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号战车
IV号战车 Panzerkampfwagen IV | |
---|---|
类型 | 中型坦克 |
原产地 | 德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9~1945年(德国) 1954~1967年(叙利亚) |
使用方 |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克虏伯 |
生产商 | 克虏伯、沃玛格、尼伯龙根 |
单位成本 | 103,462帝国马克 |
制造数量 | 约9,200辆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B型:16吨;C型:18.14吨 D型:20吨;F型:22.3吨 G型:23.6吨;H型:25吨 |
长度 | 7.02米 |
宽度 | 2.88米 |
高度 | 2.68米 |
载员 | 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及无线电操作员) |
装甲 | 炮塔正面50毫米/10° 炮塔两侧30毫米/26° 炮塔后方30毫米/10° 炮塔顶10毫米 车体正面80毫米/11° 车体侧面30毫米(后期型号加5毫米裙甲) 车体后面20毫米 |
主武器 | 75毫米Kw.K. 40 L/43(1942~1943年) 75毫米Kw.K. 40 L/48(1943~1945年) |
副武器 | 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 |
发动机 | 迈巴赫A型:HL 108 TR 12缸汽油引擎
|
功率/重量 | 12马力/吨 |
悬挂 | 弹簧悬挂(C型开始使用板簧悬挂系统) |
作战范围 | 200公里 J型:320公里 |
速度 | A型:31公里/时〔道路〕 B型:39公里/时〔道路〕 42公里/时(道路) 16公里/时(越野) |
IV号战车(德语:Panzerkampfwagen IV, Pz. Kpfw. IV),编号为Sd. Kfz. 161,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且与专门执行反战车任务的III号战车协同作战。在III号战车的整体性能逐渐不敷二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IV号战车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而比III号战车有更大的改良空间,因此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它逐渐成为装甲师装备的主力车种。IV号战车较大的改良空间亦使其较为容易改装,既有改造为突击炮、驱逐战车,也有改造为弹药运送车、架桥坦克等,成为用途最广泛的坦克。从投产至二战结束,德国共制造了逾8,800辆IV号战车或其改造型。IV号战车参加了二战几乎所有战役,而且表现出相当的可靠性,没有像黑豹坦克初期型号有大量的技术问题,就数量、服役时间来看,IV号战车是德国装甲兵的主力,因此被德军装甲兵昵称为“军马”[1]:184。IV号战车除了由德国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后仍有国家将其投入战争。
历史
[编辑]发展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其中协约国禁止其发展与生产坦克[2]:70,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德国军方已体察到未来建立装甲部队的需求,故机动兵总司令部参谋海因茨·古德里安于1930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3]:43。1934年1月,陆军武器署提出了由III号战车与IV号战车两种坦克搭配组成装甲部队,前者作为主力,而后者则定位为支援型战车[4]:4。除了主炮之外,IV号战车皆与III号战车相似,同样有5名乘员,并配搭无线电系统以便于沟通,同时总重量限制在24吨左右[5]:79。
为规避条约,IV号战车最初研发时有著“中型拖拉机”的代号,后来德军改以“营长用车”(德语:Bataillonsführerwagen, BW[6]:1)为代号继续研发[1]。1934年年底,陆军武器署交予克虏伯、莱茵金属及MAN开发[7]:4。虽然当时流行多炮塔坦克,但它们仅设计了几款单炮塔战车[8]:5。
莱茵金属交付的原型车重约18吨,并配备320马力的引擎,最高时速为30公里/时。原型的引擎舱位于车身后方。驾驶员与无线电操作员分别处于战车左前及右前方,无线电操作员同时兼任机枪手。炮塔方面,坦克指挥官坐在车顶舱口下方,而炮手位于炮膛左边及装载机右边。炮塔比底盘中心线向左偏移了66.5毫米,而引擎则向右移动152.4毫米,以清除扭矩轴与转动炮塔的电动马达间的阻隔物,同时让扭矩轴连接到驾驶员与无线电操作员之间的变速箱。由于非对称布局,坦克右侧留有大量空位,这里后来用于放置弹药柜[7]:5。陆军武器署后来要求悬挂系统使用新设计的扭力杆,以允许负重轮能垂直偏转得更大,借此提高越野性能及乘员的舒适性[7]:5。但后来,由于对新型坦克有迫切需求,陆军武器署放弃使用扭力杆,改以技术成熟的弹簧式悬挂。1935至1936年,所有原型经过各种测试后,陆军武器署最终选择克虏伯公司的方案,并赋予编号“第622号试验车”(德语:Versuchskraftfahrzeug 622, Vs. Kfz. 622)[2]:70,指定由其进行生产[7]:5,1937年10月,克虏伯于马德堡的工厂开始生产四号坦克[9]:46[10]:13。IV号战车即成为德国于二战前开发的最后一款坦克。
生产
[编辑]克虏伯于马德堡开始生产IV号战车A型。然而,IV号战车却没有像III号战车有大量不同生产商,因此1941年底前马格德堡成为IV号战车唯一一座生产基地。
IV号战车生产情况 | ||||||||||
0000 各年生产量[10]:86 | ||||||||||
年份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总数 |
生产量 | 13 | 102 | 141 | 278 | 481 | 994 | 3,014 | 3,125 | 375 | 8,523 |
00000000000000 各型号生产量[10]:32[8]:29[11]:9,31 | ||||||||||
型号 | A型 | B型 | C型 | D型 | E型 | F1/2型 | G型 | H型 | J型 | |
年份 | 1937 | 1938 | 1938~1939 | 1939~1940 | 1940~1941 | 1941~1942 | 1942~1943 | 1943~1944 | 1944~1945 | |
生产量 | 35 | 42 | 140 | 229 | 223 | 637 | 1,687 | 3,774 | 1,758 | 8,525 |
1935年10月15日德军成立了第一批装甲师,当时战车排辖下只有I号战车及II号战车,原本预定要追加III号战车及IV号战车,但由于III号战车仍在试制阶段,故IV号战车的生产进程被迫延后,其生产效率甚至在战争开始后仍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1]:138,以致于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在开战初期也仅有几辆IV号战车可供调派的境地[12]:57。
德军原预想IV号战车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大,故列为武器生产顺位较后者,这亦是战争初期IV号战车只由一个厂商负责生产的原因[1]:17。1940年初期,只有约少量工人在克虏伯于马德堡的工厂中工作,生产能力只达一合同中约定的35%[13]:38。1941年,F1型开始生产,此时沃玛格、尼伯龙根工厂亦加入参与生产[1]:40。1942年,当III号战车的升级潜力用尽后,德军开始大规模生产IV号战车,其装甲钢板、底盘和炮塔主要由克虏伯的埃森厂房供应,引擎为迈巴赫制,变速箱则来自采埃孚[10]:59,总造价刚好不超过10万帝国马克,若不计算武器、无线电等设备的情况下,每造一辆IV号战车需要下列原料:39吨铁、116公斤橡胶、238公斤铝、63公斤铅、195公斤铜、66公斤锌及1.2公斤锡[12]:59。
IV号战车设计之初为方便组装,生产工作即将车体分为4个部份制造,分别为底盘、车头结构、车尾结构及炮塔,组装时只需用螺丝把四大部份拴在一起即可[1]:187,之后的黑豹坦克与虎式坦克皆没有采用此方式,而是利用焊接制成[1]:187。由于生产线很少达至理想状态,每辆IV号战车约需花2,000小时来组装[13]:90,各部件生产时间的完整生产周期更高达15,000小时左右[10]:150。德军生产IV号战车初期,于钢板加工作业耗费不少时间,然而自1943年引进了气焊与气割两种新技术后,克虏伯粘接坦克表面硬化钢的时间大大缩减了近100小时[13]:60。虽然德军在生产作业时不时遭遇原料短缺的问题,以致于锰、铬、钼及钢的比例不如预期,进而使其应有的質量降低,但受益于表面处理工艺较佳,使IV号战车的钢板抗压性依旧相当良好,根据一项英国《布氏硬度测试》的资料显示,IV号战车G型的正面装甲达HB 520,为当时德军坦克中硬度最高者[5]:82。
1943年,德国军方打算停止生产IV号战车,全力量产黑豹坦克,然而当时位居装甲兵总监的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加反对,指若真的如此,前线将有一天没有任何一辆坦克可以使用[1]:184[14],军方其后撤回命令。当年4月克虏伯收到命令要改为生产黑豹坦克,4个月后又要改回IV号战车,此一转换就浪费了30万工时,相当于生产150辆IV号战车[13]:135。同年12月,克虏伯工厂开始转产IV号突击炮;1944年春,沃玛格工厂亦开始生产IV号歼击车,只剩下尼柏龙根工厂继续生产IV号战车[10]:86。德国工业随著战事发展逐渐崩溃,盟军的空中和地面攻势压力越来越大,尼伯龙根工厂亦遭到轰炸而严重损坏,1945年3月至4月的生产量更下降到1942年前的水平,每月只有约55辆坦克驶下生产线[15]:16。
型号
[编辑]IV号战车A型
[编辑]1937年10月生产的IV号战车第一种型号,编号为1/BW。其动力由迈巴赫HL 108 TR供给,引擎输出250马力,并使用SGR 75变速箱驱动5个前进及1个倒车档[7]:8[16]:6来实现31公里/时的最大道路速度[16]:6。IV号战车A型使用75毫米Kw.K. 37 L/24火炮,该炮初速较低,主要用以发射高爆弹以作支援[1]:17[16]:7。使用穿甲弹时,初速能达到430米/秒,在700米距离外射击可以击穿30度倾斜装甲板至43毫米。一挺7.92毫米MG34通用机枪置于主炮炮塔同轴,另一挺则置于前装甲板上[7]:5[15]:4。IV号战车A型正面装甲厚14.5毫米,炮塔则有20毫米的装甲,然而它们只能防御炮弹破片,轻型反坦克炮之炮弹等[7]:6[16]:7。此型号很少走上战场,主要用作培训装甲兵及制造技师[1]:11。
IV号战车B型
[编辑]1937年,IV号战车B型开始生产[2]:70,编号为2/BW。IV号战车B型将原有的引擎换成功率更高的300马力迈巴赫HL 120 TR,同时使用新型SSG 75变速箱以提供6个前进和1个倒档。尽管重量增加至16吨,但坦克的速度仍提高至39公里/时[7]:6[16]:6。倾斜装甲板最大厚度增为30毫米[7]:6[16]:7,连接在车体上的机枪亦被替换成手枪射击口。
IV号战车C型
[编辑]1938年,IV号战车C型开始生产[2]:70[7]:6,编号为3/BW。其将炮塔装甲增厚到30毫米,从而使坦克增重至18.14吨。在完成了40辆IV号战车C型的组装后,由80341底盘编号开始,引擎再改为改良版HL 120 TRM。军方此时将IV号战车作为提供火力支援以压制目标的角色,相对之后的IV号战车D型也只是其改进版,实体没有太大改变[1]:17。
IV号战车D型
[编辑]1939年8月,IV号战车D型开始投入生产,编号为4/BW和5/BW。IV号战车D型重新安置车体机枪,同时炮塔机枪的内部炮盾改为外部炮盾。此外,装甲再次获得提升,侧面装甲的厚度增至20毫米[16]:7。1939年9月波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增产IV号战车,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 Kfz. 161[2]:70。
为对抗英国玛蒂尔达II步兵坦克,德军原定替IV号战车换上由PaK. 38反坦克炮改制而成的50毫米Kw.K. 38 L/42火炮。然而,由于德军在法国进展神速,订单在进入生产程序前被取消[15]:5。
IV号战车E型
[编辑]1940年9月,IV号战车E型开始生产,编号为6/BW。其将正前方装甲提升至50毫米,并临时在倾斜装甲加上一块30毫米厚钢板。炮塔后方甲板改变了其倾斜度。最后,指挥官的车顶舱口向前移动[1]:40。旧式IV号战车回厂修理时亦会作此改動。
IV号战车F1型
[编辑]1941年4月,IV号战车F型开始生产,编号与后来的F2型同为7/BW。与IV号战车E型的附加式装甲不同的是,IV号战车F型于炮塔及正前方上直接安装上50毫米装甲[7]:6,而侧部装甲亦同时加厚至30毫米[16]:60。改装后坦克重22.3吨,这使厂商相应将履带宽度由380毫米增加至400毫米以减少地面平均承受的压力,宽一点的履带也有助安装雪地单向齿轮配件。生产商同时改造了滚轮及前链轮[2]:71。
IV号战车F2型
[编辑]1941年5月26日,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几星期的一场会议中,阿道夫·希特勒决定增强IV号战车的火力。克虏伯获得该合同,它整合了50毫米PaK. 38反坦克炮到新型车体,编号为Sd. Kfz. 161/1。第一辆原型车于1941年11月15日交付[17]。
然而,一个月后出现的苏联KV-1与T-34坦克使德军发现他们需要更强力的坦克炮[7]:7。1941年11月,曾经决定使用的50毫米主炮又被放弃,改用莱茵金属制的75毫米PaK. 40反坦克炮。由于该炮的后座行程甚高,IV号战车的炮塔根本放不下,故以加装炮口制退器,加强制退机性能与缩短弹壳降低发射药装药量方式缩短后座行程,成为75毫米Kw.K. 40 L/43[15]:6-7。这些手段也造成PaK. 40与Kw.K. 40的弹药需要各自专用而不能通用,增加了后勤负担。最初IV号战车的炮管安装了单腔球型炮口制退器,提供了略低于制退系统总需求一半的制退能力[15]:7。这种装备长炮管75毫米Kw.K. 40 L/43的IV号战车F型被命名为IV号战车F2型,装备短炮管75毫米Kw.K. 37 L/24的IV号战车F型就更名为F1型。当发射PzGr. 39穿甲弹时,炮弹的初速从以前的430米/秒提高到990米/秒[2]:71,能于1,830米外穿透77毫米的钢制装甲板[2]:73。坦克的重量此时增加到23.6吨。除了生产时装上长炮管外,有25辆回厂维修的亦改装上长炮管[1]:41。三个月后,IV号战车F2型重新命名为G型[15]:8,早期的IV号战车G型与IV号战车F2型没有太大分别。
IV号战车G型
[编辑]IV号战车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其又小改进了几次,编号为8/BW。鉴于该坦克几近达到改装上限,为了避免再增加重量,侧面附加的20毫米钢板遭到删除,但基本装甲厚度增加至30毫米。省下来的重量转移到前方装甲,该处附加了一块3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板,至此正面装甲厚达80毫米。正面装甲附加的30毫米装甲板其后又改至焊接在装甲上[16]:38。除了因为增加重量而导致驱动系统发生技术问题,1942年11月8日的报告显示增厚的正面装甲受到部队好评。此时军方决定为IV号战车上一块30毫米附加装甲板,1943年1月5日,阿道夫·希特勒决定将所有IV号战车改为80毫米正面装甲[17]:59。此时,美国M4谢尔曼坦克只能在100米以内击穿IV号战车的正面装甲[18]。为了简化生产,炮塔两侧和正面右侧的观察镜被拆除,而两个备用车轮则放在车体左侧后方。然后再将7个备用履带链放置在正面倾斜装甲板之上。在较热地区执行任务的坦克改善了后侧的通气口,而在较冷地区执行任务的坦克则加设加热冷却液的装置及一个起动液喷射器。新光源取代了原来的大灯,炮塔上的通讯器亦遭拆除[15]:11-12。1943年3月19日,第一辆在两侧和炮塔加了侧边装甲裙的IV号战车展出[17]:63。IV号战车G型后期将指挥官的两片式舱门改为一个较大加厚的圆型舱门。1943年4月,原来的75毫米Kw.K. 40 L/43改为更长的75毫米Kw.K. 40 L/48,并加上一个重新设计的双腔式炮口制退器[15]:12。IV号战车在此时开始取代了III号战车的地位[1]:41。
IV号战车H型
[编辑]1943年4月,IV号战车H型开始生产,其车体改进为Sd. Kfz. 161/2,编号为9/BW。IV号战车H型亦由将附加式装甲改为单一80毫米装甲而改善了其完整性[1]:66。德军步兵备有HHL磁吸反坦克雷,为了避免盟军加以复制利用,因而为坦克加上Zimmerit防磁吸涂层[16]:44。坦克的侧面和炮塔四周进一步增加5毫米侧裙及8毫米炮塔裙[7]:8。IV号战车H型生产期间,其橡胶覆盖的回轮改为纯铁制,车身也为容易损坏的侧裙设置三角支架[15]:13。这使坦克的重量跃升至25吨,直接导致H型的越野时速大幅下降至16公里/时[16]:44,即使换装III号战车的SSG 77变速箱亦没有解决问题[7]:8[1]:66。用来发射S雷的人员杀伤雷发射器[1]:191也因为弹药的存量已经很少至近乎没有[15]:14而取消。
IV号战车J型
[编辑]IV号战车J型为IV号战车H型的后继款式,二者相差不大,但由于德军战损非常多,IV号战车J型大幅简化其生产过程以增加生产速度[7]:9,编号为10/BW。用来协助旋转炮塔的电动马达遭移除,故此组员需自行手动旋转炮塔[1]:66。留下来的空位用来作辅助燃料槽,该槽容量达200升,故其巡行里程程增至320公里[16]:53-54。厂方移除炮塔上的手枪射击口及观察口,同时简化引擎的散热器[15]:14。此外,取消了结构较复杂的消音器,代之以两支仅配置抑焰器的排气管。1944年后期,德军的装甲车的坦克不再使用Zimmerit防磁吸涂层,同时IV号战车的侧裙改为铁网制,履带顶支轮亦由4个减至3个[15]:15[1]:66。
IV号战车炮塔升级型
[编辑]为了加强IV号战车的火力,军方曾尝试将黑豹坦克的炮塔连同其75毫米Kw.K. 42 L/70火炮安装至IV号战车J型的车体上,结果以失败告终。鉴于此,军方认为IV号战车已达其改装极限。[7]:9。
III/IV号战车
[编辑]同时使用III号战车和IV号战车的部件,最终停留在蓝图阶段,未制造。
外国使用
[编辑]IV号战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出口最多的坦克[16]:63,包括轴心国、合作国与中立国都曾使用过。1942年,德国赠送了11辆IV号战车给罗马尼亚、32辆给匈牙利,它们大部分于1942年末至1943年中的东线战场中损失[16]:63-66。罗马尼亚于整场战争中约获得120辆不同型号的IV号战车[19]:78。保加利亚也由德国提供了46辆[16]:66(亦有88[7]:44、91[15]:41辆的说法)IV号战车,另外还有12辆交给意大利作为重建装甲师的核心,它们于贝尼托·墨索里尼被推翻时主要用作训练坦克组员,而当1943年义大利被德国占领时,这些IV号战车又被德国收回[16]:66。身为中立国的西班牙曾于1943年3月向德国提出100辆长炮管IV号战车的军事援助以替换苏联T-26,但直至同年12月,德国仅交付20辆IV号战车H型[16]:76-82。1944年2月,西班牙又再提出其请求,这次数量为33辆,而德国的出口公司同时希望另外提供67辆,总数又一次是100辆,但最终西班牙却没有获得任何四号坦克。1944至1954年间,IV号战车一直是西班牙拥有的最优秀坦克。另外在二战期间,德军曾有一艘装载了IV号战车的运输船因为受到英国军舰的追击而逃进西班牙港口,西班牙政府随即扣押这些坦克。芬兰也曾向德国购买过30辆IV号战车,但1944年只收到了15辆。同年第二批IV号战车交付给匈牙利,数量为62辆[16]:66(一说为72辆[15]:41),但其中20辆又被用于补充德军的损失[15]:41。合计共297辆IV号战车交到德国的盟国手中[16]:67。
除了德国的盟国外,其敌人亦有取得IV号战车并加以使用。苏军将缴获的IV号战车命名为T-IV,用于1942至1943年间的东线战场,还曾投入到北高加索地区的攻势作战。到了战争最后两年时,这些坦克改变了用途,主要用作渗透德军,极具地域特色的德军很容易就被这些坦克所蒙骗,近卫坦克第四集团军的列柳申科中将还特别指出,以IV号战车执行任务的效果比黑豹坦克好[20]:60-63。苏联的库宾卡测试人员检测该车时指出,IV号战车易于驾驶、空间较大因此乘员较舒适、噪音也比T-34小得多。缺点方面则是其高耗油量,驾驶旁边的变速箱发出大量热和噪音,紧急出口也会被裙边阻挡[20]:60-63。
20世纪60年代,叙利亚从法国获得数辆IV号战车,并将其车载机枪更换至苏制12.7毫米机枪。这些坦克用于轰击戈兰高地以下的以色列定居点,并在1965年中被以色列百夫长坦克击毁[7]:44。叙利亚从西班牙获得另外17辆IV号战车,它们亦有用于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9]:50。叙利亚另外还装备过少量同样使用IV号战车底盘的IV号歼击车及黄蜂自行火炮。
-
出口到芬兰的IV号战车J型
-
西班牙于二战时期扣押的IV号战车J型
-
以色列于中东战争时期缴获的IV号战车
作战历史
[编辑]IV号战车是德国唯一一款整场战争都维持生产及使用的坦克[16]:4[21]:36。其总量甚至达德意志国防军拥有的坦克之30%[16]:3。尽管其于1939年已经开始服役,二战开始时德军的装甲部队大部分仍是I号战车及II号战车[21]:51。但这些坦克于西班牙内战中对苏联T-26显得有心无力[21]:34。
波兰、西线、北非
[编辑]二战前德军生产的211辆IV号战车,其中参与波兰战役的有198辆,其馀则留在装甲兵学校或预备队等[22]:273。当时德军坦克共有1,445辆一号坦克、1,223辆II号战车、98辆III号战车及211辆IV号战车,III号战车和IV号战车占总数不足10%[7]:24。第1装甲师有比较平均的坦克比例,旗下每营有17辆I号战车、18辆II号战车、28辆III号战车及14辆IV号战车。其馀的装甲师就只有34辆I号战车、33辆II号战车、5辆III号战车及6辆IV号战车[4]:37。整场战役中只有19辆IV号战车遭搫毁[23]:636。波军具有击毁德军装甲部队能力的战车不足200辆,反倒是其反战车炮对后者造成的威胁较大。此亦使德军官兵对步兵支援坦克——IV号战车的期望更大[7]:33。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开始。虽然此前中型坦克产量开始增加,但该战役的主力仍是轻型坦克。德军仅投入523辆I号战车、955辆II号战车、349辆III号战车、278辆IV号战车、106辆Pz. Kpfw. 35(t)及228辆Pz. Kpfw. 38(t)[24]:472。战争期间,官兵发觉单凭IV号战车的短炮管很难打穿索玛S35和雷诺B1的装甲[15]:4-5。索玛S35的正面装甲厚56毫米[1]:30,而IV号战车的炮弹于700米外发射时穿深只有约43毫米[15]:4。相同的尴尬情况亦发生在对上英国玛蒂尔达II的时候,其装甲厚达78毫米[1]:31,最薄也到65毫米[25]:50。参与法国战役中的德国坦克的性能明显不及英法[21]:73,德军能胜出主要依靠良好的通讯系统[21]:72及新发明的战术——闪击战[8]:14-15。法国战役期间,IV号战车损失达97辆,占总数近35%,战损率为德军各类型战车中最高[8]:14-15。之后有人以上述原因建议加厚装甲并加强武器穿透力[15]:5,但因为德军在法国战役的进度神速,最终不了了之[5]:90。
就1940年的战车团编制来说,每团共有两个营,各包含一个中型战车连,其中有IV号战车6辆,合共12辆[1]:140。
IV号战车亦随德意志非洲军到达北非。此时的战车团只有在第3及第6连配有IV号战车,合共22辆[1]:141。沙漠中坦克炮的装甲穿透性方面,III号战车在IV号战车换装长炮管前一直领先[7]:34。尽管IV号战车相较英军战车性能差距不大,甚至在部份领域上有些优势,但凭其短炮管无法击穿玛蒂尔达II的装甲,穿透力更高的III号战车也不能,玛蒂尔达II的唯一缺点就是其速度过慢[1]:32[26]:48。由于非洲的运轮与补给作业之困难,德军指挥官隆美尔将军直到1942年才获得27辆装备长炮管的IV号战车F2型。他随即将那些坦克作为攻击的矛头[26]。新式坦克能在1,500米外击穿当时任何英军坦克[15]:21,如此的射程在以沙漠为主要地形的北非战场中具有相当的优势[8]:29。尽管德军获得新型坦克,然而美国大量提供M3李和57毫米QF 6磅炮,使德军仍居劣势[27]:163,最终落败[15]:23。
IV号战车于1941年早期亦参与了入侵南斯拉夫之战和希腊战役[7]:34-35。
东线
[编辑]1941年6月,德军拥有572辆IV号战车,其中41辆正在维修,因此6月22日时只有439辆IV号战车参与巴巴罗萨行动[8]:27-29。战争初期,尽管IV号战车的质素比大部分坦克还要好,但对抗苏联KV-1和T-34时仍有不足。IV号战车在零距离下亦不能击穿T-34的装甲,后者却能在1,000米外就击穿IV号战车的正面装甲。德军其后开始研发锥形装药,最初只能击穿40毫米,然后到70毫米,最后达100毫米。锥形装药使只能发射低初速的短炮管IV号战车亦能击毁其它坦克[8]:29。激烈的战争使IV号战车很容易损毁,7月中时已有近50%发生故障或不能作战,虽然最后大部分都能修好[8]:27-29。1941年未,IV战车号坦克总损失数达到378辆,达同年6月时德军IV号战场总数量的66%[23]:636。
1941年起德国战车团就改为由3个营组成,但每营还是只有1个中型战车连。每团共有42辆IV号战车[1]:142。
1942年装上长炮管的IV号战车开始分发到前线。现时,IV号战车终于能在1,200米外在任何角度击毁T-34[24]:243。直至蓝色行动开始之前,已经有约135辆IV号战车装上长炮管。此时其为唯一一种能击毁KV-1和T-34的坦克,然而相对于苏联红军装甲部队的数量来说还是太少[15]:33。1942年6月至1943年3月,IV号战车成为德军最重要的坦克[15]:35-36,装甲师中大部分亦是它[2]:87。尽管虎式坦克在1942年开始服役,其极少的数量对战役影响不大,更何况它在初期经常故障。而黑豹坦克至1943年5月才送到东线战场的官兵手上[16]:42。IV号战车越加的重要性亦可在其损失数中看出,该年有502辆IV号战车在东线损失[16]:39。
1942年初德军又改编制,每团共4个营。但德军达到此满编的机率太低,以第11战车团为例,就只有两个营,其中短炮管IV号战车有38辆,长炮管型达20辆,总计58辆[1]:143。到1943年长炮管型IV号战车的生产走上了轨道,大量加入战车团,满编的规划是只有团部战车连使用IV号战车,然而黑豹坦克初期的战斗力低下,而且生产数量不足,大部分位置仍由IV号战车取代[1]:144。
至1943年,包括库斯克会战在内,IV号战车继续维持其重要角色。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黑豹坦克的可靠性仍然不足,使作战效率低下[7]:39。因此,单库斯克会战德军仍然投入841辆IV号战车[16]:47。1943年,德军已在东线损失共2,352辆IV号战车[16]:48,某些装甲师甚至只剩下12至18辆坦克[2]:87。
1944年,具统计有2,643辆IV号战车遭搫毁,而且这些损失越来越难以补充[16]:51。四号坦克此时已难以对抗装备85毫米主炮的T-34/85,或拥有122毫米主炮的IS-2[7]:40。虽然IV号战车的劣势开始明显,但由于黑豹坦克的补充开始变慢,大部分装甲师,甚至连属于精锐单位的武装亲卫队“国家”装甲师的战车也都以IV号战车作为主力[28]:5。1945年1月,德军又于东线损失了287辆IV号战车。总计下来,德军共于东线损失了6,153辆IV号战车,占其损失总数近75%[16]:59-62。
西线
[编辑]从北非战场之后,德军的IV号战车终于在诺曼第登陆第一次见到M4谢尔曼。此时,IV号战车占德军坦克约50%[29]:133。11个有在诺曼第地区活动的装甲师中,大部分皆是由一个IV号战车团及一个黑豹坦克团组成,共约160辆坦克,而同时武装亲卫队辖下的装甲师通常较大型,装备亦较精良[29]:413[30]:88。战役之初,由于IV号战车在诺曼第的森林中隐藏得很好,而且其主炮穿甲能力较佳,面对盟军除了谢尔曼-萤火虫的各种坦克仍有些微优势[5]:94,但IV号战车的装甲防护力在发动德军的西线反攻行动时已显现其效能无法适应1944年的战场环境,极易受到攻击机、反坦克炮或驱逐战车的攻击而损毁[7]:43,即使IV号战车H型为对抗敌军的PIAT反战车炮而加上了侧裙装甲,试图防御此类锥形装药武器,但后者又容易因诺曼第的矮树篱而受损[29]:133。
盟军亦对其坦克加以改装,最被广泛使用且极为可靠的是美国生产的M4谢尔曼,但M4往往受到装甲薄弱与火力贫乏而显得战力不足[29]:255。先前对抗IV号战车早期型号时,其75毫米M3坦克炮尚算有效[29]:225-227,但之后面对IV号战车后期型的80毫米正面装甲则已无法贯穿,更是无法对付虎式或黑豹坦克[15]:176。为此,英军利用76.2毫米QF 17磅炮强化M4谢尔曼的火力,并将其命名为“谢尔曼-萤火虫”[31]:5-8。然而尽管谢尔曼-萤火虫是唯一一款能击穿当时各式德军坦克之正面装甲的坦克,但在诺曼第战役开始之时只有约300辆[29]:255。
1944年8月,法莱兹包围战开始,德国第7军团与第5装甲军团尝试突围并向东逃走,同时越过塞纳河逃回德国本土,途中失去极多装甲部队,而其中有大量IV号战车[30]:92。同年冬,德军发动守望莱茵河作战,IV号战车作为主力,却又一次因为燃料及弹药而承受大量损失[7]:44。
二战后续及评估
[编辑]现代通常认为IV号战车在当时比较强大并可靠[12]:73。其最初的薄装甲及短炮管主要是因为当时设想其为步兵支援坦克。随著加厚装甲并更换炮管,IV号战车逐渐从步兵支援坦克演化为主力坦克。在大战中期前,对比其它国家的坦克,因其性能相对优异,经常被当作装甲部队的核心[12]:73,因此IV号战车可说是德军最重要的坦克[5]:79。且由于其发展时间长,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没有像虎式或黑豹坦克一般,在战场布署后才发觉有大量技术问题。
IV号战车的缺点是其作为先天性较小的20吨级底盘的悬挂承载力,直接限制了IV号战车的吨位以及综合改进潜力,例如其外型为传统的垂直装甲,相比T-34或黑豹坦克的倾斜装甲更容易受损。德军尝试以加厚的装甲加强防护能力,却使功率重量比越来越低[11]:3。以1943年,大战中期的德苏双方来对比,德军训练有素的装甲兵、清晰的无线电及良好的分工,历经改良的IV号战车仍比T-34/76优越。但越到大战后期,已经无法再强化火力与装甲的IV号战车,还是对抗不了苏联各种新型坦克,最终被黑豹坦克取代[32] 。
000000000000 战争爆发至1945年1月IV号战车的损失数[33]:636,571 | ||||||||
年份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1945 | 总数 |
损失量 | 19 | 97 | 378 | 约500 | 约2,350 | 2,600 | 约290 | 约6,250 |
1943年各国中型坦克的比较 | ||||
规格 | IV号战车H型 | T-34/76M1943 | M4A3谢尔曼 | 瓦伦丁Mk X |
---|---|---|---|---|
车体 | ||||
原产国 | 德国 | 苏联 | 美国 | 英国 |
重量 | 25吨 | 31吨 | 30吨 | 17吨 |
长度 | 7.02米 | 6.60米 | 6.22米 | 6.33米 |
宽度 | 2.88米 | 3米 | 2.62米 | 2.63米 |
乘员数 | 5 | 4 | 5 | 3 |
生产年份 | 1937~1945 | 1940~1945 | 1942~1945 | 1940~1944 |
生产量 | 8,500 | 34,000 | 50,000 | 8,200 |
武器及防御 | ||||
主炮 | 75毫米Kw.K. 40 L/48 | 76.2毫米F-34 | 75毫米M3 | 57毫米QF 6磅炮 |
炮弹初速 | 790米/秒 | 660米/秒 | 620米/秒 | 890米/秒 |
500米外穿入60°装甲板 | 96毫米 | 60毫米 | 60毫米 | 76毫米 |
装甲正面/侧面 | 80毫米/30毫米 | 45毫米/45毫米 | 51毫米/38毫米 | 60毫米/30毫米 |
炮塔装甲正面/侧面 | 50~80毫米/30毫米 | 70毫米/45~52毫米 | 76毫米/51毫米 | 65毫米/30毫米 |
机动性 | ||||
引擎 | 12缸汽油引擎 | 12缸柴油引擎 | 8缸汽油引擎 | 6缸柴油引擎 |
功率 | 300马力 | 500马力 | 500马力 | 175马力 |
功重比 | 12马力/吨 | 16.2马力/吨 | 16.5马力/吨 | 10马力/吨 |
最高时速 | 40公里/时 | 54公里/时 | 42公里/时 | 25公里/时 |
最大行程(公路) | 200公里 | 465公里 | 210公里 | 225公里 |
变种
[编辑]IV号战车使用较成熟的技术制造,因此稳定性较高,制造成本低廉。军方于其它型号坦克不足时亦喜以此代替。因此IV号战车经常被改造成不同型式的坦克、突击炮或弹药运送车等。无论是变种的数量还是生产数量,IV号战车都在当时的德军中占最高的比率。[34]:263
直接改造
[编辑]IV号潜水战车
[编辑]就像III号战车一样,IV号战车也被改造为潜水坦克。初期德军曾希望在海狮计划中使用IV号潜水战车奇袭英国,但后来计划取消,这些坦克被改用在横渡巴格河[35]:217。当时使用了40辆IV号战车D型和E型来改造[35]:216。此类坦克在外部涂上一层密封剂以防止漏水,车体与炮塔中间用充气式密封橡胶囊塞著。在水下时坦克可透过两条露出水面的单向排气管来排出废气。这使引擎可以在15米的水下运作约20分钟[3]:40[35]:217。
IV号战车指挥型
[编辑]1944年春,德军开始生产IV号战车指挥型。它们的外表与普通IV号战车没有大分别,但内里安装了更先进的无线电仪器和额外天线。填装手此时则当作第二名无线电操作员。到秋天时已有89辆IV号战车改装为IV号战车指挥型,另外8辆则直接从生产线上改装[10]:66。
IV号炮兵观测车
[编辑]IV号战车观测型通常提供给炮兵团作为观测车使用,此类IV号战车仍然保留其武装。IV号炮兵观测车的天线会带有一颗星,而车顶上亦有一支额外天线。车长则获得一个可伸缩的潜望镜。1944年秋至1945年春,德军并获得96辆IV号炮兵观测车[10]:66。
仅使用底盘
[编辑]由于IV号战车被大量使用,其性能被证实十分可靠。因此德军设计各种自走炮、防空炮时也会直接挪用其底盘。IV号战车的底盘也因此成为德军最常使用的底盘[12]:64。
IV号突击战车(灰熊突击炮)
[编辑]IV号突击战车由IV号战车底盘改装而成,尽管灰熊式听起来符合德军装甲车辆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惯例,但实际上其由盟军的情报人员命名。IV号突击战车使用150毫米StuH. 43 L/12,正前方装甲厚达80至100毫米。因为IV号突击战车具备厚重的装甲和强劲的火力,因此非常适合巷战[3]:66。
IV号突击炮
[编辑]1943年,突击炮开始取代牵引式反坦克炮。当时德军只有阿尔凯特公司生产的III号突击炮,于是军方下令研发IV号突击炮,以提升危机应变能力。1943年12月,III号突击炮的厂房遭轰炸,因此克虏伯开始生产IV号突击炮,其后开始分发至各步兵团,但后来因为装甲师的坦克不足,因此当作驱逐战车并入装甲师使用[1]:78。
IV号歼击车、犀牛歼击车与野蜂自行火炮
[编辑]III号突击炮于1937年加入战事后经过多次改进,成为一种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但后来III号战车到达其升级极限,因此军方决定使用IV号战车底盘制造新型坦克歼击车。另外,有了象式歼击车经验,新式的IV号歼击车车身较低矮,并加强对步兵的火力。这些IV号歼击车大部分皆分至新立的驱逐战车营[1]:71。
1940年起因为坦克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军方开始研究将III号战车和IV号战车一件共通化,但后来因为III号战车生产线皆转产III号突击炮,统一底盘及零件的计划亦告终止。
但后来军方要开发新式自走炮时发觉没有足够底盘可用,也就用计划中的混合底盘当作自走炮开发平台。
第一种是搭载88毫米FlaK. 36的黄蜂歼击车,后来更名为犀牛歼击车。它生产了494辆,全部交给军级直辖的重驱逐战车营[1]:80。
野蜂自行火炮亦是使用了混合底盘,其装备了一门150毫米榴弹炮。此类自行火炮成为装甲师炮兵团的主力,而每个重火炮连配有6辆野蜂自行火炮及1辆弹药搬运车[1]:80。
IV号防空车
[编辑]德国军方发现空军对于打击敌地面攻击战斗机的力量相对较弱,因此军方开始大力发展地面防空武器,以弥补空军的不足。同时,这种自走炮亦要跟上装甲师的移动速度,因此军方将高射炮改装至坦克之上,量产所选的即为四号坦克。
量产的IV号防空车分三种,第一种是家具车防空车,名字来自其独特的方型战斗室。安装了一门37毫米FlaK. 43。多数的家具车防空车都是使用IV号战车H型和J型的底盘,但其炮塔只能在四块挡板放下后方可自由转动。
第二款为旋风防空车,安装了四门20毫米FlaK. 年,炮塔换成开放式九角型。德军共制造了87至105辆旋风防空车,但由于东建筑工程公司和德意志国防军纪录的差异有出入,实际数字仍是未知。
第三款为东风防空车,炮塔再换成开放式六角型,安装了一门37毫米Flak. 43。东风防空车的改进了射程,炮塔装甲的技术亦稍微进步,以及安装作为次要武器的MG34通用机枪,然而总生产数只有45辆。
IV号架桥车
[编辑]1939年,军方已向克虏伯和玛机洛斯订购50辆架桥车。1940年3月生产了第一辆架桥车并送至第一装甲师,至5月时已有20辆,并附带训练好的人员。计划中第1至第5装甲师各3辆。架桥时,第一辆放置向上的一段步兵突击桥,另一辆则放置向下的另一段桥。其后军方又再加订60辆架桥车,然而又再取消,让多下来的底盘可以继续生产原本的IV号战车。军方后来发觉架桥车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又再改回去IV号战车[10]:135-141[35]:216。
卡尔臼炮的弹药运送车
[编辑]1941年,克虏伯开始制造一些特殊的IV号战车来当作卡尔臼炮的弹药搬运车。通常每两辆弹药运送车配一个卡尔臼炮,但每辆弹药运送车只能运送3发共重2.2吨的600毫米炮弹。此类弹药运送车亦有一些特殊装置来直接将炮弹送至卡尔臼炮内[3]:74[35]:216。
IV号装甲回收车
[编辑]1944年未,36辆IV号装甲回收车正式服役。这些IV号装甲回收车皆由因受损而回厂修理的IV号战车改造而成。这些装甲回收车与IV号架桥车为同一批[10]:135-141[35]:216。
-
IV号突击战车(灰熊突击炮)
-
IV号突击炮
-
IV号歼击车
-
犀牛歼击车
-
野蜂自行火炮
-
旋风防空车
底盘改造原型
[编辑]少数装甲战斗车辆使用了四号坦克的底盘,但最后只制造了原型车,并未投产。
K. 18自行野战炮(大麦克斯)
[编辑]1941年春,克虏伯制造了两辆驱逐战车自走炮的原型,并为其装上一门K18野战炮。其预设的作用为攻坚,或作为坦克歼击车打击盟军的重型坦克。此原型车把前装甲加厚,并将侧面装甲减少,后方甚至是开放式。其原来希望在攻占直布罗陀时使用,但后来计划取消,这两辆原型也就跟随第3装甲师到东线作战。这种强力的自行火炮可以在大部分距离击毁所有苏联坦克。1941年秋,其中1辆因弹药自燃而毁掉,另1辆则回到德国。至于此自走炮没有进入生产程序是因为德军开始生产犀牛歼击车[10]:87-88。
Sd. Kfz. 165/1
[编辑]克虏伯从一开始就构思将榴弹炮自走化,1942年末开始生产了8辆原型,编号为Sd. Kfz. 165/1。这种原型使用了缩减版的IV号战车的底盘,只有6个负重轮。其主要武装为安装在开放式炮塔的105毫米leFH. 18,射程远达10.5公里。此炮的角度可由35°到40°。乘员有五人,弹药只有60发,而前及侧面装甲甚至只有20至15毫米,总重量达17吨。而它装上的引擎与IV号战车不同,只有一个180马力的6缸汽油引擎,到量产时再安装有320马力的引擎。这8种原型于1942年11月到达东线战场,后来变更为坦克歼击车,正面及侧面装甲加厚为80及30毫米,武器改为75毫米PaK. 39 L/48[10]:92。
蝗虫10自行火炮
[编辑]蝗虫10自行火炮于1943年初由克虏伯及莱茵金属开发。莱茵金属的原型带有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并为开放式炮塔。克虏伯的原型则为一个闭合式炮塔,装甲约厚15毫米。二者的炮塔皆为可拆卸式,既可部署为碉堡,也可作拖曳式火炮。但最后军方命令取消生产,因为这样会使坦克的产量下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原来可以加入此自行火炮,但古德里安认为火炮的发展不值得打断坦克的生产。最后,蝗虫10自行火炮的开发于1943年2月取消[3]:68[7]。
III/IV号战车
[编辑]军方曾希望将III号战车和IV号战车的零件通用化,以简化生产。但战局发展使III/IV号战车不再足够对抗敌军,最后计划取消,改为研发新型坦克,多馀的混合底盘则用作制造自行火炮等[12]:72-73。
IV号战车液压型
[编辑]1944年,位于奥格斯堡的采埃孚公司制造了一辆利用液压驱动的IV号战车。该IV号战车H型没有使用齿轮,相反安装了两条油管,由引擎通过变速箱到后方的动轮,炮塔亦由液压驱动。唯一一辆制造出来的IV号战车液压型没有进行过实战,德国就战败了。战后此坦克随即运往美国并进行测试,但最终因零件不足而不能再运作,而测试报告亦没有公布。此坦克现正存放于马里兰兰州的博物馆中[12]:61-62。
-
K. 18自行野战炮(大麦克斯)
-
IV号突击炮
-
Sd. Kfz. 165/1
-
蝗虫10自行火炮
-
IV号战车液压型
技术
[编辑]技术说明
[编辑]IV号战车的基本设计就像其前者,I号战车、II号战车和III号战车一样。它们都是由一个盒状车体加上一个炮塔。所有回到本土维修过的IV号战车都会升级装备,却因而造成纪录困难,而各种升级的介绍亦缺乏。
炮塔及装备
[编辑]不像III号战车,IV号战车的炮塔与车体之间有隔层分开。炮塔内IV号战车的人员配置与其它大部分装甲车辆相同,炮手与填装手分别就坐于主炮的左右两侧,而车长则坐在炮塔后方,并持有独立的观测镜及车顶圆型开口。原先整个炮塔为一体,而之后则加上逃生口,亦增加了观察口。最初IV号战车炮塔的右后方及左方皆有人员杀伤雷发射器的开口。整个炮塔都由一个旋转轴承支撑及协助旋转。而德国二战时期的坦克只有IV号战车有电动马达协助驱动,动力来自一台后备15马力两缸DKW二冲程循环引擎,因此关闭主引擎时仍可旋转炮塔。调整炮塔高度时则要靠人手。炮盾处包含主炮及一挺MG34通用机枪。炮塔正面则有两个面积十分小的观察孔,其可轻易闭合以保护潜望镜。
000 主炮弹药及穿透力[12]:336–337 | ||||
主炮 | 75毫米Kw.K. 37 L/24 | 75毫米Kw.K. 40 L/43 | 75毫米Kw.K. 40 L/48 | |
炮弹重量 | 6.8公斤(钝头被帽穿甲弹Pzgr.) 4.5公斤(锥形装药,HL) |
6.8公斤(Pzgr.) 3,2公斤 |
= = | |
---|---|---|---|---|
初速 | 385米/秒(Pzgr.) 450米/秒(HL) |
740米/秒(Pzgr.) 920米/秒(Pzgr. 40) |
790米/秒(Pzgr.) 990米/秒(Pzgr. 40) | |
60°倾角装甲之穿透力(毫米) | ||||
100米外;Pzgr. Pzgr. 40 |
41 100 (HL) |
98 126 |
106 143 | |
500米外;Pzgr. Pzgr. 40 |
38 100 (HL) |
90 108 |
96 120 | |
1000米外;Pzgr. Pzgr. 40 |
35 100 (HL) |
82 87 |
85 97 | |
Pzgr. 40使用了碳化钨制成的弹药,但后来因钨的存量越来越少而减少供应。 1944春天,含铀的弹药研发成功,却因铀的存量亦不足而再次减少供应。[33]:646 |
驾驶员及无线电操作员
[编辑]驾驶员及无线电操作员分别坐于车体左前及右前方,而变速箱位于两者之间。两者各自有进出舱口。驾驶员在一块保护玻璃后向著前方,而这块玻璃可以由一个折叠式保护盒关闭。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通过潜望镜利用上述观察孔来察看前方情况。无线电操作员亦有另一个相似的观察箱。无线电操作员除了负责管理无线电外,亦要操控一支车前机枪。他座椅下方藏著接受及发送信号的工具各一套,而操作台则位于其左方,即变速箱之上。实际上,III号战车无线电的设置也差不多。然而,IV号战车中只有车长、驾驶员及无线电操作员拥有耳机及喉部收音麦克风,主机只能由操作员操控。2米长由铜制造的拉杆天线大部分集中于车辆的右侧,需要时可以将天线沿著木管接叠,而木管内则藏著一副备用天线。
发动机和变速器
[编辑]由IV号战车B型开始,IV号战车的引擎就改为能提供300马力的迈巴赫HL 120 TR。两个安装在车体上的风扇将冷却空气从车身右方吹至坦克后方左侧的冷却器,然后排放。而能量传送的方式就像IV号战车一样,由引擎利用传动轴通过3碟离合器及有6个前进档的变速箱。传动轴再透过伞状齿轮来与舵机进行齿轮偶合,然后到达车体外带动主动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每组配一个煞车板。一条重达1,270公斤的履带到车后的诱导轮。IV号战车可携带470升的汽油作为燃料,分别存于车内3个容量分别为220升、140升及110升的油箱中。而车体正后方仍有烟雾弹投掷装置[10]:13-31[5]:81-83[12]:55-62(包括整个技术说明)。
各式规格
[编辑]IV号战车各型号之规格[10]:154-158 | ||||||
B型、C型 | D型、E型 | F型 | G型 | H型 | J型 | |
---|---|---|---|---|---|---|
0主要特点 | ||||||
重量 | 17.7吨 C = 18,5吨 |
20吨 E = 21吨 |
22.3吨 F2 = 23,6吨 |
23.5吨 | 25吨 | 25吨 |
长度 | 5.87米 | 5.92米 | 5.92米(F2 = 6.63米) | 6.63米 | 7.02米 | 7.02米 |
宽度 | 2.83米 | 2.84米 | 2.88米 | = [T 1] | = | = |
高度 | 2,85米 | 2,68米 | = | = | = | = |
0武器 | ||||||
主炮 | 75毫米Kw.K. 37 | = | = [T 2] | 75毫米Kw.K. 40 | = | = |
主炮倍径 | 24 | 24 | 24(F2 = 43) | 43 [T 3] | 48 | 48 |
主炮总长 | 1.80米 | = | 1.80米(F2 = 3.20米) | 3.20米 | 3.60米 | 3.60米 |
寿命 | 13,000发 | = | 13,000(F2 = 6,000发) | 6,000发 | = | = |
次要武器 | 1×MG 34 | 2×MG 34 | = | = | = | = |
弹药量 | 主炮:80 MG:2,700 |
= = |
主炮:80(F2 = 87) MG:3,150 |
主炮:87 MG:2,250 |
= MG:3,150 |
= = |
装甲 | ||||||
正面 | 30毫米/80° | 30毫米/80° (E = 30 + 30毫米) |
50毫米/80° | = | 80毫米/80° | = |
侧面 | 15毫米/90° | 20毫米/90° (E = 20 + 20毫米) |
20 + 20毫米/90° | 30毫米/90° | = | = |
后面 | 15毫米/80~90° | 20毫米/80~90° | = | = | = | = |
车顶 | 10毫米 | = | = | 15毫米 | = | = |
底盘 | 10毫米 | = | = | = | = | = |
炮塔正面 | 20毫米/80° (C = 30毫米) |
30毫米/80° | 50毫米/80° | = | 50毫米/80° (炮盾 = 80毫米) |
= = |
炮塔侧面 | 20毫米/65° | = | 30毫米/65° | = | = | = |
炮塔后面 | 20毫米/75° | = | 30毫米/75° | = | = | = |
炮塔顶部 | 10毫米 | = | = | = | 20毫米 | = |
机动性 | ||||||
迈巴赫引擎 | HL 120 TR [T 4] 12缸汽油引擎 水冷式 |
HL 120 TRM[T 5] 12缸汽油引擎 水冷式 |
= | = | = | = |
每分钟表现 | 300匹马力[T 6]/3,000转 | = | = | = | = | = |
容量 | 11.87升 | = | = | = | = | |
档数(前进/后退) | 6 / 1 | = | = | = | = | = |
功重比[T 7] | 17马力/吨 (C=16.2) |
15马力/吨 (E=14.3) |
13.4马力/吨 (F2=12.7) |
12.7马力/吨 | 12马力/吨 | = |
最高时速 | 40公里/时 | = | = | = | = | = |
燃料量 | 470升 | = | = | = | = | 680升 |
最大行程 | 200公里(路上) 130公里(野外) |
= | = | = | = | 300公里(路上) 180公里(野外) |
履带宽度 | 380毫米 | = | 400毫米 | = | = | = |
注解
[编辑]- ^ 有侧裙则3.30米
- ^ F2型开始改为75毫米Kw.K. 40 L/43
- ^ G型于1942年底安装75毫米Kw.K. 43 L/48
- ^ C型最后100辆已装备HL 120 TRM
- ^ HL = Hochleistung(高效)、120 = 12缸、TR = 干燥式油槽润滑剂、M = 磁力发电机点火系统
- ^ 此为最佳表现、正常情况下为每分钟2,600转共265马力。
- ^ 即马力除以重量
参考资料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高贯布士. 圖解·德國裝甲師. 台湾: 星光出版社. 2008. ISBN 978-957-677-661-8.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Spielberger, Walter. PanzerKampfwagen IV. Berkshire: Profile Publications Ltd. 1972年4月.
- ^ 3.0 3.1 3.2 3.3 3.4 Walter Spielberger, Friedrich Wiener. Die deutschen Panzerkampfwagen III und IV mit ihren Abarten.. München: Lehmanns Verlag. 1968.
- ^ 4.0 4.1 Perrett, Bryan. German Light Panzers 1932-42. Oxford: Osprey. 1998. ISBN 1-855-32844-5.
- ^ 5.0 5.1 5.2 5.3 5.4 5.5 George Forty. Die deutsche Panzerwaffe im Zweiten Weltkrieg.. Bechtermünz Verlag,. ISBN 3-8289-5327-1.
- ^ Jentz, Thomas; Hilary Doyle. Panzer Tracts 4: Panzerkampfwagen IV - Grosstraktor to Panzerbefehlswagen IV. Darlington, MD: Darlington Productions. 1997.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Perrett, Bryan. Panzerkampfwagen IV medium tank : 1936-1945. Oxford: Osprey. 1999. ISBN 9781855328433.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Wolfgang Fleischer. Der Panzerkampfwagen IV.. Podzun-Pallas Verlag. 2004. ISBN 3-7909-0764-2.
- ^ 9.0 9.1 (西班牙文)de Mazarrasa, Javier. Blindados en España 2ª Parte: La Dificil Postguerra 1939-1960. Valladolid: Quiron Ediciones. 1994. ISBN 8-487-31410-4.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Walter Spielberger. Der Panzerkampfwagen IV und seine Abarten.. Stuttgart: Motorbuch Verlag. 1975. ISBN 3-87943-402-6.
- ^ 11.0 11.1 Riebenstahl/Scheibert. Waffen-Arsenal Band 35 – Kampfpanzer IV (Lang) im Einsatz.. Podzun-Pallas Verlag. ISBN 3-7909-0501-1.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Ferdinand Maria von Senger und Etterlin. Die deutschen Panzer 1926–1945. Bernard & Graefe Verlag. ISBN 3-7637-5988-3.
- ^ 13.0 13.1 13.2 13.3 Hartmut Knittel. Panzerfertigung im Zweiten Weltkrieg.. Mittler Verlag. 1988年. ISBN 3-8132-0291-7.
- ^ 古德里安回忆说:“若是停止了IV型战车的生产,那么德国目前每个月就只剩下了25辆虎型战车的生产……俄军可以不需要任何西方联军的帮助就可以单独战胜并且占领全欧。”纽先钟译《闪击英雄》战士出版社1982第一版P339
-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Doyle, Hilary; Tom Jentz. Panzerkampfwagen IV Ausf. G, H and J 1942-45. Oxford: Osprey. 2001. ISBN 1-841-76183-4.
-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西班牙文)Caballero, Carlos; Molina, Lucas. Panzer IV: El puño de la Wehrmacht. Valladolid: AFEditores. 2006年10月. ISBN 8-496-01681-1.
- ^ 17.0 17.1 17.2 Spielberger, Walter. Panzer IV and its variants. Atglen, PA, USA: Schiffer Military History. 1993. ISBN 0-88740-515-0.
- ^ Spainsh Panzer IV (PDF). Catalan. allempires. 2008-01-15 [2012-0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9-05).
- ^ Scafes, Cornel I; Scafes, Ioan; Serbanescu, Horia Vl. Trupele Blindate din Armata Romana 1919-1947. Bucuresti: Editura Oscar Print. 2005.
- ^ 20.0 20.1 Михаил Б. Барятинский. Средний танк Pz.IV. „Рабочая лошадка“Панцерваффе.. Moskau: Eksmo-Verlag. 2007. ISBN 978-5-699-20444-1.
- ^ 21.0 21.1 21.2 21.3 21.4 McCarthy, Peter; Mike Syryon. Panzerkieg: The Rise and Fall of Hitler's Tank Divisions. New York City, NY: Carroll & Graf. 2002. ISBN 0-786-71009-8.
- ^ Walter Spielberger. Begleitwagen Panzerkampfwagen IV. Neuer Band 5 der Serie „Militärfahrzeuge. Motorbuchverlag. 1998. ISBN 3-613-01903-5.
- ^ 23.0 23.1 Bernhard Kroener, Rolf-Dieter Müller, Hans Umbreit. Organisation und Mobilisierung des deutschen Machtbereichs.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1988. ISBN 3-421-06232-3.
- ^ 24.0 24.1 Jentz, Thomas. Panzertruppen: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Creation & Combat Employment of Germany's Tank Force 1933-1942. Atglen, PA: Schiffer Military History. 1996. ISBN 0-887-40915-6.
- ^ Crawford, Steve. Tanks of World War II. Zenith Press. 11 November 2000. ISBN 0-760-30936-1.
- ^ 26.0 26.1 (西班牙文)Ormeño, Javier. Panzerkampfwagen III: El pequeño veterano de la Werhmacht. SERGA (Madrid, Spain: Almena). 2007年1月1日, (45).
- ^ Janusz Piekałkiewicz. Krieg der Panzer. Bechtermünz Verlag. Zenith Press. 1999. ISBN 3-8289-0305-3.
- ^ Reynolds, Michael. The Sons of the Reich: II SS Panzer Corps. Havertown, PA: Casemate. 2002. ISBN 0-9711709-3-2.
-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Hastings, Max. Overlord: D-Day and the Battle for Normandy 1944. London, United Kingdom: Pan Books. 1999. ISBN 0-330-39012-0.
- ^ 30.0 30.1 Forty, George. The Reich's Last Gamble: The Ardennes Offensive, December 1944. London, United Kingdom: Cassell & Co. 2000. ISBN 0-304-35802-9.
- ^ Fletcher, David. Sherman Firefly. Oxford, United Kingdom: Osprey. 2008. ISBN 978-1846032776.
- ^ Österreichische Militärische Zeitschrift. Vor 60 Jahren: Prochorowka. Österreichische Militärische Zeitschrift. [201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1).
- ^ 33.0 33.1 MGFA. Das Deutsche Reich und der Zweite Weltkrieg. MGFA. ISBN 3-421-06499-7.
- ^ 上田信. 戰車機構結構圖鑑2. 台北: 星光出版社. 2007年4月.
-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希迪多媒体. 二戰坦克裝甲. 重庆. 2006. ISBN 7-900391-20-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