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愿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願(1101年—1152年),字原仲南宋大臣。

宣和末年,楊願補太學錄。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遷,金朝人聽說楊願之名,搜捕他,楊願藏匿在百姓家中。他上書執政,請迎復元祐皇后。又投奔濟州元帥府向康王趙構勸進,闢為僚屬。

趙構即位為宋高宗,以元帥府的關係,授為修職郎,御營司辟機宜文字。歷任新昌縣丞、越州判官。秦檜推薦他,召回改為樞密院編修官。登紹興二年(1132年)進士第,升遷為計議官。召試館職,罷免。主管崇道觀,再任秘書郎。議論的人說他外任未終,所以通判明州

秦檜專政,召他為秘書丞。不久,拜為監察御史。台諫長官說楊願資歷淺,當先從郎官做起,改任司封司員外郎,遷任右司,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開始修玉牒,特命楊願,楊願說:「玉牒當記載靖康時推戴趙氏之事,把秦檜建議的始末都寫上去。」

紹興十三年(1143年),權直學士院,充任金國賀正旦接伴使。金使完顏曄入宋境,想要占據主席,宦官傳宣,完顏曄不迎接跪拜,楊願以禮挫折他,於是聽服。還朝,他充當送伴使。紹興十四年(1144年),為御史中丞。一個月後,升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依然兼修玉牒。

紹興十五年(1145年)罷職,提舉太平觀。開始,楊願與張擴在中書省任職,同時起草詔命,靠張擴潤色。張擴作《二毫筆詩》,楊願以為他責罵自己,向秦檜訴說,利誘御史李文會彈劾。高閌陪侍經筵,宋高宗問張九成是否安好,第二日,又問秦檜,秦檜說:「張九成提倡異端妖言惑眾,被台臣彈劾,管理地方,就竭力請求領祠。觀其意向,終不為陛下用。」宋高宗說:「張九成清貧,不可無祿。」秦檜懷疑高閌推薦張九成,於是告訴楊願,楊願又讓李文會彈劾高閌。藤州守臣說貶官李光作詩諷刺時政,楊願為御史中丞,附會其說:「李光縱橫險詐,子弟賓客往來於吳、越,引誘人上書,動搖國是。」李光再次貶謫瓊海。李文會升入西府樞密院,楊願發現秦檜對他厭倦,於是數落李文會的壞政,將他罷免。二日後,楊願於是接替了他。宋高宗與秦檜談論國事,說:「朕認為任用士大夫,都是宰相的責任。宰相既賢,則他所薦都是賢臣。」楊願說:「陛下如此任相,已經得到治道之要。」又談論史事,秦檜說:「靖康圍城時,失節者互相寫作私史,公然放肆排擠打壓。」宋高宗說:「卿不推薦異姓,所以別人不容你。」楊願說:「秦檜不是當時不肯隨聲附和,宣和年間耿延禧為學官,因為其父在東宮,權傾一時,士人全都聽從,以便將來得到好處,只有秦檜守正不易。」秦檜自從再居相位,每次推薦執政,必選沒有名譽、柔弱奸佞容易控制之人。楊願迎合秦檜之意,欺下瞞上,被斥去後,天下稱快。

三年後,楊願起知宣州。表弟王炎調任蘄水令,來見他,醉酒中對楊願說:「曾經在呂頤浩丞相處得到你當年給他的書信,其中很多地方說到秦丞相的短處,你還記得嗎?」楊願聽到後,面如死灰,留下王炎不讓他離去。玉牒書成,加資政殿學士,轉任建康府。在金陵大宴監司,守兵懈怠,王炎從青溪搭客船逃走,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楊願憂慮不安而死,時年五十二歲。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80》,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