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膠東軍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膠東軍區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半島八路軍組建的軍區[1]

歷史

[編輯]

1937年12月中共膠東特委發動天福山抗日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文登、榮成、牟平、威海、蓬萊、即墨、萊陽、招遠等地起義組建的抗日武裝陸續編入第三軍。1938年9月18日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掖縣的膠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合編組成八路軍山東人民游擊第五支隊。1938年12月改稱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司令員高錦純,政治委員宋澄,副司令員吳克華,參謀長趙錫純,政治部主任宋竹庭,全支隊轄三個旅。第五支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戰鬥:蓬黃掖保衛戰(1939年2月)、黃縣石板丁家與潘家集伏擊戰(1939年3月5日)、奇襲招遠城(1939年3月7日)、掖縣圍攻戰(1939年3月)、盛家與拉各莊殲滅戰(1939年4月)等。1939年4月至6月,遵照八路軍總部和山東縱隊的指示,利用戰鬥間隙,第5支隊進行了第一期整訓,撤銷了旅的番號,將63、62、64團臨時合編為一個團,稱15團,上述3個團依次稱1、2、3營。一期整訓期間戰鬥頻繁:葉縣烏盆呂家遭遇戰(1939年5月)、掖縣土山戰鬥(1939年5月11日)、收復棲霞城(1939年5月)、招遠玲瓏金礦襲擊戰(1939年5月24日)、萊陽城戰鬥(1939年5月26日到30日)等。

1939年9月膠東部隊第三期整訓,組建八路軍山東第三軍區、山東第三區黨委,軍區司令員王彬,區黨委書記王文兼政委。1940年9月,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改稱山東縱隊第五旅,吳克華任旅長,高錦純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趙一萍任參謀長,下轄13、14、15團,並指揮抗大1分校3支校(膠東支校):

  • 13團,團長李紹橋,政委蘇曉風 政治處主任瀋陽 ,副團長盧福三。1940年12月21日清晨,日偽軍200餘人乘大霧偷襲掖縣上莊,團長李紹橋在戰鬥中犧牲,政委蘇曉風身負重傷被捕遇害,13團傷亡百餘人。後由政治處主任瀋陽代行政委職責,副團長盧福三代行團長職責。
  • 14團,副團長於得水,政委雨晴
  • 15團,團長梁海波,政委李丙令
  • 抗大膠東支校:校長劉漢,政委廖海光,副校長賈若瑜(不久任校長)。

同時,山東第三軍區所轄部隊奉命改編為新的第五支隊,王彬任新五支隊司令員,區黨委書記王文任政委,李發任參謀長,仲曦東任政治部主任。下轄1、2、3團和3個分區的地方武裝:

  • 1團即原第3軍區特務1團,組建於1940年2月,前身為膠東區黨委保衛大隊(前軍事部警衛2營)以及 平、招、掖地方武裝。團長周光,政委張寰旭。該團1營為27軍237團2營前身。
  • 2團即原第3軍區特務2團,組建於1940年8月,由東海二次起義的1、5、8營依次編為1、2、3營。團長孫端夫兼,政委蔡雍泉。3營為27軍242團1營前身。
  • 3團副團長張懷忠

1940年5月,膠東軍區第五支隊轄3個團合編為第16、第17團。

1941年年2月27日,山縱第3旅旅長許世友率領清河獨立團到達膠東,3月14日成立膠東反投降作戰指揮部,許世友任指揮,林浩任政委,吳克華任副指揮,開始了歷時5個月的反投降作戰:奇襲牙山、攻占觀水(3月16日至18日)、崖子、郭城戰鬥(3月21日至26日)、榆山攻防戰和吉格莊戰鬥(3月27日至5月4日)、赤山戰鬥(5月23日)、發城圍殲戰(5月30日至7月28日)等,打垮趙保原、蔡晉康等十多個頑固派,俘敵8千餘人,打散萬餘,開創了新的根據地,部隊兵員擴大,戰鬥力明顯提高。赤山戰鬥15團團長梁海波犧牲,傷亡和消耗很大,已無力攻擊萊陽萬第趙保原餘部。戰後許世友升任山縱參謀長,率清河獨立團離開膠東西返歸建。

1942年7月1日,中央軍委、八路軍總部、八路軍山東軍政委員會發布命令,八路軍山東縱隊改為山東軍區,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改為膠東軍區許世友任司令員(1942年12月到職),膠東區黨委書記林浩兼政委。副司令員王彬,參謀處長賈若瑜,政治部主任彭嘉慶。山東縱隊原轄的5個旅中僅保留膠東第五旅,隸屬於山東軍區建制,由膠東軍區指揮,旅長吳克華,政委高錦純,政治部主任歐陽文。下轄:

  • 第一軍分區兼東海獨立團。司令員劉涌,政委仲曦東
  • 第二軍分區兼北海獨立團。司令員孫端夫,政委王夷藜劉浩天劉仲華
  • 第三軍分區兼西海獨立團。司令員陳華堂,政委呂明仁
  • 第四軍分區兼南海獨立團。司令員卜才肖鏡海),政委劉仲華
  • 第十三團:原山縱第五旅第十三團,團長巫金鋒/聶鳳智,政治委員李丙令,參謀長裴宗澄
  • 第十四團:原山縱第五旅第十四團,團長嚴似海杜永海,政治委員回東(李華)。副團長官俊亭
  • 第十六團:原膠東軍區第十六團,團長巫金鋒江燮元,政治委員廖海光
  • 教導第二團:抗大第一分校膠東支校對外的番號。團長蔡正國裴宗澄,政治委員劉浩天嚴政
  • 警備團:政治委員王雲九,參謀長徐延安
  • 特務團:1944年9月成立,團長巫金鋒,政治委員丁超。1945年9月軍區特務營率領第2、第3、第4連編為一個營赴東北。1945年12月與魯中、濱海各一個營合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七縱隊第20旅。1946年8月改編為東野一縱第三師第8團。
  • 海軍支隊:1944年11月,由威海劉公島、榮成龍鬚島反正之汪偽海軍編成,支隊長鄭道濟,政治委員歐陽文(兼)。1945年9月補入牟平獨立營和膠東軍區特務營第一連,改稱「田松支隊」,編為2個大隊。1945年11月擴編為2個團。1946年3月改稱牡丹江軍區第二支隊,轄第1、第2團。

1942年冬,日偽軍集中2萬餘兵力對膠東實行「拉網掃蕩」。11月23日,日軍5千餘人在馬石山地區收網,牟平、海陽、棲霞等縣群眾和一批軍政人員2千餘人被圍困。13團7連2排6班10位戰士在班長王殿元的指揮下,乘夜帶領鄉親突圍,當夜數次往返,衝破火網,救出群眾1千餘人,最後全班陷入重圍。拼殺到第二天上午,班長王殿元在彈藥用盡,全班只剩3人的情況下,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與衝上來的日軍同歸於盡。膠東區譽之為「馬石山10勇士」。與此同時,馬石山北麓16團3連1排20餘人、馬石山東麓東海獨立團2連1排10餘人;馬石山南坡膠東公安局警衛排18人,也為救援群眾犧牲。日偽軍經40多天的8次拉網掃蕩、5次合圍,未達到消滅八路軍目的,反而遭到打擊,被拖得精疲力盡,付出2千餘人的代價,於1942年12月28日撤回原防地。八路軍膠東軍區衛生部政委夏雲超,16團政委張寰旭、參謀長陳子英以下500餘人犧牲。戰侯,膠東八路軍乘機發起反擊:三都河、蔡莊反頑戰鬥(1943年1月9日至18日)、南城子殲滅戰(1943年1月5日)、春季反「掃蕩」(1943年1月27日至3月17日)。

1943年3月,八路軍一一五師併入山東軍區,第五旅旅部撤銷併入膠東軍區,司令員仍為許世友,政治委員林浩,副司令員吳克華。軍區轄第13、第14、第16團與四個軍分區。

1943年5月22日至24日,13團為保衛麥收,拔除了蛇窩泊偽軍據點,炸毀了高13米、牆厚1米、號稱「魯東第一大碉堡」,全殲偽棲霞警備隊120餘人。反搶糧作戰(1943年5月至6月)、煙青路反封鎖鬥爭(1943年7月至12月)、堅持南海分區鬥爭,開闢嶗山區(1943年5月至9月)。

1944年2月18日,13團長途奔襲,突然發起攻擊萊陽城西南的河源西溝戰鬥,全殲趙保原部4團和保安6團12個連,共1600餘人,趙部3團5個連增援部隊也被14團擊潰。此戰的勝利扭轉了南海分區腹背受敵的局面,膠東八路軍獲得了首次攻堅戰的勝利經驗。1944年3月至5月,膠東八路軍發起春季反蠶食、反封鎖攻勢作戰。7月1日膠東軍區在海陽縣欒家村召開首屆戰鬥英雄代表大會。8月至9月膠東發起秋季攻勢作戰,又稱夏秋攻勢,共投入7個團兵力,13、14、16團及4個軍分區的獨立團,歷時一個月,攻克或迫退敵人據點138處,斃傷日偽軍4451人,擴大解放區5千餘平方公里,使4個軍分區根據地連成一片。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間,膠東八路軍進行了整訓和練兵。1945年2月11日發起討伐趙保原戰役,連續作戰8天,斃傷2千餘人,俘7370人,連同打散或投誠的頑軍,共殲滅8個團1.2萬餘人。

1945年5月1日成立中海軍分區。轄牙前、海陽、萊東、五龍、即東5縣。[2]司令員聶鳳智,政治委員劉仲華兼政治部主任兼地委書記。轄獨立團,團長官峻亭,政治委員姜子寬(代)。1945年9月2日撤銷。

1945年5月取得海陽、萊陽邊區反掃蕩的勝利,6月至8月又取得平度以西討頑戰鬥的勝利。

1945年8月,膠東軍區編組野戰部隊,整編為山東軍區第五師、第六師、山東警備第四旅、警備第五旅、膠東軍區海軍支隊、五個軍分區(下轄9個團)。

  • 軍區司令員許世友
  • 軍區政委林浩
  • 副司令員袁仲賢(兼參謀長)
  • 副司令員吳克華(1943年3月-1945年10月)
  • 政治部主任彭嘉慶
  • 政治部副主任歐陽文
  • 司令部參謀處長黃經琛
  • 第五師:由第13團、第16團、東海軍分區獨立第一團組建。師長吳克華兼、政委彭嘉慶兼,參謀長蕭鏡海,政治部主任劉浩天
    • 13團,原膠東軍區13團,團長夏侯蘇民,政委孫同盛(235團前身);
    • 14團,原膠東軍區16團,團長江燮元,代政委田野。渡海前,其1營與18團2營對調,留在膠東發展為79師237團2營。3營、2營、18團2營改番號為1、2、3營,到東北後改編為東滿人民自治軍第3縱隊第4旅第10團、東野4縱12旅34團(「塔山英雄團」)
    • 15團,原東海獨立一團,副團長李洪茂,政治處主任郝亮(這是渡海後組建的4縱10旅29團前身,「鞍山團」,後為41軍121師362團)。
  • 第六師:由第14團、西海軍分區獨立第一、獨立二團組建。代理師長聶鳳智、政委李丙令,副師長兼參謀長蔡正國,政治部主任李冠元
    • 16團,原膠東軍區14團,團長杜光華,政委王偉元(渡海後沿革為4縱10旅28團「海城團」「守備英雄團」,30團「大石橋團」,41軍121師361、363團)
    • 17團,原西海獨立1團,團長蕭平,政委常青(渡海後沿革為4縱11旅31、33團的前身,後為41軍122師364、366團。31團1948年2月遼陽攻堅戰後被授予「英勇善戰模範團」);
    • 18團,1945年9月2日中海軍分區撤銷,中海獨立團(轄2個營,無團部)改為西海獨立二團,團長秦雲,計劃編為六師18團渡海北上。9月底,在北海分區重建六師新18團,轄蓬萊獨立營(茹夫一)、招遠獨立營分別改編為第一、第三營,團長王子衡,政委李佩之,代參謀長茹夫一,渡海北上,與王奎先帶的北海獨立(一)團二營(原該團老一營)合編為東滿臨時指揮部直屬第三支隊第一團(也即北海獨立一團),老一營、蓬萊獨立營、招遠獨立營分別改稱第一、第二、第三營。老18團2營與5師14團1營對調後渡海北上。老18團1營與14團(老16團)1營合編為警備五旅十團,分別稱第一、第二營,團長官俊亭,代政委姜子寬,沿革為新五師十五團、九縱25師75團、27軍79師237團。
  • 警四旅:轄第7、第8團。旅長劉涌,政委仲曦東,參謀長張懷忠,政治部主任張少虹,初轄兩個團。1946年6月該旅改編為第山東軍區六師,即華野九縱二十六師、第二十七軍八0師的前身。
    • 7團(238團前身),由原東海獨立2團改編,1營由老東海獨立團2營4、6連擴編而成,2營由文西、牟平獨立營各一部編成,3營由文登、榮成獨立營各一部編成。副團長王旭,副政委常勇。
    • 8團(239團前身),由原東海獨立4團改編,1營由文西、牟平獨立營各一部編成,2營乳山獨立營改編,3營由海陽獨立營改編。團長政委暫缺,參謀長趙洪濟,政治處主任郝亮。
    • 9團:1945年11月27日新成立的東海獨立5團改歸警4旅建制,為9團(243團前身),1營由原東海軍分區特務營改編,2、3營依次為煙臺獨立大隊和威海獨立營改編。副團長羅映臣,副政委孫超。
  • 警五旅:轄第9、第10團。1945年9月18日組建山東軍區警備第5旅,旅長賈若瑜,政委廖海光,轄兩個團:
    • 9團(241團前身),由原南海獨立團改編,其前身系1943年3月整編前的5旅15團。副團長蓋仲民(宋鴻書、宋凱),副政委陶庸。
    • 10團由西海獨立2團改編(10月與6師18團對調,該團赴東北,原6師18團被暫編為警5旅10團)。這個團到東北後被拆散分編了,2營編入4縱12旅34團,1營編入5縱13師37團,3營編入5縱14師40團。
  • 東海軍分區:司令員劉涌,政委仲曦東,副司令員於得水,參謀長張懷忠,政治部主任張少虹
    • 獨立第一團,副團長李洪茂,政治處主任郝亮
    • 獨立第二團,副團長王旭,副政治委員常前堯。留在膠東
    • 獨立第三團:1945年8月成立「威海衛警備團」,1營由榮成獨立營改編。2營是文登獨立營。3營是威海獨立營。不久改為東海獨立三團。團長劉劍秋,政委兼政治處主任張富華,參謀長江海。渡海前頂替留在山東的五師十三團,1945年10月該團改稱五師新十三團在莊河登陸,編為東北人民自衛軍遼南縱隊二支隊、三縱五旅十三團與十五團。
    • 獨立第四團:留在膠東
  • 北海軍分區,司令員孫間夫,政委劉仲華,副政治委員李冠元張英勃,參謀長劉雲鵬,政治部主任李冠元(兼)。1945年8月北海分區獨立團(孫端夫、劉仲華兼首長)1、2營調換番號,另以黃縣獨立營編為3營。
    • 獨立第一團:1945年9月中旬,北海軍分區參謀長王奎先率北海獨立團2營(原該團1營)護送吳克華渡海赴東北後,改稱北海軍分區獨立第一團,轄第一營。招北獨立營(仍在膠東)擬編為3營(後未渡海)。團長王奎先,政治處主任王大偉。1945年10月,蓬萊獨立營(已編為膠東6師18團1營)1、2連、黃縣獨立營(已編為北海獨立2團3營)2連於遼東組成北海獨立1團2營。11月,北海獨立1團與膠東6師18團3營合編組成東滿臨時指揮部獨立3支隊(王奎先、呂其恩部),1營擴編為7團;11月魯南軍區東北幹部團3營於瀋陽編入獨立3支隊。隨後7團奉命北赴哈爾濱,下旬改稱哈南分區7團。11月,北海獨立1團2營留安東大東溝擬組建獨立3支隊8團,未成,與東滿臨時指揮部獨立2支隊(劉劍秋部)一部合編東滿臨指3縱5旅16團。
      • 團部帶第一營於1945年11月與魯中赴東北幹部大隊第3營、安東地方部隊合編組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二縱隊第3支隊,為第7團。1945年12月第7團調赴哈爾濱,為哈南軍分區第7團。1947年4月升級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4師第11團,1948年3月升級為東北野戰軍十二縱第35師第103團。
      • 第三營(原招遠獨立營)1945年11月編為通化支隊第一團、1946年2月10日改稱楊靖宇支隊,1946年8月編為遼寧軍區獨立第二師,1948年3月編為東野五縱第14師第40團。
    • 獨立第二團:1945年9月下旬,北海獨立團第1、第3營與西棲獨立營三個連組成北海獨立2團(或新團)準備赴東北,政委劉耀宗、副團長鞠文義,西棲獨立營連隊編為2營(後未渡海)。政治委員李道之,副團長鞠文義。1945年10月,北海獨立2團(二個營)赴東北,北海分區決定1營(原北海獨立團老2營)留下,另以招北獨立營2連、黃縣獨立營3連、蓬萊獨立營3連合編該團新1營隨團渡海。北海獨立2團與莊河地方營合編組成東滿臨時指揮部獨立1支隊(葉聲、鞠文義部),11月改編為東滿臨指3縱4旅15團。
  • 西海軍分區,司令員陳華堂,政委呂明仁,副政治委員常青李華,政治部主任常青(兼)、鄧龍翔,參謀處長畢永之
    • 獨立第一團,團長周光,副政治委員倪紹九。編為六師17團
    • 獨立第二團,副團長秦雲,副政治委員趙強。1945年9月初,中海分區撤銷,部隊調歸西海分區;西海分區以原中海分區獨立團(無團部,由中海軍分區直轄2個營)第1、第2營與西海分區招遠獨立營組成西海獨立2團,團長王子衡、政委李佩之,招遠獨立營編為3營。9月中旬,西海獨立2團奉命改編為6師新18團,準備渡海赴東北。9月末,18團內部調整,1營留西海分區,2營與5師14團1營調換建制赴東北;留在西海分區的新18團1營與5師14團1營編為膠東警備5旅10團,團長官俊亭、代政委姜子寬,後為新五師15團;王、李率團部及第3營(招遠獨立營)去北海分區組建新團;北海分區蓬萊獨立營(茹夫一部)調入18團編為新1營。抵達遼東後稱6師新18團,茹夫一任代參謀長。
      • 團部及第一營(蓬萊獨立營)擴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東滿臨時指揮部直屬3支隊第二團,1946年1月改稱安東軍區第1團,1946年5月改稱遼南軍區兼遼南獨立師第1團,1948年3月改編為東野五縱第13師第37團。
      • 第三營(欠一個排)原為招遠獨立營。1945年11月茹夫一帶該營去通化,與魯南軍區赴東北幹部大隊、冀熱遼第16軍分區第58團合編為通化支隊第一團。1946年8月為遼寧軍區直屬第4團。1948年3月改編為東野五縱第14師第40團。三營一個排發展為桓仁縣大隊,1948年3月為東野五縱第15師第44團。
  • 南海軍分區,司令員賈若瑜,政委廖海光,副司令員卜才肖鏡海),參謀長夏侯蘇民楊介人,政治部主任李鐵民
    • 獨立第一團,團長蓋仲民,副政治委員陶榮
    • 獨立第二團。

日本宣布投降之後,由參加對日全面反攻,收復威海、煙臺(1945年8月16日至24日)、攻克即墨城(8月26日)、收復平度城(9月7日至10日)。

1945年日本投降後,8月22日中央電示山東分局:

「(蘇聯)紅軍占領滿洲,紅軍在滿洲的政策尚未完全明了、我為迅速爭取控制滿洲起見,你們應即抽謂大批幹部在紅軍占領旅順、大連之後,穿便衣到滿洲去,進行建立地方黨、地方政權、發動與組織群眾、出版報紙等工作。如果紅軍能允許山東八路軍部隊進入滿洲(先去交涉),肅清散敵與漢奸,則應從山東抽調部隊用東北義勇軍名義進入滿洲。到滿洲工作的幹部和部隊,均應在紅軍所能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工作。」

山東分局指令膠東區黨委派人帶小股部隊渡海到遼東先遣偵察。中共七大代表,膠東區委原常委呂其恩柳運光受中央派遣赴東北開展工作,二人從延安返回膠東準備渡海進入東北。8月26日膠東區黨委派出區委組織部長呂志恆(即呂其恩)、柳運光(膠東區常委、原統戰部長,參加完中共七大剛剛回到膠東)、區委聯絡部長鄒大鵬、膠東行署公安局長兼區黨委城工部長於克攜帶電台,率領東海軍分區獨立團兩個排約80人的武裝,組成「挺進東北先遣支隊」,呂其恩任司令,鄒大鵬任政委,於克任副司令,柳運光任政治部主任,共110餘人。[3]9月1日,先遣支隊派呂賽率領一個排渡海,結果呂賽被大連蘇軍扣押。9月5日晨乘2艘機帆船渡海,6日晚抵達莊河縣王家島燈塔山,8日20時乘汽輪抵達莊河縣搭拉腰子上岸,以「東北軍第五十一軍挺進東北先遣支隊」名義於9日拂曉進駐莊河縣城-->。[4]呂其恩進入大連與蘇軍聯絡,9月10日電報膠東區委「蘇軍只控制大城市,對八路軍在鄉村的活動不干涉,八路軍可以在城市裡以非武裝組織的形式活動」並轉報中央。9月11日中央致電八路軍山東軍區:「據膠東區黨委派人在大連偵察,我黨我軍目前在東北極好發展。為利用目前國民黨及其軍隊尚未到達東北以前的時機,迅速發展我之力量,爭取我在東北鞏固地位,決定從山東抽調4個師12個團共2.5萬至3萬人,分散從海路進入東北,並派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蕭華前去統一指揮。」「一律不事聲張,不再八路軍名義,而用東北義勇軍及東北其他地方軍隊名義,首先進駐鄉村、小城市及紅軍尚未占領之中等城市和交通線,發動群眾壯大力量,建立地方政權,改編偽軍,組織地方武裝,協助紅軍建立民主秩序。對紅軍亦不用八路軍及黨的名義進行正式交涉(非正式交涉是可以的),而用地方軍及群眾面目與紅軍交涉。此外,另派城市工作幹部到東北紅軍占領的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組織群眾團體,改善人民生活,出版報紙,發動民主運動。上述任務,望以極大注意去進行」。

1945年9月28日,中央電告山東分局「必須在二十天至一月內渡過二、三萬部隊和幹部,否則決不能完成你們的戰略任務」「必須用全力迅速組織渡海」。1945年10月初,吳克華、彭嘉慶率領第五師(欠第13團,後沿革為華野九縱第25師第73團)、第六師(欠第18團,由西海獨立二團頂替)、東海獨立第3團、北海獨立第1、第2團、海軍支隊、北海軍分區與東海軍分區的9個連,共10個團1萬餘人隨羅榮桓渡海赴遼東。1945年11月,第五師、第六師分別擴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遼東軍區第二縱隊、第三縱隊。1946年1月,第二、第三縱第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

1945年10月後,膠東軍區轄警備第4、第5旅與4個軍分區,共66473人,占山東軍區總兵力的三分之一。膠東軍區第二次組建主力部隊,原五師機關一部、第13團、中海軍分區獨立團合編組建第五師(第2次組建),警備第4旅改編為第六師(第2次組建)。1946年9月,由南海軍分區獨立團、北海軍分區獨立團、第六師第9團組建警備第3旅,旅長孫端夫,政委劉中華,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團。1947年2月28日,第五師、第六師、警三旅組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許世友兼,政委林浩兼,1947年8月司令員聶鳳智,10月政委劉浩天。1947年3月,膠東軍區實力101 570人。

1947年初,華中軍區與新四軍暨山東軍區合併組建華東軍區,膠東軍區隸屬於華東軍區建制。

1947年2月,東海獨立第二團升級改編為華野二縱第6師第16團。1947年5月,西海獨立第三團、東海獨立第二團升級改編為華野一縱第1師第3團、第2師第5團。1947年7月,西海警備第三團升級改編為華野一縱第3師第9團。第一縱隊二旅政治委員彭棟才調任東海軍分區司令員。

1947年3、4月,膠東軍區第三次升級組建主力部隊:軍區特務團、濱北軍分區獨立第1團、東海軍分區獨立第2團組建第五師(第3次組建),西海獨立第1團、北海獨立第2團、民主救國軍獨立總隊(1946年8月10日駐南泉火車站交通警察第15總隊第一大隊400餘人,在大隊長王一藩率領下舉行起義改編)組建第六師(第3次組建)。1947年8月,以北海新獨立第2團、濱北軍分區獨立第2團、東海新獨立第2團組建第七師。1947年8月底,第五師、第六師、第七師組建華野十三縱,司令員周志堅,政委廖海光。此後,膠東軍區仍有1個教導團、1個炮兵團、各軍分區所屬13個獨立團,總兵力127 848人。

林浩曾任代司令員,1948年初譚希林任膠東軍區司令員。

1948年3月第四次組建第五師、第六師。1949年2月29日膠東軍區前指機關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2軍軍部,第六師、第五師改編為第94、第95師;第32軍隸屬於山東軍區。南海軍分區組建一個團(3個營來源:萊東警衛營、萊西警衛營、五龍警衛營與萊西南警衛營合編),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軍第64師第191團。

1949年初淮海戰役結束後華東軍區機關南下,重建山東軍區,膠東軍區隸屬於山東軍區建制。

1949年3月膠東軍區司令員賈若瑜、政委賴可可,轄東海軍分區、西海軍分區、南海軍分區、北海軍分區、濱北軍分區和青島警備旅、海防警備旅。膠東軍區有66 159人。1949年4月,青島、海防警備旅改為華東軍區警備第四、第五旅。

1949年4月,擔任青島警備任務的南海獨立第1團、即西獨立團、即東獨立團組建華東軍區警備第4旅;1950年10月23日改編為第100師。1949年4月,膠東軍區獨立團、煙臺警備團、東海獨立第2團編成海防警備旅,後改稱華東軍區警備第5旅,1950年10月改編為第101師兼煙臺警備司令部。1950年3月,西海軍分區機關改編為華東軍區警備第六旅旅部,1950年7月撤編。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田玄:「全國解放戰爭視閾下的膠東軍區四出主力評述」,《軍事歷史》,2014年第5期:11-16.
  2. ^ 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1941—1950年胶东区行政公署建政始末”,《青岛党史》2018年第5期(总第164期). [202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2). 
  3. ^ 《他们指挥的先遣队侦察结果改变了对东北的战略决策》,2019-02-10,搜狐历史频道. [2020-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4. ^ 長海縣委黨史辦:「莊河登陸第一船」,《黨史縱橫》,1988(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