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頭鸚嘴魚
外觀
鈍頭鸚嘴魚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隆頭魚目 Labriformes |
科: | 鸚哥魚科 Scaridae |
屬: | 鸚嘴魚屬 Scarus |
種: | 鈍頭鸚嘴魚 S. rubroviolaceus
|
二名法 | |
Scarus rubroviolaceus Bleeker, 1847
| |
異名 | |
|
鈍頭鸚嘴魚,又名紅紫鸚哥魚,俗名紅鸚哥、紅衣、青衫(雄)、紅海蜇(雌)、紅黑落(雌),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
[編輯]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南非、馬爾地夫、斯里蘭卡、泰國、日本、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諾魯、斐濟群島、萬那杜、東加、吐瓦魯、吉里巴斯、夏威夷群島、加拉巴哥群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墨西哥、厄瓜多等海域。
深度
[編輯]水深1至36公尺。
特徵
[編輯]本魚體延長而略側扁。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具0至3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開始型雌魚,體棕紅色,各鱗片具1至2個暗色短斑紋,形成約有5條左右的暗線紋。腹部、頭部和各鰭條均較淡色。具截形稍凹形尾。終端型雄魚,體藍綠色,軀幹部分之鱗片中央為棕紅色,且隨體長加長越偏紅色調,另外前額突出。眼四周有數條藍綠色輻射短斑。尾鰭呈新月形,上下葉十分延長。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9枚。體長可達70公分,壽命可達20年[2]。
生態
[編輯]本魚偏愛生存於岩礁底質,尤其是圓石斜坡。常在較陡峭的礁岸可發現它們成群的洄游。
經濟利用
[編輯]食用魚,可作魚鬆,利用紅燒或鹽燒味道不錯。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物。
參考文獻
[編輯]- ^ Choat, J.H.; Myers, R.; Clements, K.D.; Russell, B.; Rocha, L.A.; Lazuardi, M.E.; Muljadi, A.; Pardede, S.; Rahardjo, P. Scarus rubroviolace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012: e.T190731A17781477 [20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2.RLTS.T190731A17781477.en .
- ^ Deshpande, Sujata, and Karan Deshpande. 「Life Under Water: Ember Parrotfish.」 Resonance, vol. 27, no. 8, 2022, pp. 1469–1469, https://doi.org/10.1007/s12045-022-1440-0.