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諾曼底王朝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諾曼第王朝
Maison de Normaund (法語)
諾曼第公爵的徽章
國家法國英國
創立911年
創立者羅洛
末代君主亨利一世
頭銜
地產諾曼第、英格蘭、法蘭德斯
消亡1167年 (1167)
被推翻1135年

諾曼第王朝法語Maison de Normandie;911年-1135年)是起源於法國諾曼底地區的貴族家族,其家族擁有的頭銜包含魯昂伯爵諾曼第公爵,以及在諾曼征服英格蘭後的英格蘭國王。該家族的創始者為被西法蘭克王國招安歸化維京人羅洛,在確立統治後迅速融入法國文化與封建制度[1][2]。該家族所統治的諾曼人影響了西歐南歐乃至於中東地區的政治與軍事發展,並全面的重新塑造中世紀英格蘭的社會面貌,大量法語詞彙湧入古英語,使至今仍有至少1/3的英語單詞源自諾曼法語

該家族的統治在第三任諾曼英王亨利一世於死去後終結。因為亨利一世的法定繼承人威廉·艾德林在1120年的白船事件中遇難,長女瑪蒂爾達的女性繼承人身份不被許多貴族接受,當亨利一世在1135年病故後,其侄子布盧瓦的斯蒂芬溫徹斯特主教弟弟的簇擁下趁機奪取王位,建立了短暫的布盧瓦王朝。而外嫁的瑪蒂爾達在異母哥哥羅伯特伯爵的支持下試圖通過武力奪回王位,因此與斯蒂芬之間爆發了歷時15年的王位繼承戰爭,史稱無政府時期(The Anarchy)。最終瑪蒂爾達與第二任丈夫安茹伯爵若弗魯瓦五世的長子亨利二世在斯蒂芬死後拿回了王位,建立了金雀花王朝諾曼底公國也被併入其父系的安茹帝國

諾曼征服

[編輯]

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率領軍隊對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發動進攻,雖然在黑斯廷斯戰役中取得決定性勝利,但英格蘭各地的抵抗運動仍在繼續,直到1071年,對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征服才基本完成。[3] 這些來自法國的入侵者的語言文化與英格蘭社會相斥,相比之下丹麥的入侵者與英格蘭人更加親近。諾曼貴族與盎格魯-撒克遜的女性通婚,形成了盎格魯-諾曼文化,人們說著法語、熟悉了歐洲大陸的騎馬作戰技能。[4]

在完成征服後,威廉很快就罷免了幾乎所有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領主,沒收反對者的產業。威廉或將沒收土地收歸王室,或以自己的親信、封臣取代那些領主。到11世紀80年代,王室已擁有全國土地的15%到20%;而全英國約有兩百名大地主,其中有29人擁有「全國土地的一半」[5]。在征服前的幾個世紀裡,英國貴族與王室之間的聯繫鬆散,因為他們認為土地並非來自王室,除了偶爾交稅外,其無需為保有土地而額外付出。但威廉四處宣揚一種新的理論——「其附庸所獲得的土地,終極所有權仍屬於威廉及其繼承人」,他的下屬能夠以完成受封儀式時承諾的封建義務為條件使用所獲得的所有封土。人們普遍認為他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創始人。[3]根據諾曼底的傳統,新貴們建立起自己的私人法庭,但這些私人法庭的特殊性受到郡縣法庭的永久限制。1085年,威廉在全國範圍內做了一次普查,編纂了《英國土地誌》(Domesday Book,,直譯為《末日審判書》)。盎格魯-撒克遜的君權傳統和威廉的仔細布局,強化了英格蘭中央集權。[4]

在諾曼征服前的英國只有四到五個嚴格意義上的城堡[註 1]。威廉和他的貴族們在全國各地建立大大小小的城堡,以保證戰爭的勝利,到1087年威廉去世時,僅他自己就建造了23座城堡。新興的城堡既讓農村安定下來,又加強了國王的權威。起初,大多數城堡只是個方方的小木塔,搭在高高的土堆之上,周圍有木柵欄圍着。到後來城堡才成為結構複雜的石屋。[3]

一些居民點因為城堡的興建而人口減少,此外,因集權的加強,北部城鎮更依賴南部與歐陸取得貿易聯繫。威廉的許多附庸們對諾曼底滿懷感情,從英國搜刮了不少財富傾注於諾曼底。英國的經濟狀況因征服戰爭有所下降,而英國文化及語言的破壞更加嚴重。此前,英國人擁有歐洲大陸上最為驕人的方言文化,9世紀以來的偉大史詩《貝奧武夫》便是這時期的英語代表作。然而,貴族們使用的是法語,來自大陸的僧侶主要使用拉丁語而非英語。低層百姓操的舊方言已經不那麼重要,1085年以後很難發現英語發布的令狀,諾曼法語成了官方文件用語。最後一本存世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斷於1154年。直到13世紀晚期,英語方言才開始恢復。[4]

威廉以後的盎格魯-諾曼國家

[編輯]

征服者威廉死後,威廉二世(1087年—1100年在位)和亨利一世(1100年—1135年在位)先後繼承王位。1106年,亨利一世擊敗了挑戰王位的羅貝爾公爵,締造了英格蘭的長期和平時期。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在俗世授職問題上與坎特伯雷大主教存在矛盾,即是否由國君授予教職;1107年,亨利一世放棄俗世授職儀式,但在任命教職方面仍保留較大權力。國王對稅收控制得比以前更加嚴格,稅款被郡長搶先截留的現象得到有效控制。1135年,國王的巡迴法官開始週遊各郡縣,監督各地司法。[4]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6]由於婚生獨子因事故早卒,故亨利指定女兒瑪蒂爾達繼承王位。瑪蒂爾達此前嫁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1106年—1125年在位),後嫁予安茹伯爵,所以有很龐大的領地繼承權。而亨利一世的外甥斯蒂芬從小在亨利一世的身邊長大,深得亨利一世的寵信,在亨利去世時搶先在英格蘭繼位。所以,瑪蒂爾達與斯蒂芬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1141—1142年間瑪蒂爾達一度俘獲斯蒂芬並奪回王位,但很快失去支持及被迫釋放斯蒂芬,斯蒂芬復位。這場戰爭導致國內貴族兩邊倒並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英格蘭陷入了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內戰還給英國經濟帶了很大破壞。《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裡這樣寫道:「基督和聖徒們都睡着了」。[7]

1153年,瑪蒂爾達的兒子安茹伯爵亨利登陸英格蘭,經過幾場戰鬥,他與斯蒂芬達成協議,斯蒂芬繼續擔任國王,死後由亨利繼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二世繼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諾曼底王朝的英格蘭君主

[編輯]

諾曼底王朝的英格蘭君主有以下四位:

世系圖

[編輯]
 
威廉一世
 
瑪蒂爾達 (佛蘭德斯)
 
 
 
 
 
 
 
 
 
 
 
 
 
 
 
 
 
 
 
 
 
 
 
 
 
 
 
 
 
 
 
 
 
 
 
 
 
 
 
 
 
 
 
 
 
 
羅貝爾
 
阿德拉
 
布魯瓦伯爵
 
威廉二世
 
亨利一世
 
瑪蒂爾達 (蘇格蘭)
 
 
 
 
 
 
 
 
 
 
 
 
 
 
 
 
 
 
 
 
 
 
 
 
 
 
 
 
 
 
 
 
 
 
 
 
 
 
 
 
 
 
 
 
斯蒂芬
 
 
 
若弗魯瓦五世 (安茹)
 
瑪蒂爾達
 
 
威廉 ·艾德林
 
 
 
 
 
 
 
 
 
 
 
 
 
 
 
 
 
 
 
 
 
 
 
 
 
 
 
 
 
 
 
 
 
 
 
亨利二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Eleanor Searle, Predatory Kinship and the Creation of Norman Power, 840–106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88), p. 89
  2. ^ François Neveux. A Brief History of The Normans (Constable & Robbinson, Ltd, London, 2008), pp. 73. 74
  3. ^ 3.0 3.1 3.2 V.C. Alexander, Michael. Three Crises Early English Histor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 1998. ISBN 978-7-301-13136-7. 
  4. ^ 4.0 4.1 4.2 4.3 Bennett, Judith M.; C. Warren Hollister. Medieval Europe: A Short History(Ten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6. ISBN 0-07-295515-5. 
  5. ^ (英文)David Douglas: The Norman Achievement, 1050-11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69, p.112.
  6. ^ The episode is recorded by Henry of Huntingdon,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the king.
  7. ^ C. Warren Hollister: The Making of England, 1066-1485, 1998

備註

[編輯]
  1. ^ 英國最早的城堡之一,由懺悔者的外甥曼特斯的拉爾夫,於1048年前後建於赫里福郡。

另見

[編輯]
前任:
威塞克斯王朝
英格蘭王國
1066年-1154年
繼任:
金雀花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