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濟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ㄐㄧˇ,又名兗水沇水[1] ,山東境內俗稱大清河以與小清河區別。是黃河歷史上的一條汊流,於河南滎陽與黃河幹流分離[2],東流至山東濟寧以北入巨野澤,東北於濟南經今黃河河道入海[3]。濟南、濟寧等地以此得名。濟水曾與江水(長江)、河水(黃河)、淮水(淮河)並稱「四瀆」。[4][5]魏晉時期一度乾涸,[6]1855年後由於黃河改道而淤塞消失。

水文

[編輯]

據學者推測,在第四紀到來的時候,古華北巨湖消亡,但在坳陷區依然有若干的古湖。這些古湖在構造運動的影響之下,形成了早期的濟水。在全新世時期之初,當時華北平原應該只有北部的濟水水系以及是南部的黃-淮水系。據推測,當時的濟水可能大致分為兩條支津,北支源於今天的濟源,下有沁水的注入,流經沁陽古湖後,然後有淇水、清水注入,再下有羑水、蕩水注入,接着注入了大陸澤和寧晉泊湖淀群系,接納了近20條河流,再流經數個湖淀群後,在天津附近流入渤海。南支即傳統的濟水水道,從沁陽古湖流出之後,向東南方向流經今鄭州市以北的武、敖、古滎。途中有礫石溪水、索水等注入,並在今原陽縣以南,向東北方向流經今封丘縣北,濟陽縣北,在冤句和定陶附近進入古菏澤,而後在乘氏(今巨野西南)向東北注入巨野澤。然後在巨野澤流出,向東北方向,過須昌、谷城、臨邑,在濟南市北流過後,向東經過營縣、臨濟,然後在利縣(今山東博興)入海[7]:154-159。而當時黃河可能隨着淮河南下入海,甚至可能和長江共用一個出海口[7]:154

在距現今約五千年前的大禹時期,黃河從南下入海改為由在北方入海,黃淮兩者互相獨立出來。最初,黃河選擇的是南支濟水,從開封東南,由雎縣向東,或者由扶溝東下鹿邑,進入周口拗陷並東流入海[7]:162-164 但在後期,因為從晚更新初期的淤積之下,加上黃河本身的泥沙量,於南支並沒有辦法順暢下瀉,並改走北支。南支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濟水,學者認為在大禹治水之,濟水實際已經成為了黃河的一條支津。史念海認為,當時黃河有數條支津,而濟水則是其中之一。岑仲勉認為,在東周時期,濟水可能是黃河的正流。 [7]:164-168

在漢魏時期,據《水經注》卷七、卷八中記載,濟水分為兩支,第一支為南濟:在濟源出,東南進入溫縣,東南流經過隤城以西,之後南出於鞏縣以此,南入於黃河。之後經過辠縣北,向東流依次經過膋陽縣以北,礫溪以南,滎澤以北,陽武縣南,濟陽故城以南,冤胊縣以南,定陶縣以南,陶丘以北,濟陽郡以南。接着改為東南流乘氏縣以南,又繼續東流昌邑縣以北、金鄉縣以南、東緡縣以北、方與縣以北,湖陸縣以南,沛縣東北。接着東南流經過畄縣北,又東經彭城縣北,又東南過徐縣北,又東至邳睢陵縣,流入淮水。[8]:86-87 第二支為北濟:由溫縣東北流出,過過陽武縣故城以北後,依次經過酸棗縣東南,封丘縣以北,平丘縣以南,濟陽縣以北。其一條從濟陽縣東北流入巨野澤,由東北過壽張縣西界後,向北過須昌縣以西,穀城縣西,臨沂縣東。改為向東北流,過過營縣以南,東過梁鄒縣北,又改為東北流向,依次經過臨濟縣以南,利縣以西,甲下邑以南。最後向東流經琅槐縣故城北,在樂安郡博昌縣入海。[9][8]:86-87水量方面,在漢魏時期,在洪水季節的時候,有多次和黃河共同泛濫的記錄,顯示當時的水量依然充足。但據《後漢書·郡國志》,在王莽時期也有因為大旱而枯絕的記錄。[7]:176-177

至唐宋時期,已較為少見河、濟共同泛濫的文獻,顯示濟水作為黃河的支津,已經開始枯竭。這主要因為濟水作為黃河的支津承受了大量的泥沙,但是沒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即使有所清理,也是較為局部或者是臨時,因此開始堵塞。此外,當時為了漕運在濟水的入河口修建了汴水,因此也可能影響了濟水的水量。[7]:184-185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蘭陽(今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以濟水河道進入渤海,濟水正式消失。[7]:188-189

古代爭論

[編輯]

在古代對於及水源頭較為流行的說法是指濟水源自濟源王屋山,晉代郭璞水經》指:「水出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指「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唐初李泰括地誌輯校》將源頭明確指明為「王屋山頂崖下石泉」[10]。晚唐著道士杜光庭撰寫的《天壇王屋山聖跡記》認定為王屋山主峰天壇山頂西崖下的「太一泉」[11]。至明代,李濂《游王屋山記》認為王屋山黑龍洞太乙池是濟水的發源處[12],至清代胡渭在《禹貢錐指》也認可出自於王屋山太乙池的說法。[13]:27此外,也有發源於濟源城區西北東、西二源的說法。《水經注》認為濟水出自於濟城城區西北的兩個泉水[14]。唐代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圖志》記載了濟水兩個源頭[15],指雖然有王屋山的源頭,但是也指明有東源。宋代《太平寰宇記》、清代蔣作錦《東源考古錄》也使用了這個說法。[13]:28

古代人們認為濟水發源於王屋山後潛流於地下,再流向今溫縣西南,然後再潛流於地下,越過黃河之後,再滎陽以北溢出,形成滎澤。然後在滎澤以東,濟水再次伏流,然後在陶岳(今山東省定陶西)北溢出。過程中三次潛流,又三次伏出,即是「三伏三見」。[16]:53宋代的鄭樵沈括,明代的胡纘宗等都認同這個說法。鄭樵在《通志》中認為伏流的現象非常常見,濟源、滎水、以及山東各泉水和大小清河都是濟水[17]。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濟水自王屋山東流,有時隱伏地下,至濟南冒出地面而成諸泉。」[16]:54也有部份古代學者認為「伏見」的現象並不可信,程大昌在《禹貢山川地理圖》中指假如伏流說成立的話,在漢高宗的時候黃河不入滎口,也應該有濟水的水源補充滎澤,不至缺水,因此不認同「伏見」的說法[18]胡渭引用了王綱振說法,認為假如濟水流入黃河可以算是伏見的話,這樣渭水、洛水流入黃河也可以算是伏見的一種,認為「三伏三見」說沒有依據[19][16]:54

現代研究

[編輯]

現代學者一般都不認同古代的「三伏三見」說。1957年,岑仲勉在《黃河變遷史》中否定了「截黃而南」的觀點,認為濟水是濟河源頭到入於黃河的一段[20]。何幼琦則認為濟水上游並非黃河的支流,而中下游也不是黃河的支渠。[21]史念海認為,濟水並不是獨立的一條河流,而是黃河分流出來的支津。[22]譚其驤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將濟水標為和黃河平行的獨立河流,認為它發源於河南,流經山東,然後流入渤海。[23]

參考

[編輯]
  1. ^ 《尚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2. ^ 郭璞《山海經注》:「今濟水自滎陽卷縣東經陳留至濟陰北,東北至東平北,經濟南,至樂安博昌縣入海。」
  3. ^ 《水經》:「濟水又東過定陶縣南,又屈從縣東北流,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其一水東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流,入鉅野澤。南為菏水,北為濟瀆,經乘氏縣,與濟渠、濮渠合。」
  4. ^ 李騰. 近四十年國內外濟水文化研究述評.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 21 (02): 78-83. 
  5. ^ 《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6. ^ Liu Li, The Chinese Neolithic: Trajectories to Early States, New Studies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4, 2004, ISBN 9781139441704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張新斌. 濟水與河濟文明.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15062702. 
  8. ^ 8.0 8.1 楊銘; 馬捷. 濟水湮滅考證. 安陽師範學院學報. 2015, (05): 86-89. 
  9. ^ 《水經注·濟水》:「又東過陽武縣南,又東過封丘縣北,又東過平丘縣南,又東過濟陽縣北,又東過冤朐縣南,又東過定陶縣南,又屈從縣東北流,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爲二,其一水東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流,入鉅野澤。又東北過壽張縣西界安民亭南,汶水從東北來注之。又北過須昌縣西。又北過穀城縣西。又北過臨邑縣東,又東北過盧縣北,又東北過臺縣北,又東北過菅縣南,又東過梁鄒縣北,又東北過臨濟縣南,又東北過利縣西,又東北過甲下邑,入於河。」
  10. ^ 《括地誌輯校》:「沇水出懷州王屋縣北十里,王屋山頂崖下,石泉停不流,其深不測,既見而伏,至濟源縣西北二里,平地其源重發,而東南流為泲水。」
  11. ^ 《天壇王屋山聖跡記》:「其太一泉水,伏流其下,東為濟水」
  12. ^ 《游王屋山記》:「下南天門,里許,游黑龍洞,洞前有太乙池,即濟水發源處也。」
  13. ^ 13.0 13.1 李保國. 濟水源頭之謎探析(二).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18 (04): 25-31. 
  14. ^ 《水經注》:「今濟水重源,出溫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東源出原城東北……南流與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
  15. ^ 《元和郡縣圖志》:「濟水,在縣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東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測;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繚之以周牆,源出王屋山。」
  16. ^ 16.0 16.1 16.2 陳隆文; 劉爭艷. 釋《禹貢》濟水“三伏三見”. 平頂山學院學報. 2010, 25 (01): 53-57. 
  17. ^ 《通志》:「伏流隱見無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濟水既伏流地中,則發地皆泉,又不特歷下諸邑為然。是故一見為濟源,再見為滎水,又見為山東諸泉水,而溢為大小清河,其實皆濟水也。」
  18. ^ 《禹貢山川地理圖》:「獨不思濟其果能伏流,則當高宗之世,滎口雖不受河,猶有溢流汨出地底,則伏流之說信矣。今其河水不入滎口,則滎澤遂枯,尚言伏流,不其誣耶?」
  19. ^ 《五禮通考》:「如時以東流為濟,溢為滎為見。則漾東流為漢,匯為彭蠡,亦可為見乎。又若以入於河為伏,則渭入於河,洛入於河亦可為伏乎。況《經》明言浮於濟、漯達於河。河、濟本通,而此曰流、曰溢、曰入、曰出、曰至、曰會,亦並無間斷,不知三伏三見何據?」
  20. ^ 岑仲勉. 黃河變遷史.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330. 
  21. ^ 何幼琦. 古濟水鈎沉. 新鄉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3, (2): 100-107. 
  22. ^ 史念海. 論濟水和鴻溝(上).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 1982: 70-76. 
  23. ^ 譚其驤.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時期). 地圖出版社. 1982: 3-4. 

連結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濟水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