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賀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賀訥(?—?),代人,胡姓賀蘭氏[1],胡名納□芮[2],十六國時期賀蘭部酋長。

生平

[編輯]

賀訥的祖先世代是賀蘭部的酋長,四方依附的部落有數十部。賀訥的祖父賀紇有協助拓跋部的功勳,娶追尊魏平文帝拓跋鬱律的女兒。賀訥的父親賀野干娶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女遼西公主。拓跋什翼犍死後,拓跋部附屬的部落叛離動亂,賀訥的妹妹賀氏與兒子拓跋珪以及拓跋儀拓跋翰投奔賀訥[3]。正值苻堅派出劉庫仁分管拓跋部的事務,於是拓跋珪返回居住在獨孤部。賀訥總領東部為部落大人,遷居到大寧,統治推恩布信,民眾大多投奔他,勢力與劉庫仁相當。苻堅於是任命賀訥署理鷹揚將軍[4][5]

拓跋珪九年(385年),劉顯想要殺害拓跋珪,拓跋珪聽說後,在八月輕騎北歸賀訥。賀訥見到拓跋珪,驚喜下拜說:「官家恢復國家後一定要記得我這個老臣。」拓跋珪笑着回答說:「真的像舅舅所說的,那我是絕不會忘記的。」[6]諸部落的大人向賀訥兄弟請求推舉拓跋珪為君主,賀訥的弟弟賀染干說:「在我們的國境中,怎麼可以這樣!」賀訥說:「拓跋珪是大國的後世子孫,復興祖先的事業,對我國家來說是福分。大家經常互相支持幫助,冊立君主統領政權,你還有不同的意見,怎麼是為臣的表現?」拓跋紇羅和弟弟拓跋建與 各部落大人共同請賀訥推舉拓跋珪為君主[7],拓跋珪於是在牛川登基為代王[8][9]

登國元年(386年)三月,劉顯從善無向南逃奔到馬邑,他的族人劉奴真率領部眾向代國請求投降。劉奴真的哥哥劉犍之前居住在賀蘭部,劉奴真向代王拓跋珪進言,請求徵召劉犍前來,讓他統領自己的部眾,拓跋珪同意了。劉犍統領了獨孤部部眾,自以為長久依附賀訥,感激他,派弟弟劉去斤給賀訥送去黃金和馬匹。賀染干對劉去斤說:「我對待你們兄弟很優厚,如今你們統領了部眾,應該來歸附我。」劉去斤請求去劉奴真那裡勸說。劉奴真說:「父親是代國的臣屬,世代忠誠。我立志保全名聲節操,所以把部落推讓給你們。現在你們毫無德行,竟然要背叛君主懷有二心。」劉奴真於是就殺了劉犍和劉去斤。賀染干聽說以後,率領騎兵攻打劉奴真,劉奴真害怕,遷徙部落投奔代國。拓跋珪親自接待劉奴真,派遣使者去責備賀染干,賀染幹才停止了行動[10][11]

登國四年(389年)二月,拓跋珪討伐吐突鄰部。賀訥和賀染干兄弟心懷異圖,於二月戊戌(389年3月26日)率領諸部落救援吐突鄰部。拓跋珪進攻賀蘭部,賀蘭部潰散,賀訥向西逃走[12]。登國四年四月,後燕范陽王慕容德、趙王慕容麟攻擊賀訥,追擊到勿根山,賀訥窮困窘迫請求投降,後燕將賀蘭部遷徙到上谷郡,把賀染干的弟弟作為人質送到中山郡[13]。登國五年(390年)六月,劉衛辰派遣兒子直力鞮征討賀訥,賀訥向拓跋珪告急請降。七月丙子(389年8月31日),拓跋珪挑選精銳騎兵二十萬人救援,軍隊前往羊山,直力鞮退走[14],就把賀訥的部落和賀訥的弟弟們遷移到北魏的東部邊界[15]。賀訥又勾結慕容垂,慕容垂封賀訥為歸善王。登國六年(391年)正月,賀染干想要謀殺賀訥取代成為賀蘭部的酋長,賀訥於是和賀染干互相進攻。拓跋珪告知後燕,請求作為嚮導討伐賀蘭部。二月甲戌,慕容垂派遣兒子慕容麟討伐賀訥,派遣鎮北將軍蘭汗率領龍城的士兵攻擊賀染干[16]。四月,蘭汗在牛都擊敗賀染干。六月甲辰(391年7月20日),慕容麟在赤城擊敗賀訥,將賀訥俘虜,慕容垂命令慕容麟將賀訥放歸賀蘭部,將賀染干遷移到中山郡[17]。拓跋珪派遣軍隊救援賀訥,慕容麟才引兵撤退[18]。賀訥之後跟隨魏道武帝平定中原,出任安遠將軍[18][19][20][21]

之後北魏離散各個部落,分土定居,不允許他們自由遷徙,部落的酋長和大人都視同國家編戶的平民。賀訥作為魏道武帝的大舅舅,非常受尊重,然而也沒有部屬統領,之後賀訥在家以壽終[22][23]

其他

[編輯]

2014年,包頭市文物管理處、達茂旗文物管理所張海斌、王新文、喬志傑等同志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紅格塔拉種羊場發現一塊十六國時期的石刻,因其記載內容為「寧西將軍雲中王」「建威將軍馬邑公某某」葬母事宜,故取名「『寧西將軍雲中王』葬母石銘」。包頭博物館研究員楊建林和張海斌認為,石銘中「寧西將軍雲中王」就是賀訥,389年對於賀蘭部來說,是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二月,賀訥兄弟在救援高車諸部時被拓跋珪擊敗。六月,又遭到後燕打擊,遂投降後燕。後燕可能將前燕曾授予賀賴頭的「寧西將軍、雲中郡公」這一官爵轉授予賀訥,且提高一格,封為「雲中王」,同時封賀染干為「建威將軍、馬邑公」。從391年左右賀訥再次倒向後燕時被封為「歸善王」來看,後燕確有將賀訥封王的想法。389年後燕將賀訥封為「寧西將軍、雲中王」,其目的與前燕一樣,希望藉助賀蘭部的力量抑制拓拔部,這大概也是拓跋珪在390年大力打擊賀蘭部的原因之一[2]

家庭

[編輯]

父母

[編輯]

兄弟姐妹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魏書/卷83上》,出自魏收魏書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初從道武皇帝自獨孤如賀蘭部,與弟建勸賀蘭訥推道武為主。
  2. ^ 2.0 2.1 楊建林 張海斌, 《新见十六国时期“宁西将军云中王”葬母石铭》,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第02期), 2022年, (第02期): 61–70 [失效連結]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寔君信之,遂殺諸弟,並弒什翼犍。是夜,諸子婦及部人奔告秦軍,秦李柔、張蚝勒兵趨雲中;部眾逃潰,國中大亂。珪母賀氏以珪走依賀訥。訥,野干之子也。
  4.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賀訥,代人,太祖之元舅,獻明後之兄也。其先世為君長,四方附國者數十部。祖紇,始有勛於國,尚平文女。父野干,尚昭成女遼西公主。昭成崩,諸部乖亂,獻明後與太祖及衛、秦二王依訥。會苻堅使劉庫仁分攝國事,於是太祖還居獨孤部。訥總攝東部為大人,遷居大寧,行其恩信,眾多歸之,侔於庫仁。苻堅假訥鷹揚將軍。
  5. ^ 《北史·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賀訥,代人,魏道武皇帝之舅,獻明後之兄也。其先世為君長。祖紇,尚平文女。父野干,尚昭成女遼西公主。昭成崩,諸部乖亂,獻明後與道武及衛、秦二王依訥。會苻堅使劉庫仁分攝國事,道武還居獨孤。訥總攝東部為大人,遷居大寧,行其恩信,眾多歸之,侔於庫仁。苻堅假訥鷹揚將軍。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珪遂奔賀蘭部,依其舅賀訥,訥驚喜曰:「復國之後,當念老臣!」珪笑曰:「誠如舅言,不敢忘也。」
  7.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拓跋珪從曾祖紇羅與其弟建及諸部大人,共請賀訥推珪為主。
  8.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後劉顯之謀逆,太祖聞之,輕騎北歸訥。訥見太祖,驚喜拜曰:「官家復國之後當念老臣。」太祖笑答曰:「誠如舅言,要不忘也。」訥中弟染干粗暴,忌太祖,常圖為逆,每為皇姑遼西公主擁護,故染干不得肆其禍心。於是諸部大人請訥兄弟求舉太祖為主。染干曰:「在我國中,何得爾也!」訥曰:「帝,大國之世孫,興復先業,於我國中之福。常相持獎,立繼統勛,汝尚異議,豈是臣節!」遂與諸人勸進,太祖登代王位於牛川。
  9. ^ 《北史·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後劉顯謀逆,道武輕騎歸訥,訥驚拜曰:「官家復國,當念老臣。」帝笑答曰:「誠如舅言,要不忘也。」訥中弟染干粗暴,忌帝,常圖為逆。每為皇姑遼西公主擁護,故染干不得肆其禍心。諸部大人請訥兄弟,求舉道武為主,染干不從。遂與諸大人勸進,道武登代王位於牛川。
  10. ^ 《魏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族人奴真領部來附。奴真兄犍,先居賀蘭部。至是,奴真請召犍而讓部焉。太祖義而許之。犍既領部,自以久托賀訥,德之,乃使弟去斤遺之金馬。訥弟染干因謂之曰:「我待汝兄弟厚,汝今領部,宜來從我。」去斤請之奴真。奴真曰:「父為國家附臣,世效忠貞。我志全名節,是故推讓。今汝等無狀,乃欲叛主懷貳。」於是殺犍及去斤。染干聞其殺兄,率騎討之,奴真懼,徙部來奔太祖。太祖自迎之,遣使責止染干。
  11.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劉顯自善無南走馬邑,其族人奴真帥所部降於代。奴真有兄犍,先居賀蘭部,奴真言於代王珪,請召犍而以所部讓之;珪許之。犍既領部,遣弟去斤遺賀訥金馬。賀染干謂去斤曰:「待汝兄弟厚,汝今領部,宜來從我。」去斤許之。奴真怒曰:「我祖父以來,世為代忠臣,故我以部讓汝等,欲為義也。今汝等無狀,乃謀叛國,義於何在!」遂殺犍及去斤。染干聞之,引兵攻奴真,奴真奔代。珪遣使責染干,染干乃止。
  12.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二月癸巳,至女水,討叱突鄰部,大破之。戊戌,賀染干兄弟率諸部來救,與大軍相遇,逆擊走之。
  1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燕范陽王德、趙王麟擊賀訥,追奔至勿根山,訥窮迫請降,徙上之上谷,質其弟染干於中山。
  14. ^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夏四月丙寅,行幸意辛山,與賀驎討賀蘭、紇突鄰、紇奚諸部落,大破之。六月,還幸牛川。衛辰遣子直力鞮寇賀蘭部,圍之。賀訥等請降,告困。秋七月丙子,帝引兵救之,至羊山,直力鞮退走。
  1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劉衛辰遣子直力鞮攻賀蘭部,賀訥困急,請降於魏。丙子,魏王珪引兵救之,直力鞮退。鞮徙訥部落,處之東境。
  1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賀染干謀殺其兄訥,訥知之,舉兵相攻。魏王珪告於燕,請為鄉導以討之。二月,甲戌,燕主垂遣趙王麟將兵擊訥,鎮北將軍蘭汗帥龍城之兵擊染干。
  17.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六月,甲辰,燕趙王麟破賀訥於赤城,禽之,降其部落數萬。燕主垂命麟歸訥部落,徙染干於中山。
  18. ^ 18.0 18.1 《魏書·卷二·帝紀第二》:六月,慕容賀驎破賀訥於赤城。帝引兵救之,驎退走。
  19.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夏,四月,燕蘭汗破賀染干於牛都。
  20.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及太祖討吐突鄰部,訥兄弟遂懷異圖,率諸部救之。帝擊之,大潰,訥西遁。衛辰遣子直力鞮征訥。訥告急請降,太祖簡精騎二十萬救之。遂徙訥部落及諸弟處之東界。訥又通於慕容垂,垂以訥為歸善王。染干謀殺訥而代立,訥遂與染干相攻。垂遣子麟討之,敗染干於牛都,破訥於赤城。太祖遣師救訥,麟乃引退。訥從太祖平中原,拜安遠將軍。
  21. ^ 《北史·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及帝討吐突鄰部,訥兄弟遂懷異圖,率諸部救之。帝擊之,大潰,訥西遁。衛辰遣子直力鞮征訥,訥告急請降。道武簡精騎二十萬救之,遂徙訥部落及諸弟,處之東界。訥又通於慕容垂,垂以訥為歸善王。染干謀殺訥而代立,訥遂與染干相攻。垂遣子麟討之,敗染干於牛都,破訥於赤城。道武遣師救訥,麟乃引退。訥從道武平中原,拜安遠將軍。
  22.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其後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訥以元舅,甚見尊重,然無統領。以壽終於家。
  23. ^ 《北史·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其後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訥以元舅,甚見尊重,然無統領。以壽終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