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李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珽(9世紀?—913年3月27日),字公度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國後梁官員,隴西敦煌人。

李珽五世祖忠懿公李憕。父親李縠,在唐懿宗唐僖宗朝,官至右諫議大夫。李珽聰明有才學,善於詞賦。唐僖宗時,晉國公王鐸鎮守滑州,李縠在賓席,王鐸見李珽,大加賞嘆。二十四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拜監察御史。李珽為人孝友,與弟弟李琪有敦睦之愛。他為母親丁憂,因為父親靈柩在外地,家貧無以辦喪事,李珽與弟弟李琪在臘月雪天穿着縗衣扶杖,含哀求人,於是雙親得以合葬。李珽每天不過吃一碗飯,常虛弱地躺在喪廬中不能起身。服喪結束,再征為御史,因瘦弱不能赴任。荊南成汭徵召為掌書記,過了一段時間才前去。天復年間,楊行密派軍大舉圍夏口杜洪,逼巴陵,朱溫命成汭與馬殷率水軍十萬援救鄂州。成汭以大船載兵數萬,李珽進言:「每艘戰艦容納兵士千人,要載一倍的糧食,有緊急情況也不能動。吳軍剽悍輕捷,如果被他們牽制,則武陵朗州、武安潭州都是我們的仇敵,將有後患;不如派驍將屯守巴陵,大軍對峙,等敵軍糧絕,鄂州就能解圍。」成汭不聽。吳軍乘風縱火,戰船盡焚,士兵溺死,成汭投長江自殺,朗州、潭州軍攻入荊州,一如李珽所料。趙匡凝鎮守襄陽,又辟掌書記,受任左補闕。次年,朱溫破趙匡凝,趙匡凝逃到揚州,朱溫得到李珽,以他為天平軍掌書記,對諸將說:「這是真書記。」滄州節度使劉守文拒命,朱溫引兵十餘萬圍攻,日久未下,於是召李珽草檄。李珽筆不停綴,立時而成,被朱溫讚賞。朱溫即位,任命為考功員外郎知制誥。李珽揣測朱溫不想把舊僚越級拜授清顯官職,三次上章固辭,於是以本官監曹州事。曹州離汴京數十里,官民豪猾,前後十餘任刺史,都被罷免。李珽在任一年,有政績。入朝為兵部郎中、崇政院直學士。許州節度使馮行襲得病,麾下有牙兵二千,都是原來秦宗權的部下,馮行襲為人嚴酷,從事魏峻勸諫,被馮行襲誣稱貪贓下獄,想要殺他。朱溫於是派李珽代馮行襲為匡國軍留後。李珽至許州,到達客舍,安慰許州將吏,馮行襲病重,想讓別人代他受詔,李珽說:「頭向東身穿朝服,是禮儀。」於是進入臥室內見馮行襲宣詔,令他善自補養,如果有不測,子孫能保後福。馮行襲感泣,解印給了李珽,代掌軍府事。李珽知道魏峻之冤,將他放出。朱溫說:「我就知道李珽必定能辦成我的事,馮行襲門戶不朽了。」當時出現饑荒,盜賊在汴、宋間劫掠,曹州更厲害,朱溫再派李珽治理。李珽抓住大校張彥珂、自己的外甥李郊等,及牙兵百餘人,全部誅殺。徵召為左諫議大夫兼宣徽副使。與朱溫至魏縣,過內黃縣,他侍立在行宮,朱溫問他:「什麼原因縣名內黃?」李珽說:「河南有外黃縣、小黃縣,故此處有內黃縣。」朱溫問:「外黃、小黃在何處?」他回答:「秦朝有外黃都尉,治理外黃,故城今在雍丘。小黃為北齊所廢,故城今在陳留。」朱溫平生不愛儒者,聽李珽的話就很高興。朱友珪篡位,李珽任右散騎常侍,充侍講學士。鳳曆元年二月十七日(913年3月27日),袁象先討滅朱友珪,李珽為亂兵所殺[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舊五代史》卷24 梁書二十四 列傳十四
  2. ^ 新五代史》卷54 雜傳第四十二 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