生的智商一样)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心理学家认为原因有可能是:

  1. 老师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这些“高智商”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
  2. 给了更多学习资料和让他们研究艰深的学习内容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students)[8]
  3. 对于所谓高智商学生的学习,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更多的反馈,如更挑战性的问题[9]
  4. 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机会[9]

文学中的表现

[编辑]

中国

[编辑]

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人有亡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𫓧也;颜色,窃𫓧也;言语,窃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𫓧者。”

算法和评分系统的表现

[编辑]

一些算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具有随机性。当根据结果制定规则,会强化这个结果,成为自证预言,如信用评分系统。部分人由于某些因素比其他人更难获得贷款,这让他们更有可能陷入贫困的境地。同时由于信用评分,他们获得贷款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使他们更为贫穷,由此反复[10]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Kaldis, Byron. Prophecy, Self-Fulfilling/Self-Defeating.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13: 766–766 [2022-10-30]. doi:10.4135/9781452276052.n2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6). 
  2. ^ 2.0 2.1 Samaha, Adam. Regulation for the Sake of Appearance.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1. ISSN 1556-5068. S2CID 26933326. SSRN 1943174可免费查阅. doi:10.2139/ssrn.1943174 (英语). 
  3. ^ Houghton, David Patrick. The Role of Self-Fulfilling and Self-Negating Prophec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2009-09, 11 (3). ISSN 1521-9488. doi:10.1111/j.1468-2486.2009.00873.x (英语). 
  4. ^ Watson, James.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15 [2021-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7). 
  5. ^ Wineburg, Samuel S. The Self-Fulfillment of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7-12, 16 (9) [2022-10-30]. ISSN 0013-189X. S2CID 145466315. doi:10.3102/0013189X016009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0) (英语). 
  6. ^ The child in America: Behavior problems and programs. W.I. Thomas and D.S. Thomas. New York: Knopf, 1928: 571–572
  7.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self-fulfilling. 1832 Morning Post 4 Apr. Suffice it to say, the licensed fabricators of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are again upon their stools. 
  8. ^ Good, Thomas L.; Brophy, Jere. Teaching the Lesson. Slavin, Robert E. (编). School a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 0. Routledge. 2013-03-07: 25–68. ISBN 978-0-203-05695-0. doi:10.4324/9780203056950-2 (英语). 
  9. ^ 9.0 9.1 Harris, Monica J.; Rosenthal, Robert. Mediation of interpersonal expectancy effects: 31 meta-analys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5-05, 97 (3). ISSN 1939-1455. doi:10.1037/0033-2909.97.3.363 (英语). 
  10. ^ 桑内·布劳. 数据如何误导了我们.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1-07: 151. ISBN 9787218150536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