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爾維會議
索爾維國際物理學化學研究會(法語: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Physique Solvay)是由比利時企業家歐內斯特·索爾維於1911年在布魯塞爾創辦的一個學會。此前一年他通過邀請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物理學會議,即第一次索爾維會議(法語:Conseils Solvay)。在此次成功之後,研究會繼續負責邀請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對前沿問題進行討論的會議。索爾維會議致力於研究物理學和化學中突出的前沿問題,每三年舉辦一次。第24屆國際物理學索爾維會議2008年在布魯塞爾舉行,主題為:量子力學凝聚態。[1]
由於前幾次索爾維會議適逢20世紀10年代-30年代的物理學大發展時期,參加者又都是一流物理學家與化學家,使得索爾維會議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
第一次索爾維會議
[編輯]第一次索爾維會議於1911年秋天在布魯塞爾舉行,主席為德高望重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主題為「輻射與量子」,通過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方法考察這一問題。弗雷德里克·林德曼是與會人士年齡最小的,其他著名參與者有龐加萊、居里夫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
第五次索爾維會議
[編輯]可能最著名的一次索爾維會議是1927年10月召開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此次會議主題為「電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學家聚在一起討論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論。會議上最出眾的角色是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前者以「上帝不會擲骰子」的觀點反對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而玻爾反駁道,「愛因斯坦,不要告訴上帝怎麼做」——這一爭論被稱為玻爾-愛因斯坦論戰。參加這次會議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獲得或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瑪麗·居禮是照片中唯一一位女性。
索爾維物理會議
[編輯]次數 | 年份 | 主題原文 | 主題 | 主席 |
---|---|---|---|---|
1 | 1911 | La théorie du rayonnement et les quanta | 輻射與量子理論 | 亨德里克·洛倫茲 (萊頓) |
2 | 1913 | La structure de la matière | 物質的結構 | |
3 | 1921 | Atomes et électrons | 原子與電子 | |
4 | 1924 | Conductibilité électrique des métaux et problèmes connexes | 金屬的電導率及其關的問題 | |
5 | 1927 | Electrons et photons | 電子與光子 | |
6 | 1930 | Le magnétisme | 磁 | 保羅·朗之萬 (巴黎) |
7 | 1933 | Structure et propriétés des noyaux atomiques | 原子核的結構及特性 | |
8 | 1948 | Les particules élémentaires | 基本粒子 |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 (劍橋) |
9 | 1951 | L'état solide | 固態 | |
10 | 1954 | Les électrons dans les métaux | 金屬的電子 | |
11 | 1958 | La structure et l'évolution de l'univers | 宇宙的結構與演化 | |
12 | 1961 | La théorie quantique des champs | 量子場論 | |
13 | 1964 |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Galaxies | 星系的結構與演化 | 羅伯特·奧本海默 (普林斯頓) |
14 | 1967 |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 |
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根本問題 | 克里斯提安·梅勒 (哥本哈根) |
15 | 1970 | Symmetry Properties of Nuclei | 原子核的對稱性 | 愛德華多·阿瑪爾迪 (羅馬) |
16 | 1973 | Astrophysics and Gravitation | 天體物理學與引力 | |
17 | 1978 | Order and Fluctuations in Equilibrium
and Nonequilibri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
平衡和非平衡統計力學中的次序與波動 | 雷雍·范霍法(CERN) |
18 | 1982 | Higher Energy Physics | 高能量物理學 | |
19 | 1987 | Surface Science | 表面科學 | 弗雷德里克·威廉·德維特 (奧斯汀) |
20 | 1991 | Quantum Optics | 量子光學 | 保羅·芒德爾 (布魯塞爾) |
21 | 1998 | Dynamical Systems and Irreversibility | 動力系統與不可逆轉 | 約安尼斯·安東尼烏 (布魯塞爾) |
22 | 2001 | The Physics of Communication | 通訊物理學 | |
23 | 2005 | The Quantum Structure of Space and Time | 量子結構中的空間與時間 | 戴維·格婁斯 (聖巴巴拉) |
24 | 2008 | Quantum Theory of Condensed Matter | 凝聚態的量子理論 | 貝爾特朗·阿爾佩蘭 (哈佛) |
25 | 2011 | The Theory of Quantum World | 量子世界理論 | 戴維·格婁斯 |
26 | 2014 | Astrophysics and Cosmology | 天體物理和宇宙學 | 羅傑·布蘭德福德(史丹佛) |
27 | 2017 | The Physics of Living Matter: Space, Time and Information in Biology | 生物物理學:生物學中的時空和信息 | 鮑里斯·施萊伊曼 (聖塔芭芭拉) |
28 | 2022 | The Physics of Quantum Information | 量子信息物理學 | 戴維·格羅斯 (聖巴巴拉)& 彼得·佐勒 (因斯布魯克) |
索爾維化學會議
[編輯]次數 | 年份 | 主題原文 | 主題 | 主席 |
---|---|---|---|---|
1 | 1922 | Cinq Questions d'Actualité | 五個專題問題 | 威廉·傑克森·蒲柏(劍橋) |
2 | 1925 | Structure et Activité Chimique | 結構與化學活性度 | |
3 | 1928 | Questions d'Actualité | 專題問題 | |
4 | 1931 | Constitution et Configuration des Molécules Organiques | 有機分子的構成與配置 | |
5 | 1934 | L'Oxygène, ses réactions chimiques et biologiques | 氧及其的化學與生物反應 | |
6 | 1937 | Les vitamines et les Hormones | 維生素和激素 | 弗雷德里克·斯瓦爾茨 (根特) |
7 | 1947 | Les Isotopes | 同位素 | 保羅·卡勒 (蘇黎世) |
8 | 1950 | Le Mécanisme de l'Oxydation | 氧化還原反應的機制 | |
9 | 1953 | Les Protéines | 蛋白質 | |
10 | 1956 | Quelques Problèmes de Chimie Minérale | 無機化學的幾個問題 | |
11 | 1959 | Les Nucléoprotéines | 核蛋白 | 阿爾弗雷德·勒內·烏伯爾洛德 (倫敦) |
12 | 1962 | Transfert d'Energie dans les Gaz | 氣體中的能量轉移 | |
13 | 1965 | Reactivity of the Photoexited Organic Molecule | 光激發有機分子的反應性 | |
14 | 1969 | Phase Transitions | 相變 | |
15 | 1972 |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and Structure of Water | 水的靜電相互作用與和結構 | |
16 | 1976 | Molecular Movements and Chemical Reactivity as conditioned by Membranes, Enzymes and other Molecules | 細胞膜、酶和其他分子的分子運動與化學反應的條件 | |
17 | 1980 | Aspects of Chemical Evolution | 化學演化 | |
18 | 1983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Organic Molecules Based 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 有機分子基於分子識別的設計與合成 | 伊弗雷姆·卡齊爾 (雷霍沃特)& 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 (蘇黎世) |
19 | 1987 | Surface Science | 表面科學 | 弗雷德里克·威廉·德維特 (奧斯汀) |
20 | 1995 | Chemical Reactions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Femtosecond Time Scale |
飛秒時間尺度的化學反應及對其的控制 | 皮耶爾·加斯帕爾 (布魯塞爾) |
21 | 2007 | From Noncovalent Assemblies to Molecular Machines | 從非共價程序集至分子機器 | 讓-皮埃爾·索瓦日(斯特拉斯堡) |
22 | 2010 | Quantum Effect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 化學與生物學的量子反應 | 格雷厄姆·弗雷明(伯克利) |
23 | 2013 | New Chemistry and New Opportunities from the Expanding Protein Universe | 藉由擴大蛋白質宇宙發展新化學與新科技 | 庫爾特·維特里希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24 | 2016 | Catalysi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 化學與生物學中的催化 | 庫爾特·維特里希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羅伯特·格拉布斯(加州理工學院) |
25 | 2019 | Computational Modeling: From Chemistry to Materials to Biology | 運算建模:從化學到材料再到生物學 | 庫爾特·維特里希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Bert Weckhuysen (烏特勒支大學) |
26 | 2022 | Chemistry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 21世界的化學挑戰 | 庫爾特·維特里希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伯納德·費林加(格羅寧根大學) |
往屆與會者合照
[編輯]-
第一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11年
-
第二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13年
-
第三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21年
-
第一次化學索爾維會議,1922年
-
第四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24年
-
第五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27年
-
第六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30年
-
第七次物理索爾維會議,1933年
註釋
[編輯]- ^ 1.0 1.1 Welcome to the Solvay Institutes. [2006-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延伸閱讀
[編輯]- Straumann, N. On the first Solvay Congress in 1911.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H. 2011. Bibcode:2011EPJH...36..379S. arXiv:1109.3785 . doi:10.1140/epjh/e2011-20043-9.
- (法語) Franklin Lambert & Frits Berends: Vous avez dit : sabbat de sorcières ? La singulière histoire des premiers Conseils Solvay, EDP Sciences - Collection : Sciences et Histoire - octobre 2019
- (英語) Frits Berends, Franklin Lambert: paperity.org "Einstein's witches' sabbath: the first Solvay counci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urophysics News, 42/5 pp 15–17,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