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洛夫勒-弗赖塔格反应
外观
霍夫曼-洛夫勒-弗赖塔格反应 Hofmann–Löffler–Freytag reaction | |
---|---|
命名根据 | 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 卡尔·洛夫勒(Karl Löffler) 库尔特·弗赖塔格(Curt Freytag) |
反应类型 | 成环反应 |
霍夫曼-洛夫勒-弗赖塔格反应(德语:Hofmann-Löffler-Freytag-Reaktion),简称HLF反应,又称霍夫曼-洛夫勒反应(Hofmann-Löffler-Reaktion)指加热或光照条件下,N-卤代胺合成相应的环胺,如吡咯烷。[1][2][3]
例如N-正丁基吡咯烷的合成:[4]
反应机理
[编辑]加热或光照下,氮卤键发生均裂,产生的氮自由基发生分子内1,5-或1,6-氢迁移,生成相应的碳自由基,然后和卤素自由基偶联。形成的卤代胺中间体进一步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然后在碱的作用下,得到环胺产物。
反应实质是氮自由基进行的分子内氢迁移反应,由于形成的N–H键键能比一般的烷烃C–H键能大,因此在能量上比较有利。1,5-氢迁移经过六元环过渡态,张力小,空间位阻上也比较有利,因此1,5-氢迁移得到的吡咯烷类衍生物是反应主要产物。
一个类似的反应是巴顿反应,后者是烷氧自由基发生的分子内氢迁移反应。
历史
[编辑]1880年代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在确定六氢吡啶结构的过程中,发现1-溴-2-丙基六氢吡啶与热硫酸作用,可以产生八氢中氮茚。1909年,卡尔·洛夫勒和库尔特·弗赖塔格将这一转化推广到从一般的二级胺合成吡咯环类化合物。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A. W. Hofmann. Ueber die Einwirkung des Broms in alkalischer Lösung auf die Amine. 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en Gesellschaft: 558–560. doi:10.1002/cber.188301601120.
- ^ Karl Löffler, Curt Freytag. Über eine neue Bildungsweise von N-alkylierten Pyrrolidinen. 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en Gesellschaft: 3427–3431. doi:10.1002/cber.19090420377.
- ^ March, Jerry (1985).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 thi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SBN 0-471-85472-7.
- ^ George H. Coleman, Gust Nichols, and Ted F. Martens, "1-n-Butylpyrrolidine", Organic Syntheses, Coll. Vol. 3, p.159 (1955); Vol. 25, p.14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