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進女性主義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性別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0年5月5日) |
「radical feminism」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國大陸 | 激進女權主義 |
臺灣 | 基進女性主義 基進女權主義 |
港澳 | 激進女權主義 |
女性主義 |
---|
女性主義主題 |
基進女權主義(英語:radical feminism),是女權主義的一個派別,亦譯作激進女權主義。其最基本的觀點是:女性所受的壓迫是剝削形式中最深刻的,且是其他各種壓迫的基礎。因此,激進女權主義試圖找出使婦女擺脫這種壓迫的方式。
起源
[編輯]激進女性主義最早起源於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的美國紐約及波士頓等地,後逐漸影響到歐美各地。其起源,一部分來自於新左派運動陣營中的女性,因不滿其在運動中與男性成員間的不平等待遇,而與之分道揚鑣;另一部分則來自於全美婦女組織(NOW)中,對該組織保守作風不滿的女性。[1]:154-155
而激進女性主義其下又可再細分「激進—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及「激進—文化女性主義」。前者代表人物包括蓋兒·魯賓、凱特·米列;後者代表人物則是凱瑟琳·麥金儂、艾德麗安·里奇。雙方主要在色情作品以及賣淫的看法出現分歧。[1]:171-178
名稱
[編輯]台灣學者顧燕翎指出,Radical feminism最初被翻譯成激進女性主義,也廣為採用。而台灣多用基進取代激進,因「基進」(Radical),來自其字根「根」(root), 一方面表達出婦女的壓迫是其他壓迫的根基;另一方面則表現出她們較自由女性主義更具革命性、進步性。[2]
而另一名台灣學者周碧娥則表示,早期學界常以「激進」形容社會運動採取之手段,但自1990年代後,便逐漸以「基進」代替,強調社會運動所訴求之目標,以及凸顯其對女人與性別體制之主張。[1]:155
主張
[編輯]對父權制度的批判
[編輯]強調父權制度才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而非資本主義。吉曼·基爾在1970年所著的《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一書中認為女性從小在家庭和教育之中就逐漸開始受到父權制的壓迫,逐漸放棄了自主權和主動性,人格被人為地「閹割」。
凱特·米列同年的著作《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則強調性即政治,指出父權制度藉由誇大男女之間生理的差異,如階級制度般強化及合理化男尊女卑的關係。性不僅是男歡女愛,也是男女間的權利關係,若要解放婦女,就得了解這層關係。[1]:162-163
瑪麗·戴莉則在幾部著作中,對於文化中包括宗教、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習俗中所蘊含的父權制度加以批判。[3]
田納西大學名譽教授潘妮·J·懷特[4]指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成年文盲是女人[5]。98%的性販運受害者是女人和女孩。 每天,800名女人死於有關懷孕和分娩的可預防原因。[6]世界各地的數千名婦女被迫生下她們和強暴犯的孩子,即使強暴犯是她們的父親。 在三十一個州,強暴犯可以上訴要求監護或探視他們懷孕的受害者的權利。拜過去幾年頒布的數十項墮胎限制所賜,在美國生活的婦女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能夠合理地獲得墮胎的權利,而世界各地的女人都蒙受強迫童婚、嫁妝死亡和女性割禮的影響。
性別角色:從男女同體到女性本位
[編輯]在批判父權制度的同時,基進女性主義者也試圖找出理想的性別角色。在1970年代早期,由於認為性別制度是壓迫的來源,因此不少人主張以中性(androgyny,或譯作男女同體)的文化來取代原本的兩極區分的兩性,在理想的社會中,男女之間應該是沒有差別的。如米列指出性及性別之間的不同,前者為天生,但後者為社會文化所形塑,以試圖去除原本社會對於兩性的刻版印象和要求對女性帶來的壓迫。這樣的主張最激進者如法國的維蒂格,認為連兩性生理差異,如女性生育小孩也並非是自然的,而是後天加諸於女性的任務。
但這種男女同體的主張,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受到批判。許多激進女性主義者不認為期望男女都成為「中性」是能解決性別壓迫問題的方式,她們認為女性有其自身優越不同於男性的特質,因此要解決壓迫問題是要將女性和男性分離,她們致力於創造婦女的空間、保護受害婦女,並發展婦女自身的文化,而其中激進女同性戀(Radicalesbians)便是這種主張的實踐者。藉由先分離後取代(以女性特質為主體的文化來瓦解以男性特質所建構的父權文化,並做為解放人類全體的指引),來達成去性別化的終極目標。
性關係的探討和批判
[編輯]許多激進女性主義者認為性關係是女性主義的重要課題,因為男性在性關係上具有的侵略性、支配性而女人則是順從而被動,而以這樣的關係為基礎,使得女性在其他領域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上都處於被支配的角色。因此,她們批判包括社會上對愛情的想像、強暴的行為、以及色情事物中對女性的貶抑等。艾特金森指出,女同性戀為女性主義最激進的分子,主張基於男女異性戀關係的不平等而主張不與男人發生關係,更提出「女性主義是理論,女同性戀主義是實踐」。[7][8][9][10]
具體行動
[編輯]6B4T運動
[編輯]部分韓國的激進女權主義者在網絡社區發起6B4T運動,後傳至中國社群亦作「六不四脫」。[11]「6B」是指不結婚、不生育、不戀愛、不(與男性)發生性行為、不購買厭女產品和不幫助已婚婦女;「4T」是指脫束身衣、脫宗教、脫御宅文化和脫偶像。[12]6B4T試圖讓女性在男權社會中受到的男性的影響降至最低。
其他
[編輯]TERF與TIRF
[編輯]有些激進女性主義者強調男女天生的生理性別差異,認為性別認同是父權建構的,因此對跨性別者(尤其是跨性別女性)有所排斥。因此被跨性別社群稱為「排除跨性別的激進女性主義者」(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s),簡稱「排跨基女」(TERF)[13]。也有一部份的激進女性主義者認同跨性別者,認為跨性別者也是父權下的受害者。而被稱作TIRF(Trans-In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s)。[14]
參見
[編輯]參考文本
[編輯]- ^ 1.0 1.1 1.2 1.3 周碧娥. 性別社會學--性別作為範疇、理論與實作. 三民書局. 2022. ISBN 978-957-14-7446-5.
- ^ 顧燕翎. 激進女性主義──不再激进 About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radical feminism. 2019-03-09 [2020-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6).
- ^ 布朗. 為什麼男人不是父權體制下的受迫者?. 基進女性之聲. 2017-01-14 [202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8) (中文(臺灣)).
- ^ Penny White PROFESSOR EMERITUS. Tennessee university. [202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0).
- ^ UNESCO UIS. uis.unesco.org.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9).
- ^ Maternal mortality. www.who.int.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英語).
- ^ 顧燕翎. 第四章. 張瑞芳 (編).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 二版. 台北: 城邦. 2020年4月: 195–196. ISBN 978-986-262-417-3 (中文(繁體)).
- ^ 看看色情正在對「性」做些甚麼,你會訝異的 /Gail Dines & Liz Walker. 基進女性之聲. 2017-08-01 [202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8) (中文(臺灣)).
- ^ Bindel, Julie. 男人為什麼使用娼妓?. 基進女性之聲. 2017-04-01 [202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中文(臺灣)).
- ^ 穆雲. 你確定你支持性解放嗎?. 基進女性之聲. 2018-05-13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8) (中文(臺灣)).
- ^ Koetse, Manya. Censorship of Chinese 6B4T & Feminist Groups Prompts Wave of Support. 2021-04-13 [2023-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 ^ Li, Jane. A Chinese platform is erasing “radical” accounts that shun men and the patriarchy. Quartz. 2021-04-14 [2023-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5) (英語).
- ^ 跨性別女性主義者的花園-排跨激女. 跨性別女性主義者的花園. 2018-01-10 [2021-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 ^ White, Penny. Why I no longer hate 'TERFs'. Feminist Current. 2015-11-11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