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
茵蔯蒿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属: | 蒿属 Artemisia |
种: | 茵蔯蒿 A. capillaris
|
二名法 | |
Artemisia capillaris |
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s),是菊科蒿属的植物。多年生木状草本,通常生长在海边的旱生沙地上。与同科的“滨蒿”(Artemisia scoparia)共称为茵陈。其幼苗干燥后是一种中草药。亦写作“茵陈”、“茵陈蒿”。
型态
[编辑]外形像松树也有点像木麻黄,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厘米,直径2~8厘米,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体轻,质脆。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茵陈蒿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
药用成分
[编辑]是治疗肝病的重要中药。入药部分为全草干幼苗, 含有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a-蒎烯(Pinene)、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等化学成分。
中医所用的茵陈
[编辑]“茵陈蒿”,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的习称“绵茵陈”(即滨蒿与茵陈蒿带有白色或灰白色绒毛的植物幼苗)。
中医认为气芳香,味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用来主治黄疸尿少、湿疮瘙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等症状。用量一般为10-15克。
中医师认为茵陈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利胆作用,故能退黄;另外,胆汁可刺激肝细胞再生,对保护肝脏非常重要,是保护肝细胞的良药。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茵陈有显著利胆、解热、保肝、降血压效果,对结核菌也有抑制作用。
台湾的中药铺所售的茵陈,有“绵茵陈”与“北茵陈”两类。北茵陈是唇形科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 L.)的干燥带花枝叶。台湾市售茵陈药材中,北茵陈占多数。此可能是地区用药习惯。北茵陈,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的功能,民间常作为利尿、发汗剂,与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为治疗黄疸要药的绵茵陈在功效上有所不同[1]。
其他用途
[编辑]在过去蚊香和杀虫剂未普及时,老一辈的人常将茵蔯蒿的茎叶晒干,扎成一束束,放在打过洞的铁罐子里,傍晚时分在房间或禽畜的栏圈里点著,用以驱蚊,人畜都可以有好眠,后来因杀虫剂普及被遗忘。
参考文献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 《植物名实图考·茵陈蒿》,出自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外部链接
[编辑]- 茵陈蒿 Yinchenha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茵陈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茵陈 Yin Ch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茵陈 Yin Ch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