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馬赫主義
外觀
俄國馬赫主義是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俄國傳播的多個試圖通過馬赫主義的視角「修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亞歷山大·波格丹諾夫、弗拉基米爾·巴扎羅夫、阿納托利·盧那察爾斯基、雅科夫·別爾曼、奧西普·赫爾豐德、帕維爾·尤什凱維奇、謝爾蓋·蘇沃洛夫、尼古拉·瓦連廷諾夫和維克托·切爾諾夫。他們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各自的理論觀點。波格丹諾夫提出「經驗一元論」,認為世界起初是混沌狀態,隨後形成「要素」的簡單聯結,產生心理現象或個人組織的經驗,最終發展為物理現象和由此產生的認識,即社會組織的經驗。他還將客觀的物質世界稱為「偶像」。巴扎羅夫提出「實在一元論」,在《現代的神秘主義與實在論》中批判以客觀實在為基礎的觀點,稱其為「不自覺的唯物主義神秘論」。尤什凱維奇提出「經驗符號論」,認為認識是符號的總和,符號的作用在於整理、協調和組合經驗資料。切爾諾夫攻擊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對不可知論的批判,並將「自在之物」的學說稱為「最粗陋的唯物主義獨斷論」[1]。
俄國馬赫主義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903年波格丹諾夫出版《經驗一元論》第一卷。1905年俄國革命失敗後,馬赫主義逐漸發展為一股思想潮流,在1908年達到巔峰,代表作包括論文集《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論》、尤什凱維奇的《唯物主義和批判實在論》、別爾曼的《從現代認識論來看辯證法》以及瓦連廷諾夫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體系》。弗拉基米爾·列寧在其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全面批判了俄國馬赫主義[2]。
參考文獻
[編輯]- ^ Jensen, K. M. J. Beyond Marx and Mach (PDF). Dordrech: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8: 19. ISBN 978-94-009-9881-0.
- ^ 俄國的馬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