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裴宣 (北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裴宣(454年—511年),字叔令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洗馬裴,北魏官員。

生平

[編輯]

裴宣擅於辯論且見識廣博,很早就享有聲譽。裴宣很小時父親去世,侍奉母親和兄弟以孝友著稱。被舉薦為秀才後,裴宣前往京城,拜見司空李訢,與他從早上談到晚上,李訢嘆美不已。司空李沖有鑑別人才的能力,見到裴宣後很器重他[1][2]

魏孝文帝元宏初年,裴宣被徵召擔任尚書主客郎,與齊武帝蕭賾的使者顏幼明劉思效蕭琛范雲等人應對交接,轉任都官郎,升任員外散騎侍郎。魏孝文帝曾經召集和尚講說佛經,因此命令裴宣辯論,裴宣的辯論很有見識,受到魏孝文帝的稱讚。北魏遷都洛陽時,裴宣被任命為采材副將,因為奉命出使符合旨意,被授任司空諮議參軍。司空府解散後,裴宣轉任司州治中,兼任司徒右長史,又轉任司徒別駕,仍為長史。裴宣明智機敏有器局才幹,總理司州州府事務,沒有積壓的公事,人們都稱讚他[3]

魏宣武帝元恪初年,裴宣被授任太中大夫,兼領本郡中正,仍為別駕,又擔任司州都督,升任太尉長史。裴宣上書說:「自從遷都以來,凡是布陣作戰的地方,以及撤兵班師的道路,所有無人掩埋的屍骨,請命令各州郡檢驗掩埋。並命令送出士兵的鄉里,家中有人死於兵役的,讓他們都招魂,配祭先祖神靈,免除一年的租調,服役受傷的人,免除兵役。」朝廷聽從了裴宣的建議[4][2]

裴宣外任征虜將軍益州刺史。裴宣善於綏靖安撫,很得羌戎的人心。北魏收復晉壽,改設置益州,將裴宣所任職所在改為南秦州。先前,有陰平氐族頭領楊孟孫擁有數萬民戶,自立為王,勾結南梁,屢次成為邊境禍患。裴宣於是派遣使者招撫,曉之以禍福,楊孟孫感恩,當即派兒子拜謁裴宣。武興氐人姜謨等一千餘人上書乞求朝廷延長裴宣的任期,魏宣武帝稱讚裴宣[5]

裴宣家族世代以儒學為業,常常仰慕清廉退讓,經常感嘆的說:「以賈誼的才能,在漢文帝的時代,沒有做到公卿,難道不是運氣嗎?」裴宣於是對親戚和賓客說:「我原本是民間人士,素來沒有治理人世的志向,只不過隨着朝廷文書的推移到了這個位置。在雙親去世後才做官接受俸祿,有學問不能光大國家,尊仰先哲。可以回故鄉了。」裴宣於是上表辭官,魏宣武帝不答應,裴宣於是作《懷田賦》以表示心志。永平四年(511年),裴宣生了重病,魏宣武帝派遣太醫乘驛站馬匹探視,並賜給御藥。裴宣一向了解陰陽算卦的學問,自從患病就知道起不來了,自己算定了死亡的日期,果如其言,當時虛歲五十八。魏宣武帝為裴宣哀悼嘆息,贈予左將軍豫州刺史,諡號,很快改諡號為[6][7]

家庭

[編輯]

父親

[編輯]
  • 裴駿,北魏假給事中、散騎常侍、聞喜康侯

兄弟

[編輯]
  • 裴修,北魏中大夫,兼祠部尚書
  • 裴務,州主簿

兒子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務弟宣,字叔令,通辯博物,早有聲譽。少孤,事母兄以孝友稱。舉秀才,至都,見司空李訢,與言自旦及夕,訢嗟善不已。司空李沖有人倫鑑識,見而重之。
  2. ^ 2.0 2.1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脩弟宣,字叔令,通辯博物,早有聲譽。少孤,事母兄以孝友稱。司空李沖有人倫鑒,見而重之。孝文初,征為尚書主客郎,累遷太尉長史。宣上言:自遷都以來,凡戰陣之處及軍罷兵還之道,所有骸骼無人覆藏者,請悉令州郡戍邏檢行埋掩;並符出兵之鄉,其家有死於戎役者,皆使招魂復魄,祔祭先靈,復其年租調;身被傷痍者,免其兵役。朝廷從之。出為益州刺史,宣至州綏撫,甚得戎羌之心。後晉壽更置益州,改宣所蒞為南秦州。
  3. ^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高祖初,征為尚書主客郎,與蕭賾使顏幼明、劉思效、蕭琛、范雲等對接。轉都官郎,遷員外散騎侍郎。舊令與吏部郎同班。闕高祖曾集沙門講佛經,因命宣論難,甚有理詣,高祖稱善。遷都洛陽,以宣為采材副將。奉使稱旨,遙除司空諮議參軍。府解,轉司州治中,兼司徒右長史,又轉別駕,仍長史。宣明敏有器干,總攝州府,事無凝滯,遠近稱之。
  4. ^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世宗初,除太中大夫,領本郡中正,仍別駕。又為司州都督,遷太尉長史。宣上言曰:「自遷都已來,凡戰陳之處,及軍罷兵還之道,所有骸骼無人覆藏者,請悉令州郡戍邏檢行埋掩。並符出兵之鄉:其家有死於戎役者,使皆招魂復魄,祔祭先靈,復其年租調;身被傷痍者,免其兵役。」朝廷從之。
  5. ^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出為征虜將軍、益州刺史。宣善於綏撫,甚得羌戎之心。復晉壽,更置益州,改宣所蒞為南秦州。先是,有陰平氐酋楊孟孫,擁戶數萬,自立為王,通引蕭衍,數為邊患。宣乃遣使招喻,曉以逆順,孟孫感恩,即遣子詣闕。武興氐姜謨等千餘人上書乞延更限。世宗嘉焉。
  6. ^ 《魏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宣家世以儒學為業,常慕廉退。每嘆曰:「以賈誼之才,仕漢文之世,不歷公卿,將非運也!」乃謂親賓曰:「吾本閭閻之士,素無當世之志,直隨牒推移,遂至於此。祿後養親,道不光國,瞻言往哲,可以言歸矣。」因表求解。世宗不許,乃作懷田賦以敘心焉。永平四年,患篤,世宗遣太醫令馳驛就視,並賜御藥。宣素明陰陽之書,自始患,便知不起,因自克亡日,果如其言。時年五十八。世宗悼惜之。贈左將軍、豫州刺史,諡曰定。尋改為穆。
  7. ^ 《北史·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宣家世以儒學為業,常慕廉退,每嘆曰:「以賈誼之才,漢文之世,而不歷公卿,將非運也?」乃謂親賓曰:「吾本無當世之志,直隨牒至此,祿後養親,效不光國,可以言歸矣。」因奉表求解,宣武不許,乃作懷田賦以敘心焉。宣素明陰陽之書,自始患便克亡日,果如其言。贈豫州刺史,諡曰定,尋改為穆。子敬憲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