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河
衛河是海河的一條支流,衛河上游為大沙河,發源於山西省陵川縣的太行山,全長115km,在新鄉西北輝縣合河村與共產主義渠交匯後始稱衛河。再向東北流經豫、冀、魯三省14個市縣,左岸支流峪河、石門河、滄河、淇河、思德河、洪河、安陽河流入衛河,右岸支流有西孟姜女河、東孟姜女河。衛河最後在館陶縣徐萬倉和漳河會合後稱為衛運河(永濟渠)或者漳衛河(長157km),作為河北和山東省界河。衛運河在山東省臨清與京杭運河的會通河(魯運河)相接,衛運河在山東省臨清–德州市段為京杭運河,在德州市的四女寺水利樞紐,分別入漳衛新河入海、入南運河(長360km)最終在天津三岔河口匯入海河。
歷史
[編輯]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在宿胥口改道東行。宿胥口大河絕。宿胥口大河以西的湯水、淇水(今淇河)等河道穿越宿胥故道,東流匯入白溝,經內黃、館陶、臨清、武城、故城、東光縣、南皮境內入宿胥故道。白溝行跡與今衛河近似。
漢代,黃河與白溝分流,黃河北瀆屢決,分出屯氏河。屯氏河、張甲河均匯流於白溝。衛河前身是漢代白溝。白溝原是黃河故道,據《三國志.魏書》記載,東漢末,「魏武帝」曹操為統一北方,征戰袁尚,於「建安九年(204年)春正月,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1]。利漕渠即是利用黃河故道開鑿成的一條運渠。
隋煬帝為了鞏固北方政權,北征高麗,於「大業四年(608年)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2]。上起河南武陟縣沁水東岸,北達今北京城西南,連接黃河、海河兩大水系,長約1000公里,水面寬達10餘丈,全河可以通行龍舟,其中今河南汲縣至天津一段,利用清水下接白溝、屯氏河和清河。永濟渠建成後出現「運漕商旅,往來不絕」[3]的繁忙景象。隋煬帝尋歡作樂,曾多次乘御樓船巡遊永濟渠,因以巡幸,賜名「御河」。
衛河是在古永濟渠的基礎上,歷經改造利用形成的。史載,「魏州(治所在今大名城東北大街鎮大街村一帶)貴鄉縣「有西渠,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刺史盧暉徙永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城西,注魏橋,以通江、淮之貨。」[4]。
宋代,黃河北流,與衛河長期合流,泥沙淤積,衛河多次發生變化。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在澶州商胡(今河南省濮陽市東)決口,向北流經大名入永濟渠,永濟渠名漸廢,廣稱御河。宋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決黃河東流,由泗入淮,黃河離開御河,改向東流。
明代,受漳河南遷的影響,衛河曾多次由北向南遷徙。據正德《大名府志》和魏縣地名辦公室考證,明代衛河曾由魏縣回隆鎮東流,從泊口折向東北,經雙井村東,河南村村北,從曹夾河、王夾河兩村中穿過,又東北流經牛莊、馮擺渡等村入大名境,再輾轉北流入館陶境;明代對御河曾相繼修浚,並易稱衛河。
清代,據乾隆年間崔述《大名水道記》記載,當時衛河又南徙,自內黃縣界菜園村東流,在張二莊村南入魏縣境後東北流,在旦疃村附近入大名境,循明代御河經由大名艾家口鎮附近北流入館陶。
民國期間,衛河再次南遷,由內黃縣楚旺鎮東北流入魏縣境,過第六店村南,向北過北留固村南,又東北過英封,東入南樂縣境,入大名境(約在今大名城西南七公裏白水澶村北)。
衛運河
[編輯]1946年3月1日,冀南區在臨清建立衛運河河務局,確定徐萬倉以上的衛河仍稱衛河,徐萬倉以下至四女寺水利樞紐為衛運河,四女寺水利樞紐至天津稱南運河。
治理
[編輯]歷史上沿衛河曾興建過許多水利工程。
河北
[編輯]1959年動工興建東風渠灌溉工程,涉及河北省大名、曲周、南宮、巨鹿、內丘等5縣41萬公頃土地,1960—1961年共引水30萬億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灌區。1962年引黃停止後,東風渠水源中斷,由灌溉渠道變為排水渠道。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魏縣、大名縣境內興建了軍留、窯廠、岔河咀三處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達2萬公頃[5]。
河南
[編輯]20世紀50年代,為解決海河流域缺水問題,曾修建「人民勝利渠」,引黃河水入衛河,但當時科技水平不高,不能解決黃河泥沙淤積問題,僅僅十幾年,渠道淤積嚴重,沒有能起到作用。20世紀60年代,林縣沒有用國家投資,用了十幾年時間建造了「紅旗渠」,引漳河水進山,解決了林縣極度缺水問題。
現在由於上游用水量增加很快,目前南運河接納的水很有限,除汛期外少有衛河的水能流入海河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