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藍焰 (劇作)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藍焰
蒂達·巴拉飾魯思·戈登
劇作家
首演日期1920年3月15日 (1920-03-15)
首演地點百老匯舒伯特劇院
原語言英語
類型科幻通俗劇[1]
設定紐約

藍焰》(英語:The Blue Flame)是喬治·霍巴特約翰·威拉德根據萊塔·萬斯·尼科爾森原稿改寫創作的四幕劇作,製作人阿爾伯特·伍茲百老匯上演本劇並在美國巡演。主角魯思·戈登是虔誠的青年女子,死後由科學家未婚夫復活,變成沒有靈魂的致命女郎。她勾引多名男子吸毒、犯下謀殺等各種罪行,但最後一幕揭示她的死和復活都是夢境。女主角蒂達·巴拉無聲電影明星,以在電影出演類似角色聞名。

評論界對本劇口誅筆伐,情節、對白、巴拉的演出均招來批評甚至嘲笑。戲劇史家沃德·莫爾豪斯認為《藍焰》在史上劇作位居倒數[2]。許多觀眾為巴拉的大名吸引,演出門票非常熱賣,部分院線上座率創歷史新高。《藍焰》是巴拉職業生涯末期作品,也是她僅有的百老匯演出。

劇情

[編輯]

第一幕:不信教的科學家約翰·瓦納姆研發新設備,可將去世不久的人復活。他的未婚妻魯思·戈登非常虔誠,希望改變約翰,不要再做這些觸犯天條的實驗。魯思遭遇閃電傷重不治,死後成為未婚夫用新設備復活的第一人。[3]復活前觀眾可見靈魂離開女主角軀體,情狀呼應劇名「藍焰」[4]。復活的魯思沒有靈魂,為人處事與生前截然不同。「甦醒」後她向約翰索吻,然後要求馬上結婚以便做愛[5]

魯思在第二和第三幕勾引青年男子拉里·溫斯頓離開未婚妻,還把他帶到紐約唐人街,設法令他吸食可卡因成癮,盜取崇拜物上的翡翠。她又勾引並殺害青年男子內德·馬多克斯騙取保險金,陷害他人謀殺。第四幕揭示魯思之死與復活都是約翰的夢境,醒來後他大徹大悟,摧毀復活裝置並虔誠信教。

演員表

[編輯]
艾倫·迪內哈特飾約翰·瓦納姆
德威特·詹寧斯飾瑞恩警官

劇中主要人物和百老匯版演出如下:

百老匯版演員表
人物 演員[5]
約翰·瓦納姆 艾倫·迪內哈特
阿福 傑克·吉布森
魯思·戈登 蒂達·巴拉
巴恩斯 約瑟夫·巴克利
西西里·瓦納姆 海倫·庫里
拉里·溫斯頓 唐納德·加拉赫
瓊·托依 亨利·赫伯特
內德·馬多克斯 肯尼斯·希爾
陌生人 厄爾·豪斯
帕特森 弗蘭克·休斯
瑞恩警官 德威特·詹寧斯
諾拉·麥克里 泰西·勞倫斯
克拉麗莎·阿奇博爾德 泰斯·勞頓
王明 羅伯特·李
 格羅根 馬丁·馬洛伊
湯姆·多根 哈里·明頓
米勒 湯姆·奧哈拉
林福 羅伊爾·斯托特

歷史

[編輯]

背景與寫作

[編輯]
阿爾伯特·伍茲製作本劇

電影編劇萊塔·萬斯·尼科爾森寫出《藍焰》初稿後賣給戲劇經紀人沃爾特·喬丹,後者請喬治·霍巴特和約翰·威拉德改寫,共向三人支付一萬美元稿酬,轉手以3.5萬美元價格把劇本賣給阿爾伯特·伍茲[6]

蒂達·巴拉是非常有名的無聲電影明星[7]。她1915年首度領銜,在電影《從前有個笨蛋》扮演勾引男人走向墮落的女主角,此後一直以出演同類角色聞名[8],偶然扮演其他人物也遠不及此類電影賣座。1915至1919年巴拉簽約福克斯電影公司,出演壞女人數十次之多。[9]

巴拉與福克斯的合同到期後,伍茲取得聯繫想請她出演舞台劇。她從業早期曾參與舞台劇演出,在巡演公司和暑期劇院工作,但沒上過百老匯舞台[10]巴拉向記者透露在考慮新劇本,最後選中《藍焰》(當時叫《失落靈魂》),因為有機會同時扮演人物的善惡兩面,還希望進軍舞台劇為事業帶來生機[11]。伍茲為巴拉開出的條件非常優厚,周薪1500美元雖說遠不及與福克斯簽約最後一年的四千美元[12],但她還能拿到劇目演出淨利潤的一半,結果單在波士頓演出兩周就賺得10700美元。伍茲還為女主角提供精心裝修的私人車廂,巡演期間方便她在城市間穿棱。[13][14]

製作、演出

[編輯]
劇目主題歌1920年4月出版

伍茲聘請導演哈夫曼氏和吉爾摩氏協助製作[15]。劇目1920年2月開始連串預演,輾轉匹茲堡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斯坦福芝加哥,最後一站是三月初在波士頓,此後再在百老匯首演[16]

作家歐文·戴維斯在預演期間宣稱《藍焰》情節取自他的劇作《羅拉》,該劇1911年3月在百老匯短暫上演,1914年改編成電影[6]。他遞交訴狀,同年五月底案件已達成和解,戴維斯拿到數額不明的現金補償[17]

《藍焰》1920年3月15日在百老匯舒伯特劇院首演,演出48場後在四月下旬離開百老匯[18][19],前往其他城市巡演。劇目主題曲樂譜同年四月發表,封面印刷巴拉的肖像,提升演出熱度[20]。主題曲由威廉·弗雷德里克·彼得斯作曲,巴拉德·麥克唐納作詞,夏皮羅與伯恩斯坦公司出版[21]

劇目1921年元旦結束巡演[14]。《藍焰》是巴拉唯一的百老匯演出,也是最後一次參與巡演。她參加一季歌舞雜耍表演但沒有演出,而是與觀眾交流,談論職業經歷[22]。此後她出演的舞台劇只有1934年小劇場劇目《貝拉夫人》[23]。巴拉的電影事業同樣日薄西山,《藍焰》後她只演過1925年劇情片《不守規矩的女人[24]

反響

[編輯]

專業評價

[編輯]

《藍焰》公演後惡評如潮,僅部分評論對巴拉略有認可。據傳記傳家夏娃·戈爾登記載,傳媒對巴拉演出評價「非常惡劣」[25],對劇目整體更是口誅筆伐[26]。《綜藝》原本預測巴拉至少能持續數周吸引觀眾走進劇院,但每天報刊上的文章幾乎都在批評《藍焰》[27]

亞歷山大·伍爾科特在《紐約時報》發文取笑劇中對白,如「你帶卡可因了嗎?」「你讓我心裡想笑,感覺就像站街女」之類台詞一本正經地說出來卻令觀眾發笑。他特別引述台詞「我要變得很壞很壞,別人永遠忘不了」指出,巴拉的演出的確糟糕,但還不至於讓世人牢記。在他看來,巴拉吐詞清晰,面對觀眾嘲笑不至慌亂倒還值得認可。[5]部分評論同樣對巴拉嘴下留情,「算平均水平」、「也不至於太糟」不一而足,還有文章稱讚她的美貌或漂亮服飾[26]

部分評論更加嚴厲,將巴拉和劇目整體批得體無全膚。《蒙西雜誌》引述多篇負面評論,認為巴拉的演出連戲劇專業學生都趕不上[28]。《布魯克林每日鷹報》批評她的演出「畸形」,的確像她承諾的那樣爛到令人難忘[29]。《紐約太陽先驅報》同樣對巴拉的演出頗感失望,劇目「智商低下,無論在戲劇藝術的哪方面都愚蠢透頂」[4]。《安斯利雜誌》刊登多蘿西·帕克文章,取笑編劇的「工作座右銘」想必是以表現太差而為世人牢記,笑稱觀眾前往劇場觀看《藍焰》其實是想看到編劇現身後打人[30]。《紐約論壇報》的海伍德·布魯恩表示,劇目表現如此之差,製作公司全體人員應該擔心遭雷劈[31]

回顧本劇,史家和評論家反響一直很差。傳記傳家羅納德·傑尼尼稱《藍焰》「爛到令人痛苦」[32],各界評論如同「批判盛宴」[31]。戲劇史家沃德·莫爾豪斯認為本劇在史上位居倒數[2]。文學批評家愛德華·瓦根內克特認為演出《藍焰》促使巴拉的演藝生涯走向終結[33]。戈爾登認為巴拉接演本劇只能用處境「絕望或判斷力極差」解釋[3]

票房

[編輯]

《藍焰》整體而言非常賣座,前期預演就打破上座率紀錄[15]。波士頓額外加演後仍然一票難求,百老匯上演首周進賬近兩萬美元,接近舒伯特劇院正常票價收入上限[34]。如潮惡評令票房迅速下跌[31],伍茲提前四周向票務經紀人預售門票,結果提供大幅折扣後仍有許多門票爛在經紀人手裡,只是劇目總票房成績亮眼[27][35]。離開紐約後,《藍焰》沿途巡演票房回歸強勢[36]

腳註

[編輯]
  1. ^ Soister & Nicolella 2013,第332頁.
  2. ^ 2.0 2.1 Morehouse 1949,第175頁.
  3. ^ 3.0 3.1 Golden 1996,第204頁.
  4. ^ 4.0 4.1 SNYH19200316,第9頁.
  5. ^ 5.0 5.1 5.2 Woollcott 1920,第18頁.
  6. ^ 6.0 6.1 NYT19200313.
  7. ^ Golden 1996,第6頁.
  8. ^ Golden 1996,第30頁.
  9. ^ Genini 2012,第79–80頁.
  10. ^ Golden 1996,第21–23頁.
  11. ^ Golden 1996,第204–205頁.
  12. ^ Genini 2012,第81頁.
  13. ^ Genini 2012,第83頁.
  14. ^ 14.0 14.1 Golden 1996,第209頁.
  15. ^ 15.0 15.1 Golden 1996,第205頁.
  16. ^ Golden 1996,第205–206頁.
  17. ^ Variety19200528,第17頁.
  18. ^ Golden 1996,第206, 209頁.
  19. ^ IBDB.
  20. ^ Wlaschin 2009,第73頁.
  21. ^ USGPO1920,第6900頁.
  22. ^ Golden 1996,第210頁.
  23. ^ Golden 1996,第225頁.
  24. ^ Golden 1996,第213–218頁.
  25. ^ Golden 1996,第206頁.
  26. ^ 26.0 26.1 Golden 1996,第207頁.
  27. ^ 27.0 27.1 Variety19200319,第13–14頁.
  28. ^ White 1920,第144頁.
  29. ^ BDE19200316,第22頁.
  30. ^ Parker 2014,第136頁.
  31. ^ 31.0 31.1 31.2 Genini 2012,第85頁.
  32. ^ Genini 2012,第82頁.
  33. ^ Wagenknecht 2014,第130頁.
  34. ^ NYC19200324,第4頁.
  35. ^ Variety19200409,第13頁.
  36. ^ Variety19200430,第16頁.

參考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