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毛澤東詩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毛澤東詩詞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創作的詩詞,主要為中國古典詩詞,包括古體詩近體詩等。毛澤東一生創作過不少詩詞,經其本人手定正式發表的有:1957年1月至1963年12月先後分5次發表37首,1976年1月發表2首,共發表39首。此外,還有一些未經他本人手定發表的詩詞。毛澤東詩詞曾經多次結集出版,相關出版物也很多。毛創作了多篇舊體詩詞作品,《西江月·井岡山》和《七律·長征》最早隨着《西行漫記》的出版而開始廣泛傳播,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發表的《沁園春·雪》引起當時全國文化界矚目,有一定的政治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7年的《詩刊》創刊號集中發表了18首毛澤東詩詞,大多與中國革命或國家建設有關,對當時的時代精神產生了很大影響。中國出版有多種版本的毛澤東詩詞選集和注釋賞析,其中以中央文獻出版社的《毛澤東詩詞集》最為著名,收入詩詞67首。

毛澤東詩詞的版本很多。一是因為刊發詩詞的各種出版物所據不一,在出版時錯字、訛字多有。二是因為毛澤東曾經對一些先前寫就的詩詞進行修改潤色。除了版本多以外,社會上還流傳着一些偽造的毛澤東詩詞。隨着學者的研究,新考證出來的真作和偽作也在不斷增加[1]。毛詩詞還被譯成英、法、俄、德、日、印度等多種語言發表[2]

主要詩詞作

[編輯]

本人正式發表作品

[編輯]

以下列出毛澤東本人正式發表作品。括號內分別註明創作時間,以及最早發表刊物。這些作品在作者正式發表之前,有的還曾流傳過一些抄本或刊本,但皆未經作者審定,故以下皆不收。

1964年中國民眾購買毛澤東詩詞

本人生前未發表作品

[編輯]

通過各方面的考證,未發表的毛澤東詩詞正在陸續發表。以下列出部分作品。

  • 被認為與愛情相關兩首詞——《虞美人·枕上》、《賀新郎·別友》,毛澤東在1970年代有過修改。《枕上》為「開慧所述」,署明「一九二一」。《別友》所述對象,中國學界一般認為是楊開慧。據此推測是1923年12月「霜重」,毛澤東離開長沙時所作。彭明道所撰、2001年文章披露,毛澤東早年友人易禮容在1980年代提及《別友》「可能是贈給陶毅」。研究者馬以君推測是1919年12月「霜重」離開長沙時所作[3]:19—20
  • 七律·悼羅榮桓同志》(作於1963年12月)( 1978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發表。最早發表在《人民日報》1978年9月9日)
  • 賀新郎·讀史》(作於1964年春)( 1978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發表。最早發表在《紅旗》1978年第9期)
  • 五古·挽易昌陶》(作於1915年5月)(這首詩作者抄錄在1915年6月25日致湘生的信中,隨信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
  • 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作於1918年4月)(最早非正式地發表在 羅章龍,回憶新民學會(由湖南到北京),載 黨史研究資料1979年第10期)
  • 西江月·秋收起義》(作於1927年)(最早非正式地發表在 鄧敘萍,讀毛主席詩詞的一點感受,載 解放軍文藝1957年7月號)
  •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作於1935年10月)(最早和《清平樂·六盤山》一起發表在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戰友報》1947年8月1日)
  •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作於1936年12月)(最早發表在《新觀察》1980年第7期)
  • 五律·挽戴安瀾將軍》(作於1943年3月)(根據1943年戴安瀾將軍追悼會輓聯輓詩登記冊刊印,最早非正式地發表在 毛主席悼戴安瀾將軍詩中的兩個典故,人民政協報,1983年12月28日)(另,這首詩是董必武原創,毛澤東改動四個字。[4]
  • 五律·張冠道中》(作於1947年)(根據抄件刊印,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五律·喜聞捷報》(作於1947年)(根據抄件刊印,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二)》(作於1950年11月)(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選(注釋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
  • 七律·和周世釗同志》(作於1955年10月)(這首詩作者抄錄在1955年10月4日致周世釗的信中,隨信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 五律·看山》(作於1955年)(最早發表在《黨的文獻》1993年第6期)
  • 七絕·莫干山》(作於1955年)(最早發表在《黨的文獻》1993年第6期)
  • 七絕·五雲山》(作於1955年)(最早發表在《黨的文獻》1993年第6期)
  • 七絕·觀潮》(作於1957年9月)(最早發表在《黨的文獻》1993年第6期)
  • 七絕·劉蕡》(作於1958年)(根據作者審定的抄件刊印,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讀報有感》四首,1959年至1960年作。分別為《西海如今出聖人》(1959年)、《反蘇憶昔鬧群蛙》(1959年12月)、《托洛斯基到遠東》(1960年1月)、《托洛斯基返故居》(1960年6月)。
  • 七絕·屈原》(作於1961年秋)(根據作者審定的抄件刊印,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作於1961年)(根據抄件刊印,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雜言詩·八連頌》(作於1963年8月1日)(最早發表在《解放軍報》1982年12月26日)
  • 七律·洪都》(作於1965年)(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七律·有所思》(作於1966年6月)(最早發表在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 《七律·憶重慶談判》(作於1945年秋)(此詩為毛澤東1945年重慶談判逸作,未正式發表,最早可見1949年3月13日《亞報》)

主要詩詞集

[編輯]

各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數量多。以下列出對詩詞版本有重要影響的詩詞集若干集。

  • 詩刊(創刊號),1957年1月18首本
  • 毛主席詩詞十九首,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19首本
  • 毛主席詩詞二十一首,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21首本
  • 毛主席詩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37首本
  • 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37首本
  • 毛主席詩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年39首本
  • 毛主席詩詞三十九首,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39首本
  • 毛主席詩詞三十九首,上海:上海書畫社,1977年39首本
  • 毛澤東詩詞選(注釋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50首本,其中正編42首,副編8首
  • 毛澤東詩詞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67首本,其中正編42首,副編25首
  • 劉濟昆,毛澤東詩詞全集詳註,香港:香港崑崙製作公司,1992年

除此以外,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維吾爾文哈薩克文蒙古文等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版本。盲人出版社盲人月刊社出版了盲文版。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各種外文版。[5]

偽作

[編輯]

一些不是毛澤東所寫的詩詞被當作毛澤東詩詞流傳,有的還影響甚廣。[6][7][8]

  • 《七古·詠蛙》,該詩最早出現在1987年7月17日《羊城晚報》發表的一篇不足200字的短文中,稱其為毛澤東1910年參加東山學校入學考試時應考題「立志」所作的詩。事實上該次入學考試是以「立志」為考題做文章,並非賦詩。該短文作者也未能就此詩給出任何相關來源和信息。[1]
  • 《訴衷情·父母忠貞為國酬》,最早見於1986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說集《毛澤東故事》,作者舒群已註明得之於傳聞。事實上學者已證明該詞非毛澤東詩詞。[1]紐約時報》1976年8月1日的英文報道稱是毛澤東所作,提供了該詞的英文版。[9]
  • 《七絕·炮打司令部》,據稱寫於1966年8月,有「人民勝利今何在?滿路新貴滿目衰」句,但並無權威來源,似乎是出自署名「高文明」的網文《毛澤東秘密詩詞大揭秘》。

此外,《五律·張冠道中》、《五律·喜聞捷報》因為是根據抄件刊印,沒有發現原稿,故也引起了真偽之爭,尚待相關信息的進一步披露。[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陈安吉,试论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的意义,党的文献2002年第2期. [201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9). 
  2. ^ 雷業洪. 毛澤東詩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
  3. ^ 馬以君. 《〈贺新郎·别友〉考析——兼述毛泽东的“人间知己”陶毅 》.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 2003, (2003年第3期): 19–25,55. ISSN 1008-0597 (簡體中文). 
  4. ^ 黃澤佩. 董必武《代毛泽东同志挽戴安澜将军殉国》诗辨析. 抗戰文化研究. 2009, (0): 133-136. 
  5. ^ 葛涛,毛泽东诗词出版的历史与现状,新华网,2003-12-08. [201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0). 
  6. ^ 高文明. 毛泽东秘密诗词大揭秘. 現實中國. 現實中國. [2023-03-28]. 
  7. ^ Roxane Witke. 红都女皇 江青同志. 互聯網檔案館. 星克爾出版有限公司. [2023-03-29]. 
  8. ^ IAN HICKS. Chiang Ching——victim of the power she longed for. Google News. 英國衛報. [2023-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9). 
  9. ^ The intriguing matter of Mao's successor. [2022-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3).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