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波德·布盧姆
利奧波德·布盧姆 | |
---|---|
尤利西斯角色 | |
創作者 |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 |
角色設定資料 | |
暱稱 | 波爾蒂(Poldy) |
別名 | 亨利·福勒(Henry Flower) |
職業 | 廣告代理 |
家人 | 魯道夫·布盧姆(Rudolph Bloom,原名魯道夫·維拉各,Rudolf Virág)(父) 艾倫·布盧姆(Ellen Bloom,婚前原名艾倫·希金斯,Ellen Higgins)(母) |
配偶 | 瑪莉昂 (摩莉) ·特威迪 (成婚於1888年) |
兒女 | 蜜莉森特(蜜莉)·布盧姆 (生於1889年) 魯道夫 (魯迪)· 布盧姆 (生於1893年,逝於1893年) |
信仰 | 天主教 |
利奧波德·布盧姆(Leopold Bloom)是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所著小說–– 《尤利西斯》(Ulysses)––中的主人公和英雄。他在1904年6月16日於都柏林市內的遭遇和經歷,或多或少地與荷馬史詩《奧德賽》(Odyssey)中主人公奧德修斯(拉丁語名Ulysses,英語名Odysseus)的遭遇有着平行對應的關係。詹姆斯·喬伊斯以朋友利奧波德·波普(Leopold Popper)為原型,設定了這一角色的名字和部分個性。波普是一名波西米亞猶太人後裔,他聘請了喬伊斯作自己女兒——阿瑪利亞(Amalia)——的英文輔導老師。波普經營着一家銘文「波普和布魯姆(Popper and Blum)」的公司,所以「利奧波德·布盧姆「這一名字被認為取自波普的名和布魯姆的英語化變形。[1][2]
人物塑造
[編輯]布盧姆被塑造成了一個有胃口的人的形象:
(英文原文)
Mr Leopold Bloom ate with relish the inner organs of beasts and fowls. He liked thick giblet soup, nutty gizzards, a stuffed roast heart, liverslices fried with crustcrumbs, fried hencods' roes. Most of all he liked grilled mutton kidneys which gave to his palate a fine tang of faintly scented urine.
利奧波德·布盧姆吃起牲口和家禽的下水來,真是津津有味。他喜歡濃郁的雜碎湯、有嚼頭的胗、填料後用文火焙的心、裹着麵包渣兒煎的肝片和炸雌鱈卵。他尤其愛吃在烤架上烤的羊腰子。那淡淡的騷味微妙地刺激着他的味覺。
利奧波德·布盧姆生於1866年,是魯道夫·維拉各(Rudolf Virág, 一名由松博特海伊遷至愛爾蘭的匈牙利猶太人,他同時由猶太教改宗新教,並把名字改成了魯道夫·布盧姆——Rudolph Bloom,後來自殺身亡)和艾倫·希金斯(Ellen Higgins,一名愛爾蘭新教徒)唯一的兒子。利奧波德·布盧姆未被割禮。他們一家居住在都柏林市波特貝羅(Portobello)的克蘭布萊塞爾街(Clanbrassil Street)。利奧波德·布盧姆後來改宗天主教以迎娶瑪莉昂 (摩莉) ·特威迪(Marion (Molly) Tweedy),他們的婚禮舉辦於1888年10月8日。這對夫婦育有一個女兒蜜莉森特(Millicent,暱稱「蜜莉,Milly」,生於1889年)和一個兒子魯道夫(Rudolph,暱稱「魯迪,Rudy」,生於1893年12月,出生11天後去世)。利奧波德與摩莉一家居住在都柏林艾苟斯街7號(7 Eccles Street,Dublin)。
《尤利西斯》中記錄利奧波德·布盧姆於1904年6月16日在都柏林市內遭遇的章節都與《奧德賽》中對應人物的故事相呼應(雖然第一至三章、第九章以及第七章的少部分主要記敘斯蒂芬·迪達勒斯的經歷,但這些部分也與《奧德賽》有聯繫,斯蒂芬的故事對應於《奧德賽》中忒勒瑪科斯的部分)。喬伊斯的狂熱愛好者把6月16日稱為「布盧姆日」。
隨着當天情節的展開,利奧波德·布盧姆的思緒轉向了妻子摩莉與她經紀人希思·「一把火」·鮑伊蘭(通過諸如「耳蟲」的情節間接指出)的婚外情,同時在參加朋友帕特里克·迪格南(Paddy Dignam)葬禮的時候觸景生情,想起自己兒子魯迪的過世。魯迪的離世可能是利奧波德·布盧姆幫助斯蒂芬的原因。在書裡後面的章節中布盧姆外出尋找斯蒂芬,把他從妓院中救出來,帶斯蒂芬回自己家並還提供住所供斯蒂芬學習和工作。讀者可以從這些章節中了解布盧姆的容忍力和人文主義情懷,以及他的窺陰癖和(只存在於書信中的)風流不忠。布盧姆厭惡暴力,他對愛爾蘭民主主義的冷漠態度引起了他與自己同好(尤其是與卡呂普索一章中的「公民」)間的爭執。雖然通過改宗天主教以迎娶摩莉和三次接受天主教洗禮的情節可以看出,布盧姆從來都不是一名實際意義上的猶太人,但他還是擁有部分猶太血統,並且有時會因為被當成是完全意義上的猶太人而遭人戲弄和威脅。[3]
喬伊斯傳記的作者理查德·埃曼把利奧波德·布盧姆稱為「虛人」("a nobody"),因為他「對周圍的人和事幾乎沒有任何影響」(」has virtually no effect upon the life around him」),但埃曼在布盧姆的這種特點之上也發現了一種品質:「布盧姆身上神聖的部分單單就是他的人性——他對於自身和其他生物間關係的一種認定」("The divine part of Bloom is simply his humanity - his assumption of a bond between himself and other created being")。[4]
其它作品和文化中的布盧姆
[編輯]喬伊斯告訴西爾維婭·畢奇,胡爾布魯克·傑克遜(Holbrook Jackson)在模仿利奧波德·布盧姆。[5]
作家兼導演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在自己的電影《製片人》中給會計師角色取名「萊奧·布盧姆」(Leo Bloom)。[6] 萊奧是個容易緊張的會計師,容易出現恐慌發作症狀,他一直拿着一塊安全毯(security blanket)來冷靜自己。儘管如此,還是萊奧有辦法能讓失敗的劇目也賺錢。在2005年版的同名電影中,萊奧在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後大聲質問「什麼時候才是布盧姆日?」("When's it gonna be Bloom's Day?")在麥克斯·拜利斯托克(Max Bialystock)辦公室背景的日曆上標着6月16日,這天正是布魯姆日。[7]
前平克·弗洛伊德樂隊成員羅傑·沃特斯在自己的歌曲《Flickering Flame》中提到了利奧波德·布盧姆坐在茉莉·夢露(Molly Malone)旁邊。[8]
傑弗瑞·梅耶在《奧威爾筆下的末世:<上來透口氣>:現代小說研究》("Orwell's Apocalypse: Coming Up For Air, Modern Fiction Studies")中指出,喬治·奧威爾所著《上來透口氣》(Coming Up For Air)中的主角是以利奧波德·布盧姆為原型塑造的。[來源請求]
由於利奧波德·布盧姆所表現出的無身份認同感及對政治的冷漠, 法國激進的邊緣刊物《Tiqqun》用他來象徵當代社會下虛無主義和冷漠待世現象。[來源請求].
格蕾絲·斯里克爾的專輯《After Bathing at Baxter’s》』中與尤利西斯有關的歌曲《Rejoyce》中提到了利奧波德·布盧姆。[來源請求]
參考資料
[編輯]- ^ Hughes, Eileen Lanouette (2 February 1968), The mystery lady of Giacomo Joyce. A newly published work reveals an early Molly Blo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fe Magazine.
- ^ Partridge, Craig (2016), Juda Loebl Popper of Ostrovec-Lhotka, Bohemia, and His Family, privately printed, pp. 241ff.
- ^ Hezser, Catherine. "Are You Protestant Jews or Roman Catholic Jews?":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Being Jewish in Ireland 25 (2). Modern Judaism: 159–188. 18 May 2005 [201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 –透過Project MUSE.
- ^ Goodman, Walter (May 14, 1987). Richard Ellmann dies at 69; Eminent James Joyce Schol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 ^ Rintoul, M. C. Dictionary of Real People and Places in Fiction. Routledge. 2014-03-05 [2019-02-21]. ISBN 9781136119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8) (英語).
- ^ The Producers. IMDb. 10 November 1968 [201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9).
- ^ Simonson, Robert. 'When Will It Be Bloomsday?' June 16 at Symphony Space. Playbill. 16 June 2002 [201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9).
- ^ The Flickering Flame Lyrics. Roger Waters Web Ring. [201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外部連結
[編輯]- "The Greatest Jew of all" : James Joyce, Leopold Bloom, and the Modernist Archety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orton P. Levitt, Papers on Joyce, 10/11 (2004–2005), pp. 143–162
- Ulysses Seen – ch. IV Calyps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isualisation of Bloom in his first appearance in Ulysses
- John Henry Raleigh. The Chronicle of Leopold and Molly Bloom: Ullysses as narrativ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2019-02-21]. ISBN 0-520-033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