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丁鶴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鶴年
時代元末明初
未知
鶴年、永庚
友鶴山人
族裔回回
出生1335年 (1335)
大元湖廣行省武昌路武昌縣
逝世1424年(88—89歲)
大明湖廣行省武昌府武昌縣
親屬
父親職馬祿丁
生母馮氏
姊妹丁月娥
異母兄弟烈瞻、愛理沙
《丁鶴年集》

丁鶴年(1335年—1424年),字鶴年(一字永庚),以字行,號友鶴山人[註 1]回回人,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詩人,以孝行聞於世,入明後隱居不仕,事跡見諸《丁孝子傳》、《高士傳》、《明史》等[2]

家庭背景

[編輯]

丁鶴年的家族為西域巨賈,在元世祖忽必烈朝遷入中原。丁鶴年的曾祖父阿老丁及其弟弟烏馬兒「當世祖皇帝徇地西土(指借道吐蕃大理),軍餉不繼,遂杖策軍門,盡以其資歸焉」,二人大概自此成為了忽必烈的家奴。烏馬兒因戰功升任河州吐蕃宣慰使、甘肅行中書左丞。由於阿老丁年事已高,忽必烈賞賜府邸安置大都(今北京),授予朝請大夫的閒職[註 2]。阿老丁的長子、丁鶴年的祖父苫思丁則成為忽必烈嫡長孫晉王甘麻剌的侍從,官至江西臨江路達魯花赤[1]

苫思丁的兒子、丁鶴年的父親職馬祿丁最初見到社會動盪,不願意做官,而是出於伊斯蘭教教義——「五功」之一的「施捨」,散盡家財接濟貧苦百姓,直到40歲才在臨江縣出任主簿,後為武昌縣達魯花赤,為官清廉、不事權貴,被罷官後因百姓懇求留在武昌。職馬祿丁有五子一女,丁鶴年為最小的兒子,丁鶴年的四位兄長中三位進士及第,其中二兄烈瞻與三兄愛理沙均留名史冊,但長兄和四兄並沒有留下記載,丁鶴年的姐姐丁月娥以才女著稱。職馬祿丁的正妻可能是杭州詞人賽景初的姑母,賽景初的父親則是江浙行省平章,而丁鶴年和丁月娥的生母則可能是漢人。[5]:1-9[1]

生平

[編輯]
杭州丁鶴年墓亭

元元統三年(1335年),丁鶴年出生於武昌縣。丁鶴年從小由母親馮氏和姐姐丁月娥親自教導,長大後父親將其送到武昌的南湖書院就讀。由於丁鶴年成績優異,父親曾打算將其送到元上都附近的桓州(今內蒙古四郎城遺址)承襲恩蔭,但丁鶴年有志於文學而不願意做官,且按照元制庶出子女不能蔭序。至正六年(1346年),丁鶴年的父親去世,由於家中兄長皆在外地做官不能趕回、姐姐也已經出嫁,因此只能由12歲的丁鶴年操辦葬禮,丁鶴年則改用漢人禮儀守孝三年,並且將家產全部分給兄長。丁鶴年17歲從學於來武昌講學的豫章學者周懷孝,周懷孝曾希望帶丁鶴年到豫章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丁鶴年,但丁鶴年因為想要贍養母親、不願意離家跟隨老師而拒絕婚約。此後一年,徐壽輝所統領的紅巾軍攻陷武昌,在戰亂中丁鶴年將生母安置在城郊,自己帶着色目人出身的嫡母逃往鎮江、投奔伯父,此後潛居鎮江直到嫡母過世。[2]

丁鶴年在鎮江隱居10年直到嫡母過世,又聽聞武昌生母病逝、父冢被毀,悲痛不已,在安葬完嫡母之後就隻身投奔在浙東做官的從兄吉雅謨丁(漢名馬元德)。在浙東當地長官都極力鼓動丁鶴年做官,但丁鶴年一心想要鑽研文學,只是陪着從兄四處宦遊。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攻破蕪湖,丁鶴年的姐姐丁月娥不願意家人受辱,攜女投江自盡,丁鶴年親自到蕪湖為姐姐收屍安葬。不久後,吉雅謨丁死於昌國縣(今浙江舟山)任,丁鶴年因失去了經濟來源,又不願意受人施捨,隆冬時節仍然衣衫襤褸。當時方國珍割據浙東沿海,丁鶴年作為色目人不得不「轉徙逃匿,為童子師,或寄僧舍,賣漿自給」。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平定方國珍部,次年明朝建立、元朝滅亡,丁鶴年則從昌國渡海至浹口(即甬江口)定居,居名「海巢」,以教授詩書和醫藥為生。[2][6]

入明以後,雖然朱元璋下詔各地舉薦隱逸,並且允諾平等對待蒙古、色目人才,但丁鶴年仍然心念舊朝,不願意做官,潛心於出世的佛學。丁鶴年的好友戴良就因為屢次徵召不受被指忤逆,最終在南京家中自裁,如此肅殺的政治氛圍也令丁鶴年不願意出仕。[6]洪武十二年(1379年)丁鶴年因孝感夢[2],回到武昌安葬父母,將父母合葬在武昌樊山,次年回到寧波。由於丁鶴年的傳記大多是在生前所作,因此晚年去向比較模糊,主要以武昌和杭州為主。丁鶴年在武昌有樊山和南湖兩處住所,與楊士奇有過結交,並且以及就藩武昌的楚王一系關係密切,楚藩還在其死後為其出版詩集。另外也有傳說稱丁鶴年在永樂年間到北京創建了鶴年堂。丁鶴年在晚年也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定居在杭州,曾經「代杭城父老」作《送周侍郎定江浙賦稅還大都》,乾隆《錢塘縣誌》稱其在杭州皈依伊斯蘭教,「晚習天方法」。關於他的歸葬地,存在兩種說法,一種是在武昌去世歸葬在父親墓畔,另外一種則是在杭州歸葬先人阿老丁墓畔。[4]:27-40杭州今存丁鶴年墓亭,在柳浪聞鶯公園內。[7]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出自《明史

參考文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據明人徐象梅蔣一葵記載,丁鶴年的丁姓取自父親之名,丁鶴年的父親職馬祿丁名字為伊斯蘭教常用人名,今譯賈邁勒丁,意思為宗教之美,丁在波斯語中意即宗教。明代的蔣一葵稱「丁鶴年,字鶴年」,清初顧嗣立則稱「鶴年,以字行,一字永庚」,但歷代史料均無本名的記載。[1]
  2. ^ 阿老丁又作阿老瓦丁,是伊斯蘭教常用人名阿拉丁的舊譯,元代有多名名為阿老丁的色目人活躍,例如製造回回炮的工匠阿老瓦丁元成宗任相的阿老瓦丁、建立杭州鳳凰寺的回回大師阿老丁。並沒有史料證明丁鶴年的先祖與其他阿老丁系同一人,但當代材料多有附會,例如《杭州歷代名人》中指丁鶴年先祖與工匠、回回大師系同一人[3],而回族史學者白壽彝在《回族人物誌》中將回回大師和丁鶴年曾祖分為兩人。[4]:36

引用

[編輯]
  1. ^ 1.0 1.1 1.2 劉迎勝. 丁鹤年及其家族. 劉迎勝 (編).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第二十六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1–19. ISBN 978-7532556793. 
  2. ^ 2.0 2.1 2.2 2.3 王頲. 鹤零旧里——西域诗人丁鹤年传记考辨. 西域南海史地考论.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08079410. 
  3. ^ 宋傳水; 袁成毅 (編). 阿老丁. 杭州历代名人.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04 [2024-01-29]. ISBN 97878063364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4. ^ 4.0 4.1 姚文杰. 丁鹤年年谱 (碩士論文論文). 北京師範大學. 2011-06-08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5. ^ 丁生俊. 丁鹤年.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2. 
  6. ^ 6.0 6.1 王忠閣. 丁鹤年与元末明初社会的变迁. 民族文學研究. 2008. 
  7. ^ 湖濱管理處. 湖滨管理处丨“音”为你,游西湖⑤·丁鹤年墓亭. 杭州網. 2020-06-09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