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衡山之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衡山之謀原出於管子一書,是管仲齊桓公商討應對衡山國的謀略討論。但春秋時期並不存在衡山國,所以該則故事是後人假託管仲齊桓公所為。現今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的一次利用經濟擊潰敵國的戰例。

出處

[編輯]

關于衡山之謀的討論,出自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篇。

經過

[編輯]

桓公問管仲說;「我要找一個控制衡山國的辦法,應怎樣進行?」管仲回答說;「主公可派人出高價收購衡山國的兵器進行轉賣。這樣,燕國代國一定跟着您去買,秦國趙國聽說後,一定跟您爭着買。衡山兵器必然漲價一倍。若造成天下爭購的局面,衡山兵器必然漲價十倍以上。」桓公說:「好。」便派人到衡山大量收購兵器,不與他們討價還價。齊國在衡山收購兵器十個月以後,燕、代兩國聽說,果然也派人去買。燕、代開展這項工作三個月以後,秦國聽說,果然也派人去買。衡山君告訴其相國說:「天下各國都爭購我國兵器,可把價錢再提高十倍以上賣出。」衡山國的百姓於是都放棄農業來發展製造兵器的工藝。齊國又派隰朋到趙國購運糧食,趙國糧價每石十五錢,隰朋則以每石五十錢收購。天下各國知道後,都運糧到齊國來賣。齊國用十七個月的時間收購兵器,用五個月的時間收購糧食,然後就封閉了關卡,斷絕與衡山國的往來。燕、代、秦、趙四國也從衡山召回了使者。衡山國的兵器已經賣光,魯國侵占了衡山的南部,齊國侵占了衡山的北部。衡山國自認沒有兵器招架兩國,便奉國而降齊了。

結果

[編輯]

魯國攻占衡山國的南部,齊國攻占衡山國的北部,衡山國看自己已經沒有足夠械器抗衡兩國,只好舉手投降。[1]

現代研究

[編輯]

2000年代,此內容被研究者認為是古代「貨幣戰爭」的一種形式,即通過提高物價水平,拖垮敵國的經濟。[2][3]

參考

[編輯]
  1. ^ 管子 輕重戊第八十四
  2. ^ 齐桓公的货币战争.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中国古代经济三十六计·制衡山之谋》案例分析. [201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