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哈圖木·阿雜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哈圖木·阿雜木(阿拉伯語:مخدوم اعظم‎,1460年代1461年/1462年—1540年代1542年/1543年)[1],烏茲別克語譯作「瑪赫杜米·阿札木」(烏茲別克語Maxdumi Aʼzam),原名艾哈邁德·卡薩尼(阿拉伯語:احمد کاسانی‎),即艾哈邁德·伊本·毛拉納賈拉爾·丁·卡薩尼,是16世紀中亞伊斯蘭教蘇菲派領袖,納克什班迪教團首領,為西域黑山派白山派和卓家族的始祖。瑪哈圖木·阿雜木是其尊稱,意為「偉大的導師」。

生平

[編輯]

伊斯蘭教曆866年(西曆1467年-1462年),瑪哈圖木·阿雜木出生於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北部的柯散烏茲別克語Koson,今烏茲別克斯坦Kosonsoy)。其父名為賽葉特·扎拉里丁,祖父為賽葉特·布拉尼丁。[2]據說其祖先是來自麥地那阿拉伯人[3]。後世文獻記載其為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瑪哈里發阿里的次子伊瑪目侯賽因之後裔。《西域同文志》及《西域圖志》、《和卓傳》、《阿帕克和加傳》、《大霍加傳》載有瑪哈圖木·阿雜木先人譜系,均溯及什葉派十二伊瑪目的第八代伊瑪目阿里·本·穆薩。但是,這些譜系中前八代人(從穆罕默德至第八代伊瑪目)與後三代人(瑪哈圖木·阿雜木及其父、祖父)之間的人名,都是各不相同的。不僅世代數均不相等,每一代人的名字也不同。美國學者施瓦茨等人認為,這些譜系是後人偽造的,瑪哈圖木·阿雜木並沒有穆罕默德家族血統。若以公曆622年作為穆罕默德的年份,以1542年作為瑪哈圖木·阿雜木的年份,則平均每代人在46歲時才有第一個兒子,即使在現在也是不可能的。[4][5]

瑪哈圖木·阿雜木年輕時在塔什干的經學院學習,求學時加入了納克什班迪教團,成為教團首領穆罕默德·哈孜的門徒。1516年穆罕默德·哈孜去世,瑪哈圖木·阿雜木繼承教團領袖之位,在中亞河中地區享有盛望。他主張蘇菲信徒應在禮拜堂(哈納卡)內靜修,除非傳教布道才能長期外出。他認為跳神儀式是必須的,有泛神論的傾向。

瑪哈圖木·阿雜木主要在河中地區活動,也積極參與昔班王朝的政治事務。晚年的瑪哈圖木·阿雜木曾在葉爾羌汗拉失德統治時期到過西域哈實哈兒(今新疆喀什市[6],娶了蒙古察合台王室女子比比察,生子伊薩克,即聖人伊薩克(一譯伊斯哈克·瓦里)。但同時代的米兒咱·海答兒在《拉失德史》中對瑪哈圖木·阿雜木隻字未提。後來的楚剌思《編年史》也未記載他到過葉爾羌汗國。1542年至1543年間(回曆949年),瑪哈圖木·阿雜木卒於撒馬爾罕附近。

家族

[編輯]

瑪哈圖木·阿雜木有數位妻子、十三個兒子。第一個妻子生有四男二女,長子為瑪木特·額敏。第二個妻子生有二子。第三個妻子即比比察,生有三男二女,長子為伊薩克。[7]瑪哈圖木·阿雜木安排其長子瑪木特·額敏繼承納克什班迪教團首領之位,其餘諸子則往各地傳教。他死後,諸子之間展開對教權的爭奪。伊薩克因其母出身葉爾羌王室家族,血統尊貴,成為能與瑪木特·額敏抗衡的力量。伊薩克後來離開河中地區,前往其母家鄉喀什噶爾傳教,成為黑山派之祖。瑪木特·額敏之子瑪木特·玉素布也在明代末年來到喀什噶爾,成為白山派之祖。伊薩克與瑪木特·玉素布在西域的後裔被稱為和卓,意為「聖裔」,即先知穆罕默德的子孫,受到當地人的狂熱崇信。黑山派與白山派和卓則在明末清初展開了殘酷的爭鬥。

瑪哈圖木·阿雜木諸子如下:[8][9]

  1. 瑪木特·額敏(Muḥammad Emīn):人稱伊善·卡蘭(Īshān-i Kalān)、和卓卡蘭
  2. 多斯和卓(Döst)
  3. 巴哈古敦
  4. 阿布都·哈里克
  5. 瑪木特
  6. 伊布喇伊木
  7. 伊薩克·瓦里(Isḥāq Wali):聖人伊薩克[10]
  8. 瑪木特·阿里
  9. 阿拉勒顏
  10. 色德克
  11. 阿三
  12. 曬赫和卓[11]
  13. 阿布都勒拉

白山派

[編輯]

瑪木特·額敏有子瑪木特·玉素布,瑪木特·玉素布之子伊達雅圖勒拉號稱「阿巴克和加」,在喀什噶爾、葉爾羌建立了白山派的短暫統治。伊達雅圖勒拉之子雅雅和卓有子瑪罕木特,被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囚禁於伊犁。瑪罕木特有二子:波羅尼都霍集占,被清軍釋放後發動了大小和卓之亂,兵敗被殺。波羅尼都之子阿不都哈里克等人被清軍送往北京,編入八旗蒙古;另有一子薩木薩克死在浩罕汗國。薩木薩克之子邁瑪特·玉素普張格爾巴布頂分別於道光年間潛入新疆作亂。三人的後代邁買的明(卡塔條勒)、克齊克罕(阿布都拉)、呵里雅布素魯克倭里罕也曾隨浩罕軍隊來到新疆,最後在阿古柏之亂中敗亡。

黑山派

[編輯]

聖人伊薩克的三子葉海亞生阿布都拉。阿布都拉有長子舒艾布,次子達涅爾。在伊達雅圖勒拉統治喀什噶爾時期,黑山派遭到鎮壓,和卓舒艾布被殺,達涅爾逃往克什米爾。準噶爾渾臺吉策妄阿拉布坦重新控制天山南路後,任命達涅爾管理葉爾羌、喀什噶爾等地。達涅爾長子為和卓加罕,次子為玉素甫。在清軍進入回部前夕,玉素甫病死,和卓加罕後被波羅尼都所殺。黑山派其餘後裔最後都向清軍投誠。

世系圖

[編輯]
瑪哈圖木·阿雜木
瑪木特·額敏
Muḥammad Emīn
白山派
多斯和卓
Döst
伊斯哈克·瓦里
Isḥāq Wali
黑山派
哈色木木薩
Mūsā
墨敏
Mūʿmin
瑪木特·玉素布
Muḥammad Yūsuf
木斯塔帕
Mustafā
庫特布丁沙赫巴茲瑪木特·葉赫亞
伊達雅圖勒拉
Ḥidāyat ul-Lāh Āfāq
喀喇瑪特和卓
ʿInaāyat Kirāmet
勘和卓
Qināʿat
烏什和卓
Ushi Khwāja
阿布都拉
ʿAbd ul-Lāh
烏拜都拉
雅雅和卓
Yāḥyā
阿布都色墨特
ʿAbd uṣ Ṣamad
馬哈氐和卓阿三和卓布喇尼敦
Bahā ud-Dīn
阿布都哈里克
ʿAbd ul-Khāliq
墨敏
Mūʿmin
愛三
Mihmān
素賚璊
Suleimān
舒艾布達涅爾
Daniyal
瑪罕木特
Muḥammad
霍集占
Khwāja Jihān
木薩
Mūsā
汗和卓
ʿInāyat Sīr Pādishāh
阿里和卓
ʿAli Čong
阿布都勒拉
ʿAbd ul-Lāh Aq Boghrā
額色尹
Ḥusein Erke
帕爾薩
Pārsā
阿卜都爾璊
ʿAbd ur-Raḥmān
阿古柏艾尤布玉素普
Yūsuf
尼次木丁阿布都拉
ʿAbd ul-Lāh
波羅尼都
Burhān ud-Dīn
霍集占
Khwāja Jihān
瑪木特
Muḥammad
瑪木特·額敏
Muḥammad Emīn
阿里布法蒂瑪圖爾都
Turdi
阿克博托克新和卓
Qāshīn
巴巴克和卓
Bābāk
阿卜都納色爾
ʿAbd ul-Naṣīr
色德克伊納亞特阿布杜拉墨明
Mūʿmin
庫特卜丁阿爾喀沙木蘇丁葉赫亞阿哈瑪特阿比德
阿斯瑪
Qāsim
阿布都哈里克
ʿAbd ul-Khāliq
巴哈敦
Bāhā ud-Dīn
薩木薩克
Sarïmsāq
邁瑪特玉素普
Muḥammad Yūsuf
張格爾
Jihāngīr
巴布頂
Bahā ud-Dīn
邁買的明
Muḥammad Emīn Katta türä
阿布都拉
ʿAbd ul-Lāh
阿依木布素魯克
Büzürg Khān
呵里雅
Auliyā Khān
倭里罕
Wali Khān

注釋

[編輯]
  1. ^ 瑪哈圖木·阿雜木生於伊斯蘭教曆866年(西曆1461年-1462年),卒於伊斯蘭教曆949年(西曆1542年-1543年)。
  2. ^ 《西域同文志》卷十一派噶木巴爾族屬
  3. ^ 穆罕默德·薩迪克《和卓傳》
  4. ^ Schwarz, H. G. The Khwajas of Eastern Turkestan,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XX, No. 4 (1976).
  5. ^ 《清代新疆和卓叛亂研究》第三章第四節:和卓譜系考證:「聖裔」身份的真偽
  6. ^ Henry Bellew, History of Kashghar.
  7. ^ 《大霍加傳》
  8. ^ 以下據《西域同文志》
  9. ^ 其中瑪木特一名出現了兩次,應為衍誤。《西域圖志》同。
  10. ^ 《西域圖志》誤作伊薩木。
  11. ^ 《西域圖志》作沙伊赫和卓。

參考文獻

[編輯]
  • 傅恆等,《欽定西域同文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劉正寅、魏良弢,1998,《西域和卓家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潘向明,2011,《清代新疆和卓後裔叛亂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穆罕默德·薩迪克·喀什噶里,《和卓傳》,陳俊謀、鍾美珠譯,轉譯自沙敖(Robert Borkley Shaw)英文節譯本,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譯文集》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