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CS催泪性毒气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化学物质专题 (获评未评级高重要度
此类条目是化学专题化学物质专题的内容之一,该专题致力于提高维基百科对各类化学物质的覆盖率及内容质量。如果您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帮助提高此类条目或移步专题首页获取更多讯息。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Untitled

[编辑]

已补上(环境清洁)去污方法与去污应注意事项,欢迎讨论--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7日 (四) 09:35 (UTC)[回复]

请来讨论CS催泪性毒气条目

[编辑]

可以来讨论,而不是回退他人的编辑。 以下敬请回复

1.我方无法理解部分,包括您多次提出我未曾写到的内容,例如:"你说参考文献语法不对,请问哪个语法不对?"

我从来都没有说过上述内容,正如同没有任何人说过发射CS就可以产生,这部分是您所独创。我方提出异议后,你的论点又变成"由发射CS气体燃烧后生成二𫫇英的说法是香港学者首创",论点是否都要一变再变? 目前正大量接受中国制的高温催泪弹的地方,只有香港一处。 相关学者公开提出质疑,并也提出相关文献佐证,亦受新闻媒体报导佐证质疑存在,曾经反口的港警,亦已承认催泪弹会产生二𫫇英,截至目前为止,港警亦未再反口,您又为何可以为了反对而反对?不产生二𫫇英,是否是你独创或自我观点?

2.您说:你删掉“没有实验数据支持”,那么你的实验数据在哪里,为什么不让我说?我们在谈论科学,你为何反复恶意删改,凭空添加毫无科学根据的东西? " 又您于2019年11月18日 (一) 02:40‎ Pchemie 提出"那么你的实验数据在哪里?你能像我一样提供科学文献支持么?"

再一次,我没有删掉条目中“没有实验数据支持”,因为条目中根本没有,条目中修改只存在"但缺乏事实证据"及"但目前没有任何确实证据"两处。 (此时让我怀疑,我是否到了平行时空。)

虽然你在编辑条目中是写"缺乏事实证据",但在补上有记者提出的氯痤疮事实与前因后果时,也是删除,你是否不尊重世界上发生的事实?

若要求实验证据支持,但加入的论文也都被你删除,并且标签以(参考文献语法出错或被移除)的方式进行删除,那根本不是讨论该文献是否支持论点的问题,而是否想以程序瑕疵,进行破坏的问题。 要求别人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却又删除别人的科学证据。

除了指责别人恶意之外,原来别人增补的科学文献,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东西?

3.您说:二𫫇英在人类活动之前就存在,可以火山喷发或者森林燃烧产生。我一再说明在开放环境下单纯燃烧含氯的有机物产生的二𫫇英含量很低,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在催泪弹中烧几分锺,和大量的人类垃圾日夜烧是一个概念么?

这种逻辑谬论,虽然没有讨论必要,就像原子弹产生的辐射,跟全世界已经存在辐射很久了也可以自然产生,是想尝试以一真实的前提事实推出伪因果关系。 且您是否忘记,条目部分,是在讨论是否产生与存在问题,而非无科学数据、以自我观点称含量很低,再以含量很低去抨击不存在,这种论点逻辑不能成立。更忽略该毒性物质性质稳定。 不停的误导,抽换概念,指责学者或编者我从没提出的概念与观点进行攻击,又是否想包装恶意破坏?--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18日 (一) 12:12 (UTC)[回复]

请依维基百科编辑原则

[编辑]

(对方不来条目讨论,内容只留在对方个人页面,因此再贴一次) 若无法以维基百科的编辑原则进行编辑,是不可能达成讨论解决问题的目的。对最后结果略能遇见,只能说甚为可惜。

我只有3点问题,问题点之内是相互关联,但却可以不断地,被分别切割成前后不连续的内容,选择性回答非我本意,但理性讨论,我也只能接招了(叹气)。

(I)说的比较婉转一些,就是原本您的叙述是不精确的。原来科学讨论,可以不断地用字不精确,就不算一种误导,不指证错误,不就使误导成功。在此处您说这是香港首创,似乎要暗示并非事实,但在后面却又承认"开放环境下单纯燃烧含氯的有机物产生的二𫫇英含量很低",请问单纯烧CS的行为,不正包含在烧含氯的有机物?当你连这个都要实验证实,您是否不具有基本的专业能力与逻辑能力?

(II)部分文献的内容但绝非全部,已在你未阅读就已删除回退的部分,足见您根本未阅读他人的编辑内容,或尝试修正错误,便选择直接回退。感觉痛心,但此处再补上一次连结[1] [2]

(III)不仅I与III的回答相互冲突如上(I)所述,我所提出的问题您也只回答了一半,是否可以得知您不反对:您尝试用真的前提事实(二𫫇英在人类活动之前就存在,可以火山喷发或者森林燃烧产生。),去支持一个无因果关系的虚伪论述行为?我也无法从条目编辑中,看出"我一再说明在开放环境下单纯燃烧含氯的有机物产生的二𫫇英含量很低,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的编辑内容,只有看到本条目新增了烧塑胶会产生更多的论述,即"如果这样的话,路障燃烧的时间远比催泪弹燃烧时间长,路障质量比催泪弹大,所以燃烧催泪气体产生的二𫫇英机会更低"。持续做不精确条目编辑,这是科学?还是一种拉垫背的方便的说法?只是做完全与学者所述内容相反的编辑叙述。j无可靠来源的混淆视听。

(IV)完全不理解以此作为断句回答逻辑,所以您对我做出的行为,是向我未曾说过的内容进行攻击,再扯成我说过的内容,是成立的。您不实的言论,回答起来,就好像就不存在一般。若不停的改变言行,挑对自己好的来说,最好听只能叫不精确。亦无法同意这种不论上下文,却先以结论优先的编辑行为。

(V)您提出"如何能够证明发射CS气体燃烧后生成可以致病的二𫫇英",在条目内容处无涉证明,且已是重复问问题,已回答亦不再重复。原本我方添加的内容如下:

"香港的前线记者连续5个月反复接触催泪气体后,身体上出现氯痤疮,而氯痤疮是目前唯一可确认人体积存高浓度二𫫇英的表征[3],而引起公众向警方谘询,"

虽然您对上述内容,觉得涉及记者与二𫫇英因果关系,毕竟氯痤疮有许多化学物质如氯、氯酚和多氯联苯等导致的痤疮皆有可能,可删除后修改为;

"香港的前线记者连续5个月反复接触催泪气体后,身体上出现氯痤疮[4],而引起公众向警方谘询,"

因:身体上出现氯痤疮 果:而引起公众向警方谘询,单纯的向警方谘询的原因,应可以扫除你的疑虑。

(VI)您在条目进行的撤销后再撤销及再再撤销,连续三次的撤销行为,也令人摸不著头脑。

(VII)不得不说又一次证明,选择直接按下回退,而非阅读他人撰写的内容与所列文献资料,只能说令人感到遗憾。

(VIII)不符编辑原则行为,现在又说"我方从未说过一点点二𫫇英也不会产生。",那"(港警)承认催泪弹可能会释出二𫫇英,但目前没有任何确实证据"又是谁编辑的,二𫫇英可产生却又没有证据,矛盾地十分科学,薛丁格的猫都要来了。"但是如果产生的二𫫇英剂量足够低,对人类就是安全的。你知道么"您能证明1千颗中国制的高温催泪弹下,产生的剂量是安全的么?有实验数据支持吗?既然会产生,自然不可能是N.D.(不可测得)的浓度,现在学者就不是在质疑或讨论单单一颗催泪弹所衍生的问题,又不断在回答抽换概念。或者您根本没看内容,只为反而反。

有些你未曾质疑的部分,也一并被你回退删除。

回应的开头跟尾巴都调侃我锁你文?是否要继续做不实言论的攻击?

整篇回完,只觉得非常疲劳,您所做根本是条目的破坏行为,不精确编辑、矛盾逻辑、没说过的内容说成是别人说的...,这样不叫做科普。这叫Fantasy--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18日 (一) 15:45 (UTC)[回复]

本方第一次回复

[编辑]

很好,你这次没有封锁页面不让我编辑。我下面简单给你科普一下。

(I)“你的论点又变成"由发射CS气体燃烧后生成二𫫇英的说法是香港学者首创",论点是否都要一变再变?”

答:根据你的评论,这个修正让叙述更加准确,我的论点没有变。这个说法本来就是香港学者首创,且没有任何实验事实依据,请举出可靠实验证明?

(II)“相关学者公开提出质疑,并也提出相关文献佐证”

答:文献在哪里,是CS气体么?

(III)“您又为何可以为了反对而反对?不产生二𫫇英,是否是你独创或自我观点?”

答:我方从来没有说过不产生二𫫇英,我方的观点是“我一再说明在开放环境下单纯燃烧含氯的有机物产生的二𫫇英含量很低,不会造成大规模的环境污染”,你也在下面引用了。不要曲解我方观点。

(IV)“没有实验数据支持”,"但缺乏事实证据","但目前没有任何确实证据"

答:好,我同意都改成“没有实验数据支持”,你同不同意?

(V)“虽然你在编辑条目中是写"缺乏事实证据",但在补上有记者提出的氯痤疮事实与前因后果时,也是删除,你是否不尊重世界上发生的事实?”

答:记者讲的,如何能够证明发射CS气体燃烧后生成可以致病的二𫫇英?如何排除其它的二𫫇英来源?

(VI)“参考文献语法出错或被移除”

答:这个你问wiki,不是我标注的。我也想知道怎么回事。

(VII)“原来别人增补的科学文献,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东西?”

答:你增补的科学文献在哪里?发在哪个期刊上了?记者说的不算数。

(VIII)“这种逻辑谬论,虽然没有讨论必要,就像原子弹产生的辐射,跟全世界已经存在辐射很久了也可以自然产生,是想尝试以一真实的前提事实推出伪因果关系。 且您是否忘记,条目部分,是在讨论是否产生与存在问题,而非无科学数据、以自我观点称含量很低,再以含量很低去抨击不存在,这种论点逻辑不能成立。更忽略该毒性物质性质稳定。 不停的误导,抽换概念,指责学者或编者我从没提出的概念与观点进行攻击,又是否想包装恶意破坏?”

答:逻辑谬论在哪里?我方从未说过一点点二𫫇英也不会产生。但是如果产生的二𫫇英剂量足够低,对人类就是安全的。你知道么?你知道剂量决定毒性么这个基本的化学常识么?不知道的话,就要多学习,少编辑:“Nearly 500 years ago, Swiss physician and chemist Paracelsus express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oxicology: “All things are poison and nothing is without poison; only the dose makes a thing not a poison.” This is often condensed to: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It means that a substance that contains toxic properties can cause harm only if it occurs in a high enough concentration.”https://www.chemicalsafetyfacts.org/dose-makes-poison-gallery/

你现在可不可以把“催泪弹”哪个条目开放了?“不停的误导,抽换概念”是你方还是我方? --Pchemie(留言) 2019年11月18日 (一) 13:06 (UTC)


本方第二次回复

[编辑]

首先你完全不回答本方的问题,让讨论如何进行? 连“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这个500年前就有的基本的化学原则都不知道,就在这里指摘他人的专业能力,是谁给你的勇气? 没有事实为依据的指责,一概不予回复,先就你引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回答。

(I)参考文献“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formed during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dispersion of encapsulated o-chlorobenzylidene malononitrile (CS riot control agent).”

这篇通篇没有一个字提到dioxins,如何支持你方二𫫇英的论断?

(II)参考文献“Formation of Dioxins in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Chlorobenzene and a Micropollutant-like Mixture on Pt/γ-Al2O3”

这篇是讲的氯苯(Chlorobenzene),不是CS催泪性毒气。你应该去氯苯的wiki条目编辑氯苯,而不是这里。你知不知道氯苯和CS气体不是一个分子?

(III)同意编辑为"香港的前线记者连续5个月反复接触催泪气体后,身体上出现氯痤疮[5],而引起公众向警方谘询,” 要求再加上“但是警方、暴徒和示威者也同样反复接触催泪气体,目前却没有氯痤疮的报导”。我说的都是事实,你没有意见吧?

--Pchemie留言2019年11月19日 (二) 14:13 (UTC)[回复]


我方根据您切割的每一点,也都再进行回应论证,这工程其实相当浩大费时,在您口中,却变成完全不回答问题,就想打发了,hmmm....

您能在不提供任何佐证下,质疑具有学经历博士学者的公开发言,我又为何不能质疑一个什么都没有又匿名的您?我方指证后,您不断的在改变原本的说法,您能不停改变而脸不红气不喘,才叫做"勇气"。

如果看到我方指证事实就回避,这叫逃避。全部依您的发言向您询问,目的在于使条目内容精确化,您却要说无事实依据不回答,那惟一还成立的前提,就是您最初的发言不是事实、自无依据。

本次您的回复,也继续进行选择式回答。对自己不利之处,就空泛的说不是事实、没有证据,这种说法并无说服力,也不是有效的讨论与回复。

比对原本的问答后,您只对原本我方回复的第(II)、(V),做出回复,其馀拒答。

对于您再提出的(I)与(II),您所提出的质疑,只是告诉我,

1.您又照自己的想法,再次地"不精细的",去质疑别人未提出的内容。

2.您似乎抓不到论文内容的重点,也无逻辑能力。在此再次提醒您,如果您不具逻辑与阅读论文的能力,就请不要一直秀下限了。论文已经说明:

(I)在相对低温下,催泪弹CS可以生成Chlorobenzene,且各温层(低中甚至高温)都能稳定的生成。

(II)Chlorobenzene可以在高温下,藉催化剂氧化铝催化生成dioxin。

=>而中国制催泪弹,可产生上论文所述的高温、亦有氧化铝而存在催化剂,会生成dioxin也根本不是新闻。

请自行阅读所引用的文献,与所编写条目的内容部分相佐证。看不出您能质疑什么。除了继续说不是事实之类的空泛言论,希望您既然认为自己具有相关的卓越学识,又想提出与真实相反的内容,希望您可以好好说明清楚或做个实验。讨论至今,只能说从您喜欢说"不精确的言论"与"事实相反的陈述"两点,完全看不出来有受过科学研究相关的训练。

就目前而言,除有相关学者们公开指证外,港警本身就有化武专家、有检验实验室,亦都公开承认会生成,目前没有看到任何与您持相同立场的学者出来指证。

(III)您想增加的内容,是想质疑该位记者的真实性,但这与引起公众谘询警方无关,建议您加在警方的反驳处比较通顺且合理。又您引经据典说"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希望您真的理解该句话的意思,该记者有长时间在现场进行直播报导的工作事实,您又要如何证明警方、暴徒和示威者有如记者般反复接触催泪气体呢?建议您对氯痤疮的生成原因,能有多一些了解。

最后,跟您沟通发现,好像写英文给对方看很重要,那就以下句(Pliny the Elder): True glory consists in doing what deserves to be written, in writing what deserves to be read.

若只为多增加些没有内容的"内容",只为反而反,只是降低条目内容的品质而已。--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20日 (三) 05:26 (UTC)[回复]

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曹宏威和香港中文大学陈竟明教授的回复(本方第三次,希望是最后一次)

[编辑]

首先请你不要再妖言惑众了,好好看看我新增的权威专家言论。看完了之后,回去多学习,少编辑。中文维基的下限已经被你刷到快没有了。曹宏威院士的节目直接说“不要在网上‘维基’拿点信息就当事实”,你在这里写得那么起劲,有意思吗?

(a)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曹宏威人文催泪弹气体燃烧生成的二𫫇英“估计是很低很低量,所以连测都测不到”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gGLbKVub0

(b)香港中文大学陈竟明教授:“there was no evidence suggesting tear gas would release dioxins.” https://www.scmp.com/news/hong-kong/health-environment/article/3038647/fires-streets-not-tear-gas-blame-dioxins-hong (我的说法更严谨: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表明有致病剂量的二𫫇英生成)

(c)“您能在不提供任何佐证下,质疑具有学经历博士学者的公开发言”

佐证看到了吗?网上那什么Dr. K. Kwong 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你还要跟他学?

(d)我再浪费点时间,指出你上面引用论文的错误,希望你好好回家学习相关化学等科学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I)在相对低温下,催泪弹CS可以生成Chlorobenzene,且各温层(低中甚至高温)都能稳定的生成。

(II)Chlorobenzene可以在高温下,藉催化剂氧化铝催化生成dioxin。 ”

(I)Hout等人文献中Table I显示500~900摄氏度,没有Chlorobenzene生成。你哪只眼睛看见高温可以稳定的生成?

(II)De Jong等人的文献中,催化剂是Pt/γ-Al2O3,是以氧化铝为基底的Pt!你的眼睛怎么又把关键的Pt看丢了? 你知不知道Pt是催化活性很强的过渡金属,这里dioxins的生成其实主要是靠Pt?催泪弹里面有Pt么?警察的结婚戒指都拿来做催泪弹了?

你引用的那句话还不错,谢谢你对我写这些东西的夸奖。 --Pchemie留言2019年11月20日 (三) 16:28 (UTC)[回复]

当然不是称赞或夸奖,您又fantasy了

[编辑]

(a)

您口中权威专家曹宏威先生,同时也是香港政党民建联成员、连续三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真的蛮有威权性的。

那么喜欢权威,就打个岔先论述一下曹先生的权威性,首先,就所谓的院士(Fellow)身分,英文维基上也有相关分类: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1],可以找到曹太太的,但却找不到曹博士的院士身分。曹宏威先生的条目上,无论中英文也都没有标注上,许多与曹博士有关的招股书上。也未写上,应该要标注上才是。虽然没有找到资料,但我相信他的自称,是有所凭据,毕竟依英国皇家化学会,FRSC院士身分采自费申请制,申请与通过后要每年缴院士的会员年费保籍,不知道曹博士最近年费缴交了没?一次缴五年会员费还可以打8折,只要£648英磅[2]

您未对来源进行平衡报导,而仅采用部分的说词,恐会造成立场偏颇。在此依来源字幕所载内容,进行后续(a)讨论(注:影片有很多剪接,看不出原本的博士所说的上下句。)

时间点 02:38 产生的毒素量比烧杂物上面 我恐怕不相伯仲

曹博士认为两者不相伯仲。发射的催泪弹=烧杂物,博士也与警方看法相同,烧有机物就会产生二𫫇英。[Open burning as a source of dioxins,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643389.2017.1320154?journalCode=best20&]

因此条目中所云”这个荒谬言论被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曹宏威驳斥[25]”,与所引用来源不同而有误,修改成”英国皇家化学会院士曹宏威认为,催泪弹与烧路障垃圾产生的毒素,两者恐怕不相伯仲”比较符合来源。

时间点2:53 CHO(碳氢氧) 都有了

化学物质含碳氢氧是很基本的,如果曹博士说的CHO,指的是最基本的二𫫇英(如分子式C4H4O2等化合物),就不是目前学者与公众质疑与关心的含氯有机化合物了(类戴奥辛物质)。单纯CHO的二𫫇英不含氯,是不会造成氯痤疮的。曹博士讨论的,与大家担心的物质是不是同一件事,都可能成为问题。公众在讨论含氯有机化合物与其毒性,博士在说的是,是只有CHO的二𫫇英。而未在影片中论述到,含氯的二𫫇英生成与毒性问题。又或是不知道公众关心与讨论的重点为何?影片的说明,感觉有些未聚焦。

时间点3:55 我估计是很低很低量 所以连测都测不到

有种因果关系倒置、倒果为因的说法,到院士说话真的很不一样。听起来好像已经做左实验一般。一般人来说,是会说要是测不到,可能原因是很低很低量。

但前提事实未知(估计),结果自然也是未知。要是政府有提供资料就完事,但政府单位说,警方表示“不想影响行动部署和行动能力”,故认为催泪弹成分“不宜公开”[3]。光成分被得知,就能影响行动部署和行动能力的原因?

主持人:时间点4:11 不要在网上 维基拿点信息就当事实 真的需要科学地测试

那香港政府及Youtuber,又做了什么科学测试,公布了什么资讯呢? 有事实根据地,继续完善条目的内容,还比较口说有无重要。当然香港政府资讯不透明不提供,才是造成许多公众疑虑的源头。事实呢?为什么还不公布?民众的知情权也一并被剥夺。

(b)

您的说法还是有些超译,建议直接照内容编写即可,您编写”目前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表明有致病剂量的二𫫇英生成”,但是内文是记者转述陈教授there was no evidence suggesting tear gas would release dioxins.而且非直接"口述"。

参考陈教授也说过: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陈竟明表示,暂时虽未有文献纪录长期吸入催泪烟引致氯痤疮,但“未有唔代表无,因为未试过一个地方,同一群人接触催泪烟咁耐。”参照陈教授的原话,应比较符合陈教授的想法。[4]

照此南华早报来源,应翻译为:目前没有文献指出催泪弹会释出二𫫇英。目前照论文搜寻,是没有一篇论文直接提出催泪弹会释出二𫫇英。就照事实写,没有任何问题。但(b)并不能佐证(a)的言论,前后连续使用有误导之嫌。目前没有相关研究,并不能代表好少或是测不到。

毕竟是指 Absence of evidence(是否释放二𫫇英,仍欠缺证据),而非evidence of absence(负面证实,催泪弹不释放二𫫇英)。

且新闻就还包括下两段,对香港政府说明不力提出质疑,

He urged...., but also said the government did not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the public.与“There isn’t a holistic approach to address the issue,” he said, adding concerned departments, such a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and the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only handled issues that fell within their scopes.

截至目前为止,香港政府仍然因为“不想影响行动部署和行动能力”,而不公开催泪弹成分,香港政府仍是did not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the public.

(c)上面解释完了,(a)(b)来源内容,还是无法支持您目前对条目的编写,编写内容与来源不同、品质欠缺中立性。

(d)文献存在、文献内容也没错,是我在此处讨论时写太快,感谢指证,在此更正一下。

(I)Hout等人文献中Table I显示500~900摄氏度,稳定生成Chlorobenzaldehyde,Chlorobenzene则在摄氏275~300度有稳定生成。

(II) Al2O3 因为具有弱路易酸性 (Lewis acidity),所以在高温下可能也会参与反应;而催泪弹中是否没有铂或其他过渡金属存在,那也要待香港政府公布数据,但香港就是不公开,所以不才引发公众不停讨论。

依照美制品,催泪弹是含有过渡金属,如形成Ni/Al2O3又称雷尼镍也一种是良好的催化剂,可以氢化催泪弹物质而减低毒性,如果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好处的,问题是中国制的催泪弹有贵金属吗?不知道。

目前暂时没有公开的科学文献研究中国制催泪弹是事实,都是以外国制的催泪弹为基底进行讨论,所以您大可不用这么辛苦,不如说实验环境都与香港真实世界不同。

近日报导更新

[编辑]

近日最新的消息是,因为香港政府仍未提供资料,公众怀疑CS催泪弹是否成分不纯,有毒物质是早已经存在于催泪弹中,并非燃烧CS造成。

就如同美国曾经使用的橘剂一般,中国制的催泪弹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一些化学反应的污染物未加以处理,而含有毒性的有机化学杂质。

故催泪弹是否直接含有有毒物质,是最近新闻显示出最大的问题。

许多修改的地方,暂时都没有可靠来源可供支持,形成各说各话,尚待更多搜寻证实。--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21日 (四) 13:22 (UTC)[回复]

公布催泪弹的权责

[编辑]
    1. 综合两篇新闻[5][6],持有使用过后的催泪弹壳,违反香港法令。意即除了香港政府有权且有责,可以公布催泪弹成分与进行弹壳残馀物的化验分析,任何未经港府授权在港对催泪弹弹壳进行的化验分析,都可能触法。
    2. 据报导[7],香港专职医疗人员及护士协会、医院管理局职工总会今天(22日)发表联合声明,批评两名局长的回应不单没有释除公众疑虑,甚至可能误导市民忽视催泪弹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我会认为,政府迟迟不敢公布催泪弹的化学成分,是让政治凌驾市民福祉及健康,让市民,包括警员,蒙在鼓里。”

安全性部分

    1. [8]中大校长未有装备直接吸入中国催泪弹的催泪烟后,住院至今。

预告:不定期更新,待再整理后,预备加入条目的内容。--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22日 (五) 10:44 (UTC)[回复]

  1. ^ White DW., Joseph J. Hout. Identification of compounds formed during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dispersion of encapsulated o-chlorobenzylidene malononitrile (CS riot control ag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10-07, 7 (6): 352–357. doi:10.1080/15459621003732721. 
  2. ^ Robert Louw, Vincent De Jong. Formation of dioxins in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chlorobenzene and a micropollutant-like mixture on Pt/gamma-Al2O3..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10-01, 38 (19): 5217–5223. doi:10.1021/es034820y. 
  3. ^ 陈裕匡. 氯痤瘡 (Original from Facebook post). STANDNEWS. 2019/11/13 (中文(繁体)). 
  4. ^ 陈裕匡. 氯痤瘡 (Original from Facebook post). STANDNEWS. 2019/11/13 (中文(繁体)). 
  5. ^ 陈裕匡. 氯痤瘡 (Original from Facebook post). STANDNEWS. 2019/11/13 (中文(繁体)). 

哦,这个世界疯了。话说楼上这位有哪怕一点点最基本的有机化学常识么?大块的镍+氧化铝=雷内镍?我这个不学化学七年的三流大学学生都知道,雷内镍的制备方法是将镍铝合金用碱溶液处理,合金中的铝因为置换产生氢气所以不断溶解,留下疏松多孔具有极大比表面积的镍骨架,大到什么程度?丢空气里会着火!催泪弹怎么可能含有雷内镍这种成分?否则就直接自燃自爆了,哪还能当武器使用啊?--Antigng留言2019年11月24日 (日) 21:15 (UTC)[回复]

请看清楚是假设语气,而且是假设在射出后的高温下,镍与铝金属是否会形成Ni/Al2O3、而非催泪弹本身即具有这个成分,大胆假设下进行讨论,请您不用太过担心。

您谦虚了,以上您所提的制备方式,在维基或百度都有介绍。就美制催泪弹的成分来说,我并非化武专家,并不清楚内部所含的、究竟是镍金属粉或镍金属块,以及为何美制催泪弹要含有镍金属的原因。

但就讨论来说,单单金属镍本身用于催化氢化反应是没问题的。催化效率大致上来说:镍<<孔洞化的镍铝合金(雷尼镍)。至于美制催泪弹射出后,其中含有金属镍、铝,与CS成分是否会有任何反应,没有去找是否有研究可以证实。就如同中国制催泪弹是否含镍,我也不清楚。

最后感谢您对其他讨论部分提出问题。--Kpfinance留言2019年11月26日 (二) 06:20 (UTC)[回复]


有兴趣可以参考 Damage to Man and Environment of Tear Gas CS (Massimo Zucchetti, 2015, DOI: 10.13140/RG.2.1.4669.5926/1) -- 5DN1L FHDN 2019年12月1日 (日) 12:5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