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趙邯鄲故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邯鄲故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河北省邯鄲市
分類古遺址
時代戰國
編號1-149
認定時間1961年

趙邯鄲故城(趙王城遺址)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遺址,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當時的趙都邯鄲也是戰國後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參1]。自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趙敬候晉陽城遷都邯鄲,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趙國為所破,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歷經八代王侯,延續時間長達158年,扮演了春秋戰國歷史上的重要角色,為邯鄲成為秦漢時期中國五大都市奠定了雄厚物質基礎[參2]

趙邯鄲故城位於滏陽河支流沁河渚河的衝擊扇區,就是在今邯鄲市主城區範圍內。沁、渚二河南北兩側丘陵的東端及其以東地區,包括各自獨立的趙王城和大北城的兩大部分。占地總面積約1887.6萬平方米,由「趙王城」(宮城)和「大北城」(居民城、郭城)組成,其中,「大北城」的占地面積就可達到15平方公里,比20世紀70年代的邯鄲主城區面積還大,被後世稱為「雄國之都」[參3]。根據對趙邯鄲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在戰國時期,除了邯鄲之外還有十餘處古城遺址,例如:永年陽城[註1]、磁縣講武城、峰峰界城、武安的固鎮[註2]午汲古城[註3]以及西店子古城[註4]、涉縣寨上、馬頭台城[註5]等,這足可以說明,當時趙都邯鄲不僅僅是一座孤城,而是形成了以邯鄲城為中心,輻射周邊十餘城邑拱衛趙都邯鄲的密集城市群[參4]

從故城的布局上可以看出來,王城和大北城是兩個互不相連各自獨立的城區。大北城位於東北,王城位於西南,中間間隔60多米。這種局面的原因,要不就是因為沁河和渚河的流向影響形成;第二就是大北城早於王城,王城遺址內至今未發現戰國之前的文化層,而大北城大部分地區出土的遺物可以看出都超過戰國文化層。而完王城的布局也反映了北、東、西三城的先後關係[參4]

歷史

[編輯]
趙邯鄲故城平面圖

早在為趙國國都之前的邯鄲,就是晉國六卿之一趙氏宗主趙簡子的私邑,趙簡子大力治理並建設邯鄲。後來,趙簡子憑藉在晉國中的實力,通過趙氏邯鄲之爭奪取邯鄲城,拉開了趙氏立國的歷史序幕。前491年,趙簡子以邯鄲為中心擴大勢力範圍,為後來建國打下基礎。前403年,趙,韓,魏三家滅掉智氏三家分晉」,瓜分了晉國在中原地區的土地。前387年趙敬侯治理邯鄲,邯鄲成為黃河以北最繁榮的通都大邑。前386年趙敬侯正式遷國都於邯鄲,並且大興土木修建趙王城,時人成為「趙都」。趙國遷都邯鄲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興建運動。

布局

[編輯]

趙王城

[編輯]

趙王城位居城區的西南方向,為趙王室的宮城,由東、西、北三座相互依存的小城組成,正南北方向,平面呈「品」字形,占地面積約505萬平方米。城址內外現存高大建築台基及地下夯土基址20餘處。大北城位於趙王城東北約60餘米處,為居民生活和工商業為主的郭城或外城。平面近南北向長方形,占地面積約1380萬平方米。城垣除西垣北段等建築基址或城垣殘段局部尚存外,其餘全部被淤埋於地表1-10以下。

西城

[編輯]
故城內趙王城的龍台所在。

西城平面近方形,東西長1354米,南北1390米,面積達188.2萬平方米。四面城垣及門基址尚存,是趙王城三座小城中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的城址。有8座城門,西垣2座;北垣2座,其中1座與北城共用;東垣2兩座,與東城共用;南垣2座。城內現存建築台基5座、地下夯土基址7處,古道路1條,古井一口[參4]

1號夯土台是西城城內規模最大的土台,位於西城中部偏南,傳說市「殿廷之所」,俗稱「龍台」。現存地面台基近似正方形,南北長296米,東西寬264米,頂部略平,南北132米,東西102米,高出地面10餘米。四面呈台階狀依次升高,其北尚有台基兩座,與一號台基構成一條南北向中軸線。台上及周圍地表多有繩紋面板瓦,簡瓦殘片。可以看出氣度恢弘的「龍台」是王城的主體建築和主要宮殿[參4]

2號夯土台在「龍台」的北面,台基為方形,東西58米,南北55米,台高6米。抗戰時期,邯鄲淪陷,日本人原田淑人等在此發掘,在台東西兩側各發現南北向兩列並行的台柱基,外列礎石的外旁鋪有長方形磚。在礎石及磚表面上有磚、瓦、陶及瓦當殘片,這也證明這裡是一處宮殿建築基礎。根據考古分析,這座宮殿的建築形式應是在內外兩列柱子上排放橫梁,橫梁上方順木,成一面坡式建築,成為台柱主體建築東西兩側的長廊。其他夯土台和地下夯土基址也都是古建築基址[參4]

根據夯土台和地下夯土台基址分析可以看出來整個西城的建築布局是由「龍台」經夯土台2號和3號,形成南北一條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西側有地夯1號和6號。這兩處地夯緊挨主體建築,形成大面積的建築基址。這組建築基址應該是規模宏大的王宮主要建築群。在這條中軸線的東側以夯土台5號為中心,北有地夯4號,南有地夯3號,有構成了西城東部的南北一條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的西側有地夯2號和5號,形成了西城東部的一組建築群[參4]

東城

[編輯]
趙都宮城遺址平面圖

西垣即西城的東垣,處西城東門就是東城。東西最寬為926米,南北為1442米,面積約為129.9萬平方米。南垣有城門一座,北垣有城門兩座,城牆與門同北城共用。遺址內有夯土台3個,地夯3處,遺蹟2處,古道路1條。夯土台6號俗稱「北將台」,南北120米,東西119米,位於東城西北部。夯土台7號俗稱「南將台」,東西104米,南北113米,位於6號夯土台以南500米。其他地夯和遺址也都是古建築基址。整個建築布局是以「北將台」和「南將台」為主體,包括「北將台」以北的1號遺蹟,「南將台」的南北兩側的地夯7號和8號,兩台之間的遺蹟2號,形成了東城內南北一條中軸線的大型建築群[參4]

北城

[編輯]

北城位於東西城的北面,其中南垣即東、西城北垣的一部分,東垣由南向北不規則的彎曲,因此北城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東西最寬為1410米,南北1520米,面積為186.5萬平方米。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只發現夯土台1個(西垣外有1個夯土台與之隔牆相對),台基近似方形,東西111米,南北135米是王城內第二大台。可以推測北城內應該還有一組大型建築群[參4]

整個王城遺址,坐落都是正方向,建築圈都以主體建築為中軸線而分布,可見王城宮殿建築氣勢恢宏,布局嚴整,排列有序,嚴整性和有序性超過了同時代的齊都臨淄城和燕下都等其他宮殿建築[參4]

大北城

[編輯]

大北城位於今邯鄲市市區內,京廣鐵路兩側,主要是居民區和手工業、商業區,現存大量戰國時期窯爐、鑄銅、冶鐵、石骨製作等手工業作坊遺址及水井、灰坑等生活遺存。城垣遺址除留存西部城垣外,僅揭露東面城垣部分遺址,其南面和北面城垣狀況有待進一步研究。

從趙都宮城遺址平面圖可以看得出大北城的基本規模和主要建築包括鑄箭爐、插箭嶺、梳妝樓等。

城牆西垣北端字「靈山」起,向南偏西曲折延伸,中與「梳妝樓」、「插箭嶺」、「王郎城」等地面台牆相連,全長5604米。南垣西端在今龐村與西垣相接,由此向東微有曲折,至今賀莊村與東垣相接,全長3090米。東垣自賀莊村中部向北延伸,長度為4800米。北垣自「靈山」北端向東延伸,長為1820米(東垣和北垣只勘察了部分城牆基址,故有垣長度系根據勘察部分的走向確定)。交角在今聯防路一帶,整個城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最長處為4880米,東西最寬為3240米,面積為1382.9萬平方米。大北城西北部城牆基址一帶,有俗稱「插箭嶺」、「梳妝樓」、「鑄箭爐」、「皇姑廟」等遺址。根據考古發掘,「插箭嶺」是大北城西垣地面的一段,也是高大的建築基址。遺址曲折延伸,略呈頭朝東的鳥形,總長600多米,高約8米,在這裡還發掘出有河卵石鋪設的路面,河卵石兩側鋪有方磚,出土有「千秋萬歲」瓦當蕨手紋瓦當、大型礎石及「樓」字瓦片。「鑄箭爐」、「皇姑廟」遺址夯土台表層有戰國時代的繩紋簡瓦及細把豆等遺物。這些遺址緊挨城垣相互連接,地表下游夯土基址,地面有戰國及漢代遺物,說明這是戰國時代的一組高大建築圈,有學者推測這裡應該是趙王離宮[參4]

在這組建築群東側,有座小城遺址,東北接近「梳妝樓」,西面與「插箭嶺」連接。小城中間有隔離,形成南北向聯的兩個部分。城址平面略呈梯形,上寬290米,下寬400米,南北長700米。遺址內多為戰國到漢代遺物,是戰國時代建築。從小城緊鄰的那組高大建築圈來看,不是一般居民區,應該是貴族住宅區或者官署區[參4]

又根據考古發現,在今邯鄲市體育場南發掘了戰國時期的煉爐遺址,東西長3米,南北約2米,爐旁有大塊草拌混燒土塊,周圍還有許多爐渣和燒土快。今中華路中段地表下有碎鐵渣、碳渣、紅燒塊的混合層,也是一處戰國煉鐵遺址。在中華路北段地表下游一處鑄銅遺址,並出土了成捆的三棱形銅質箭頭。在今火磨街、和平路、邯山街、城關街等處還發現有燒陶遺址、制骨器遺址和石器作坊。除石器作坊,鑄銅器遺址外,這些遺蹟多集中在西今浴新街,北至今和平路,東到今中華大街,南至勞動路一帶。這片區域應該是主要的工業區和居民區之一[參4]

趙國王陵區

[編輯]

趙王陵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帝王陵寢,位於今邯鄲縣西北地區丘陵地帶的三陵鄉附近,距市區20公里,陵墓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趙王陵在邯鄲縣境內共三大墓丘,其從東至西編號為1、2、3號。另兩座在永年縣,編號為4、5號,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河北省乃至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王陵。經兩千三百多年的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地表建築全無,但整個陵台及其陵墓封土、墓台、神道等保存較為完整完整[參5]

趙國貴族墓葬區

[編輯]

趙國貴族墓葬區位於城西郊今邯鄲市百家村齊村一帶,坐落在沁河北岸高地上。上世紀五十年代,原河北文物工作隊和北京大學等單位,在此地區先後發掘初91座墓葬,除10座是漢代墓葬外,其餘都是戰國時期埋葬的墓葬。七十年代,邯鄲市文物保管局又發現3座戰國墓。現在這一帶有封土的古墓16座,沒有封土的古墓更多。在發掘的戰國墓葬中,5座有人殉。每座1到3人,發現戰國車馬坑6座,其中1號馬坑埋葬馬26匹;57號墓隨葬品有銅器、鐵器、玉器等500多件。從發掘情況來看,這一帶確實是貴族墓區[參4]

被毀

[編輯]

前209年,秦將章邯趙王歇。前207年,攻下邯鄲,將邯鄲城郭和富麗堂皇的趙王城,宮殿徹底拆掉,趙王城成為廢墟,把城裡的百姓都遷到河內,一代名都從此毀壞,漢以後逐漸變為廢墟[參6]

注釋

[編輯]

    註:

  1. ^ 邯鄲市西北15公里,洺河北岸,面積10平方公里趙國的信宮所在地。
  2. ^ 固鎮城,市西北45公里,早期的武安城。
  3. ^ 邯鄲市西30公里,即「五氏城」。
  4. ^ 午汲東3公里處,城邊長500米。
  5. ^ 趙王城南8里。

參考資料

[編輯]

    參:

  1. ^ 邯鄲學院學報. 赵都邯郸故城考古发现与研究. [2005年01期].  [永久失效連結]
  2. ^ 赵邯郸故城. 邯鄲市人民政府.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3. ^ 劉邵,《趙都賦》:「爾乃都城萬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錯,三門旁開。層樓疏閣,連棟結階……靈州之敞宇而天下之雄國也。」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孫繼民; 郝良真. 《邯郸简史》. 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 1990年: 第46—54頁. 
  5. ^ 赵王陵. 邯鄲市人民政府. [2017-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3). 
  6. ^ 《史記》:章邯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高科技:3D復原戰國趙邯鄲故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