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治派 (比利時)
外觀
奧蘭治派(法語、荷蘭語:Orangisme)是比利時的一個政治派系,支持將比利時納入短命的荷蘭聯合王國(1815-1830)。1830年比利時獨立後,佛蘭德和瓦隆尼亞的奧蘭治主義情緒一度尋求復辟荷蘭聯合王國。這是一場由荷蘭國王威廉一世領導的運動,是其「堅持政策」(Volhardingspolitiek)的一部分,吸納了大多數比利時精英群體(包括貴族和實業家成員)。最著名的弗拉芒奧蘭治主義者有揚·弗蘭斯·威廉斯和伊波利特·梅德彭寧恩。雖然奧蘭治派認為比利時國家機構是非法的並拒絕參加議會選舉,但他們還是參加了省市級的地方選舉,並從中通過政治行動和積極的新聞活動來對抗新成立的比利時。19世紀30年代,至少有3次奧蘭治派政變被挫敗。雖然奧蘭治派在《倫敦條約》簽訂(1839年)和威廉一世退位(1840年)之後失去了荷蘭在財政及政治上的支持,但式微的比利時奧蘭治派在與比利時獨立的鬥爭中一直延續到19世紀50年代。[1]
奧蘭治派是後來的大荷蘭運動的一個靈感來源,儘管該運動並不完全是君主主義。
比利時奧蘭治派成員
[編輯]- 威廉·安德烈亞斯·德卡特斯
- 彼得魯斯·約瑟夫·德卡特斯
- 約翰·科克里爾
- 阿爾貝特·科赫爾斯
- 亨利·格雷瓜爾(法語:Henri Grégoire,1794-1854)
- 埃內斯特·格雷瓜爾
- 弗洛倫特·范埃特博恩
- 伊波利特·梅德彭寧恩
- 埃馬紐埃爾·范德林登·德霍赫福斯特
- 皮埃爾·路易·約瑟夫·塞爾韋·范霍伯爾斯羅伊
- 愛德華·雅克曼
- 伊波利特·羅蘭
- 克萊芒·德貝爾萊蒙(荷蘭語:Clément de Berlaymont)
- 博勒曼上校
- 蒂埃里·德林堡·斯蒂呂姆
- 夏爾·莫雷爾(法語:Charles Morel)
- 喬治·利布里-巴尼亞諾
- 揚·弗蘭斯·威廉斯
- 普呂登斯·范德伊瑟
- 皮埃爾-泰奧多爾·費爾哈亨
- 維克托·德·托納科
- 奧古斯特·范德梅勒(荷蘭語:Auguste Van der Meere)
現今
[編輯]- 路易·托巴克(社會主義政治家)[2]
- 西格弗里德·布拉克(佛蘭芒民族主義政治家,前記者)[3]
- 赫爾曼·巴爾塔扎(歷史學家、教授、前東佛蘭德省省長)[4]
- 海爾特·范伊斯滕達爾(作家、詩人、散文家)[5]
- 鮑勃·科爾斯(社會主義政治家,安特衛普前市長)[6]
參考文獻
[編輯]- ^ Els Witte, Het verloren Koninkrijk, De Bezige Bij, Antwerp, 2014, p. 688
- ^ Oranje onder: Brandpunt bezoekt Louis Tobback, orangist en burgemeester van Leuven. besteburen.eu.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VANDERHAEGEN, door Kris. Ik ben al jaren overtuigd Groot-Nederlander.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
- ^ Soinne, Mikaël. Herman Balthazar: 'Ik droom soms nog dat ik een weelderige haardos heb'. 1 March 2013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
- ^ Achille [oude website]: Mijn Nederland - Geert van Istendael.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castelyns, Saskia. Jammer dat de Nederlanden uiteenvielen.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