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切薩雷·波吉亞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切薩雷·波吉亞
阿爾托貝羅·梅洛內英語Altobello Melone所繪之切薩雷·波吉亞肖像
瓦倫提諾公爵
在位1498年8月17日至1507年3月13日
出生1475年9月13日或1476年4月
教宗國羅馬
逝世1507年3月11日(1507歲—03—11)(31歲)
 納瓦拉王國比亞納
墓地西班牙比亞納聖瑪麗亞教堂
貴族波吉亞家族
配偶阿爾布雷的夏洛特英語Charlotte of Albret
子嗣
路易絲·波吉亞英語Louise Borgia, Duchess of Valentinois以及至少11名非婚生子女
父親教宗亞歷山大六世
母親瓦諾莎·卡塔內
瓦倫提諾公爵徽章

切薩雷·波吉亞義大利語Cesare Borgia [ˈtʃeːzare ˈbɔrdʒa, ˈtʃɛː-]巴倫西亞語Cèsar Borja [ˈsɛzaɾ ˈbɔɾdʒa];西班牙語:César Borja [ˈθesaɾ ˈβoɾxa];1475年9月13日或1476年4月[1]-1507年3月11日),瓦倫提諾公爵,是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軍官、貴族、政治人物和紅衣主教(樞機);是教宗亞歷山大六世與情婦瓦諾莎·卡塔內之子。切薩雷即為凱薩之意,與古羅馬的征服者凱薩同名,意大利語發音為切薩雷[2][3][4]

切薩雷少年出家,年紀輕輕晉為紅衣主教。1498年弟弟喬凡尼逝世以後,切薩雷還俗,成為天主教會史上第一位在任內辭職的紅衣主教。隨後其父將教宗國內的一部份領土分賜給他做領地。他才幹過人,為人殘忍,深通權術,在當時名噪一時,成為義大利中部霸主,惟其父逝世後,切薩雷遭到新任教皇儒略二世整肅,禁錮於西班牙,越獄後成為納瓦拉的國王胡安三世的將領,後在任內戰死。

波吉亞家族

[編輯]

切薩雷·波吉亞的家族來自西班牙瓦倫西亞王國;家族於十五世紀中葉起,開始顯赫。這是由於切薩雷的曾叔祖,曾任瓦倫西亞主教的阿方索·波吉亞(Alfonso Borgia)被選舉為教宗嘉禮三世(1455年至1458年期間在位)之故。[5]切薩雷的父親教宗亞歷山大六世是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與情人有子嗣的教宗。[6]

早年

[編輯]

切薩雷首先受推薦而進入羅馬教廷。15歲時,被授命為西班牙一個教區的主教,並長期於義大利比薩受教育。18歲時,因父親榮任教宗而升任樞機。[5]亞歷山大六世原本冀望切薩雷之弟,即身任教宗國軍事統帥的喬瓦尼·波吉亞,能負起榮耀全家族的責任。惟喬凡尼死於1497年,一場令人啟疑的事件中(有幾位同時代的人提示到切薩雷是事件的策劃人)[7]。隨著喬凡尼之死,切薩雷被父親任命為教宗國的軍事統帥。[8]

1498年8月17日,他自請還俗卸下神職,是天主教會史上第一位主動請辭的神職人員。[9]同日,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冊封切薩雷為瓦倫提諾公爵(Duc de Valentinois),封地於瓦朗斯;『瓦倫提諾』即是波吉亞家族的發跡地-瓦倫西亞的暱稱。

軍事生涯

[編輯]

切薩雷的軍事生涯起於父親將影響力遍及軍隊的能力,這層影響力,後來由於切薩雷與法國公主的婚姻而加強。另外,這樁婚事與法國謀取北義大利的戰略相關。1499年,法國入侵義大利,切薩雷陪同法國國王路易十二進入米蘭城。

切薩雷·波吉亞留於羅馬期間所繪的個人畫像

另一方面,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則希冀經由這起戰事,使北義大利的一部份成為切薩雷的領國。因此,在路易十二入主米蘭後,教宗便宣布北義大利兩個教區的副主教被革職。名義上,當地須聽命於教宗,惟實際上,當地政權已獨立於或不從屬教宗有歷代之久。然而,由於當地政界和宗教界在生活上的敗壞,使得公民視切薩雷的到來標誌著一種大進展。

後來,切薩雷被任命為教宗國的軍事統帥,並統轄著傭兵部隊。這包括了300名騎兵和由法國國王派遣而至的4,000名瑞士衛兵團

喬凡尼·斯福爾扎(切薩雷之妹魯克蕾齊亞·波吉亞的第一任丈夫)被逐出佩薩羅王國以後,繼任的君主阿斯托雷三世·曼弗雷迪英語Astorre III Manfredi因切薩雷之命而被淹死於提貝河。但是切薩雷在暗殺他以前,一度提請任命他為羅馬涅公爵。只是在這過程中,皮翁彼諾被併入切薩雷的領地。

1499至1503年間,是切薩雷權力的巔峰。由於他的權勢及非凡才幹(或許還有那些殘忍手段),以及背後強硬的後台(法國國王以及教宗父親),整個義大利半島對他的名字望而生畏。公爵帶領着一支小的僱傭軍,在短時間內即將教宗國中的其他封建勢力驅逐出去並確立教宗集權體制,1417年達成了天主教會大分裂結束後,歷任教宗80多年來朝思暮想的盼望(此前教宗對羅馬涅和教宗國只有名義上的封建領主權,教宗國實際上四分五裂、群雄割據),同時也使他的權力迅速增長、威震八方。至1501年,切薩雷已征服弗利佩薩羅里米尼法恩扎並且被封為羅馬涅公爵;1502年,切薩雷·波吉亞強迫李奧納多·達文西為軍隊工程師;在同年的烏爾比諾叛亂中他被叛軍擊敗,但立刻與法王路易十二結盟並獲得法軍援助、迅速收復了失地,年底以殘忍的方式處死一大批雇傭軍隊長(亦是義大利中部各城的小執政官),例如被身裂兩段的拉米羅·德·洛卡(Ramiro de Lorca)。這一慘案傳開後,義大利中部的其他小王公紛紛出逃;至1503年中,切薩雷不只佔領卡斯泰洛城佩魯賈,更試圖當上托斯卡納執政官(其領地包圍住佛羅倫斯),他已稱霸於義大利中部。

失勢和結局

[編輯]

1503年8月,他父親教宗亞歷山大六世去世後,切薩雷·波吉亞也在同時病倒,無力反應,父親之死標誌他開始失勢。新教皇庇護三世即位不到一個月即駕崩。隨後由儒略二世當選。切薩雷的冤家在新教宗儒略二世的允許下將他逮捕,而切薩雷在羅馬涅的領地都被儒略二世給據為己有。儒略二世之前為了當選教宗,向切薩雷和波吉亞家族許下了一大堆諾言,之後卻全部反悔。

1504年切薩雷·波吉亞被流放到西班牙。兩年後,他從西班牙的監獄裡逃脫,後來再與他的大舅子、納瓦拉的國王胡安三世聯盟,成為納瓦拉國王手下的軍官。1507年於比亞納,他在一次替國王攻擊反叛者的戰鬥中,中了敵人的圈套而陣亡,年僅三十一歲。

遺體

[編輯]

切薩雷·波吉亞最初埋葬在胡安三世下令建造的大理石墳墓中,位於比亞納的聖瑪利亞堂的祭壇,那裡是聖雅各朝聖之路的一站。在16世紀,蒙多涅多的主教安東尼奧·德·格瓦拉根據記憶中發表了他在參觀教堂時在墳墓上看到的東西。多年來,這個墓志銘在措辭和外觀上經歷了幾次變化,今天最常引用的版本是18世紀神父和歷史學家弗朗西斯科·德·阿萊森出版的版本。上面寫着[10]

Aquí yace en poca tierra
el que todo le temía
el que la paz y la guerra
en su mano la tenía.
Oh tú que vas a buscar
dignas cosas de loar:
si tú loas lo más digno,
aquí pare tu camino,
no cures de más andar.

雖然這裡只有一小片土地
但是他是每個人都害怕的人,
和平與戰爭
都握在他的手中。
哦,你們前來尋找
值得讚美的東西,
如果你要讚美最值得讚美的
就在這裡停下你的腳步
你不需要走得更遠。

波吉亞跟阿拉貢斐迪南二世過節甚深,兩人曾經兵戎相見。1512年斐迪南的軍隊占領納瓦拉後,波吉亞的墳墓在1523年至1608年之間的某個時候被毀,在此期間,聖瑪麗亞教堂正在進行翻新和擴建。傳統認為,卡拉奧拉主教認為將墮落者葬在教堂里很不恰當,因此有此機會,就要將其墳墓拆除,將波吉亞的遺骨埋到教堂前的街道上,被所有走過的行人踩踏。

維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在《維納斯》一文中寫道,當時的主教把波吉亞的遺體徙出聖瑪麗亞教堂,因為他的父親被亞歷山大六世禁錮到死。多年來,這些遺骨都散失了,儘管事實上當地傳統仍然相當準確地標出它們的位置,關於波吉亞的死和幽靈的民間傳說也不斷出現。事實上,這些遺骨被挖掘了兩次,又被當地和外國歷史學家重新埋葬。第一次挖掘是在1886年,由法國歷史學家查爾斯·伊里亞特進行,尋找臭名昭著的切薩雷·波吉亞的埋葬之地,他也出版了關於波吉亞的作品。1945年,波吉亞第二次被發掘出來後,他的遺骨由外科醫生和波吉亞愛好者維多利亞諾·朱阿里斯蒂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法醫檢查,檢查結果與19世紀進行的初步檢查一致。有證據表明這些骨頭屬於波吉亞。

切薩雷·波吉亞的遺體後來被送至比亞納市政廳,就在聖瑪利亞堂對面,直到1953年。[11] 然後,被葬在聖瑪麗亞教堂門外,不再在街上,有被踩踏的直接危險。在上面放置了一塊紀念石,翻譯成英文,宣布波吉亞為教宗和納瓦拉部隊的將軍。1980年代末,發起了一場運動,要將波吉亞的遺體再挖出來,放回聖瑪麗亞教堂,但這一提議最終被教會官員拒絕,因為最近裁定,除了教宗樞機主教,不允許入內安葬。由於波吉亞已經還俗,不再是出家人,因此決定把他的遺骨搬進教堂是不合適的。據報道,潘普洛納總主教費爾南多·塞瓦斯蒂安·阿吉拉爾在50多年的請願之後將會默許,波吉亞的遺體最終將於2007年3月11日,即他去世500周年的前一天搬回教堂,但總主教發言人宣布,教會不會授權任何此類做法。[12][13]當地教會表示,「我們不反對遷入他的遺體。無論他生前做了什麼,現在都應該得到原諒。」

毒藥公爵

[編輯]

切薩雷·波吉亞是一個殘忍的暴君。他先邀請敵人參加宴會,然後伏兵來殺害敵人。他也會使用托法娜仙液,慢慢毒殺敵人。

甚至早在1497年,就有傳聞指稱切薩雷謀害了自己的兄弟喬瓦尼·波吉亞,因為切薩雷似乎是整件事情的最大獲益者。當時,亞歷山大六世打的算盤是長子喬瓦尼掌握軍隊,而次子切薩雷則要繼他之後,成為掌握基督教世界的教宗,然後使義大利成為波吉亞家族的天下。然而,亞歷山大六世將整個家族的希望,寄託在握有武力的喬瓦尼身上。如此一來,喬凡尼就理所當然的成為切薩雷征伐之路上的阻礙。無論,切薩雷是否主導了這一次的刺殺,無庸置疑的,是喬瓦尼之死使他得以踏上所期盼已久的征伐之路。關於這個刺殺事件,尚有一種浪漫的解釋,即整件事情是始自於一個女人,亞拉岡的珊莎公主。她是切薩雷最小的弟弟喬佛里·波吉亞的妻子,亦是喬瓦尼和切薩雷兄弟的情婦。由於忌妒和爭風吃醋,而導致了這個血腥的結果。

切薩雷的第一任妹夫,佩薩羅君主,喬凡尼·斯福爾扎稱切薩雷和他的父親與他的妹妹魯克蕾齊亞·波吉亞之間亂倫。但也可能是以此謠言來報復切薩雷,因為自己的陽痿,導致後來和切薩雷的妹妹離婚。

馬基維利評價

[編輯]

尼可洛·馬基維利在《君王論》對切薩雷毫不吝嗇地給予高度讚賞。在《君王論》中就有這樣一段話:「當我回顧公爵的一切行動之後,我認為他不但沒有可以非難之處,更讓我覺得應當像我在上面提出的把公爵提出來,讓那些由於幸運或者依靠他人的武力而取得統治權的一切人傚法,因為他具有至大至剛的勇氣和崇高的目的,他只能採取這種行動,捨此以外,別無他路,只是由於亞歷山大六世的短命和他本人正在病重,才使他的鴻圖終成畫餅。」

切薩雷雖在道德面上種種不堪,但縱觀其一切特質,完全符合馬基維利心目中理想君王所具備的一切條件。即使切薩雷最後失敗了,馬基維利仍在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切薩雷的憐憫和遺憾,可見馬基維利對於切薩雷是有多麼讚賞。

「所以,如果一個人認為,為了確保他的新的王國領土安全免遭敵人侵害,有必要爭取朋友,依靠武力或者詐欺以得勝,使人民對自己又愛又怕,使軍隊對自己又敬又畏,把那些能夠或者勢必加害自己的人們消滅掉,採用新政策把舊制度加以革新,既有嚴峻一面又能使人感恩,要寬宏大量且慷慨好施,要摧毀不忠誠的軍隊,創建新的軍隊。也要與各國王公保持友好,使他們不得不慇慇勤勤地幫助自己,或者誠惶誠恐地不敢得罪自己,那麼,他再也找不到比公爵這個人的行動,更生動的範例了。」[14]

現代評價

[編輯]

當時他的政敵對波吉亞家族整體的看法非常負面。他們認為這個從西班牙來的家族,對意大利傳統的老家族有威脅性。此外切薩雷·波吉亞本人的巨大戰果也使許多意大利貴族相形失色。

大眾文化

[編輯]

切薩雷·波吉亞曾在多部歷史背景的小說,電影,電視劇,遊戲等作品中出現。

小說

[編輯]

漫畫

[編輯]

電影

[編輯]

電視劇

[編輯]

遊戲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aike Vogt-Luerssen: Lucrezia Borgia: The Life of a Pope's Daughter in the Renaissance, 2010, ISBN 978-1-4537-2740-9; p. 13.
  2. ^ Cambridge Encyclo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esare Borg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b. 20 Feb 2011.
  3.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Borgia, Cesa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eb. 20 Feb 2011.
  4. ^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Borgia, Cesare.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2 Web. 20 Feb 2011.
  5. ^ 5.0 5.1 Herfried Münkler and Marina Münkler, Lexikon der Renaissance, Munich: Beck, 2000, p. 43ff.(德文)
  6. ^ Sabatini (pp. 45, 48), citing the supplement to the Appendix of Thuasne's edition of Burchard's Diarium
  7. ^ Spinosa, La saga dei Borgia
  8. ^ Rendina, I capitani di ventura
  9. ^ Today in Catholic History. Catholic Under the Hood. [29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2). 
  10. ^ Moret, José de; Alesón, Francisco de. Anales del reino de Navarra 7. Toloso, Spain: E. Lopez. 1891: 163 [13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11. ^ BORGIA 3 -The Quest For Cesare's Tomb. Borgia Season 3: Behind the Scenes: Mark Ryder and Tom Fontana travel to Spain, to search for the real Cesare Borgia's tomb. 2014-07-09 [2017-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8). 
  12. ^ "The rehabilitation of Cesare Borg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Malcolm Moore, The Daily Telegraph, 23 January 2007
  13. ^ César Borgia no descansa en paz.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14. ^ 《君王論》第七章

外部連結

[編輯]
前任者:
瓦倫提諾公爵
1498–1507
繼任者:
路易絲·波吉亞
前任者:
奧塔維亞諾·里奧里歐
弗利 君主
1499–1503
繼任者:
安東尼奧二世·奧德拉弗
伊莫拉君主
1499–1503
合併至教宗國
前任者:
喬凡尼·斯福爾扎
佩薩羅君主
1500–1503
繼任者:
喬凡尼·斯福爾扎
前任者:
潘多爾福四世·馬拉泰斯塔
里米尼君主
1500–1503
繼任者:
潘多爾福四世·馬拉泰斯塔
前任者:
雅可波四世
皮翁比諾君主
1501–1503
繼任者:
雅可波四世
前任者:
阿斯托雷三世·曼弗雷迪
法恩扎君主
1501–1503
繼任者:
阿斯托雷四世·曼弗雷迪
前任者:
圭多巴爾多一世·蒙特費爾特羅
烏爾比諾公爵
1502–1503
繼任者:
圭多巴爾多一世·蒙特費爾特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