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潮間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隆市社寮的潮間帶

潮間帶(intertidal zone)是在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間露出的海岸。海水漲潮到最高位(高潮線)和退潮時退至最低位(低潮線)之間,會曝露在空氣中的海岸部分。漲潮時,潮間帶被水淹沒;退潮時,潮間帶露出水面。潮間帶就是介於高潮線和低潮線之間的區域。潮間帶的幅度、隨潮差的大小、地區及坡度而異,潮間帶可以緩衝海浪直接衝擊陸地的力量,如果潮間帶太窄太小,大浪將對陸地造成大破壞。潮間帶環境也因地方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生活在其間生物也都不一樣。一般可分為軟底質的潮間帶,如:沙灘、泥灘底質等,就像淡水河口的紅樹林;另一種為硬底質的潮間帶,如:岩礁底質、礫石底質等。含有豐富的海洋貝類及水草。還可以在上面修風力渦輪機以便於發電,修建大壩以保證安全。屬於海洋生態系。

分層

[編輯]

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由於忍受乾、濕的程度不同,牠們會佔據海岸間不同的位置,形成特殊的生態環境。這種各自適應環境的能力造成了潮間帶的生物分層帶狀分布的特色。[1]

生物種類

[編輯]

由於環境變化相當劇烈,因此生物生存方式的差異相當大。[2]

外部連結

[編輯]
  1. ^ 認識潮間帶 | 澎湖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 www.ocean.phc.edu.tw.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5). 
  2. ^ 潮間帶生物.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