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两伊战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两伊战争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0年2月23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0年3月10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0年5月15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
基础条目 两伊战争属于维基百科历史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优良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伊朗专题 (获评优良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伊朗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伊朗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优良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军事专题 (获评优良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军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军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优良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希望能达到优良条目的水平—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1月23日 (六) 15:07 (UTC)[回复]

评审期︰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2月23日

内容与遣词

[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完成度及连贯性等一概与内容有关的要点
  1. 最后一段有非标准的标点符号。
  2. 许多段落几乎没有链结到其他条目,其实可以做的还很多。
  3. ㄧ些装备的编号有错,像是F-4中间的符号不能省略。
  4. 文中关于石油的产量数字偏高。虽然说你有参考资料,可是我找了两个来源,一个是这里,另外一个是The Lessons of Modern War Volumn II: The Iran-Iraq War。网页上的资料和书中的很接近(四舍五入后),譬如你的资料提到伊拉克战前输出每天350万桶,但是,前述两份资料显示伊拉克在1978年的最高峰 也只有260万桶/天。伊朗战前的高峰是520统,你提到的低蛮多的。建议你再多找些资料比较一下,有可能是计算或者是估计方式的不同。-cobrachen (留言) 2010年2月6日 (六) 02:03 (UTC)[回复]

格式与排版

[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与标点符号、外文内容及排版等信息

参考与观点

[编辑]
包括各类型的参考文献、中立观点、以及其他中文维基百科内的方针与指引等

以往记录

[编辑]
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两伊战争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战争与军事--战争,提名人: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1. 但世界各国普遍认为这是一场低水平的战争。这句话的来源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确是以静态的阵地和壕沟战为主要的进行方式,可是低水平的评价是以什么角度来看的?
  2. 这与双方士兵缺乏训练,不会操作现代化设备;领导人指挥不当;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很大关系。这段话其实也有很大的商榷。伊拉克和伊朗在当时操作的先进武器不在少数,伊朗在欠缺持续的支援下,还继续维持当时最难维护的F-14,更不要说他手下的美系武器都还能够操作。伊朗空军的飞行员的技术也相当不错,在中东地区的水准在平均以上。伊拉克则是比较强调对地与防御方面的训练。
  3. 在战争中也出现了用直升飞机打直升飞机,。用词有点怪异。而且,这一小段当中,对于长时间使用反舰飞弹完全没有提到。
  4. 此外,伊朗还将飞机转移至国内的纵深机场,对破损飞机进行了紧急抢修。。这种描述也比较奇怪一点。伊朗因为面积大,所以将飞机分散到其他离开伊拉克边境较远的地区。后者的紧急抢修的来源是什么?
  5. 在战争初期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5战机基本全部由苏联顾问驾驶。。伊拉克的轰炸机有一部份也是苏联的飞行员在操作,这些内容还需要更新。
  6. 有关国际支持这个段落,结构上比较凌乱,而且对于中东周边国家的支援著墨可以增加,而不是强调美苏等国家的影响。
上面是一些例子,查看参考的资料来源之后,有些观点需要进一步的修改,查阅其他来源资料作比较,或者是需要修饰语句。目前来说,还未能达到优良的条件。-cobrachen (留言) 2010年3月8日 (一) 13:51 (UTC)[回复]
  • (:)回应--奇怪,怎么不在同行评审的时候提出来呢?现在这个投票都快结束了,要改时间也颇为紧张。
  1. 基本上涉及这场战争概况的内容都这么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的这个网页[1],低水平主要是指战略思想,阵地战、壕沟战是西方抛弃了的东西,因而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比较落后。事实上我个人倒不觉的这就落后,凭借这两个国家的机械化水平,进行静态战是更加划算的一种选择。战争的态势应该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战争模式。
  2. 这个我不确定,我也是根据找到的来源写的。但是两国军队的训练水平和文化程度低于向他们提供武器的西方国家应该是没什么疑问的。
  3. 这是因为后面还有半句话……、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不过这个防空导弹打小艇其实美国军舰所为,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可以删掉这句。加上了使用反舰导弹的内容。
  4. 就在后面的来源5里有啊,[2]
  5. 我似乎没有找到,欢迎提供来源。
  6. 本来我是写成一整段的,后来有人将其处理成了现在的形式,可能因此看起来不协调。中东国家的支援主要是以资金为主,但是光有资金买不来武器还是打不了仗。争取多增加一些中东国家方面的内容吧。
Cobrachen你提意见我是欢迎的,但是在评选还剩两天的时候突然杀出个反对票多少还是挺尴尬的,如果能在同行评审阶段就把这些问题统统指出不是更好吗。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3月9日 (二) 06:16 (UTC)[回复]
  • (:)回应。综合你在我的讨论页的发言,我的意见是:如果我提出的意见是不当的,欢迎指出。我提出的意见是针对条目的内容和品质,而不是条目可不可以在某一个时间得到什么奖项。维基的合作也是基于每一个人可以运用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说一定要配合其他人的时间和作业表,起码也需要事前的沟通,就如同过去有用户提出类似的要求,我也会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尽量配合。可是,这种配合没有强制性,也不是单向性的必须接受,况且,条目的品质是主要编辑和提名者更应该关心的,而不是什么时候得奖与否,在这方面,请恕我的想法与你不同。在中文维基,要找到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投赞成票是很容易的,你只要多找两票就可以盖过我的反对票,无须担心。-cobrachen (留言) 2010年3月10日 (三) 12:51 (UTC)[回复]
我同意你条目品质最重要的观点,所以你的意见我都做了答复。什么时候得奖可能不重要,不过将注意力重新投入以为没什么问题的条目是挺耗精力的事情(比方说我原来放在收藏夹里的参考网页现在基本删掉了)。所以如果能将所有问题都一次性提出将会是一种对条目质量和主编者都更有利的方式。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3月10日 (三) 13:25 (UTC)[回复]
另一方面也希望你看看我上面的回应,是否解决了你先前意见中所提到的问题。现在把国际支援那一段又略微处理了一下。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3月10日 (三) 13:41 (UTC)[回复]
  • (:)回应。我另外去查阅其他资料,以免出现像是用一本二战史来批评Big Week对盟军在西欧的空优一点重要性都没有的基本概念上的误解。在你上面提出的资料当中,国防部的网页显然不如这一个写的好。如果真的要作为对于两伊战争的一些背景参考或者是论述来源,国防部的网页内容有很大的商榷。
我很快的翻阅了一些资料像是The Lessons Of Modern War: Volume Ii: The Iran-iraq WarIran-Iraq War in the Air 1980-1988 Arabs at War: Military Effectiveness, 1948-1991 ,或者是网路上可以找到的FMFRP 3-203 - Lessons Learned: Iran-Iraq War等。这些资料当中对于这一场战争的论述和上面提到的帝二个网页类似:这是自二战以来,时间最长,规模也相当大的地面作战,而参战的两个国家在第三世界'来说,无论是装备和训练都是数一数二的。也因为比较的范围只有在第三世界的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一点。他们有各自的问题,包括战略目标,作战的规划,多军种之间的协调等等,可是,要说他们低水平,那也说不上。如果你真的要寻找从军方来的说法,我会建议你找像是军事科学院的出版品,他们的论述会比较好。而从查阅中也发现,所谓其他国家认为这场作战是低水平的意见并不多见。在部队的训练上,伊拉克的陆军评价在第三世界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伊朗的空军就更不用说了,当时他们接受的装备和训练都是相当好的,后勤维修与操作上也都有一定的水准。


有关壕沟与阵地战是不是落伍,这一点我的看法也是有待商榷。虽然这种说法很常见,但是也有缺陷。首先,这种作战在二战以后并非不常见,不讲别的,韩战大部分时期就是属于这种静态的战地作战型态,以色列在1970年代初期在西奈半岛建立的防线也是以静态防守作为一个著眼点。战况的演变要看大环境,要看战略目标,也要看双方的能力。二战时期这种作战在欧洲不常出现的印象,多少和使用装甲和机械化载具有关系,此外,一战的经验是,这种静态的作战无法达到战略目标,双方只是僵持在战场上,直到其中一方无法继续下去,无论是在时间和成本上都太高昂,甚至无法达到目地。为了降低达到大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所需要耗费的成本,必须在战术和作战层级上进行改变,所以二战之前在想法上就有所改变。可是,大量使用机械化装备并不代表在战术的概念上有整个翻新的想法,韩战的例子就是很明显的状况。难道说美国隔了6年就全然忘记二战的经验了?不可能吧。即使是冷战时期,西欧的作战想法上面,也是有很强的固守和消耗的概念在里面,我们现在很熟悉的沙漠风暴的地面作战过程,并不是美国陆军在一开始提出的。战史上发生的是因为最初提出的还是老一套的消耗战的作法,被整个推翻掉从头来才有的。
就两伊战争来说,双方在后期陷入偏向静态战线的状况,和双方的国力,作战能力,战略目标等等都有关系,而他们也试图在其他手段上打开僵局,譬如说,两伊战争使用的地对地飞弹的数量是到目前为止最高的,虽然其他的手段并不能打开僵局,可是僵局形成的原因是两方都不具备能够突破的能力,而不是因为他们想要打这种作战。
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个条目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还需要多参考更多的来源来修饰。-cobrachen (留言) 2010年3月11日 (四) 03:13 (UTC)[回复]
如此看来,对战争的评价方面不够客观是主要问题所在。那么是应该直接去除“但世界各国普遍认为这是一场低水平的战争”这样的内容,还是用“虽然大量采用了壕沟战和静态战,但实际双方军队实力在第三世界是较为先进的”之类的描述来替换呢?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2010年3月11日 (四) 10:08 (UTC)[回复]
↑该用户投票因超过时限而无效,但意见可供参考。
移动完毕--Istcol (留言) 2010年3月11日 (四) 15:08 (UTC)[回复]

优良条目评选(第二次)

[编辑]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投票提前结束,本条目成为优良条目。-HW (讨论 - 贡献) 2010年5月14日 (五) 23:30 (UTC)[回复]

两伊战争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战争与军事,战争,提名人蓝色的顶夸克-对撞机|气泡室-

历史意义主要就是指对后世各方面的影响,强烈建议将相关资料另开一段作陈述。—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圆桌会 2010年5月12日 (三) 09:4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两伊战争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2日 (三) 15:2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