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郁达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郁达夫
郁文
个人资料
性别
达夫
出生(1896-12-07)1896年12月7日
 大清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
逝世1945年9月17日(1945岁—09—17)(48岁)(失踪)
 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
籍贯浙江富阳
国籍 大清(1896-1912)
 中华民国(1912-1928)
 中华民国(1928-1945)
配偶孙荃
1920年结婚—1945年结束

王映霞
1928年结婚—1939年结束)
母校东京帝国大学
职业作家
签名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达夫以字行浙江富阳人,中国近代小说家、散文家、人。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郁达夫杭州故居旧影

郁达夫,本名郁文,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县满州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曾先后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之江大学预科(因为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杭府中学(与徐志摩厉麟似是同班挚友)。1913年随兄长郁华日本留学,初入旧制第八高等学校(名古屋大学前身之一),1919年11月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至1922年毕业回国。

他虽然修读的是经济,但文学活动不绝,在留学期间阅读了不少外国小说,以俄国、德国小说居多。1921年,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写作小说。该年10月15日,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内容畅述留学日本时迷恋日本女人的故事,故事也刻画了主角因孤独、性压抑及对中国的矛盾情结所产生的复杂心理结构,轰动中国文坛。

郁达夫与鲁迅和郭沫若均私交甚笃,虽然鲁郭二人文人相轻。

文艺与教学活动

[编辑]

1922年回国后,先在安庆法政专校教英语,翌年辞职。

1923年,任北京大学讲师,讲授统计学。1924年,转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任教,也只任职一年。

1925年起编辑《洪水》杂志。1926年与郭沫若一同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年底辞职。

1926年12月24日到上海,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1]

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上海成立,为创始会员,但不久即退出。同年任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大学[注 1]中文系教授,仅任教四个月。

1933年由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任浙江省政府参议。

1935年,担任《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之主编。

1936年应老朋友、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同年11月13日赴日本访问。12月17日离日回国途中,访问台湾,会见杨云萍黄得时等文化界人士。

抗战时期

[编辑]

抗战初期,郁达夫曾担任《福建民报》副刊主编。1938年携眷至武汉,任政治部设计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曾赴徐州劳军,在各前线参访。同年底,又携眷前往南洋,宣传抗战。

1938年12月,郁达夫抵新加坡,任《星洲日报》文艺副刊《晨星》、《星洲晚报》文艺副刊《繁星》和《星光画报》文艺版的主编。郁达夫热心文化艺术事业,曾和当时旅居新加坡的画家徐悲鸿刘海粟,音乐家任光经常来往。

郁达夫在星洲日报前后三年,共发表400多篇抗日政论,后经台湾学者秦贤次整理为《郁达夫南洋随笔》、《郁达夫抗战文录》二书(台北:洪范书店,1978)。

1940年郁达夫成为新加坡南洋学会创建人之一。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新加坡失守后,郁达夫避难至苏门答腊

遇害

[编辑]

1942年6月初郁达夫流亡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居于当地华侨蔡承达的房屋,并在当地人协助之下开设酒厂维生。

附近地区的日本宪兵队得悉赵廉是当地唯一懂日语的华侨,希望他当翻译。郁达夫不收日军薪金而自愿充当日军翻译,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和华侨,但却引起当地人的许多误解和不满。

1945年,日军已发现他的真正身分。日本投降后不久的某个晚上,郁达夫突然神秘失踪,其失踪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怀疑他被日本宪兵杀人灭口(享年五十岁)或被当地抗日民众作为汉奸秘密惩办的说法都有。虽然日本学者铃木正夫经过研究得出了郁达夫是被日本宪兵下令杀害的结论(写成专书《苏门答腊的郁达夫》),但由于铃木拒绝公布据说私下承认参与此事之日本宪兵的具体个人资料,所以学术界还并不能把这种说法当成定论[2]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证书。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郁达夫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之一。

文学作品

[编辑]

郁达夫的创作受日本文学影响颇深。相应地,日本评论者也对他的作品高度关注。大江健三郎认为郁达夫是“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小说

[编辑]

郁达夫的小说带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亦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当初出版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他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的悲哀。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带有日本私小说风格。

著名小说:

  • 《银灰色的死》
  • 《一个人在途上》
  • 《沉沦》
  • 《南迁》
  • 《茑萝行》
  • 《春风沉醉的晚上》
  • 《离散之前》
  • 《薄奠》
  • 《迟桂花》
  • 《一夜情》

散文

[编辑]
浙江桐庐严子陵钓台碑园郁达夫《钓台的春昼》碑

郁达夫亦写游记散文政论文学评论等,其中以游记与写景散文最为著名。

著名游记:

  • 《钓台的春昼》
  • 《西溪的晴雨》
  • 《超山的梅花》
  • 《马六甲游记》

日记

[编辑]

郁达夫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已出版日记的作家,作品包括:

  • 《日记九种》
  • 《芜城日记》
  • 《回程日记》
  • 《沧州日记》(1932年10月6日—10月13日)
  • 《水明楼日记》(1932年10月14日—11月10日)
  • 《梅雨日记》(1935年6月24日—7月27日)
  • 《秋霖日记》(1935年9月1日—9月20日)
  • 《咚馀日记》

戏剧

[编辑]

毕华流的校园小说有一角色以此人命名。

  • 1994年台湾电视剧,台视 《郁达夫的爱与恨》 ,艾伟饰演郁达夫。
  • 中国广播公司午夜奇谭广播剧码《文艺作家郁达夫传》。

旧诗

[编辑]

郁达夫自1910年起便作旧体诗,亦颇有声名。与王映霞失和后,将事情经过写成组诗《毁家诗记》,有诗十九首、一阙。

台湾作家刘心皇编有《郁达夫诗词汇编全集》(台北:台湾商务,1982)。

译作

[编辑]

郁达夫精通三种外语,故亦有不少翻译作品。

家庭

[编辑]
郁达夫跟王映霞的合照

郁达夫有三次婚姻,育有十一个孩子。[3]

1917年8月28日,奉母命与孙荃订婚。孙荃(1897年10月16日—1978年3月29日),原名孙兰坡,小字潜媞,浙江富阳人。大约在1917年10月16日之后,改名孙荃,字兰坡。郁达夫有七言绝句题为《为某改字曰兰坡名曰荃》。订婚之后郁达夫前往日本留学。1920年正式结婚。生有两子两女:龙儿(长子,早夭)、黎民(原名洁民,小名文儿,长女,1925年—)、天民(次子,已逝)、正民(次女,已逝)。

1927年1月14日,他认识杭州人王映霞。王映霞(1908年1月25日—2000年2月5日),本姓金,小名金锁,学名金宝琴,大约在13岁时过继给外祖父做孙女,改名王旭,号映霞,后来以映霞为名。6月5日,郁王两人订婚,孙荃和郁达夫分居。大约在翌年的3月中旬,郁王两人在上海结婚。育有四子一女:飞(小名阳春,1928年-)、静子(早夭,1929年11月-1931年?)、云(小名殿春,1931年3月17日-)、亮(小名耀春,早夭,1933年5月-1934年?)、荀(小名建春,1936年9月?-)。

1938年7月4日,王映霞出走,郁达夫找到情书三封,证明她早已和浙江省官员许绍棣私通。翌年两人正式离婚。郁达夫在《毁家诗纪》详细记载了此事。

郁达夫曾作诗《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遗留品》一首:

凤去台空夜渐长,挑灯时展嫁衣裳;
愁教晓日穿金缕,故锈重帏护玉堂。
碧落有星烂昴宿,残宵无梦到横塘;
武昌旧是伤心地,望阻侯门更断肠。

及词《贺新郎》一首:

忧患馀生矣,纵齐倾钱塘潮水,奇羞难洗。欲返江东无面目,曳尾涂中当死。耻说与,冲门墙茨。亲见桑中遗芍药,假作痴聋耳。姑忍辱,毋多事。
匈奴未灭家何恃?且由他,莺莺燕燕,私欢弥子。留取吴钩拼大敌,宝剑岂能轻试?歼小丑,自然容易。别有戴天仇恨在,国倘亡,妻妾宁非妓?先逐寇,再驱雉。

郁达夫到苏门答腊后,于1943年9月15日与当地华侨女子何丽有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大雅(幼子,1944年—)、美兰(幼女,遗腹女,1945年—)。

遗迹

[编辑]

现在杭州仍保留有郁达夫故居,地址在杭州大学路场官弄63号,是1933年4月郁达夫为暂避国民政府的政治迫害,从上海举家移居杭州时购置的寓所。

纪念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原安徽大学为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与现安徽大学为两所不同院校。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郁达夫. 郁达夫文集第九卷:日记书信. 广州: 花城出版社. 1981: 33. 
  2. ^ 凤凰网. 历史上的今天:郁达夫遇难,疑被日本宪兵杀害. 2013年9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4日). 
  3. ^ 郁达夫的女儿们. 赤峰日报 来源:《作家》. 2010年5月16日 [2011-07-18] (简体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来源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画像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