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桂战争
蒋桂战争 | |||||||
---|---|---|---|---|---|---|---|
| |||||||
参战方 | |||||||
新桂系 黔系 |
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 粤系 西北军 湘系 滇系 支援: 德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李宗仁 白崇禧 黄绍竑 周西成 † 胡宗铎 夏威 陶钧等 |
蒋中正 陈济棠 唐生智 龙云 刘峙 张发奎 韩复榘等 鲍尔(军事顾问) † 克礼拜尔(军事顾问) | ||||||
兵力 | |||||||
约20万 | 约40万 | ||||||
伤亡与损失 | |||||||
不详 | 不详 |
蒋桂战争,是1929年3月至6月期间,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内部,由蒋中正与新桂系势力之间爆发的一场内战[1]:472。
背景
[编辑]1927年底宁汉分裂,新桂系以其战功结合政治成为国民政府内部的主要派系,对内成功排除武汉政府内政敌汪精卫,对外则以徐州战役失败的理由结合何应钦等将领,逼退蒋中正在南京政府内的地位。除此以外更以宁汉战争为手段,击败湘系军阀唐生智并收编其部队,成功并吞富饶的湖南湖北,实力大增。蒋随后藉“广州张黄事变”复出,新桂系夺权行动短暂受挫,但仍成功扩张地盘至北伐前数倍之大。
1928年,国民政府重启北伐,蒋中正国民革命军、李宗仁新桂系、阎锡山晋系、冯玉祥西北军合共兵力40万北上,成功击败奉系东北军,进占华北。张作霖退回东北途中遭日军暗杀。其子张学良继任后立即主动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使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这时,新桂系势力扩张到河北,势力极盛。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后,四大派别各拥兵数十万,驻军数省地盘。国民政府在蒋中正主导下,以休养生息与战后复员等名义召开“善后编遣会议”,意图裁军。
当时,新桂系得到粤系李济深支持,势力迅速扩展到广西、湖南、湖北和河北山海关至天津一带[1]:472。新桂系拥有“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之番号,下辖十六个军又六个独立师,有兵力20余万。新桂系首领李宗仁担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及武汉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当时控制广东,长期为新桂系之可靠政治盟友,故新桂系实力十分雄厚。而蒋中正第一集团军所属部队有50多万,控制了江南之地,并且,蒋中正身兼中枢首领职位,政治优势十分明显。阎锡山所部第三集团军控制山西,河北北部和平津两市,亦有兵力20多万。冯玉祥第二集团军控制西北,河南等地,兵力达40万。
1929年1月1日,国军编遣委员会成立[2]:18。在1929年初编遣会议上,四大派别都希望本派军队少裁,别派多裁,以谋取最大军政利益。虽然后来的结果是会议破局,但是各派决议为各军应尽快改编为师,四派总和兵力应保持在60万人内,中央政府分配20万人配额,其它派系则维持在10万人左右。各派在善后编遣会议上政治斗争导致矛盾激化,但各派在会后亦陆续按会议决议开始整编部队。
湘案
[编辑]1928年北伐战争第一阶段完成,长江流域以南省分受国民政府控制。在宁汉战争后,支持南京国民政府的新桂系获得了武汉国民政府部分控制的省份,主要增加的控制区是湖南与湖北省,新桂系的核心将领同时也是武汉政治分会的干部,控制了两湖地带的政权。湖南裔实力派军人首领也是当时宁汉战争中拥护武汉国民政府的主要军事后盾,在战败后自然受到驱逐,原本与新桂系合作的第六军军长程潜因后来与李宗仁发生政争,也遭到李宗仁的软禁,并将部队解散。李宗仁后来任命第四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同时也是革命党资深老将鲁涤平主持湖南政务,但鲁涤平与湖南省境部队军事实力最强的青壮派将领何键为政治对手,湖南境内的权力关系仍然相当紧张。在新桂系主导湖南省境的治权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在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邻接区域开辟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为此南京国民政府指示相关省分的部队发起剿共战争,战争产生的耗损自然需要获得补充,但是获得补充军火对于军阀来说便是增强实力的直接途径,而这个行动对于更上层的军阀来说,自然容易产生猜忌。
1929年2月,蒋中正以剿共军火补充的名义提供湘鄂“会剿”总指挥部军火弹药,但鲁涤平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18师优先取得这批物资。对于这个决定不满的何键则将该批物资查扣,并上报武汉政治分会。在新桂系的层峰将领尚未决定如何处置之前,新桂系中阶将领胡宗铎在1929年2月19日国民党武汉政治分会权限指责鲁涤平“剿共不力,把持湖南财政,重征厘金盐务,不服从分会监督”,并将其湖南省政府主席一职撤职。[1]:472并鲁涤平逐出湖南。[2]:18同时新桂系的国民革命军第15师、国民革命军第52师进军长沙[1]:472,将国民革命军第18师缴械。当时此事被称为“湘变”,后世则称为“鲁案”。2月21日,武汉政治分会发布湖南省主席由湖南省政府委员何键接任。
事件发生后,鲁涤平在2月底逃往南京向蒋中正申诉。而南京方面则在湘变发生不久后即得知变故,李宗仁则在2月20日即以治疗眼疾的名义从南京逃遁上海租界,蒋中正委由行政院长谭延闿出面与李宗仁进行协商,李宗仁初步与蒋得到和平解决的共识,并在3月2日同意何键暂代湖南省主席一职。但同时,南京政府也以“违反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各地政治分会不得擅自任免辖区内特定人员”为由,准备与新桂系进行作战。在湖南当地的新桂系并不信任南京政府期望以和平解决的态度,没有就此停火,反而加紧对鲁涤平的亲信部队,谭道源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50师发动攻击。也由于湖南省境内情况毫无改善,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也没有后续动作制止新桂系部队,南京政府对于新桂系的和平解决诚意也失去信心,因此指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国民革命军骑兵第2师、国民革命军第6、10、48师、炮兵团作为预备队,组成讨桂军解决新桂系的叛变问题。
为了确保新桂系的情势孤立,南京政府先是与流亡日本的唐生智和解,协助唐生智返回华北,策反被新桂系控制的湘系军阀部队、并且与粤系军阀领陈济棠、陈铭枢达成同盟,[1]:472并在3月12日将北上南京的粤系领袖,广州政治分会主席李济深软禁在汤山,[1]:472在新桂系部队无法集结的局势确立后,3月21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免去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本兼各职,准备武力讨伐新桂系。张学良在3月19日向蒋中正表态支持南京政府立场,主政四川的刘文辉在3月22日向南京方面表示拥护态度,阎锡山在3月29日向南京表示拥护中央,冯玉祥则在3月30日才向南京表示将偕同中央讨伐新桂系。在3月初起,南京政府使用收买与拢络等手段使其它派系顺服南京,确保新桂系被孤立之情势,而新桂系在这期间则陷入被动,最后失去了北伐战争时扩张的政治版图。
作战经过
[编辑]蒋桂矛盾激化之后,驻扎河北之新桂系部队由白崇禧指挥。白崇禧原定沿保定,津浦路南下徐州,配合湖北桂军东进攻击南京,但其部原多为唐生智旧部。蒋将唐生智从日本接回,并派唐生智赴河北唐山收买其被白崇禧收编之旧部两个师[1]:472。唐生智对旧部之影响,使白崇禧对军队失去控制,幸得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廖磊通知,侥幸逃生,乘船逃离河北。以广西籍士兵为主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军官只得辞职南下,余部被唐生智旧部李品仙收编。蒋桂战争尚未正式爆发,河北桂军已经土崩瓦解。白崇禧乘海轮南下香港,蒋中正命海军截停此海轮,如不尊号令,可将海轮击沉。但消息泄漏,李宗仁委托日本方面派船中途迎接白崇禧护送至香港。李宗仁为保住武汉,于上海电令其第四集团军夏威、陶钧、胡宗铎等三个军在黄陂、武穴一线布布防后,潜回广西组织反蒋[1]:472。而李宗仁、白崇禧因交通原因,均无法返回武汉指挥新桂系部队,黄绍竑留守广西,因粤军态度不明,亦无法北上。新桂系部属实质上进入了各自为战之状态[1]:472。
3月28日,蒋令朱培德指挥5个师由江西省九江、南昌进占武昌至长沙铁路沿线,切断桂军退路;刘峙指挥5个师又1个旅由安徽省与湖北省边境进攻武汉;韩复榘指挥5个师从河南省向武汉进攻[1]:472。3月31日,蒋下达总攻击令[1]:472。随后,被新桂系扶持的湖南省主席何键亦倒向蒋中正。在大军压境的不利情势下,新桂系将领间也因积怨而分裂,胡宗铎、陶钧与李明瑞、俞作柏等人不和。俞作柏与李明瑞接受蒋中正以40万银圆的代价收买,蒋并承诺两人战后将委任广西督办与协办。4月3日,桂军李明瑞所部在花园、孝感倒戈[1]:472。俞作柏、杨腾辉等人与蒋中正接洽后,宣布不参与“内战”,将所属部队沿粤汉铁路撤离。新桂系在武汉周边的防线出现多处缺口,南京政府军趁隙自安徽、江西、河南、宜昌四面进军包围武汉。新桂系被迫放弃武汉,退守湖北西部。同时,李宗仁、白崇禧先后到达香港,自广州西进返回广西,与留守广西之黄绍竑会面。但湖北形势已经不可逆转。
4月11日,国民政府发布《告桂系军队书》,历数新桂系之“罪恶”,并号召桂军士兵放弃抵抗。桂军士兵军心涣散。夏威、陶钧、胡宗铎等部放弃武汉,退向鄂西,在沙市、宜昌等地被包围缴械[1]:472。夏威、陶钧、胡宗铎、叶琪等分别与蒋中正接洽,最后分别辞职,出洋。新桂系在湖北之部队被收编。4月25日,蒋下令进攻广西[1]:472。蒋并去信告李宗仁、白崇禧下野出国,黄绍竑可以留任广西,但广西将由李明瑞、俞作柏主政。新桂系认为此条件十分苛刻,不予接受,动员部队准备迎战。
5月5日,新桂系宣布成立“护党救国军”,通电讨伐蒋中正。计划主动出击,先攻取广东。5月15日,北方之冯玉祥提出与新桂系合作讨蒋,出兵进攻蒋中正。但其属下石友三、韩复榘等人投向蒋中正,冯玉祥的出兵计画因此受挫。
5月中,新桂系部队兵分两路攻入广东,击败粤军,进抵广州城下。蒋中正调集湘军、黔军、滇军等部攻入广西,牵制桂军。桂军与粤军在白泥地区展开决战。桂军侵粤被击退[2]:18。桂军被迫撤回广西。但同时桂军在桂林、柳州一线连连获胜,击败湘军、黔军、滇军等部。同月,湖南何键部由湘南向桂林推进;广东陈济棠部由肇庆攻梧州、贺县;云南龙云部经贵州独山县进占柳州[1]:472。
蒋中正迅速调动李明瑞、俞作柏、杨腾辉所部原桂军南下广东,西进进攻广西。因李、俞、杨所部战斗力较强,迅速攻占了梧州,桂平守将韦云淞弃城,桂军至此已无力再战。
桂军三面受敌,败退龙州[1]:472。6月,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人下野。李宗仁、白崇禧等逃往香港[1]:472、越南西贡、海防等地。6月27日,李明瑞所部入南宁。新桂系势力失败,蒋委任李明瑞、俞作柏、杨腾辉主政广西。蒋桂战争结束[1]:472,以蒋中正方面全胜而告终。
结果及影响
[编辑]历时3个月的蒋桂战争以蒋中正胜利而告终。新桂系自宁汉战争和“二次北伐”以来势力不断扩张,至此受到严重打击,丢失全部地盘,包括大本营广西。所有军事实力基本损失殆尽。6月,新桂系三大首领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被迫避居香港[1]:472。此战蒋中正彻底削弱新桂系,尽管李白黄三人在短短半年后重新执掌广西。但新桂系之政治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新桂系失败,使得冯玉祥、阎锡山两派与蒋中正矛盾加剧,造成随后各派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
李明瑞、俞作柏、杨腾辉三人主政广西后,因政治面貌左倾,并引入共产党邓小平等在广西活动。于是仅3个月后,蒋中正即出兵广西,驱逐李,俞等人,广西政局陷入混乱,李明瑞等其后与邓小平等共产党在广西建立共产党根据地。以杨腾辉、周祖晃、尹承纲为首桂军军官后则重新追随李宗仁。
相关人物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1988年2月第1版,《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 莫济杰、陈福霖著,1991年8月第1版,《新桂系史》,第一卷。广西人民出版社。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编辑委员会 (编).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 上海印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ISBN 7500002440.
- ^ 2.0 2.1 2.2 陈布雷等编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