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贾艾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贾艾梅Amy Carmichael,1867年12月16日—1951年1月18日),北爱尔兰人,南印度的宣教士,是印度杜那瓦团契(Dohnavur Fellow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创办人,帮助当地千位孩童脱离成为庙童(庙妓)的黑暗生活,被称为印度之母,一生奉献给印度,1951年病逝于印度。[1]

生平

[编辑]

家庭背景

[编辑]

  贾艾梅出生于北爱尔兰米利数(Millisle)一个小村庄的小康家庭,家中有七个小孩,她排行老大。父亲与叔父共同经营规模不小的面粉厂,拥有两座工厂、四座磨坊,不仅为村庄里提供多个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营利所得也部分奉献给村庄,在米利数建立第一所学校,并提供福音聚会。贾家世代都是敬虔的基督徒,在长老会教会聚会,他们一家有严谨的圣经教育背景,为人慷慨好施、良善正直,善待工人和居民,深受当地人的爱戴和敬重。[2]而贾艾梅在这样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自然而然也造就她日后热爱奉献、给予,积极拯救印度孩童的宣教生命。

生命转变

[编辑]

  贾艾梅跟一般女孩不一样,虽然家教甚严,却不影响她活泼、叛逆,充满野性的性格;她不爱玩洋娃娃和扮家家酒,反倒喜欢有生命的昆虫和动植物,也常带著弟妹们到处调皮捣蛋。直到她十三岁那年,在一次讲道中听到〈耶稣爱我〉(Jesus loves me, this I know)的诗歌,在唱诗后的静默中,她被神的爱深深吸引,并正式邀请耶稣进到她里面,生命开始转变。自此之后,她更积极认识耶稣,渴望被神吸引,信仰不再是她家人的,而是她亲自经历的。她以下面这段话来形容她当时的感受:

“一个我没有活过的生命,

一个我没有死过的死;

是另一个人的生命,

是另一个人的死──

我把我的永恒全献给祂。”[3]

欢迎厅

[编辑]

  然而在她十八岁时,父亲病逝,家中也因经济萧条开始没落,并且积欠钜款。她身为家中最长的孩子,便一肩扛起重责大任,全家搬到贝尔法斯特(Belfast)城里工作。那时的贾艾梅已经开始服事神的工作,探访家庭、带领聚会、查经等。进到城里后更是找机会向工厂的女工传福音、布道,并带他们进到教会里聚会,虽然这行为已获得传道人的同意,但在当时教会里大部分人的眼中却是极为不妥的事,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女工污秽肮脏,不宜进到教会里。随著贾艾梅接触的女工越来越多,教会已无法容纳这些大批的女工,于是贾艾梅便购建一间会堂,取名为“欢迎厅”,供500多位女工聚会、查经、唱诗使用。不取名教会也是为了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减轻“教会”二字所带来的距离感。目前这间教会依旧存在,并改名叫“欢迎教会”(Welcome Church),承续贾艾梅的福音工作。[4]

宣教之旅

[编辑]

  真正影响贾艾梅开始海外宣教的是一个跨宗派的凯锡克培灵大会(Keswick Convention),创办人威尔逊(Robert Wilson)是贾艾梅的干爸爸,中国内地会的创办人戴德生也是凯锡克培灵会的经常讲员。当贾艾梅听到戴德生在台上分享的宣教使命和负担时,也激起她对宣教的渴望和迫切。1888年,凯锡克成立了宣教委员会,贾艾梅成为第一位宣教士。

  贾艾梅本欲申请中国内地会,却遭到拒绝而辗转到了第一站──日本。在日本宣教期间,贾艾梅遭受各样挑战及水土不服所带来的身体不适,使她患有当时所谓的“日本头痛病”,导致脑衰竭、头痛、发热等,服事一年多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离开日本。即便如此,贾艾梅依然没有放弃宣教,下一站便到了印度的旁边──锡兰。但她在这里依旧无法久待,因为他的干爸爸威尔逊先生中风,使她中断锡兰的服事,回到英国探望威尔逊先生。   在陪伴威尔逊先生十个月后,威尔逊先生身体逐渐好转,贾艾梅便起身继续下一个宣教工场──印度。她自1895年起程后,便再也没有回到她的故乡,接下来五十五年的岁月中,就在印度南边的杜那瓦(Dohnavur)里度过她宣教的一生。[5]

  在印度的宣教过程中,她将自己装扮成印度人,穿戴他们的服饰,学习当地语言,使自己融入当地的百姓。在一次机缘中,她拯救一位从庙宇逃出来的庙童,她开始注意到印度小女孩处境的危险,这些女孩被迫卖到庙宇嫁给神明,也有做童婚、童寡妇、陪葬、杀婴等不人道的对待,她便开始她拯救孩童的计画。贾艾梅有双棕色的眼睛,在她三岁时,她曾经天天祷告神,让她的眼睛变成像母亲一样的蓝色,然而隔天一早照镜子仍旧是棕色的,持续好几天后,她便明白上帝的答案是“不”。现在,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上帝给她一双棕色的眼睛,这是她的保护色,当她装扮成印度人,埋伏当地获取资讯时,不会被发现是外国人。

  为拯救这些女孩脱离悲惨的生命,贾艾梅成立杜那瓦团契(Dohnavur Fellow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照顾、抚养、教育这些被救出来的孩童,将福音传给他们,并训练他们也去服事人。这些小孩都称贾艾梅为“阿玛”(当地语言,母亲的意思),在贾艾梅逝世前,杜那瓦团契的孩子总数已将近千人。此外,在贾艾梅的努力下,印度已于1947年立法通过禁止将小孩送到庙宇去。然而,这样的买卖行为依然持续发生,故杜那瓦团契至今仍旧持续努力拯救孩童的工作。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褟嘉路得(Dr. Ruth A. Tucker),《宣教披荆斩棘史》邱清萍、冯文庄等译,(台北: 中国信徒布道会,2007),221。
  2. ^ 法兰克.修顿(Frank Houghton),《恒爱的光辉──贾艾梅奉献的一生》罗俊哲、以琳编译小组译,(台北:以琳,1994),5-6。
  3. ^ 狄贺妮 (Lois Hoadley Dick) ,《印度之母──贾艾梅》乐恩年译,(香港:大使命基督徒团契,2000),24-8
  4. ^ 好消息,〈不畏强权抢救灵魂 ─贾艾梅宣教士的故事〉,2022/6/8,https://blog.goodtv.tv/goodtvblog/missionary00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丰盛恩典网站,〈贾艾梅〉,2022/6/8,http://www.wellsofgrace.com/resources/biography/camicheal.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

不畏强权抢救灵魂 ─贾艾梅宣教士的故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杜那瓦团契组织(Dohnavur Fellowshi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