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 | |
---|---|
時代 | 20世紀哲學 |
地區 | 西方哲學 |
學派 | 語言哲學 |
主要領域 | 語言哲學,形而上學 |
影響於 |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爵士(英語:Sir Peter Frederick Strawson;1919年11月23日—2006年2月13日)英國哲學家,語言哲學牛津學派代表人物。
生平
[編輯]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勞森1919年11月23日生於英國倫敦,父母均為教師。後就讀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專業為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1946年起先後擔任北威爾斯大學和牛津大學講師職位,1948年任牛津大學研究員,1968年繼任賴爾成為牛津大學形而上學哲學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60年,被聘為英國科學院院士,1971年任美國科學院院士,1977年被英國女王封授爵士稱號。
工作
[編輯]論指稱
[編輯]1950年,斯特勞森發表《論指稱》一文,對羅素的摹狀詞理論提出挑戰。
描述的形而上學
[編輯]1959年,斯特勞森出版《個體:論描述的形而上學》,反對奎因的單稱詞理論,堅持只有單稱詞所指的對象才能作為基本殊相,重新確立形而上學在分析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著作
[編輯]- 《個體:論描述的形而上學》,江怡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論斯特勞森的描述的形而上學,江怡
- 斯特勞森對身心問題的消解,應奇
- 斯特勞森: Analysis and Metaphys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哲學的用處在於使人有自知之明——訪斯特勞森教授[永久失效連結],江怡
- 悼念斯特勞森,江怡
學者 |
| ||||||||||||
---|---|---|---|---|---|---|---|---|---|---|---|---|---|
理論 | |||||||||||||
概念 |
| ||||||||||||
相關話題 | |||||||||||||
哲學家 |
|
---|---|
理論 |
|
概念 | |
相關條目 | |
| |||||||||||||||||||||||||||||||||||||||||||
| |||||||||||||||||||||||||||||||||||||||||||
| |||||||||||||||||||||||||||||||||||||||||||
| |||||||||||||||||||||||||||||||||||||||||||
分類:
隱藏分類:
- 自2007年9月擴充中的條目
- 使用受影響於參數的人物信息框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有相關圖片而維基數據未添加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自2018年2月帶有失效鏈接的條目
- 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
- 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ANTI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ICC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K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ibri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cB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TBIO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