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Sth60/试验:香港公营房屋楼宇设计类型 - 平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房(英语:Bungalows),其功能属于临时房屋(英语:Temporary Housing)香港公营房屋其中一系列之住宅建筑设计,主要由英属香港政府之工务局等部门(或者居民自行委托承建商搭建)规划、设计及发展。

此类房屋的特点为兴建速度快、结构简单及楼高只有一至两层,另外会大量临时安置遭受清拆、火灾或其他天灾影响,惟未能即时符合入住公共屋邨的人仕。

历史与概述

[编辑]

平房(Bungalows)

[编辑]

包宁平房(Bowring Bungalows)

[编辑]
楼宇类型 英语名称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设计时期 脱稿或发表时间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建筑设计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图则
包宁平房 Bowring Bungalows 长板形(一字形) 1950年代 1954年 石硖尾邨包宁平房(1954年) 石硖尾邨包宁平房(1955年) 名称来自时任的工务局局长 - 包宁英语Theodore Louis Bowring(Theodore Louis Bowring)


为两层高的平房,每个平房面积为10x15英尺,以紧急安置受火灾影响的灾民[1]。不过包宁平房的单位数目不多、供不应求,于是政府决定于一年后在原址重建七层徙置大厦,提供予更多需要人仕入住[2]

石硖尾邨包宁平房

单层临时房屋(Single-storey Temporary Housing, S-s TH)

[编辑]

临时房屋是政府曾经用来安置受清拆、火灾或其他天灾影响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时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临时居所,现在已经全部消失,现时由中转房屋取代。早期称为 "安置区",主要是政府划出空地及各间面积,由居民自行委托承建商,以木板锌铁搭建而成的平房,1970年代后期,"安置区" 改称为 "临时房屋区"、简称 "临屋"。

后来,房委会于1990年代设计了两款新式多层中转房屋大厦,同时逐渐拆卸并取代临时房屋区,继承其功能。

楼宇类型 英语名称 外形属性(鸟瞰外形) 设计时期 脱稿或发表时间 首批楼宇竣工(时间) 最后一批楼宇竣工(时间) 首批楼宇拆卸(时间) 最后一批楼宇拆卸(时间) 建筑设计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图则
单层临时房屋 Single-storey Temporary Housing 长板形(一字形) 1970年代 横头磡临时房屋区(1974你) 钦州街临时房屋区(1990年) 屯门临时房屋区(1985年) 西贡沙角尾临时房屋区(2001年5月31日)、朗边中转房屋 - 屋邨办事处(2016年) 单层临时房屋区的建筑只有为一层楼高(亦有两层高,但不属于平房类别,请见 "多层中转房屋" 篇中的 "双层临时房屋"),多数是属于排屋,每个房屋区内的建筑设计不一定一致,但均由政府负责兴建、并且呈“一”字形,于1974年至1990年期间落成,随后由房委会负责管理。而临时房屋区中唯一以水泥兴建的建筑物,大多是变压站及房屋署办事处,而早年立法局议员李柱铭曾经设立办事处在永泰临时房屋区。


视乎家户人口分派到一层或两层的单位,唯单位内不设厨房及浴厕,住户均在屋外生火煮食,厕所亦需公用;部份地处偏远或座数甚多的临时房屋区,会加设市场或士多(譬如荔景、圆洲角等),部份大型临屋区也设有巴士总站(如青欣、田心等)。不幸的是,大多数临屋区的居住环境非常狭窄,而且卫生环境恶劣。

渔湾临时房屋区、常泰临时房屋区、常安临时房屋区、永泰临时房屋区、西贡沙角尾临时房屋区、启祥临时房屋区、发祥街临时房屋区...
朗边中转房屋(第九座 - 屋邨办事处)

参考的文献

[编辑]
  1. ^ 《香港公营房屋五十年——金禧回顾与前瞻》421页 作者/编者:杨汝万、王家英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ISBN 962-441-559-5
  2. ^ 《大学线》. 被淹沒的歷史痕跡 碩果僅存的七層公共屋邨 - 石硤尾邨 (HTML). 2006年. 

备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