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勃蘭特報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2年,布蘭特報告的作者維利·勃蘭特

勃蘭特報告是由維利·勃蘭特最初擔任主席的國際發展問題獨立委員會於1980年3月撰寫的報告。該委員會成立於1977年,旨在研究如何促進南方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和北方世界的發達國家之間的對話和合作,[1]由時任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提名前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為委員會主席。本報告的結果讓人們瞭解南方和北方世界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

布蘭特報告主要指出,南北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呼籲儘快召開南北之間的政府首腦會議,以解決經濟發展差距的問題,更主張北方國家應主動轉移財富及資源予南方國家。北方國家由於成功的製成品貿易而擁有富裕及充足的資源,而分界線以南的國家則由於中間產品貿易而陷入貧困,因為中間產品的出口收入很低。勃蘭特委員會設想了一種新型的全球安全。它的論點建立在多元化視角之上,將多種社會、經濟和政治危險與傳統的軍事危險結合在一起。二十年後,即 2001 年,詹姆斯·奎利根 (James Quilligan) 對勃蘭特報告進行了更新,他曾在 1980 年至 1987 年間擔任勃蘭特委員會的信息主管。他的最新報告被稱為「布蘭特方程式」。[2]

布蘭特線,將世界劃分為富裕的北方和貧窮的南方。

布蘭特線是一種以「人均GDP」為基礎,描繪了南北兩方的經濟差距,[3]由維利·勃蘭特於1980年提出。它大致以北緯30°為界環繞全球,穿過北美洲和中美洲、非洲北部、中東和東亞大部分地區,但隨後向南逐漸彎曲,將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納入其中。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Lees, Nicholas. The Brandt Line after forty years: The more North–South relations change, the more they stay the sam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20, 47: 85–106. ISSN 0260-2105. doi:10.1017/S026021052000039X可免費查閱 (英語). 
  2. ^ The Brandt Equation: 21st Century Blueprint for the New Global Economy, introduction, Center for Global Negotiations, (2007), [2024-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4) (英語) 
  3. ^ Pal, Saroj Kumar. Lexicon on Geography of Development. Concept Publishing Company. 2005-01-01. ISBN 9788180692109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