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慕尼黑大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學校印
拉丁語Universitas Ludovico-Maximilianea Monacensis
創辦時間1472年(創立於慕尼黑北方的英戈爾施塔特,並以此為名直到1802年)
學校類型公立大學
預算7億3490萬歐元(2018)
校長貝恩德·胡貝爾(Bernd Huber)
教師人數807名教授
學生人數52418人
校址 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
代表色綠與白  
隸屬德國精英大學
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
網站www.lmu.de
University of Munich logo
位置
地圖

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德語: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慕尼黑大學LMU)是一所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的綜合性大學。

1472年,由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公國的路德維希公爵所創建,為歐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1802年,為紀念創始人路德維希公爵和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校名變更為Universitas Ludovico-Maximilianea Monacensis(拉丁文),並賦予今日的德語名稱 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ät

慕尼黑大學為歐洲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以其雄厚的學術研究實力享譽國際,曾經培養造就過43位諾貝爾獎得主。2006年10月,慕尼黑大學成為德國為提升大學研究質量的「德國大學卓越計畫」中的「精英大學」之一,並且為首輪第一批入選的三所學校之一。在2012年6月揭曉的第二輪卓越計劃評選和2019年7月揭曉的第三輪卓越計劃評選中,依舊維持其精英大學的地位,並獲得德國聯邦政府的研究資助。截止2020年10月,共有43位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獲得過諾貝爾獎。

慕尼黑大學為德國學術資源最為集中、聲譽最佳的高校之一。在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名列德國第2,全球第59位。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名列德國第2,全球第33位。在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名列德國第2,全球第57位。在2022-2023年「《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的全球大學排名」U.S. News & World Report大學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名列德國第1,全球第47位。

概況

[編輯]
慕尼黑大學位於索爾兄妹廣場的主建築

慕尼黑大學共設置有18個學院,並提供廣泛多元的學科選擇。在2012/13年冬季學期,約有150個專業領域在此獲得研究與傳授,從埃及學到牙醫學,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學科領域。因此,慕尼黑大學實為傳統定義下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大學「universitas」。此外,慕尼黑大學在部分自然科學領域與慕尼黑工業大學存在著相互競合的關係。在不同的世界大學排名調查中,這兩所位於巴伐利亞首府的大學彼此競爭著德國最佳大學的地位。

慕尼黑大學位於索爾兄妹廣場的主建築前

擁有超過五百年歷史的慕尼黑大學,以其雄厚的學術研究實力著稱。在大多數研究領域中享有高度的國際聲譽,如自然科學領域中的數學、物理、化學、醫學與生物學等,以及人文社會學科中的法學、哲學、神學、經濟學、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與漢學等。在2020年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中,總計有19個科系,排名世界前50強,包括:哲學、考古學、物理學與獸醫學等。在嘉興校區的物理系與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物理研究所,以及與慕尼黑工業大學聯合建立的加速器實驗室也曾取得過世界級的成就。慕尼黑大學的科學研究人員多年來榮獲多項德國國內與國際性的學術獎勵:如著名的德國科學基金會的「萊布尼茨獎」和柯爾博基金會的「德國研究獎」。此外,迄今為止在慕尼黑大學學習或任教的校友中,共計有34人榮獲諾貝爾獎

慕尼黑大學胡柏教授廣場與索爾兄妹廣場

在2012/13年冬季學期中,慕尼黑大學共有註冊學生48,938名,其中7,039名為外籍學生。全校近五萬名學生中,51%為研讀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學生。教職人員方面,目前共有737名專職教授、2,816名學術研究與教學人員,以及2,405名職員。慕尼黑大學另設有大學附屬醫院,其中包含1,528名醫生、216名研究人員、1,666名護理人員,此外還有4,323名相關工作人員。

2011年大學的財政預算達到4.886億歐元,其中校外資金為1.147億歐元。

慕尼黑大學校區分佈圖

今天的慕尼黑大學已不再是一所校園中心式大學。除了位於索爾兄妹廣場的大學主校區外,還有位於大哈登地區(Großhadern)的高科技園區(包含世界著名的大學醫學中心,生物學中心,藥學和化學院系,這些大學的研究機構與比鄰的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生物化學研究所和神經研究所,以及德國聯邦生物醫藥高科技園區,共同組成了德國著名的生命科學中心)。此外慕尼黑還擁有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學市內醫院,以及相關的專科醫療院所如牙醫醫院,精神醫學醫院及座落於五月大街的婦科醫院等。如今多數的慕尼黑大學的研究機構分散在城市中心地帶,如大學主校區北邊不遠處即為學生所暱稱為「小豬樓」﹝因外牆粉紅色的塗料而得名﹞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系。再如位於慕尼黑藝術展覽區帶的古生物研究所,地質地理研究所以及繪畫陳列館西南方的「數學樓」(物理系、資訊科學系和地理系講課也在此處)。現在位於英國花園的自由歐洲電台所在地的大樓,已經轉讓予校方做為索爾兄妹政治學研究所,資訊科學,傳播學,東亞研究學,生物分子光學研究所及語言信息轉化中心。

歷史

[編輯]

1472年,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公國的公爵路德維希九世德語Ludwig_IX. (Bayern)英戈爾施塔特創建巴伐利亞公國的第一所大學。

1800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將學校由英戈爾施塔特移至蘭茨胡特

1802年,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將學校依其創辦人及其自己的名字,更名為「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

1826年,巴伐利亞王國的路德維希一世將大學遷移至慕尼黑現在的位置。

院系設置

[編輯]
慕尼黑大學主建築之Große Aula

慕尼黑大學現有18個學院,下屬包括約150個相關研究系所,以及為醫學院實習的診所。學校的院系命名,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有所更迭。原先的第六學院林學院已於1999年歸入慕尼黑工業大學,第十三及十四學院則合併為語言學與文學學院。慕尼黑大學成就傑出的學院有慕尼黑管理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學院、獸醫學院等。

慕尼黑大學主建築內部
慕尼黑大學總圖書館

慕尼黑大學圖書館建立於1573年。校本部的大學總圖書館和分屬各學院、研究系所的圖書分館共計215個。大學總圖書館的藏書為基礎書籍、日常書籍與相關專業書籍,共約140萬餘種。合計各研究所的藏書,共440萬餘冊,與巴伐利亞州圖書館藏書量相當,並以每年約50,000冊的速度持續增加中。

近期規劃

[編輯]
慕尼黑大學Großhadern臨床醫院

根據巴伐利亞州政府2005年6月2日的宣告,慕尼黑大學將在2005至2006年對十三個專業進行改動。它們是社會經濟歷史,邏輯與科學理論,基督文學,中世紀拉丁文學等等。

巴伐利亞政府高科技開放式巴伐利亞計劃支持下,慕尼黑大學將長期把所有的自然學科,包括醫學集中到位於Großhadern/Martinsried的高科技校園,目前此處已設有大學醫院,慕尼黑大學基因中心,化學與藥學系,慕尼黑大學生物中心。

大學排名

[編輯]
年度 資料來源 國際排名 德國國內排名
2003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1] 48.
2004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 51.
2005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3] 51. 1.
2006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4] 51. 1.(位於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前)
2007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 53. 1.(位於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前)
2008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6] 55. 1.(位於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前)
2009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7] 55. 1.(位於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前)
2010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8] 52. 1.(位於 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前)
2011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9] 54. 2.(位於 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 海德堡大學之前)
2012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10] 60. 2.(位於 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 海德堡大學之前)
2013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11] 61. 3.(位於 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後)
2014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12] 54. 1.(與 海德堡大學並列, 位於 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前)
2015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13] 52. 3.(位列海德堡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
年度 資料來源 國際排名 德國國內排名
2006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14] 98. 3.(位於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
2007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14] 65. 2.(位於海德堡大學之後)
2008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15] 93. 3.(位於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
2009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15] 98. 4.(位於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之後)
2010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16] 61. 2.(位於 哥廷根大學之後)
2011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17] 45. 1.(位於 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之前)
2012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18] 48. 1.(位於 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柏林洪堡大學之前)
2013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19] 55. 1.(位於 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und 柏林自由大學之前)
2014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0] 29. 1.(位於 哥廷根大學海德堡大學柏林洪堡大學之前)
2015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1] 29. 1.(位於 海德堡大學柏林洪堡大學之前)
年度 資料來源 國際排名 德國國內排名
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22] 63. 2.(位於 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海德堡大學之前)

諾貝爾獎得主

[編輯]
386 × 599 pixels
威廉·倫琴
406 × 599 pixels
維爾納·海森堡
473 × 599 pixels
湯瑪斯·曼
物理學獎
  1. 1901威廉·倫琴(諾貝爾物理學獎)
  2. 1911威廉·維恩(諾貝爾物理學獎)
  3. 1914馬克思·馮·勞厄(諾貝爾物理學獎)
  4. 1918馬克斯·普朗克(諾貝爾物理學獎)
  5. 1919約翰尼斯·斯塔克(諾貝爾物理學獎)
  6. 1926古斯塔夫·赫茲(諾貝爾物理學獎)
  7. 1932維爾納·海森堡(諾貝爾物理學獎)
  8. 1945沃爾夫岡·泡利(諾貝爾物理學獎)
  9. 1967漢斯·貝特(諾貝爾物理學獎)
  10. 1986格爾德·賓寧(諾貝爾物理學獎)
  11. 2001沃爾夫岡·克特勒(諾貝爾物理學獎)
  12. 2005特奧多爾·亨施(諾貝爾物理學獎)
  13. 2020賴因哈德·根策爾(諾貝爾物理學獎)
化學獎
  1. 1902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諾貝爾化學獎)
  2. 1905約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馮·拜爾(諾貝爾化學獎)
  3. 1907愛德華·比希納(諾貝爾化學獎)
  4. 1915里夏德·梅爾廷·維爾施泰特(諾貝爾化學獎)
  5. 1925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諾貝爾化學獎)
  6. 1927海因里希·奧托·威蘭(諾貝爾化學獎)
  7. 1930漢斯·菲舍爾(諾貝爾化學獎)
  8. 1936彼得魯斯·約瑟夫斯·威廉默斯·德拜(諾貝爾化學獎)
  9. 1938里夏德·庫恩(諾貝爾化學獎)
  10. 1939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約翰·布特南特(諾貝爾化學獎)
  11. 1944歐托·漢恩(諾貝爾化學獎)
  12. 1973恩斯特·奧托·菲舍爾(諾貝爾化學獎)
  13. 1988哈特穆特·米歇爾(諾貝爾化學獎)
  14. 2007葛哈特·艾爾特(諾貝爾化學獎)
生理學或醫學獎
  1. 1935漢斯·斯佩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 1936奧托·勒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 1953漢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 1964康拉德·布洛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 1973卡爾·馮·弗利施(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6. 1991厄溫·內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7. 1999布洛伯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文學獎
  1. 1929湯瑪斯·曼(諾貝爾文學獎)

著名華人校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2003.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2.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2004.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3.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2005.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4.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6.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0-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4). 
  5.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7.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0-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4). 
  6.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8.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0-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4). 
  7.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9.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0-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3). 
  8.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0.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0-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2). 
  9.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1.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1-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10.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2.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11.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3.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12.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4.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4-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9). 
  13.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5. 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 [2015-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30). 
  14. ^ 14.0 14.1 2007 THES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PDF).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0-01-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11-26). 
  15. ^ 15.0 15.1 Times Higher Education-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0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0-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16.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0-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7). 
  17.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2). 
  18.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6). 
  19.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4-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20.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4-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21.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0). 
  22.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2020.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