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鬼認證 (電影)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神鬼認證
The Bourne Identity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道格·李曼
監製
  • 道格·李曼
  • 帕特里克·克勞利(Patrick Crowley
  • 法蘭克·馬歇爾
  • 理查德·N·格萊德斯坦(Richard N. Gladstein
編劇
原著根據勞勃·勒德倫同名小說改編
主演
配樂約翰·包威爾
攝影奧利弗·伍德(Oliver Wood
剪輯薩爾·克萊恩(Saar Klein
製片商
  • 肯尼迪/馬歇爾公司(The Kennedy/Marshall Company
  • 電影殖民地(FilmColony
片長118分鐘
產地美國
德國[1]
語言英語
意大利語
荷蘭語
德語
法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2年6月14日 (2002-06-14)
發行商環球影業
預算6000萬美元[2]
票房2億1403萬4224美元[2]
前作與續作
續作神鬼認證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諜影重重
香港叛諜追擊
臺灣神鬼認證
新加坡神鬼認證

神鬼認證》(英語:The Bourne Identity)是合拍的2002年動作驚悚片[1],根據勞勃·勒德倫同名小說改編。影片由道格·李曼執導,劇本由東尼·格萊威廉·布萊克·赫倫改編。勒德倫於2001年去世,但他的名字還是與製片人法蘭克·馬歇爾列在了一起[3]馬特·達蒙出演患有極端記憶喪失的男主角傑森·包恩,試圖在逃避美國中央情報局追殺的同時發掘出自己的真實身分。片中的其他幾位主要演員包括法蘭卡·波坦特克里斯·庫柏克萊夫·歐文布萊恩·考克斯艾德瓦利·亞肯努耶-阿嘉巴傑

環球影業於2002年6月14日在美國發行了本片,獲得了較為正面的專業和公眾評價。影片是諜影重重系列電影的開山之作,之後已推出2004年的《神鬼認證2》、2007年的《神鬼認證:最後通牒》、2012年的《神鬼認證4》以及2016年的《神鬼認證:傑森包恩》4部續集。

故事

[編輯]

在接近馬賽地中海,一艘意大利漁船救起了一位在海上漂流的男子,看起來他是美國人,背上有兩處槍傷,並且屁股的皮膚下還經手術植入了一個微型激光投影儀,啟動時將顯示出蘇黎世銀行的一個保險箱號碼。男子甦醒後雖然身體機能都很正常,還會說多國語言,但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分或是獲救前究竟發生了什麼。船靠岸後,船長給了男子一筆錢,而他決心前往蘇黎世打開保險箱,希望可以找到自己身分的線索。

在位於弗吉尼亞州蘭利中央情報局總部,副局長沃德·阿博特(Ward Abbott)得知中央情報局試圖暗殺流亡海外的奈及利亞獨裁者尼匡納·旺博西(Nykwana Wombosi)的計劃失敗了。與此同時在蘇黎世,失憶男子打算在公園過夜,但當兩名警察試圖拘留他時,他用高超的空手格鬥技將對方打暈了過去。次晨,他到銀行打開了保險櫃,發現其中除了一支手槍和大量的各國貨幣外,還有多本貼有自己照片但姓名、國籍等資訊各不相同的護照,其中美國護照上印的名字是傑森·伯恩(Jason Bourne)。他最後決定留下手槍,將其他東西全部帶走。

男子離開後,一個銀行雇員打電話給中央情報局秘密行動計劃「絆腳石」的行動主管亞歷山大·康克林(Alexander Conklin),後者向副局長阿博特保證會彌補伯恩對旺博西失敗的暗殺,並啟用三名殺手追殺伯恩。伯恩一開始被警察盯上,他馬上用之前拿到的美國護照走進美國領事館躲避,並在這裡看見了一位名叫瑪麗·克羅伊茨(Marie Kreutz)的德國女性及其洽公狀況,隨後被領事館人員發現可疑遭追捕但逃出館外,並遇見正欲離去的瑪麗,為了擺脫警方的追蹤,他提議付瑪麗兩萬美元開車送他到護照上所記錄的一個巴黎地址。

伯恩和瑪麗到達了地址上標明的公寓,他重新撥通記錄中自己的電話號碼,電話接到了一家旅館,伯恩查詢了一些人名的入住資訊,該旅館沒有「傑森·伯恩」入住,但有一位「約翰·邁克爾·肯恩」(John Michael Kane)於兩星期前在一場車禍中喪生。這時,康克林派來的一名殺手卡斯特爾(Castel)從陽台的窗戶外衝進公寓試圖殺死兩人,但被伯恩打敗。瑪麗在卡斯特爾的背包裡發現印有自己和伯恩照片的通緝令,這時卡斯特爾也從地上爬起來衝出陽台跳樓自殺。瑪麗震驚之下被伯恩強架着離開公寓,看到房東老太太的屍體時還嘔吐出來,但最終她收拾起心情,決心和伯恩一起逃離並調查這個「約翰·邁克爾·肯恩」。

旺博西把自己險遭暗殺的情況報告了警察,康克林為了平息事態而安排把一具屍體放在巴黎的停屍房,希望能讓旺博西相信試圖殺死自己的殺手「肯恩」已經死了,但後者沒有上當。於是康克林派出殺手「教授」暗殺了旺博西。伯恩到停屍房看過屍體後,用肯恩的身分收集了一些有關旺博西遊艇的資料,得知當時試圖暗殺後者的殺手在逃離過程中兩次被槍打中。他斷定自己就是那個殺手,然後和瑪麗一起前往法國鄉下避難。瑪麗的英國籍前男友埃蒙(Eamon)在當地有座農場,兩人到達後不久,埃蒙也帶着自己的兩個孩子和一條狗回來了。康克林根據線索追蹤到了這所房子,並派教授前去追殺,早上,伯恩得知埃蒙養的狗不見了後,意識到有殺手找上門來了。他叫埃蒙和瑪麗帶上孩子躲到地下室,自己找到屋子裡的獵槍前去對付教授,之後成功在野地裡包抄並重創了對方,教授臨死前透露兩人與絆腳石存在共同的聯繫。伯恩安排瑪麗和埃蒙一起離開,然後用教授的手機聯繫了康克林安排會面,康克林在約定地點布下天羅地網,但是伯恩沒有現身,而是跟蹤對方的車輛找到了絆腳石在巴黎的安全屋

伯恩打進了安全屋,並用槍指住了康克林,這個時候他開始回憶起自己最後一次任務過程的片斷。他的確就是那個殺手約翰·邁克爾·肯恩,但在成功潛入旺博西遊艇後的最後時刻卻沒有扣動扳機,選擇放對方一條生路,因為旺博西的孩子就在旁邊睡覺,之後肯恩在逃離遊艇的過程中被打中了兩槍。伯恩告訴康克林自己決定退出絆腳石,並警告對方不要再試圖追蹤自己。之後,伯恩和康克林都離開了安全屋,伯恩一路上又不得不殺死更多的間諜,而康克林則被街上一輛車裡走出的男子所殺。原來中央情報局副局長阿博特下令終止絆腳石的同時,也授權了這一暗殺。之後,伯恩來到希臘米科諾斯島一間出租速克達的店鋪,找到了在這裡開店的瑪麗,兩人重新擁抱在一起。

演員

[編輯]
2001年的馬特·達蒙

製作

[編輯]

發展

[編輯]

導演道格·李曼表示自己高中時就已經是勞勃·勒德倫原著小說的粉絲。他在前一部作品《搖擺者英語Swingers (1996 film)》快要製作完成時決定將該小說改編成一部電影。經過兩年時間從華納兄弟取得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再又花了一年時間和劇作家東尼·格萊一起編寫劇本後,電影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製作。[4]

李曼的父親曾在羅納德·里根手下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工作,他參與了對伊朗門事件的調查工作,並在之後將自己的經歷寫進了回憶錄。電影中絆腿石組織的內部運作就是受到李曼父親工作的啟發,特別是這本回憶錄。亞歷山大·康克林一角的許多方面都是根據李曼父親對奧利弗·諾思的回憶塑造的。李曼承認自己拋棄了原著小說中的許多內容,以便選用那些更符合自己對美國外交政策看法的素材。不過,李曼也儘可能避免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觀眾。起初有些人擔心電影可能會因九一一襲擊事件而導致顯得過時,不過事件證明,這樣的擔心是毫無根據的。[4]

演員

[編輯]

李曼在選定馬特·達蒙出演傑森·伯恩一角前還考慮過包括羅素·高爾席維斯·史特龍在內的多位演員。李曼覺得達蒙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電影中雖然有一定份量的動作戲碼,但其重點仍然是人物和劇情[5]。達蒙之前還從未扮演過這樣在體力上要求很高的角色,但他卻選擇親自出演大部分的特技博擊戲碼。在特技動作設計師尼克·鮑威爾(Nick Powell)和教練傑夫·依馬達(Jeff Imada)的指導下,達蒙接受了三個月廣泛的特技動作訓練,包括武器使用、拳擊菲律賓武術。他最終親自上陣表演了片中的大量特技,包括空手博擊和接近片尾時徒手攀爬安全屋外牆的部分。[6]

拍攝

[編輯]

從拍攝一開始,導演就與環球影業之間出現了裂痕,導致電影的製作進度受到拖延。電影公司的高管無論是對影片的節奏、側重點和小規模的動作戲碼都不滿意[7]。之後在開發和檔期中出現的一連串問題需要通過鏡頭重拍和劇本改寫來解決,這導致電影的預計上映日期從2001年9月推遲到了2002年6月,並且原本6000萬美元的預算也超支了800萬美元。劇作家東尼·格萊在幾乎整個電影拍攝期間都使用傳真來發送改寫的劇本內容[7]。原本格萊的劇本將電影安排在農場的大戰後結束,之後電影公司堅持請來第三方對劇本進行改寫,最後在李曼和馬特·達蒙的堅持下,這段內容才得以保留。李曼和達蒙認為,雖然這場戲有些低調,但對於觀眾理解伯恩的個性以及電影的核心主題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之後這場農場的戲段在最終確定保留前,還經過了多次改寫。[7]

電影拍攝過程中存在的其它問題包括:製片商希望把巴黎的鏡頭改在蒙特利爾布拉格拍攝,以求節約成本。李曼堅持在電影中使用法語,試映時觀眾對電影在巴黎結局的反映很差。其中最後一個問題讓劇組和演員又回到拍攝地點來拍攝一個新的,擁有更多動作鏡頭的結局[8]。除了巴黎外,劇組還分別在布拉格、因佩里亞羅馬、米科諾斯島和蘇黎世進行了拍攝,電影中多處蘇黎世的外景實際上是在布拉格拍攝的[4]

達蒙稱拍攝過程很艱難,談起了自己和李曼起初與製片商存在的衝突,但他不認為這個過程太過困難:「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說什麼拍電影就像做惡夢,我感覺,不至於吧?拍電影總是不容易的,但我們還是搞定了。」[9]

李曼的導演方式是經常動手。他經常親自操控攝影機,他相信這樣可以與演員和劇情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繫。他覺得要是自己就只是坐在鏡頭前觀察指揮,這樣的聯繫是沒法建立起來的。這一心態與他作為一個小成本獨立製作電影導演的背景有關。[6]

電影中廣受好評的追車橋段主要是由亞歷山大·維特(Alexander Witt)領導的第二劇組拍攝的。他們在巴黎的多個地點進行拍攝,而李曼同時則在城市的其它角落拍攝主線情節內容。完成的鏡頭再經剪輯合併起來,讓觀眾感覺這是一段連貫的鏡頭。李曼承認,「任何一個真正了解巴黎的人都能找到其中不合邏輯的地方」,因為片中追車所涉及的幾個地點之間並沒有道路連接[8]。李曼只拍攝了為數不多的幾個追車鏡頭,其中最受好評的就是馬特·達蒙和法蘭卡·波坦特坐在同一輛車中逃避警察的橋段[4]

上映

[編輯]

《神鬼認證》於2002年6月14日在美國上映,發行商由環球影業擔任[2]

臺灣方面,該片於2002年8月23日院線上片,主演戴蒙親自挑選臺北作為亞洲地區的宣傳站[10],於8月20日搭機飛抵臺灣[11],參加22日晚間的首映禮[12],23日離臺[13]

反響

[編輯]

專業評價

[編輯]

《神鬼認證》獲得了較為正面的評價。根據爛蕃茄上收集的184篇專業評論文章來看,其中153篇給出了「新鮮」的正面評價,「新鮮度」為83%,平均得分7(最高為10)。網站上對影片的共識評價中寫道:「純熟的混合流派模式中又帶有連串意想不到的機智,《神鬼認證》是一部超出預期的動作驚悚片。」[14]而在Metacritic上收集的38篇評論文章中,有26篇給出好評,1篇差評,11篇褒貶不一,平均得分68(最高100)[15]

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給予本片三星的評價(最高四星),稱讚這部「技藝精湛到有些不必要」的電影對間諜類型片的風格作出了改變,觀眾可以更專注於其中的間諜鬥爭。「戴蒙的表現很真誠,也值得引起觀眾的注意。」[16]。「電影怪胎中心」(Film Freak Central)的沃爾特·曹格(Walter Chaw)表揚了電影的節奏和動作橋段,認為這些場面「強而有力,公平而巧妙,每場高潮戲碼都很扣人心弦」,並且還是對這一類型片的一次巧妙的顛覆[17]Salon.com網站的查爾斯·泰勒稱讚這是一部「(很有)娛樂性,帥氣而扣人心弦」的電影,「《神鬼認證》是暑期大製作大片中的一個異類:一部讓人感覺很有頭腦的驚悚片,更注重故事和人物,而不單是場面的壯觀」。他還稱讚李曼給予影片一個「堅韌的胸懷」,從不會向「冷嘲熱諷和絕望感」投降[18]

Slant」雜誌的埃德·岡薩雷斯也注意到了道格·李曼「對素材內斂的處理手法」以及馬特·達蒙和法蘭卡·波坦特之間強烈的化學反應,不過最終他認為這是一部「聰明,但還不夠聰明」的電影[19]。《鄉村之聲》的J·霍伯曼(J. Hoberman)批評這是一部「平庸」之作,並將之與李曼之前的獨立製片作品相比而感到失望[20]。《娛樂周刊》的歐文·格雷伯曼(Owen Gleiberman)也對影片持負面看法[21]。亞倫·貝爾利(Aaron Beierle)特別稱讚了電影中的追車場面,形容這場精彩的動作戲是該類型片中最出色的[22][23]

票房

[編輯]

《神鬼認證》上映首周從2,638家電影院獲得了2,711萬8,640美元的進賬,最終在北美的票房收入為1億2,166萬1,683美元,其他國家和地區9,226萬3,424美元,全球總計2億1,403萬4,224美元。[2]

榮譽

[編輯]
年代 組織 獎項 類別/獲獎者 結果
2003 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電影和電視音樂獎 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 票房熱門電影——約翰·包威爾 獲獎[24]
美國科幻奇幻恐怖電影學院 土星獎 最佳動作/歷險/驚悚片 提名[24]
美國編排獎英語American Choreography Awards 美國編排獎 打鬥編排傑出成就獎——尼克·鮑威爾(Nick Powell 獲獎[24]
藝術指導公會 傑出藝術指導獎 劇情電影——當代電影類 提名[24]
美國電影音效剪輯師協會英語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s 金捲軸獎英語Golden Reel Award 國內長片最佳音效剪輯——對話和配音,音效與弗利音效 提名[24]
世界特技獎英語World Stunt Awards 金牛座獎 最佳車輛使用 獲獎[24]

家用媒體

[編輯]

2003年1月21日,環球影業發行了《神鬼認證》的DVD。其中DVD有兩個單碟版本,一個是寬屏珍藏版[25],另一個是滿屏珍藏版[26]。兩個版本中都包括電影拍攝的紀錄片,導演道格·李曼的評論音軌和刪除鏡頭等附加內容。2003年6月3日又發行了VHS錄像帶[27]。2004年7月13日,環球在美國發行了新的DVD來為續集《神鬼認證2》上映造勢[28]。新DVD同樣是兩個單碟版本,一個是寬屏加長版[29],另一個是滿屏加長版[30]。其中增加了對馬特·達蒙的採訪,刪除鏡頭,不同的電影開頭和結局,有關中央情報局和失憶症的資訊以及領事館打鬥戲段的紀錄片。這個版本結局顯示伯恩在尋找瑪麗的過程中崩潰了,醒來時阿博特站在他旁邊,請他回歸中央情報局。不過兩個版本都沒有提供之前珍藏版里包含的評論音軌。影片還於2005年8月30日針對索尼PlayStation Portable發行了UMD[31],之後於2007年7月24日發行了HD DVD[32]。在《神鬼認證:最後通牒》發行DVD後,《神鬼認證》、《神鬼認證2》和《神鬼認證:最後通牒》於2009年1月一起發行了三部曲套裝藍光光碟[33][34]

原聲帶

[編輯]
神鬼認證:原創電影原聲帶
The Bourne Identity: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約翰·包威爾原聲帶
發行日期2002年6月11日
類型電影配樂
時長54:51
唱片公司Varèse Sarabande
諜影重重系列專輯年表
神鬼認證:原創電影原聲帶
(2002年)
神鬼認證2:原創電影原聲帶
(2004年)
專業評分
評論得分
來源評分
Allmusic3.5/5顆星[35]
Soundtrack.net2.5/5顆星[36]

《神鬼認證:原創電影原聲帶》於2002年6月11日發行,其中包含有作曲家約翰·包威爾創作,好萊塢演播室交響樂團演奏的19首曲目[35][36]。這張原聲帶獲得了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的肯定[37]

曲目列表:[35][36]
曲序曲目時長
1.Main Titles4:19
2.Bourne Gets Well1:21
3.Treadstone Assassins2:12
4.At the Bank4:07
5.Bourne on Land1:42
6.Escape From Embassy3:13
7.The Drive to Paris1:30
8.The Apartment3:27
9.At the Hairdressers1:31
10.Hotel Regina2:12
11.The Investigation1:40
12.Taxi Ride3:43
13.At the Farmhouse2:54
14.Jason Phones It In3:05
15.On Bridge Number Nine3:45
16.Jason's Theme2:21
17.Mood Build3:36
18.The Bourne Identity5:58
19.Drum and Bass Remix2:16

電子遊戲

[編輯]

2008年,《神鬼認證》被改編成電子遊戲《神鬼認證》,該遊戲擁有PlayStation 3Xbox 360版本。[38]

續集

[編輯]

2004年上映的《神鬼認證2》是本片的續集,該片也獲得了影評人和觀眾類似的正面評價[39][40],不過也有影評人批評片中手提攝影機的拍攝風格讓動作戲很難看清楚[41]。影片由保羅·葛林葛瑞斯執導,馬特·達蒙繼續出演同一角色。2007年的《神鬼認證:最後通牒》是本片的第二部續集,同樣由保羅·葛林葛瑞斯導演,馬特·達蒙主演,影片也像前作一樣獲得了影評人和觀眾的好評,並且其攝影也受到了與《神鬼認證2》類似的批評[42][43][44]

2012年上映的《神鬼認證4》是這一系列的第4部作品,不過達蒙和葛林葛瑞斯都沒有參與這個項目,而是由東尼·格萊出任導演,傑瑞米·雷納扮演男主角,影片所獲評價褒貶不一,但總體上還是趨於正面。[45][46][47][48]系列第5部作品《神鬼認證:傑森包恩》在2016年上映,口碑一般[49],不過票房開出紅盤[50]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The Bourne Identity. British Film Institute. London. [2013-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2. ^ 2.0 2.1 2.2 2.3 The Bourne Identity (2002). Box Office Mojo. IMDb.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3. ^ Full cast and crew for The Bourne Identity. IMDb.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2). 
  4. ^ 4.0 4.1 4.2 4.3 'The Bourne Identity' DVD Commentary Featuring Doug Liman (2003).
  5. ^ Hanrahan, Denise. Interview with Doug Liman. BBC.co.uk.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9). 
  6. ^ 6.0 6.1 'The Birth of the Bourne Identity' DVD Making of Documentary (2003).
  7. ^ 7.0 7.1 7.2 King, Tom. Bourne to be Wild. Wall Street Journal.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8. ^ 8.0 8.1 Wells, Jeffrey. Bourne on His Back. Reel.com. [200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6). 
  9. ^ Wadowski, Heather. Interview with Matt Damon. MovieHabit.com.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8). 
  10. ^ 王建宇. 麥特戴蒙 22日颳台風 裝神弄鬼 失憶情報員大展身手 說來就來 台北首映請影迷認證. 民生報. 2002-08-06: 第C2版 (中文(臺灣)). 
  11. ^ 王建宇. 麥特戴蒙 來了! 好萊塢一線男星 作風很平民將帶未婚妻、準岳母暢遊台北. 民生報. 2002-08-21: 第A1版 (中文(臺灣)). 
  12. ^ 麥若愚. 小麥 用中文認證 風趣又Nice 迷死女影迷 太愛台灣 下回要偷偷來. 民生報. 2002-08-23: 第Cs1版 (中文(臺灣)). 
  13. ^ 王建宇. 麥特戴蒙好想偷把台灣美眉… 談好友 艾佛利克和羅培茲玩真的說女友 兩人對味 尚未打算結婚講事業 想和李安結片緣. 民生報. 2002-08-24: 第Cs1版 (中文(臺灣)). 
  14. ^ The Bourne Identity. Rotten Tomatoes. Flixter.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9). 
  15. ^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s. Metacritic. CBS.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16. ^ Ebert, Roger.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 Chicago Sun-Times.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4). 
  17. ^ Chaw, Walter.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 FilmFreakCentral.com. [2012-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18. ^ Taylor, Charles.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 Salon.com.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5). 
  19. ^ Gonzalez, Ed.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 SlantMagazine.com. [2010-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2). 
  20. ^ Hoberman, J. Zero for Conduct. VillageVoice.com. 2002-06-18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21. ^ Gleiberman, Owen.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 EW.com. 2002-06-21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9). 
  22. ^ Beierle, Aaron. The Bourne Identity DVD Review. DVDTalk.com. 2002-06-14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9). 
  23. ^ Clinton, Paul. The Bourne Identity Review. CNN.com. 2002-06-14 [2008-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0).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The Bourne Identity (2002) – Awards. IMDb. Amazon.com.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 
  25. ^ The Bourne Identity (Widescreen Collector's Edition)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7). 
  26. ^ The Bourne Identity (Full Screen Collector's Edition)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2). 
  27. ^ The Bourne Identity [VHS]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5). 
  28. ^ Arnold, Thomas K. Studios big on double features. USA Today. 2004-07-26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1). 
  29. ^ The Bourne Identity (Widescreen Extended Edition)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7). 
  30. ^ The Bourne Identity (Full Screen Extended Edition)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30). 
  31. ^ The Bourne Identity [UMD for PSP]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32. ^ The Bourne Identity [HD DVD]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33. ^ Ault, Susanne. Universal bundles Blu-ray catalog titles. Video Business. 2009-02-06 [2009-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4). 
  34. ^ The Bourne Trilogy (The Bourne Identity / The Bourne Supremacy / The Bourne Ultimatum) [Blu-ray] (2002). Amazon.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3). 
  35. ^ 35.0 35.1 35.2 The Bourne Identity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John Powell. Allmusic.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36. ^ 36.0 36.1 36.2 The Bourne Identity (2002) Soundtrack. Soundtrack.net. Autotelics, LLC. [201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8). 
  37. ^ World Class. ASCAP.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4). 
  38. ^ Saltzman, Marc. Ludlum's 'Bourne' transfers well to video game. USA Today. 2008-06-13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39. ^ The Bourne Supremacy (2004). Rotten Tomatoes. Flixter.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40. ^ The Bourne Supremacy Reviews. Metacritic. CBS.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41. ^ The Bourne Ultimatum (Registration Required).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9-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1). 
  42. ^ The Bourne Ultimatum (2007). Rotten Tomatoes. Flixter.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5). 
  43. ^ The Bourne Ultimatum Reviews, Ratings, Credits. Metacritic. CBS.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5). 
  44. ^ Corliss, Richard. The Bourne Ultimatum: A Macho Fantasy. Time. 2007-08-02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4). 
  45. ^ Labrecque, Jeff. No Matt Damon in 'Bourne Legacy': Report.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0-10-11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4). 
  46. ^ Gina Serpe. WTF?! Matt Damon Out of The Bourne Legacy. E! Online. 2010-10-11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47. ^ The Bourne Legacy Reviews. Metacritic. CBS.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48. ^ The Bourne Legacy (2012). Rotten Tomatoes. Flixter. [2013-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5). 
  49. ^ Jason Bourne (2016). Rotten Tomatoes. Flixter. [2018-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9). 
  50. ^ Mendelson, Scott. Box Office: 'Jason Bourne' Was A Big Hit Thanks To A Small Budget. Forbes. 2016-10-10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