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詩歌
瀟湘詩歌是一種舊體詩流派,歷經一千多年。它是一種關於風景奇觀、因政見和信仰被放逐的官員、不滿歸順政府控制的詩。在地理上,瀟湘詩歌與洞庭湖周邊和南部相關。瀟湘詩歌的文學體裁往往與主題相似的中國書法和中國畫相關聯。此詩歌的著名詩人包括屈原、宋玉、賈誼、王逸、庾信、沈佺期、張說、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及蘇軾。[1]
名稱
[編輯]瀟湘作為一種名字出現在較古老的書中。各種格律的詩都被認為是瀟湘詩歌。
瀟湘地區
[編輯]瀟湘詩歌象徵性地圍繞着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瀟湘,大約即現代湖南省。瀟湘指長江中流以南的中南地區的「湖泊和河流」,大約即湖南地區:與其說它是一個精確的地理實體,不如說是一個概念:
- 瀟湘詩歌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地方,它也關於微妙地表達不滿。[2]
從公元前3世紀或更早,瀟湘地區就是大量中國朝代放逐詩人官員的典型地區。[3]儘管作為進一步的懲罰,他們不被允許表達關於此事的感受,但很多放逐者認為自己被放逐是不公正的,他們是因為恪守良心才遭到不公正的懲罰。被懲罰的感覺是各種因素的混合:一般放逐者可以繼續做政府官員,但待遇和工資降低;地理上的距離和地形使得在瀟湘地區和中原地區之間來往變得危險而漫長;被放逐到瀟湘地區者被拒絕直接接觸京城的複雜都市社會,且被迫適應該地區不同的風俗習慣、方言或語言,且大多不能與同僚直接聯繫;氣候比他們已習慣了的地方更熱和潮濕,對相關疾病的恐懼使得很多被放逐到瀟湘地區者抱怨生命和健康遭受的巨大危險,一些已知的放逐者到後不久就染病且幾乎得不到治療就去世了。在瀟湘詩歌里,對該地區的抱怨通常通過伴隨對罪責獲赦或獲緩刑、尤其是被召回家的希望,尋求一種平衡的張力。
神話
[編輯]甚至在有歷史記載前,瀟湘地區就是包括薩滿教的宗教傳統和神話的豐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對這一傳統的提及是瀟湘詩歌的一部分。這些提及關於舜(又稱重華)[4]和湘君。而屈原雖然通常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歷史人物,其他引用卻經常包含圍繞他的神話。
歷史
[編輯]瀟湘詩歌傳統開始於中國初次被統一為帝國前的楚國人屈原。它經過漢朝、唐朝發展為唐詩,進入宋朝後發展為宋詩。以杜甫、蘇軾等詩人為代表,瀟湘詩風繼續成為中國詩歌的靈感源泉和文化貢獻。
屈原和《楚辭》
[編輯]瀟湘詩歌傳統開始於與公元前數世紀屈原被放逐相關的楚辭傳統,在漢朝在漢朝詩環境下繼續發展,漢朝時《楚辭》被基本匯編為現在的形式。
雖然很多早期詩人佚名,仍有另一個與之相關的名字——宋玉,他與屈原類似,是楚國本地人,傳統上也被認為雖然有大才和忠誠卻被冤枉地逐出朝廷。
漢朝
[編輯]除了漢朝的作者、編者如促成編輯《楚辭》的王逸外,另一位重要的漢朝瀟湘詩人是被漢文帝放逐到長沙任長沙王太傅的賈誼。放逐途中渡過湘江時,賈誼作《吊屈原賦》。就職3年後,一次日落時,有象徵不祥的鵩鳥飛入房屋,賈誼認為這是自己將死的惡兆,作了另一名篇《鵩鳥賦》。然而在創作了這些瀟湘詩歌后,賈誼活了下來並被召回朝廷。[5]
六朝
[編輯]六朝年間,庾信以瀟湘詩風為六朝詩做出了貢獻。庾信出身南朝梁貴族,梁朝戰敗後,他被西魏扣留。他的《哀江南賦》在此方面眾所周知。
唐朝
[編輯]唐朝包括穿插其中的武則天的周朝年間,瀟湘詩風進一步發展,作者有沈佺期、張說、李白、杜甫、韓愈和柳宗元。
宋朝
[編輯]蘇軾、黃庭堅和其他宋朝詩人以瀟湘詩風作詩。
影響
[編輯]瀟湘八景
[編輯]在瀟湘八景系列藝術流派的發展中,瀟湘詩歌與中國畫彼此之間有卓有成效且互動的影響。
標準列表是:
- 平沙雁落
- 遠浦帆歸
- 山市晴嵐
- 江天暮雪
- 洞庭秋月
- 瀟湘夜雨
- 煙寺晚鍾
- 漁村夕照[6]
另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Murck (2000),passim.
- ^ Murck (2000),第27頁.
- ^ Murck (2000),第7頁.
- ^ Davis, 83
- ^ Murck (2000),第15-16頁.
- ^ Murck (2000),第71頁.
參考文獻
[編輯]- Davis, A. R. (Albert Richard), Editor and Introduction (1970), The Penguin Book of Chinese Verse.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 Murck, Alfreda. Poetry and Painting in Song China: The Subtle Art of Dissent.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0 [2017-11-08]. ISBN 978-0-674-007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