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點
微點(microdot)是攝影術語,專指出將文件通過精密光學攝影機縮小數百倍在極高分辨率的感光膜上形成如同句號點一般大小的影像。微點像經顯微鏡放大後,清晰可見[1][永久失效連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常被國際間諜用作隱藏、傳遞秘密情報的手段。
歷史
[編輯]微點的發明人是俄羅斯出生的德國人伊曼努爾·戈德堡(Emanual Goldberg).1925年戈德堡在巴黎舉行的一次國際攝影會議上發表了他在研究微點技術的論文,並將微點像製成小皮夾,當紀念品發給與會代表。微點樣品是一張攝影術發明人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的微點像,像高0.03毫米,像的周圍有一圈字碼,每個字碼長約2微米。[1]:p27據推算,利用戈德堡的微點,可以在一平方英吋的面積,容納50部足本《聖經》[1]:p34 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Agfa出產Agfa微點版,可將A4文件縮小300:1,相當於在一張9X 12厘米的照相版上容納一萬張A4文件,每張A4文件在照相版上高1毫米。[1]:p37.
光學儀器
[編輯]戈德堡使用的光學儀器是一具蔡司顯微鏡,佩蔡司4毫米消色差目鏡。在微點攝影中,不得有半點振動,因此必須安裝在防震的橡皮墊上。鏡頭裝上特製的0.1毫米光圈。原件務必製成幻燈片。用第二台同一款的顯微鏡觀察成像。[1]:p29-30
感光版配方
[編輯]- 1.處理玻璃板
水 1000毫升 白堊 50克 酒精 200毫升
用棉花球蘸上述溶液,擦淨玻璃的表面和背面
- 2.硝化纖維
醚 100克 酒精 20克 碘化氨 1克 溴化銨 25克
混合均勻,放置24小時
- 3.乳劑
6隻蛋白 150毫升 蒸餾水 15 毫升 碘化鉀 3克 氨水 5毫升 白糖 2克 碘 少許
用木叉繳打10分鐘,直到蛋白變稠,木叉可以直立。放置12小時。取潔淨玻璃片,覆上一層硝酸纖維液,然後浸入7%-8%硝酸銀溶液12至15秒,取出玻璃片,以蒸餾水沖洗乾淨,晾到九成干時,在硝酸纖維膜上再覆上一層蛋白乳劑;晾乾後浸入10%硝酸銀和10%醋酸的溶液中15秒,取出用過濾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沖洗,晾乾後即成為感光版,待用[1]:p104-105
顯影與定影
[編輯]- 顯影劑配方
水 1000毫升 沒食子酸 3克 鄰苯三酚 1克 酒精 25毫升
浸泡10-20秒,在顯影液中加入3、4滴2%硝酸銀溶液,影像立顯。
- 定影液
水 1000毫升 硫代硫酸鈉(海波) 200克
定影10-15秒
二戰時德國微點應用
[編輯]二戰時德國間諜機構計劃大量生產微點,然後往英國,加拿大、美國派遣特務,將大量情報通過里斯本、墨西哥市或蘇黎世轉往德國。德國光學家門製造了450:1 至 750:1的微點攝影機。1939年德國派遣特務潛入南美,微點術在南美取得巨大成功,大量情報被縮小成微點,投入里斯本或其他中立城市的郵箱,直接寄回德國[1]:p46。
二戰時盟軍的微點應用
[編輯]二戰時盟軍應用微點有一個著名的例子。當時法西斯德國占領丹麥,同時致力研究原子彈,如果丹麥著名核子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 落入納粹手中,對盟軍將是重大損失,英國有關部門通過微點與玻爾取得聯繫[1]:p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