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玫瑰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玫瑰石是由多种矿物组合而成,主要以蔷薇辉石菱锰矿、氧化锰、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等矿物所组成。产地位于台湾的花莲三栈溪木瓜溪立雾溪和平溪一带及宜兰东澳西帽山等。台湾玫瑰石这个名称属于一种俗名,并非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1937年2月18日于苏澳西帽山采集,为国立台湾博物馆藏品。

名称由来

[编辑]

“玫瑰石”的名称有两种说法:一为多数含锰岩石经加工琢磨后,外表显露出像玫瑰花的粉红色;二为最早期的加工业者将含锰岩石切割,留下白色和粉红色的部分,并修饰成玫瑰花的形状贩售,因而得名。[1]

玫瑰石早期被称作是蔷薇辉石,但经过学者研究发现,台湾产的玫瑰石是由多种不同的含锰矿物所组成,蔷薇辉石只是其中一种矿物,有些玫瑰石则完全不含蔷薇辉石,因此玫瑰石的原石可称为“富锰岩石”或“蔷薇辉石岩”。[1][2]

发现历史

[编辑]

1912年,玫瑰石首次出现在正式学术研究报告,日籍矿物学家冈本要八郎于《台湾博物学会会报》发表〈新產の薔薇輝石と光線石〉,文中提到该年首次在台湾东部发现桃红色的蔷薇辉石。[3]

1932年,服部武彦国府健次于《台湾地学记事》发表〈臺北州蘇澳郡東澳產薔薇輝石に就いて〉,是首篇对台湾的蔷薇辉石进行化学分析的文献。[4]

矿物组成

[编辑]

台湾产的玫瑰石由多种矿物组成,主要有红色的蔷薇辉石、菱锰矿与锰辉石;黑色的软锰矿硬锰矿黑锰矿钙锰矿;夹杂棕黄及灰白色的石英、锰白云石铁白云石;另外有少量的正长石绿泥石锰铝榴石白云母绿帘石、方解石、锰橄榄石锰闪石钡长石阳起石褐锰矿黄铁矿钠长石磁铁矿石棉等矿物伴随出现。[1][5][6][7]

地质成因

[编辑]

玫瑰石中的锰来自海底锰核,锰核是海床中的一种金属团块沉积物,主要成分为铁与锰的水合氧化物,有时含有大量的过渡金属(如钴、镍、铜等)及其它稀有金属,依金属来源可分为三大类︰[6]

  1. 热液作用︰海底火山活动形成的热水溶液与海水混合,产生金属元素沉淀。
  2. 水成作用︰海水中的溶解物质因过饱和而析出,造成金属元素沉淀富集。
  3. 成岩作用︰沉积物中的金属元素迁移至海水与海洋地壳沉积物的交界处,产生富集现象。    

海底锰核经过板块运动抬升隆起,并伴随海洋沉积物与海洋地壳物质产生岩化与变质作用,形成玫瑰石、变质燧石、大理岩与绿色岩等变质岩,地壳持续隆起,岩石受风化侵蚀作用而出露地表。[2]

产状与分布

[编辑]

台湾玫瑰石产于台湾中央山脉东侧大南澳片岩的长春层中,地层年代约为3亿至1亿年前,属于台湾最古老的地层,其中长春层的岩性主要是绿色片岩、变质基性岩、石英片岩、少量硬绿泥石岩与玫瑰石(富锰岩石)[8],玫瑰石以凸镜状或囊状的型态出现在地层中。[1][9]

玫瑰石的原石有两种型态,分别是露头和滚石。露头主要分布于山区,如三栈溪、和平溪、木瓜溪上游、立雾溪的绿水与洛韶、瑞穗附近的中央山脉、中横公路天祥文山温泉、金马隧道北方的加卑里山,以及东澳的西帽山等地[6][7][10][11];滚石则出现在上述露头的下游河流中,岩石经风化侵蚀从露头上崩落至河道,顺著水流搬运至下游河床,长时间的淘洗摩擦造成外表浑圆,其中三栈溪常发现玫瑰石的滚石,被誉为是“玫瑰溪”。[1]

开采

[编辑]

1931年,日本总督府矿物课技师小笠原美津雄在东澳附近发现富锰岩石的分布,隔年发现西帽山矿床,但由于大多数含锰品位不高,以及当时提炼锰的技术无法突破,所以认为不具经济开采价值。[12]

1976年,曾有人申请于花莲立雾主山东方开采锰矿,但因地处不便,后续并未开采,矿区也在太鲁阁国家公园成立后被注销。[5]

1980年代,玫瑰石被加工做成雅石贩卖及收藏,在玩石界蔚为一股风潮,起初玫瑰石的产量很多,但随著越来越多人收藏,原石几乎开采殆尽,偶尔在台风过后才能于河川下游发现滚石,或是要潜水至出海口打捞,若要看到玫瑰石的露头,只能在国家公园管制区内欣赏。[1]

加工与价值

[编辑]
产自台湾花莲一带河流,外观原为黑色,经加工琢磨形成现有的风貌。

1980年代以前,台湾玫瑰石被视为无经济价值的锰矿石,但经过加工琢磨后变成具有收藏价值的观赏石。玫瑰石原石因表面的锰氧化变成黑色,需要磨除风化的表面才能看到真正的颜色,而粉红色的蔷薇辉石、黑色的含锰矿物和其他颜色的矿物构成像山水般的画作,使得玫瑰石有“石中有画,画中有石”的美称。[1]

台湾玫瑰石主要的加工方式有两种︰磨原石与切片,磨原石是保留原形,仅将黑色外壳去除,抛光后上亮光漆保存鲜艳的色彩;切片则是将原石锯成片状,可以加装外框或是制作木台放置。[7]

一般供观赏用之玫瑰石,其原石价格需视颜色鲜艳度、光泽、结晶度、纹理、石形大小及产地而定。早期市面行情约每公斤新台币100-300元;但随著过度开采,以致石源匮乏,价格升至每公斤1000元以上;现今价格不以“公斤”论价,改以“个”计价,每个自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稀有珍品甚至喊价至数百万元。[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方建能; 余炳盛. 石中有畫畫中有石-話說玫瑰石. 台湾博物季刊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07, 26 (4): 60-63. 
  2. ^ 2.0 2.1 方建能. 發現臺灣玫瑰石 (PDF). 地质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2012, 31 (4): 18-21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5). 
  3. ^ 冈本要八郎. 新產の薔薇輝石と光線石. 台湾博物学会会报 (台湾博物学会). 1912, 2: 81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4. ^ 服部武彦; 国府健次. 臺北州蘇澳郡東澳產薔薇輝石に就いて. 台湾地学记事. 1932, 3: 104-105. 
  5. ^ 5.0 5.1 5.2 郭奇龙; 郑永生; 林锦村. 臺灣東部薔薇輝石之調查與開發評估. 台湾矿业. 1995, 47 (4): 30-38. 
  6. ^ 6.0 6.1 6.2 方, 建能. 臺灣玫瑰石特展專輯-施勝郎先生典藏珍品. 国立台湾博物馆. 1998: 1–16. 
  7. ^ 7.0 7.1 7.2 翁林廷彬. 玫瑰石之礦物組成及產狀. 洄澜石韵 (花莲县永安石友会). 2009, 2: 84-87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8. ^ 王, 执明. 太魯閣峽谷之變質岩. 内政部营建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1991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9. ^ 魏, 稽生; 谭, 立平. 臺灣非金屬經濟礦物.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1999: 191. 
  10. ^ 颜沧波. 臺灣之礦物. 台湾矿业. 1959, 11 (1): 1-6. 
  11. ^ 林, 朝棨; 周, 瑞炖. 台灣地質. 茂昌图书. 1978. 
  12. ^ 小笠原美津雄. 東澳滿俺鑛床調查報告 (PDF). 矿物及地质调查报告 (台湾总督府殖产局). 1935, 3 (698): 1-9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