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統一顯示接口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Unified Display Interface
類別 數字視頻連接器
產品歷史
設計時間 2006年(2007年取消)
製造時間
一般規格
長度 18.8 mm
寬度 12.5 mm
高度 3.7 mm
熱插拔
外接
音頻信號
視頻信號
引腳 26
電力
最大電壓 +5V
最大電流 0.5 A
數據
數據信號 R,G,B數據+時鐘和顯示數據通道(TMDS)
寬度 36位(最大)
比特率 16Gbit/s
引腳輸出
引腳1 數據鏈路環路的電源電壓 VDD_UDL
引腳2 數據鏈路環路的電源電壓 VDD_UDL
引腳3 數據鏈路環路的電源電壓 VDD_UDL
引腳4 數據鏈路環路的電源電壓 VDD_UDL
引腳5 控制和數據鏈路電源的供電迴路 VSS
引腳6 控制和數據鏈路電源的供電迴路 VSS
引腳7 控制和數據鏈路電源的供電迴路 VSS
引腳8 控制和數據鏈路電源的供電迴路 VSS
引腳9 UDI通道0數據的正側 (userd for x1 and x3 lane widths) UDI_Data0+
引腳10 UDI通道0數據的負側 (userd for x1 and x3 lane widths) UDI_Data0-
引腳11 UDI_Data0[-/-]的屏蔽 GND
引腳12 UDI通道1數據的正側 (userd for x1 and x3 lane widths) UDI_Data1+
引腳13 UDI通道1數據的負側 (userd for x1 and x3 lane widths) UDI_Data1-
引腳14 UDI_Data1[-/-]的屏蔽 Ground
引腳15 UDI通道2數據的正側 (userd for x1 and x3 lane widths) UDI_Data2+
引腳16 UDI通道2數據的負側 (userd for x1 and x3 lane widths) UDI_Data2-
引腳17 UDI_Data2[-/-]的屏蔽 GND
引腳18 保留的連接器引腳。無電纜連接 (NC)
引腳19 保留的連接器引腳。無電纜連接 (NC)
引腳20 保留的連接器引腳。無電纜連接 (NC)
引腳21 (測試引腳)
引腳22 接地迴路 GND
引腳23 控制鏈路信號的電源電壓 UDI_EPwr
引腳24 UDI控制鏈路時鐘 UDI_CtrlClk
引腳25 UDI控制鏈路數據 UDI_CtrlData
引腳26 UDI鏈路熱插拔檢測 UDI_HPD

統一顯示接口Unified Display InterfaceUDI)是一個以DVI為基礎的數字視頻接口規範。它主要意義在於提供與現有的HDMI和DVI接口的兼容性,同時追求更低的成本。不同於目的在高清晰度多媒體消費電子設備的HDMI(例如用於電視屏幕和DVD播放器),UDI針對計算機顯示器顯卡製造商,不支持音頻數據的傳輸。

UDI主要由英特爾三星及其他合作夥伴支持。2007年初,英特爾開始支持類似的DisplayPort標準,並且英特爾和三星退出了UDI SIG。自2007年年初以來,沒有關於UDI的公告,UDI網站也已不再運行。

概述

[編輯]

UDI提供了比起前身更高的帶寬(其首個版本最高16Gbit/s,而HDMI 1.0為4.9Gbit/s)並包含一種數字版權管理機制——HDCP[1]連接器具有彼此間隔0.6mm間距的單排26個觸點,看上去非常類似於僅具有單行四個觸點的USB插頭。26個觸點中的其中三個沒有接線,保留用於未來升級的可能性。發射與接收插頭略有不同,UDI電纜非雙向通用。雙向通信的數據速率比單向視頻下行流低很多。

2005年12月20日,UDI特別興趣小組(UDI SIG)宣布。他們致力於制定精細的規格和推廣接口。成員包括蘋果公司英特爾LG英偉達三星Silicon Image Inc.英語Silicon Image Inc.。UDI規範於2006年7月完成。UDI與HDMI之間的差異被保持在最小,因為這兩個規範都是為長期兼容性而設計。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uan Nguyen. The Future of HDMI. DailyTech. 2007-02-19 [2007-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0). 

英語新聞

[編輯]

中文新聞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