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调查研究中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调查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为非官方的民意调查研究和决策谘询机构,主要就港澳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管治等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向有关方面提供政策建议和谘询意见。另外,该中心亦透过合作或资助方式,与本港、澳门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进行各项政策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除供媒体发表外,亦在该中心的网站公开。

个别研究及评论文章

[编辑]

香港调查研究中心时有文章在港澳报章发表,如2008年4月的西藏问题系列文章:《一国两制是否适合西藏?》、《藏民抗议活动的背景分析》、《达赖和班禅历史地位及政治理念的比较》等。

2009年初,该中心公开发布研究报告《论香港立法会议员专职化》,这是香港第一部专门、全面、深入研究香港立法会议员专职化的著作,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爱诗及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为该书写序及予以推荐。《论香港立法会议员专职化》报告从立法会权力的增大、选举方法的改变、议员工作量的增加、避免利益冲突、吸引人才投身议会工作、政党政治的发展,以及市民对议员工作质素的要求增加等方面,全面深入分析议员专职化的必要性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议员专职化或高度专职化势将成为未来香港政治的必然选择。不过,报告强调要实行议员专职化,必须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和政治现实出发,并结合香港未来的政制发展步伐,先易后难,按部就班,有秩序逐步推进。根据这个原则,报告提出了实行议员专职化的短期方案和中长期方案。(梁爱诗及曾钰成为该书撰写的序言)。

2009年7月7日,该中心发表文章《曾荫权扭曲了授勋意义》,批评“曾荫权上任特首后,将荣誉勋章重点赠予主要官员和友好的大商家,不但显示他‘亲疏有别’、‘公器私用’的本性,更扭曲了设立勋章制度的意义,客观上也宣扬了唯高官、唯大商家至上的错误价值观”。文章建议“特区政府应改变授勋的制度和标准,对香港各行各业有杰出贡献的人士颁授较高或最高勋章,这有利于匡正社会风气,鼓励社会多元化及和谐发展,推动香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1]

2010年1月19日,香港调查研究中心就《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谘询文件》,向香港特区政府提交意见书《循序渐进迈向“双普选”》。 (意见书全文)

各种民调

[编辑]

该研究中心亦于2003年起从事各类民意调查,其中较为大众关注的是2007年11月,由香港树仁大学社工学系及香港调查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的港岛区立法会补选民调,香港多家报章如信报、星岛日报、文汇报、大公报、都市日报、头条日报等都有引用该中心的民调结果。(此项民调的每次结果)

就香港特区政府副局长及政治助理薪酬问题,香港调查研究中心于08年6月8日至9日进行街头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95%受访市民认为副局长薪酬过高,认为政治助理薪酬过高的更高达67.15%。另外,只有16.26%受访者认同政府在副局长及政治助理入职时根据各人年资及能力等情况将薪酬距离拉开。中心之前也曾就候任副局长拥有外国居留权问题,于08年5月27至28日透过街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5%受访市民认为候任副局长拥有外国居留权“有问题”。

票站调查

[编辑]

香港调查研究中心近年进行多项票站调查,用作学术研究用途。其中一次是安排约400名调查员,于2007年12月2日上午7点30分至晚上10点30分,分别在港岛区各票站进行票站调查,成功访问58900名投票完毕的选民,约占港岛区已投票的选民人数320000的18%。选举后,该中心完成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就票站调查所得数据作出统计和分析。票站调查报告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观点:政坛垄断化,新人出头难。

该中心于2008年4月致函选举管理委员会,就“2008年立法会选举指引”中“票站调查”部份表达意见及建议(全文内容)。该中心所作的一些建议,香港选举管理委员会七月初公布的票站调查指引中得以体现。

该中心一名研究员曾于2009年1月出席由民主动力联同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计划举办的票站调查的研讨会, 并担任嘉宾讲者,发表了题为“不应将票站调查政治化”的演讲。 (演讲全文)

2008年9月7日,该中心就2008立法会港岛区选举进行票站调查,选举结束后将票站调查研究报告在互联网上载及交给本地传媒公开发表(报告全文)。

该中心曾于2009年湾仔区议会鹅颈选区补选期间进行票站调查,而该票站调查报告在该中心网站刊登。

2009年3月16日的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会议进行关于“票站调查”的讨论。作为一间经常从事民意调查和票站调查的机构,香港调查研究中心应委员会的邀请,撰写了“关于票站调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意见书。意见书重申该中心的一贯立场:票站调查有其必要性、不应对调查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和限制、不应对票站调查数目设置限制、不应对调查机构背景和调查目的作胡乱推测。意见书也强调,票站调查的公信力在2008年立法会选举前夕发生的票站调查风波中严重受损,势将影响日后各机构开展票站调查及其他类型民意调查的工作,从而影响香港的资讯流通、学术自由,以及民主政制的理性、良性发展。意见书强调现有票站调查指引历年来行之有效,广为公众接受,政府不应作大幅修改。不过,意见书仍对票站调查有一些完善措施的建议,包括:对在选举结束前发布票站调查结果的违例者加强罚则、规定调查员在访问时主动向选民表明票站调查的自愿性、要求调查机构于选举后1个月内公开调查资料以增加票站调查的透明度、加强向市民宣传票站调查的必要性及鼓励市民自愿参与票站调查工作。 (立法会文件:关于票站调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网上讨论平台

[编辑]

香港调查研究中心亦于2006年底开设网上讨论平台“香港民意网”。该网站崇尚言论自由及多元包容,任何人都可在该网站发表任何意见。

组织背景争议

[编辑]

2007年底开始,有媒体报导,指票站调查一类组织是否被建制派作为选举的工具。从报章据警务处社团事务处资料显示,香港调查研究中心之注册地址为湾仔骆克道嘉洛商业大厦18楼,可是门外并没有水牌介绍,其中的女职员亦否认该地址为调查组织。一名姓庞的职员则称研究中心并无任何政治背景。另有媒体报导,质疑香港调查研究中心的票站调查是否被亲建制派政党作为选举工具。

2008年9月,该中心研究员吴文涛在《头条日报》及网站发表文章《泛民限制票站调查的谬误及阴谋》,反驳公民党汤家骅等人指责部份非大学研究机构是亲北京阵营的选举工具,旨在透过票站调查来调整配票策略的论调。[2]另外,香港调查研究中心于2009年3月16日向立法会政制事务委员会提交的“关于票站调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意见书中,也驳斥了汤家骅等人的指责。

[3][4][5]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