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
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 Juan Velasco Alvarado | |
---|---|
第85任秘魯總統 第1任秘魯革命政府總統 | |
任期 1968年10月3日—1975年8月29日 | |
前任 | 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 |
繼任 | 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10年6月16日 秘魯皮烏拉 |
逝世 | 1977年12月24日 秘魯利馬 |
墓地 | 秘魯利馬天使公墓 |
專業 | 陸軍將軍 |
胡安·弗朗西斯科·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Juan Francisco Velasco Alvarado;1910年6月16日-1977年12月24日),秘魯將軍和政治家,1968年—1975年任總統。原任陸軍總司令,1968年發動軍事政變後,建立軍政府。
貝拉斯科對美國採取了對抗性的外交政策,他推動重新談判條約,並批評他所認為的拉丁美洲國家對美國的有害依賴。[1]雖然貝拉斯科加強了秘魯與蘇聯的關係,但他堅決反共。[1]他的外交政策被稱為「第三條道路」[1]
早年
[編輯]胡安·貝拉斯科出生於秘魯北海岸皮烏拉附近的卡斯蒂利亞市。他是醫療助理曼努埃爾·何塞·貝拉斯科和克拉拉·魯斯·阿爾瓦拉多的兒子,他們有11個孩子。貝拉斯科將自己的年輕描述為「有尊嚴的貧困,在皮烏拉當擦鞋男孩」。[2]
1929年,他登上一艘前往秘魯利馬的船,偽造了自己的年齡,並試圖應徵入伍成為秘魯軍隊的一名軍官。然而,他考試遲到了,所以他在1929年4月5日以二等兵的身份進入軍校。一年後,他參加了喬里約斯軍事學校的競爭性考試,並獲得了所有申請者中的最高分。193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在班上名列前茅。[2]
1940年,他與孔蘇埃洛·岡薩雷斯·波薩達結婚,並育有幾個孩子。[3]
1955年晉升上校。歷任喬里約斯軍校教官、校長,步兵學校校長,秘魯駐法使館武官,第一軍區參謀長,陸軍參謀長等職。
反對貝朗德總統的政變
[編輯]在費爾南多·貝朗德執政期間(1963-1968),政治爭端成為常態,因為他在國會中沒有多數席位。貝朗德總統與由APRA-UNO(全國民主聯盟)聯盟主導的國會之間,甚至總統與他自己的人民行動黨之間的激烈爭論都很常見。國會繼續譴責貝朗德政府的幾個內閣,並認為總體政治不穩定。[4]
此外,在1964年至1965年期間,軍隊被派去應對兩次受古巴革命啟發的軍事起義。通過使用游擊戰術,由埃克托·貝哈爾和哈維爾·埃勞德指揮的民族解放軍(ELN)以及由APRA激進分子路易斯·德·拉·普恩特·烏塞達和吉列爾莫·洛瓦東領導的革命左翼運動(MIR)都試圖煽動革命,但沒有成功。然而,這些衝突導致幾名軍官前往該國最貧困的地區,在目睹了該國的現實並研究了導致起義的原因後,他們開始將社會不平等和貧困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5]
與國際石油公司就秘魯北部拉布雷亞·帕里尼亞斯油田許可證的糾紛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醜聞,一份合同的關鍵頁(第11頁)被發現丟失。武裝部隊擔心這一醜聞可能導致另一場起義或APRA黨的接管,奪取了絕對權力並關閉了國會,幾乎所有國會議員都被短暫監禁。貝拉斯科將軍於1968年10月3日在一場不流血的軍事政變中奪取了政權,推翻了費爾南多·貝朗德的民選政府,他曾擔任武裝部隊司令。貝朗德總統被流放。1968年10月8日,有爭議的油田被軍隊接管,五天後,對政變的最初反應消失了。[4]
軍事獨裁(1968-1975年)
[編輯]政變領導人將他們的政府命名為武裝力量革命政府,貝拉斯科擔任總統。[6]貝拉斯科政府表達了通過被稱為Peruanismo(秘魯人主義)的國有化制度為窮人伸張正義的願望。貝拉斯科的統治以廣泛的社會民主主義、發展主義和獨立的民族主義政策為特徵,旨在建立強大的民族工業,以增強秘魯的國際獨立性。為此,他將整個行業國有化,沒收了從漁業到採礦、電信到電力生產等廣泛活動的公司,並將其整合為以單一行業為中心的政府經營實體,並通過強制這些實體壟斷和抑制這些部門的私人活動來加強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控制。大多數改革都是由當時的左翼知識分子計劃的。
政府實施了一項根本性的教育改革,旨在促進所有秘魯人的包容性,並引導他們走向新的民族思維和情感方式;在這個系統中,窮人和最受排斥的人被優先考慮。印第安人節或秘魯印第安人節變成了農民節或秘魯農民節。這個節日定在6月24日,這是該國的傳統節日,因為那天是冬至。[7]
1972年的教育改革為占人口近一半的安第斯山脈和亞馬遜地區的土著人民提供了雙語教育。1975年,貝拉斯科政府頒布了一項法律,使克丘亞語成為秘魯的官方語言,與西班牙語同等地位。然而,這項法律從未得到執行,並在1979年憲法生效時失效,根據該憲法,克丘亞語和艾馬拉語只有在法律規定的占主導地位的地區才是官方語言,而這項法律從來沒有頒布過。[8]
貝拉斯科政治和經濟戰略的基石是通過命令實施土地改革計劃,沒收農場並使土地所有權多樣化。在執政的前十年,革命政府徵用了15000處地產(總計900萬公頃),使約30萬個家庭受益。[9]貝拉斯科領導下的秘魯土地改革是拉丁美洲歷史上僅次於古巴的第二大土地改革。反對這一計劃的前地主認為,他們被沒收的資產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償,並對國家官員和農民受益人在沒收後管理不善表示遺憾。[9]反對該計劃的地主還聲稱,徵用更類似於沒收,因為他們是以土地改革債券的形式支付的,這是一種主權債務,由於20世紀80年代末影響秘魯經濟的惡性通貨膨脹時期,政府拖欠了這筆債務的付款,導致債券的當前價值存在爭議,並導致對秘魯政府長達十年的訴訟。
被罷免的貝朗德政府曾試圖實施一項溫和的土地改革計劃,但在國會中被主要土地所有者支持的APRA-UNO聯盟否決。在這一框架內,貝拉斯科政府實施了一項進口替代工業化計劃,實施了嚴格的外匯和貿易管制。
貝拉斯科政府經濟政策的成功至今仍有爭議。隨着秘魯軍政府陷入更深的債務,它被迫進行貨幣貶值並實施通脹政策。然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20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這場危機也影響到了秘魯,使貝拉斯科政府無法為其一些最雄心勃勃的改革提供資金。在政府的領導下,經濟增長是穩定的,如果不引人注目的話——從1968年到1975年,實際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0美元不變)每年增長3.2%。[10]
1971年,貝拉斯科將經濟政策描述為旨在克服秘魯資本主義的政策,並指出:
創建勞動共同體的各種法律總體上構成了對傳統資本主義公司的改革。因此,它的參照系是該國現有的生產體系,即所有的經濟公司。在這個領域,革命性的改革往往會大大改變傳統的財產和生產關係。在考慮促進經濟公司發展的措施的同時,革命性的立法保證所有工人逐步但確定地獲得公司的利潤、方向和財產。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促進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我們根據武裝部隊在1968年10月3日的宣言中向國家承諾的革命原則和假設,改革了傳統的資本主義公司。然而,正如土地改革一樣,這裡出現了所有真正創造性工作固有的理解困難,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就是為什麼作為革命政府首腦,我也有責任明確我們在這方面的立場。首先,我們從未隱藏過開始建設非資本主義社會的意圖。因此,我們的經濟政策旨在克服秘魯的資本主義制度,並因此對秘魯資本主義公司的結構進行必要的深刻改革,這一點不足為奇。[11]
在1975年的一次演講中,貝拉斯科將他的革命描述為一場拒絕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革命,他說
在對根本思想問題的公開處理中,存在明顯的混亂主義。這種困惑源於那些不理解我們革命真正含義的人的錯誤陳述。但他的所有對手都利用了他。這一切的核心責任在於一些扭曲和混淆革命真實性質的因素,無論是在我們反對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立場方面,還是在我們與捍衛這兩種制度的傳統政治團體和政黨的關係方面。兩者都是重要的問題。我必須清楚地提到他們。我再次重申,我們的革命旨在建立一種與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模式所提出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秩序截然不同的秩序。除了目的上的根本差異外,與那些維護這些制度有效性的人在政治策略、方法和行為上也存在決定性的差異。簡而言之,從理論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我們與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沒有本質上的共同點。在政治上,這意味着在秘魯革命中,我們不能採取任何直接或間接支持當前或未來維護或勝利其挑戰的制度的態度。換句話說,通過拒絕資本主義,我們拒絕了所有可能的親資本主義。通過拒絕共產主義,我們拒絕了所有可能的共產主義。[12]
外交和軍事政策
[編輯]在外交政策方面,與20世紀70年代的拉丁美洲同時代人(大多是右翼軍事獨裁政權)相比,他尋求與蘇聯集團建立夥伴關係,加強與古巴和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關係,並大量購買蘇聯軍事裝備。[13]
貝拉斯科將軍及其軍政府一上台,美國和秘魯之間的關係就緊張甚至充滿敵意。這是由於政府的社會主義傾向政策,但也因為秘魯公眾認為,美國通常首先支持其他國家,例如在領土爭端中支持智利(儘管在塔拉塔爭端中支持秘魯),或在美國調解支持《薩洛蒙-洛薩諾條約》以補償該國失去巴拿馬的情況下支持哥倫比亞。[13][14]
1968年貝拉斯科奪取政權僅五天後,將軍就開始了秘魯經濟的國有化,徵用和國有化位於秘魯北部皮烏拉塔拉拉的美國國際石油公司(IPC)油田以及石油港口和煉油廠,皮烏拉靠近秘魯與厄瓜多爾的邊界,是貝拉斯科出生的地區。IPC徵用是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新政府的首批外交政策危機之一。約翰·尼科爾·歐文被任命為特別大使,負責談判解決方案,並建議不要正式實施美國法律要求的制裁。最終,爭議在一項更廣泛的索賠協議的背景下得到了解決,該協議的制定允許秘魯維持其不同意賠償IPC的立場。[15]
美國和秘魯在一系列問題上仍存在分歧,甚至包括秘魯對200英里捕魚限制的主張,這導致幾艘美國商業漁船被扣押,美國銅礦公司塞羅德帕斯科被沒收。然而,儘管有這些挑釁行為,美國在1970年立即對秘魯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當時一場地震造成約5萬人死亡,60多萬人無家可歸。[16]
智利
[編輯]貝拉斯科政府的另一個主要目標,除了秘魯經濟主要領域的國有化和土地改革外,是加強秘魯的軍事力量。儘管智利擔心貝拉斯科計劃重新征服秘魯在太平洋戰爭中輸給智利的土地,但這種說法一直存在爭議。[17]據估計,從1970年到1975年,秘魯在蘇聯軍備上花費了高達20億美元(按2021年美元計算約為250億美元)。[18]根據各種消息來源,貝拉斯科政府購買了600至1200輛T-55主戰坦克、裝甲運輸車、60至90架蘇霍伊22戰鬥機、50萬支突擊步槍,甚至考慮購買英國半人馬級輕型艦隊航母堡壘號。[18]
秘魯購買的大量武器導致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和智利-美國支持的獨裁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於1976年會面。1999年,皮諾切特聲稱,如果秘魯在1973年甚至1978年襲擊智利,秘魯軍隊本可以深入南部進入智利領土,可能在軍事上占領位於聖地亞哥途中的智利城市科皮亞波。[17]智利武裝部隊考慮發動一場預防性戰爭來保衛自己。然而,皮諾切特的智利空軍將軍費爾南多·馬泰反對預防性戰爭,並回應說:「我可以保證秘魯人會在戰爭的前五分鐘摧毀智利空軍」。[17]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皮諾切特獨裁政權是通過針對民選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的政變上台的,智利和美國官員對襲擊的恐懼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的,但對他們來說是合乎邏輯的。據消息人士透露,從智利軍政府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入侵計劃可以被視為某種左翼反擊的計劃。學者郝思悌承認秘魯的計劃是修正主義的,但他聲稱背後更重要的問題是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和皮諾切特政權之間的「意識形態不相容」,秘魯會擔心皮諾切特對智利在東南太平洋需要海軍霸權的地緣政治觀點。[19]
智利人應該停止胡說八道,否則明天我將在聖地亞哥吃早餐。
——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2]
推翻
[編輯]經濟困難,如通貨膨脹、失業、糧食短缺和1974年鎮壓媒體後政治反對派的增加,最終增加貝拉斯科政府的壓力,導致其垮台。1975年8月29日,一些著名的軍事指揮官在南部城市塔克納發動了政變,這個團體被稱為「塔克納索」(Tacnazo)。[20]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軍區的軍事指揮官宣布,貝拉斯科沒有實現「秘魯革命」所代表的大部分目標,無法繼續履行職責。根據新軍政府的一致決定,總理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被任命為總統。[21]
在被罷免之前,貝拉斯科已經重病至少一年了。他因栓塞失去了一條腿,據傳他的認知能力和性格受到了相關循環系統問題的影響。政變發生時,他正在利馬以東20公里的查克拉卡約區的總統冬季官邸休養。他立即呼籲在利馬市中心的政府宮與部長理事會舉行會議,在那裡他發現幾乎沒有什麼可做的。1975年8月29日晚,他向全國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講,宣布他決定不抵抗政變,因為「秘魯人不能相互對抗」。[4]
死亡和遺產
[編輯]政變後,貝拉斯科將軍在秘魯政壇一直保持低調,直到1977年去世。許多同情者參加了他的葬禮,以至於政府不得不在活動期間發表公報決議令。[22]
由於國際市場在20世紀70年代從秘魯出口轉向其他國家,貝拉斯科鞏固典型出口行業的努力徒勞無功,並導致了債務負擔。此外,他的政府對國家的中央集權負有部分責任。土地改革後,隨着人們遷入利馬和其他沿海城市,全國各地開始出現城市化。貝拉斯科政府未能充分管理湧入的人口,以及隨後政府對這一問題的漠不關心,導致了秘魯城市周圍貧民窟的形成。[23]
1974年,當時相對不為人知的烏戈·查韋斯和大約十幾名學員和士兵,都是年輕人,前往秘魯阿亞庫喬慶祝這場同名戰役150周年。在那裡,貝拉斯科將軍親自迎接了他們。貝拉斯科送給他們每人一本袖珍版的《秘魯民族革命》。學員們還注意到,貝拉斯科被認為與秘魯群眾和秘魯軍隊的普通士兵關係密切。查韋斯迷上了這本書,並將研究其內容,並不斷隨身攜帶。然而,查韋斯後來在因領導1992年委內瑞拉政變企圖被捕後失去了它。25年後,作為總統,查韋斯下令僅以微型藍色小冊子的形式印刷數百萬份政府的新《玻利瓦爾憲法》,這是對貝拉斯科禮物的部分致敬。[24]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eruvian Challenge, 1968–1975. Diplomacy & Statecraft: 471-490. ISSN 0959-2296. S2CID 154119414.
- ^ 2.0 2.1 2.2 Masterson, Daniel M. Militarism and politics in Latin America: Peru from Sánchez Cerro to Sendero Luminoso.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1: 228-229. ISBN 978-0-313-27213-4.
- ^ Perú, Lima, Registro Civil, 1874-1996. FamilySearch. 2020-04-11 [2024-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5).
Juan Francisco Velasco Alvarado and Maria Consuelo González Posada
- ^ 4.0 4.1 4.2 Sucedió en el Perú - Juan Velasco Alvarado. TV Perú. 2016-10-17 [2024-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6).
- ^ Dirk Krujit. La Revolución por Decreto. 1991.
- ^ A 50 años del golpe de Velasco Alvarado, las secuelas persisten en Perú. RPP Noticias. 2018-10-03 [2024-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Día del Campesino. Sistema de Información Ambiental Regional de Cajamarca. 2019-06-24 [2024-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30).
- ^ Brisson, David. Quechua Education in Peru. The Theory-Context Mergence Approach (PDF). 2009: 13-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03).
- ^ 9.0 9.1 Enrique Mayer. Ugly Stories of the Peruvian Agrarian Refor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9.
- ^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GDP per capita (constant 2000 US$) for Peru, Latin America & Caribbean region. World Bank. 2019-03-01 [2024-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7).
- ^ MENSAJE A LA NACIÓN DEL PRESIDENTE DEL PERÚ, GENERAL DE DIVISIÓN JUAN VELASCO ALVARADO, CON MOTIVO DEL SESQUICENTENARIO DE LA INDEPENDENCIA NACIONAL, EL 28 DE JULIO DE 1971. [2024-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1).
- ^ MENSAJE A LA NACIÓN DEL PRESIDENTE DEL PERÚ, GENERAL DE DIVISIÓN EP JUAN VELASCO ALVARADO, EL 28 DE JULIO DE 1975 (PDF). [2024-1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07).
- ^ 13.0 13.1 Adins, Sebastien; Rooney, Mildred. Las Relaciones Entre el Perú y Rusia: Revisión e interpretación desde las Relaciones Internacionales (PDF). Konrad Adenauer Stiftung. 2019: 40 [2024-10-18]. ISBN 978-9972-671-59-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1-18).
- ^ Tamayo Herrera, José. Nuevo Compendio de Historia del Perú. Editorial Lumen. 1985: 30.
- ^ Mark Feldman Oral History (PDF).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 55 [2024-1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6-22).
- ^ Batalla, Carlos. Terremoto de 1970: la solidaridad que levantó a un país. El Comercio. 2014-12-04.
- ^ 17.0 17.1 17.2 La veces que Pinochet casi Ataca al Perú de Sorpresa. caretas.com. 2004-06-03 [2024-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2).
- ^ 18.0 18.1 Gerald R. Ford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KISSINGER, HENRY. 2008-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Holsti, Kalevi J. The State, War and the State of War. Cambridge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6: 158.
- ^ 12 de julio: ¿Qué pasó un día como hoy?. El Comercio. 2016-07-12 [2024-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 ^ Marutián, Juan Ignacio. El gobierno del general Juan Velasco Alvarado: Estudio de un caso histórico de Cesarismo (PDF). Buenos Aires: Universidad del Salvador. [2024-10-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9-17) (西班牙語).
- ^ Manifestación popular en el sepelio de Velasco Alvarado. El País. 1977-12-26 [2024-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9).
- ^ Cotler, Julio. De Velasco a Belaúnde: el problema de la construcción nacional y la democracia en Perú. El Estado en América Latina, teoría y práctica (Siglo Veintiuno). 1998.
- ^ Marcano, Christina; Tyszka, Alberto Barrera. Hugo Chávez: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 of Venezuela's Controversial Presid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7: 71-72. ISBN 978-0-679-4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