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海因茨·赫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因茨·赫克
Heinz Heck
海拉布倫動物園中的海因茨·赫克紀念碑
出生(1894-01-22)1894年1月22日
 德意志帝國柏林
逝世1982年3月5日(1982歲—03—05)(88歲)
 西德巴伐利亞慕尼黑
獎項一等功績十字勳章 (1953年)
巴伐利亞功績勳章 (1964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動物學遺傳學
機構海拉布倫動物園

海因茨·赫克(德語:Heinz Heck,1894年1月22日—1982年3月5日[1],其姓氏也譯為海克黑克[註 1]),生於柏林,德國動物學家,曾任慕尼黑海拉布倫動物園園長,知名於原牛歐洲野馬已滅絕動物回交育種工作。

生平

[編輯]

海因茨·赫克於1894年1月22日生於現今的德國柏林,是時任柏林動物園園長路德維希·赫克德語Ludwig Heck和他的妻子瑪格麗特(Margarete,娘家姓Nauwerk)的第四個孩子,並在柏林動物園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海因茨在1928年接下了重建慕尼黑動物園的工作。在這裡,他創建了第一個「地理動物園」(Geo-Zoo),其特點是將來自同一地理區域的動物飼養在一起,以符合自然的方式展示區域景觀和動物,並在此期間與哥哥盧茨·赫克進行了原牛歐洲野馬的回交育種(breeding-back)工作,其培育的品種被稱為赫克牛德語Heck cattle赫克馬德語Heck horse納粹黨上台後,海因茨因對納粹的忠誠性而受到審查,他涉嫌加入德國共產黨,且前妻為一名猶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短暫結婚),他還被舉報曾經發表過「一個猶太人勝過十個納粹分子」的言論,以及射殺了魯道夫·赫斯送給他的一隻獅子,他因以上問題在1933年作為政治犯被抓進了達豪集中營,於1937年獲釋,並繼續擔任了海拉布倫動物園園長。[2][3][4]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因茨的哥哥盧茨·赫克赫爾曼·戈林等納粹官員結交,並深度參與了納粹德國對被侵略國動物的掠奪,將自己培育的赫克牛用於對東部占領區自然景觀的「日耳曼化」改造,這些牛大多在蘇聯反攻時被消滅。海因茨沒有參與以上活動,他培育的赫克牛被飼養在海拉布倫動物園,試圖讓遊客藉此了解滅絕的動物,在戰爭結束時,這些牛安然生活在動物園,大約有40隻。[3][5]海因茨於1964年卸任海拉布倫動物園園長,他在晚年完全失明,並於1982年去世。[6]

科學研究

[編輯]

海因茨與哥哥盧茨在1920年代走遍了整個歐洲,透過頭骨和洞穴壁畫來研究原牛的形態,依照行為,以及角的形狀、毛色等解剖特徵,對家牛進行選擇,然後讓具有近祖性狀英語Plesiomorphy and symplesiomorphy表型雜交,以得到集各種與原牛相近的祖徵於一身的表型,藉此讓已經滅絕的原牛再現。[2]兄弟二人獨立展開了他們的研究,海因茨在1932年春天成功繁殖了與原牛類似的品種,這些與祖先物種類似的特徵在後代中非常穩定,哥哥盧茨也在數年後繁殖出了與原牛類似的品種。海因茨的品種除與原牛類似外,還意外獲得了對口蹄疫風濕熱的免疫能力。[3][7]

海因茨·赫克將復活滅絕的物種的育種方法總結為兩種——新育種(new-breeding)和回交育種(breeding-back),回交育種指的是逆着真實的進化歷史,經由人工選擇與祖先相似的特徵,將後代物種逆轉為祖先物種,赫克牛的育種就屬於這一類;而新育種則適用於另一種情況,指的是沿着真實的進化途徑,令已滅絕的後代物種重新從祖先物種中進化出來,海因茨舉了斑驢作為例子,他認為斑驢是平原斑馬的後代,這一亞種在進化歷史上逐漸失去條紋[註 2]南非當局早已開始進行這樣的育種,海因茨本人亦曾以這種方式從條紋顏色較淺的平原斑馬中選育出一隻後肢沒有條紋的馬駒,不幸的是,這場實驗受戰爭影響而失敗了。[7]

政治觀點

[編輯]

文化地理學家克萊門斯·德里森(Clemens Driessen)和環境地理學家傑米·羅里默(Jamie Lorimer)在《希特勒的地理學》(Hitler’s Geographies)一書中評價海因茨對自然界和動物持一種世界性和平主義的觀點[2],例如,他在一篇關於歐洲野馬的論文中說,當野馬出現在歐洲的土地上時,「那時還沒有巴伐利亞[9];他認為珍稀生物的滅絕是因為那些具有狩獵文化的遊牧民族面臨的複雜政治形勢,而不是由於這些民族是無法欣賞大自然的野性之美的「劣等民族」;他從未慶祝納粹的侵略,也沒有將自己的牛用於建構納粹想象的日耳曼式「自然景觀」;他說,他的培育是出於科學、教育及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的目的,並為了表達對於「人類瘋狂地毀滅自己和所有其他生物」的反對[7];他使用「混血」和「私生子」等詞彙來描述自己的牛,並表示自己「以一種會讓純種動物的培育者驚恐萬分的方式將不同品種的牛雜交」[7],德里森和羅里默認為他以這種方式表達了對於納粹的種族主義觀念的反動。[2]

家庭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以其父親路德維希·赫克德語Ludwig Heck命名的物種Macaca hecki被稱為「黑克獼猴」,兄弟二人培育的赫克牛德語Heck cattle也被稱為「海克牛」。
  2. ^ 這個觀點在現代已經得到了分子系統學的證實[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揚·莫恩浩特. 别人的动物园 : 铁幕之下东西柏林人的日常生存竞赛 Der zoo der anderen : als die Stasi ihr herz für Brillenb?ren entdeckte & helmut schmidt mit pandas nachrüstete. 由張驥翻譯. 南京: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59460493. 
  2. ^ 2.0 2.1 2.2 2.3 Driessen, Clemens; Lorimer, Jamie. Back-breeding the aurochs: the Heck brothers, National Socialism and imagined geographies for nonhuman Lebensraum. Hitler’s Geograph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6 [2022-07-19]. ISBN 9780226274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9). 
  3. ^ 3.0 3.1 3.2 Allen, Ryon. The Heck Brothers, 1920-1945: Legend Becomes Reality. Tuckasegee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 (Western Carolina University). 2019, XXV [2022-07-19] (美國英語). 
  4. ^ Campbell, Douglas; Whittle, Patrick. Resurrecting extinct species : ethics and authenticity. Cham, Switzerland. 2017. ISBN 978-3-319-69578-5. OCLC 1013820678. 
  5. ^ Lorimer, Jamie; Driessen, Clemens. From “Nazi Cows” to Cosmopolitan “Ecological Engineers”: Specifying Rewilding Through a History of Heck Cattl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 2016-05-03, 106 (3) [2022-07-20]. ISSN 2469-4452. doi:10.1080/00045608.2015.11153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0) (英語). 
  6. ^ Klös, Heinz-Georg. Heinz Heck zum Gedenken. Bongo. Beiträge zur Tiergärtnerei und Jahresberichte aus dem Zoo Berlin. 1984: 111-114. ISSN 0174-4038 (德語). 
  7. ^ 7.0 7.1 7.2 7.3 Heck, Heinz. The Breeding-Back of the Aurochs. Oryx. 1951-09, 1 (3). ISSN 0030-6053. doi:10.1017/S0030605300035286 (英語). 
  8. ^ Leonard, Jennifer A; Rohland, Nadin; Glaberman, Scott; Fleischer, Robert C; Caccone, Adalgisa; Hofreiter, Michael. A rapid loss of stripes: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xtinct quagga. Biology Letters. 2005-09-22, 1 (3) [2022-07-20]. ISSN 1744-9561. PMC 1617154可免費查閱. PMID 17148190. doi:10.1098/rsbl.2005.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4) (英語). 
  9. ^ Heck, Heinz. Der Ur, ein vergessenes Tier. Das Tier und wir. 1934, 3: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