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社交孤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交孤立(英語:Social isolation)或作社交隔離社會孤立社會隔離,指的是人與社會之間完全或是接近完全缺乏聯繫的狀態。社交孤立與孤獨感不同,孤獨只是人的一種短暫性的缺乏連結。社交孤立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個體上,不過不同年齡族群可能有不同的症狀[1]

社交孤立有可能是暫時的期間性的狀態,或是終其一生不斷發生的循環,這兩種情況下的特徵皆是相似的。社交孤立的所有型態都可以包括長期的待在家中,且沒有與家人、熟人或朋友聯繫,或是在有機會與人接觸時故意避免任何與人的接觸。[原創研究?]

影響

[編輯]
社交孤立與吸煙和其他主要生物醫學和心理社會疾病的風險因素相當。然而,我們對社交孤立的方式、其原因的理解,或者反過來說,對於社會關係以及如何保護社會關係健康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
James S. House,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01, Issue 2, Volume 63, pages 273 - 274[2]

真正的社會隔離超過多年和幾十年後可能成為種影響個體存在所有方面的慢性病。社交孤立會導致孤獨感、對人的恐懼或是喪失自尊心。 缺乏持續的人際接觸也可能導致與社會孤立的人與偶爾交談的外圍朋友發生衝突,或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

在情緒關聯的孤立案例中,個體可能會在他抑鬱發作時孤立自己,直到情緒好轉時才會接觸其他人。其並可能試圖將他的隱藏或孤立行為,合理化為愉快或舒適的。這可能是一個個人因為加劇的焦慮造成了一些內部現實上的一些錯誤而導致了孤立的回應 。關係可能成為一種掙扎,因為人可能只會在低潮或低落情緒中進入孤立狀態,在健康的情緒中又與他人重新聯繫。[來源請求]

Cole等人的研究表明,感知社會孤立與基因表現有關。具體而言,是帶有抗炎糖皮質激素(anti-inflammatory glucocorticoid)反應元件的基因低表達(under-expression)及帶有pro-inflammatory NF-κB/Rel轉錄因子反應元件的基因過表達(over-expression)[3] 。這一發現與孤立個體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HPA)軸會產生淋巴細胞敏感度下降的生理調節相互呼應,同時是HPA軸活性增加的證據。證明了長期孤立個體中具有發達的糖皮質激素抵抗作用。[來源請求]

社交孤立是一個可能促成自殺行為的因素,有大量文獻指出更多隔離經驗的個體比那些強社交聯繫者更容易自殺[4] 。其中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社交孤立是澳大利亞男性自殺企圖中的最常見的風險因素之一。雪梨大學教授Ian Hickie指出,在社會上處於孤立狀態也許是影響男性自殺企圖最重要的因素。 Hickie也指出大量證據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社交網路的限制,而且這些網絡大多是以工作為基礎建立的[5]

缺乏社會關係會對大腦結構的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藉由幼鼠和猴子在極端的社交隔離的研究顯示,社交行為與關係的缺乏會強烈影響到大腦[6][7]

在一般的社會性動物物種中

[編輯]

Cacioppo等人提出一個假設:將社會性物種的其中一個成員隔離,會造成有害的生物影響。 2009年Cacioppo和Hawkley在一篇綜述研究中指出,社會性物種成員發現自己處在社會邊緣的時候,其健康、生活和基因遺傳會受到威脅[8] 。例如:社會隔離會使果蠅的壽命縮短;促進小鼠肥胖症第2型糖尿病[9] 在誘導小鼠的中風實驗並會加劇梗塞面積及水腫程度,同時降低中風後存活率;促進大鼠對急性活動抑制(acute immobilisation)或冷壓力(cold stressor)的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反應;延遲成年大鼠的神經性運動反應;減少的野外活動、增加其基礎皮質醇濃度,並減少其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及增殖;增加兔子尿液兒茶酚胺24小時水平和主動脈弓中的氧化應激,並減少調節額葉皮層糖皮質激素反應的基因表達。紫翅椋鳥是一種高度社會化及群聚的鳥種,當小鳥被社會孤立時會顯示出壓力[10]

背景

[編輯]

社交孤立的潛在原因包含情緒或心理上的挑戰。 當一個人感受到無力與人或世界互動,並創建一個不斷升級的模式來面對這些挑戰,就會造成社交孤立。孤立並可能會有偶發性或長期性情況,這取決於情緒的週期性變化,特別是在臨床抑鬱的情況下。

這種根深蒂固的社交孤立在每一天都發生時可能意味著:

  • 並非渴望獨處,而是由於無法進入社交場合,所以無限期的待在家裡。
  • 不與任何熟人聯繫、也不被他們聯繫,甚至是周圍的熟人,例如:不會打電話給任何人、也沒有人去過別人的住處。
  • 缺乏有意義且長遠的關係,特別是包含感情身體的親密關係。

促成因素

[編輯]

下列風險因素使個人與社會保持距離,並促成社交孤立的原因[11]

  • 家庭暴力暴力行為人濫用隔離手段以控制他們的受害者[12]
  • 家庭危機:主要發生在一個家庭成員因疏忽而產生的有害行為。 例如:如果父母對孩子做了某些不公正的行動,孩童可能會感到震驚,最終導向失敗主義。此外,這種症狀可能會持續一段很長甚至沒有限期的時間,並伴隨有更多的症狀發生。
  • 健康殘疾:人可能因為自己的殘疾或健康問題而感到不好意思,這種情況下他們傾向於孤立自己,並因為害怕被歧視或批評而避免社交互動。 包括自閉症和其他障礙都有可能會造成這種情形。
  • 喪偶:當一個人與配偶分居、離婚或配偶死亡時,可能會覺得孤獨和沮喪。
  • 獨自生活:國家家庭與婚姻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Family & Marriage Research,NCFMR)於2015年的研究發現美國有13%的成年人獨自生活,比1990年的12%有所提高;45歲以下人口的獨自生活率沒有變化,但45歲至65歲的美國人在過去25年中獨自生活的比率有所上升。 65歲以上的人則不常獨自生活[13]
  • 失業:在工作及職業場所被解僱、釋出或是拒絕任用本身就是被孤立的信號;如果這個人無法找到任何未來的就業工作,社交孤立的症狀可能很快就會產生。
  • 衰老:一個人一旦達到認知障礙和殘疾等問題出現的年齡,他們就無法外出和進行社交。
  • 交通問題:如果一個人沒有交通管道去參加聚會或簡單的走出家門,因為沒有選擇、只能呆在家裡一整天,這將可能會產生感情抑鬱症。
  • 社會逆境:對於那些希望避免不適、危險和背負責任之人。如果感受到其他人經常行為粗魯或粗暴、充滿敵意、批評或評判或其他不舒服的行為,就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人們會試圖避免處理困難及麻煩的人際關係而更喜歡獨處。在某些情況下,每天看不到足夠長的太陽也會影響人類,這當他們試圖出門時,心臟病發作和中暑的機率更高。
  • 缺少特定事件:有很多特殊活動充滿了傳統和回憶。但是如果一個人不能參加這些特殊活動,如社交聚會、舞蹈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動,就會提高隔離的狀況,並可能無期限的持續。甚至,當另一個人藉由忽略行為阻止其參加這些活動,將可能導致立即的孤立以及包括神經性休克等其他多種症狀,並可能導致受害者對未來任何活動皆保持隔離以避免更多的傷害。
  • 孤僻或類分裂型人格障礙:自身排拒或厭惡人群

社交孤立可能在生命的早期就發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個體可能會更加專注於他們的個性感受和想法,而這些感覺和想法並不容易與其他人分享,這可能是由於童年時期的羞恥感,內疚感或疏離感造成的[14] 。社交孤立並會造成發育障礙。有學習障礙者可能更為困難的進行社交活動。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更可能極大的影響其自尊和自我價值。留級可以作為一種造成社交孤立的範例。在兒童發展初期適應和被接受的需求相當重要。學習不足可能反過來導致孤立感,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個體與其他人的「不同」。

藥物濫用也可能是社交孤立的原因或結果, 與很多情緒相關的疾病一樣,也和孤獨感一樣。Kimmo Herttua、Pekka Martikainen、Jussi Vahtera與Mika Kivimäki進行了一項研究,證明社交孤立會可以引導人使用酒精和其他藥物並增加使用的機率。[來源請求]

失去心愛的人可能助長社交孤立。研究指出,寡婦如果和朋友與親屬保持聯繫將會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在這項研究中Jung-Hwa Ha與Berit Ingersoll-Dayton指出有較多社會接觸與互動的寡婦們的抑鬱症狀較少。在某一段期間因失去所造成的社交孤立不利於個人心理健康[15]

諸如互聯網移動電話等新科技是否會加劇社交孤立的是當前社會學家爭論的一個主題[16] 。隨著線上社交網絡社群的出現,不需要與現實世界互動的社交活動選擇越來越多,這可能會減少現實世界中人與人的互動,但也可能提供了更多讓社交孤立者接觸社會的機會。

不過並非所有的社交孤立都是不好的,一些人可能會自願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而對於希望獨處的人而言,自願性的社交孤立並不會造成身心問題,甚至是有益的。[17]

老年人的孤立

[編輯]

社交孤立影響了佔美國人口大約24%的中老年人,也就是大約9千萬的中老年人口[18] 。老年人有一套獨特的"隔離動力學"。整體健康程度下降及脆弱程度的提高、親屬或子女的存在或互動與否、經濟上的掙扎都可能助長孤立的感覺。 中老年人沒有子女陪伴是導致社交孤立的原因,無論孩子是已經死亡或者他們根本沒有孩子,這些孤獨的情況都會導致社交孤立[19] 。退休、日常工作突然結束,親密朋友與配偶的去世也會造成社交孤立[20]。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如果80歲到90歲的老年人展現出嚴重的社交孤立跡象,他們會被帶到療養院。其他諸如南歐東歐東亞以及加勒比南美洲,通常不會傾向讓老年人住到療養院,而是寧願讓孩子和其他家人照顧這些年邁的父母直到他們去世[21] 。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超過66歲以上的老年人中,30%以上的人可以依靠兩個人到一個人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個人問題[22][23]

兒童和青少年的孤立

[編輯]

中學時期的青年往往對社會的挑戰相當敏感,而且可能有著脆弱的自尊心。在這段脆弱的發展期間,學校是支持學生歸屬感的重要關鍵。當前的研究[24] 認為,青少年期間是歸屬感發展的重要時段,能夠影響青少年的社交建構、情感健康和學業成就。研究也發現,青少年在友誼關係上的孤獨比父母關係上的孤獨更能夠產生抑鬱症狀。可能的解釋是:在青春期時,朋友是社會支持的首選來源[25][26]。科學家們很早就知道,成年人的孤獨感可能會在未來生活中產生抑鬱症狀。最近,他們也發現孤獨的孩子更容易在青年時期出現抑鬱症狀。研究人員也在研究中證明,防止兒童孤獨可能是一個對抗成年後抑鬱症的保護性因素[26][27]。社交孤立的孩子在成年後往往具有較低的教育程度以及處境不利的社會階層,而是更可能是心理疾病的患者[7][28] 。不過也有研究顯示,經由社會協助,兒童可以更容易的應付高級別的壓力;這也顯示了與社會支持緊密聯繫在一起有助於的感情的掌握、面對壓力情境的處理能力以及增加了生活的質量[7][29]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Khullar, Bhruv. How Social Isolation Is Killing U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2. ^ House, James S. Social Isolation Kills, But How and Why?. 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01, 63 (2): 273–4 [2018-08-29]. PMID 112922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7). 
  3. ^ Cole, Steve W; Hawkley, Louise C; Arevalo, Jesusa M; Sung, Caroline Y; Rose, Robert M; Cacioppo, John T. Social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leukocytes. Genome Biology. 2007, 8 (9): R189. PMC 2375027可免費查閱. PMID 17854483. doi:10.1186/gb-2007-8-9-r189. 
  4. ^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195. Editors - Etienne G. Krug, Linda L. Dahlberg, James A. Mercey, Anthony B. Zwi and Rafael Lozan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ublished 2002.
  5. ^ Social isolation a key risk factor for suicide among Australian men – stud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Author - Melissa Davey. Published 25 June 2015. Retrieved 25 July 2018.
  6. ^ Makinodan, Manabu; Rosen, Kenneth M.; Ito, Susumu; Corfas, Gabriel. A critical period for social experience-dependent oligodendrocyte maturation and myelination. Science. 2012-09-14, 337 (6100): 1357–60. Bibcode:2012Sci...337.1357M. PMC 4165613可免費查閱. PMID 22984073. doi:10.1126/science.1220845. 
  7. ^ 7.0 7.1 7.2 How does social isolation affect a child’s mental health and development?. No Isolation. [2018-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英語). 
  8. ^ Cacioppo, John T.; Hawkley, Louise C.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and 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9, 13 (10): 447–54. PMC 2752489可免費查閱. PMID 19726219. doi:10.1016/j.tics.2009.06.005. 
  9. ^ Nonogaki, K.; Nozue, K.; Oka, Y. Social Isolation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in Mice. Endocrinology. 2007, 148 (10): 4658–66. PMID 17640995. doi:10.1210/en.2007-0296. 
  10. ^ Apfelbeck, Beate; Raess, Michael. Behavioural and hormonal effects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neophobia in a gregarious bird species, the European starling (Sturnus vulgaris). Hormones and Behaviour. 2008, 54 (3): 435–41. PMID 18514197. doi:10.1016/j.yhbeh.2008.04.003. 
  11. ^ Cacioppo, John T.; Hawkley, Louise C. Social Isolation and Health, with an Emphasis on Underlying Mechanisms.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2003-07-23, 46 (3): S39–S52 [2018-10-10]. ISSN 1529-8795. doi:10.1353/pbm.2003.00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 (英語). 
  12. ^ For survivors, Domestic Violence Resource Centre Victoria,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6) 
  13. ^ Steverman, Ben. Americans Face a Rising Risk of Dying Alone. Bloomberg News. 2017-10-09 [2017-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14. ^ Newman, Barbara M.; Newman, Philip R. Isola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 Wadsworth. 2011: 469 [2018-08-29]. ISBN 978-1-111-3446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 
  15. ^ Ha, Jung-Hwa; Ingersoll-Dayton, Berit. Modera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ntac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widowed adults. Aging & Mental Health. 2011-04, 15 (3): 354–363. ISSN 1360-7863. PMC 3095214可免費查閱. PMID 21491220. doi:10.1080/13607863.2010.519325 (英語). 
  16. ^ Hampton, Keith N.; Sessions, Lauren F.; Her, Eun Ja. CORE NETWORKS, SOCIAL ISOLATION, AND NEW MEDI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1-02, 14 (1): 130–155. ISSN 1369-118X. doi:10.1080/1369118x.2010.513417 (英語). 
  17. ^ 喜歡獨處不是錯 離群索居也有好處, BBC, [2020-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30) 
  18. ^ Cudjoe, Thomas K. M.; Roth, David L.; Szanton, Sarah L.; Wolff, Jennifer L.; Boyd, Cynthia M.; Thorpe, Roland J. The Epidemiology of Social Isolation: National Health and Aging Trends Study.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2018-08-29]. doi:10.1093/geronb/gby0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英語). 
  19. ^ Bachrach, Christine A. Childless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the Elderl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80, 42 (3): 627–637 [2018-08-29]. doi:10.2307/351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20. ^ Blau, Zena Smith. Structural Constraints on Friendships in Old 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1, 26 (3): 429–439 [2018-08-29]. doi:10.2307/20906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21. ^ Lowenthal, Marjorie Fiske. Social Isolation and Mental Illness in Old 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4, 29 (1): 54–70 [2018-08-29]. doi:10.2307/20946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22. ^ Social relations, survey on level of living. Statbank Norway. www.ssb.no.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6). 
  23. ^ Too many are experiencing social isolation. No Isolation.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英語). 
  24. ^ London, Rebecca; Ingram, Dabney.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solation: It Hurts More Than You Think (PDF). Beyond Differences. 2015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28). 
  25. ^ Lau, Sing; Chan, Dennis W. K.; Lau, Patrick S. Y. Facets of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9-12, 139 (6): 713–729 [2018-08-29]. ISSN 0022-4545. doi:10.1080/002245499095982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英語). 
  26. ^ 26.0 26.1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sol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o Isolation.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英語). 
  27. ^ Rotenberg, Ken. Childhood loneliness as a predictor of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n 8-year longitudinal study.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9 [2018-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6). 
  28. ^ Lacey, Rebecca E.; Kumari, Meena; Bartley, Mel. Social isol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ult inflammation: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4-12, 50: 85–94 [2018-08-29]. ISSN 0306-4530. doi:10.1016/j.psyneuen.2014.08.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29. ^ Martin, G. Neil.; William., Buskist,. Psychology 4th ed. Harlow, England: Allyn and Bacon. 2010. ISBN 9780273720119. OCLC 46385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