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族
草莓族是起源于台湾的中文新词,最早指1960年代出生的台湾人,即俗称五年级生。现在主流认知为台湾1980年代至1990年代出生,正逢经济起飞时期,泛指七年级后的年轻人。[1][2][3]该词主要指责年轻人像草莓空有外表,但却难以承受压力与挫折[2][4][5]。除此以外,也有指责年轻人不愿服从长辈、权威者或团体等[6][7][8];或是被宠溺、自私、傲慢、工作怠惰等。[9][10]
概论
[编辑]“草莓族”一词最早出自翁静玉著、1993年出版的《办公室物语》一书,用来形容1960年代出生的台湾人世代。从1990年代开始,在大学生逐渐扩张、世代观念变迁、以及台湾媒体大量引用翁静玉著作下,该词开始于台湾社会间流传。[6][11][12]
“草莓族”一词被普遍视为极具冒犯性。2005年3月22日,台湾一名妇人因肩痛求诊,因疗效不彰愤而怒骂医生为“草莓族”。后经台湾高等法院认为草莓族是指“年轻没经验禁不起挫折的人”、“属于贬抑性词汇”而的确贬低其名誉,而判妇人败诉。[13]2012年,《远见杂志》与Yahoo!和无名小站共同调查当时青年对各种负面标签的看法。结果显示“草莓族”一词是青年最厌恶、最想平反的标签。[3]
约在2000年前后,媒体上也曾经流行“水蜜桃族”这样的词汇,用来描写当时的年轻人,尤其是针对当时的“七年级生”。[14][15]
刻板印象
[编辑]评论
[编辑]周祝瑛认为“草莓族”的产生主因,是父母习惯以物质需求满足小孩、而社会也过度注重物质,使得小孩长大缺乏心灵生活、自律精神与抗压性,也不愿为自己和他人负责。[4]时任教师詹孟杰则认为“草莓族”是因为小孩从小缺乏与失败共处的经验,并建议师长给小孩磨练与挑战,让小孩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并与之共处。[14]
与此对比,台湾年轻人普遍对“草莓族”一词反感。国立交通大学学生记者林洁在学生报纸《喀报》上,指责这个用词“不负责任”,忽略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的台湾社会背景。[17]梁家瑜在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大专事工委员会发行、面向年轻人的《新使者杂志》上,更批评台湾企业令劳动条件恶化同时、还使用“草莓族”攻击年轻人的行径,如同出埃及记中奴役犹太人的法老。[19]《Career就业情报》的专栏作家臧声远则批判社会的工作条件恶化同时,还要以年纪为借口剥削别人没有道理可言。[6][11]
李维伦认为“草莓族”一词的流行反应华人社会普遍敬老、贬抑年轻人现象的缩影。[8]阮晓眉与汤志杰则认为,该流行背后除了代表敬老精神取向外,还代表台湾媒体与部份民众对台湾社会个体化与个人主义深感焦虑。[7]杨令瑜则认为媒体与该词的流行有关,背后反映出媒体对年轻人他者化、[20]并带有自身评价的倾向。[21]
参见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脚注
[编辑]- ^ Rachel. The Strawberry Generation. sex.ncu.edu.tw. 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 [1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 2.1 2.2 杨令瑜 2023,第14页.
- ^ 3.0 3.1 林珮萱. 青年最討厭被當成 草莓、啃老、低頭族. 远见杂志. 2012-07-30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6) (中文). | access-date=2024-07-16}}
- ^ 4.0 4.1 4.2 周祝瑛. 挫折容忍力與多元智慧. www.tmac.com.tw. 台湾麦克.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6).
- ^ 5.0 5.1 黄立立 2009.
- ^ 6.0 6.1 6.2 6.3 林宗弘 2014,第172页.
- ^ 7.0 7.1 7.2 阮晓眉 2014,第55页.
- ^ 8.0 8.1 李维伦 2020“草莓族”与“啃老族”等名称在大众媒体一再出现,透露出对年轻人贬抑是一种理所当然。
- ^ Schott, Ben. Strawberry Generation. Schott's Vocab (column). The New York Times. 30 November 2008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 ^ Strawberry generation. People's Daily Online. 7 January 2010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3).
- ^ 11.0 11.1 臧声远 2003.
- ^ 杨令瑜 2023,第14-15页.
- ^ 《骂医师“草莓族” 判赔2万登报道歉》,苹果日报,2007年9月8日
- ^ 14.0 14.1 詹孟杰 2015.
- ^ 身體當工具 「水蜜桃族」性愛錯亂.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 ^ 杨令瑜 2023,第21页.
- ^ 17.0 17.1 林洁 2008.
- ^ 林珮萱 2012.
- ^ 梁家瑜 2016.
- ^ 杨令瑜 2023,第94页.
- ^ 杨令瑜 2023,第98页.
参考书目
[编辑]- 翁静玉. 辦公室物語. 台北市: 就业情报. 1993. ISBN 957864504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论文期刊
[编辑]- 杨令瑜. 從新新人類到躺平族 — 分析臺灣年輕人自1990至2022年在報導中的再現與轉變 (学位论文). 国立台湾大学学位论文. 2023-01-01. doi:10.6342/ntu202300761 (中文(台湾)).
- 林宗弘. 赵永佳; 萧新煌; 尹宝珊 , 编. 台灣的民主轉型與世代政治,1995-2010 (PDF). 一衣带水:台港社会议题纵横谈 (香港: 香港亚太研究所). 2014: 171–214 [2024-07-16]. ISBN 978962441598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16).
- 阮晓眉; 汤志杰. 石瑞仁 , 编. 從台灣社會的演變探討個體化風險的問題 (PDF). 风险社会︰个体化的德国当代艺术新世代 (台北市: 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 2014: 52–59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16).
- 黄立立. 草莓族與啃老族?談青年過度依賴現象與輔導策略. 谘商与辅导. 2009: 10–13. doi:10.29837/CG.200908.0006.
- 詹孟杰. 教孩子面對失敗. 师友月刊. 2015, (574): 45–48. doi:10.6437/EM.201504_(574).0010.
- 梁家瑜. 在《過勞之島》安慰拉結. 新使者. 2016, (154): 57–58.
网路来源
[编辑]- 林洁. 「草莓」學生談政治 態度大不同態度大不同 (PDF). 喀报. 2008-11-21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16).
- 臧声远. 六、七年級生,你為何不生氣?. Career就业情报网. 2003-09-20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8).
- 李维伦. 《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上):「尊老年,貶青年」論述源於華人家庭主義. TNL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20-11-17 [202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