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
外觀
甘谷縣 | |
---|---|
縣 | |
坐標:34°44′23″N 105°19′47″E / 34.73969°N 105.3297°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甘肅省天水市 |
政府駐地 | 大像山鎮 |
政府 | |
• 縣委書記 | 申君明 |
• 縣長 | 吳健 |
面積 | |
• 總計 | 1,582.02 平方公里(610.82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506,801人 |
• 密度 | 320人/平方公里(830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183,768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741200 |
電話區號 | 938 |
車輛號牌 | 甘E |
行政區劃代碼 | 620523 |
網站 | www |
甘谷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天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甘肅東部,天水西北部,渭河流域。
歷史
[編輯]秦宣公八年(前668年),春秋時期秦國始置冀縣,素有「華夏第一縣」之稱,是華夏中土最早的縣級建制。
唐朝時,改為伏羌縣。
金朝時,為甘谷城的所在地,改置甘谷縣。
元朝時,廢除縣治。
民國十七年(1928年),重新設置甘谷縣至今。
行政區劃
[編輯]大像山鎮、新興鎮、磐安鎮、六峰鎮、安遠鎮、金山鎮、大石鎮、禮辛鎮、武家河鎮、大莊鎮、古坡鎮、八里灣鎮、西坪鎮、謝家灣鄉和白家灣鄉。
交通
[編輯]隴海鐵路與 316國道一起沿渭河貫穿全縣。2011年新修建的 天定高速公路也橫穿甘谷。
氣候與物產
[編輯]甘谷縣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渭河流過全境。
經濟
[編輯]甘谷縣農業以種植小麥、洋芋、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還有糜谷、水稻、大麥、莜麥等。經濟作物包括蔬菜、油料、藥材、瓜類、水果、花椒、辣椒等,蔬菜主要有韭菜、黃瓜、茄子、西紅柿等30多個品種,遠銷10多個省(區)。其中甘谷辣椒、白條黨參、紅富士蘋果比較知名,月季花品種繁多,已經成為花卉生產基地。畜牧業以牛、驢、馬、豬、羊、雞的飼養為主。
工業產品以發電、建築、建材、毛紡織品、草編織品等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崗岩、磷礦、赤鐵礦等二十多種。
旅遊資源
[編輯]甘谷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城西是聞名的大像山石窟,山上寺廟眾多,最著名的是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始建於北魏時期的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大佛。此外還有華蓋寺石窟、天門山、蔡家寺、姜維墓、鞏建豐紀念館、尖山寺森林公園等眾多旅遊景點。此外還有烈女何寺廟位於狄家村,還有二龍王廟。
名人
[編輯]- 姜維(202-264):天水冀人,三國時代初期出身魏國,後歸降諸葛亮北伐軍,成為蜀漢名將。
- 尹思貞(639-716):長安人,唐代工部尚書,後封「天水公」(唐代天水郡領五縣:上邽、成紀、伏羌、隴城、清水)。
- 尹守貞(662-702):甘谷縣冀人,唐代明經入仕,國子監四門學助教。[3]
- 尹愔(700-741):尹守貞之子,唐代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兼修國史。[4]
- 武紹文:伏羌縣(今甘谷縣)人,唐代刑部左侍郎。
- 武德裕:武紹文之子,兵部武選郎中。
- 釋演覺:中國佛教協會代理會長,北京廣濟寺方丈。
特產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23年甘谷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全唐文》卷0231《四門助教尹先生墓誌銘》
- ^ 隋唐至明代进士举人简表. 甘谷縣人民政府. 2017-07-21 16:33:02 [2018-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